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一单元《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一单元《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31 06: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吗?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把世界各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唐装。
【生2】唐人。
【生3】唐人街。
【生4】因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人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讲述:唐朝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共同努力创立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就将学习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讲授新课】
总体构思: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高超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首先让我们一同学习高超的建筑水平。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有何特点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隋唐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在哪方面有突出成就?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多媒体展示: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指出图中桥的名称、设计者,什么时候建造的?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是隋朝时期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原名叫安济桥,现在叫“赵州桥”。
【提出问题】请欣赏赵州桥,指出桥的外观造型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出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1.科学性:桥跨度大,弧形平。上平过车马,下阔可通船。四小拱瘦身省材,水大泄洪。两端的小拱加大泄洪面积,减小对桥身的冲击。2.艺术性:大小拱相配,轻盈匀称。
多媒体展示:
教师小结:赵州桥在建造上有其独到的特点: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跨度大,而弧形平缓,既节约石料,又便于行人和四辆行走;平拱大跨度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排水面积,减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的稳定性;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每道拱券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节约木材,又便于单独修补等。赵州桥不仅科学技术水平很高,而且造型艺术也很优美。它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雄伟而秀逸,稳重且轻盈。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着各种蛟龙、兽面、竹节和花饰等,刀法苍劲有力,风格豪放新颖。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和表达能力,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充分利用图片资源,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去体会其中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
【提出问题】这些石拱桥与赵州桥相比,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建筑师,你会建一座什么样的石拱桥?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依据前面的问题赵州桥的外观造型特点,回答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当场设计一座石拱桥,并说明设计的原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多媒体展示:评价赵州桥的诗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出问题】诗中如何描写赵州桥?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的造型象龙一样矫健,且姿态优美;桥象一弯新月那样美。
【提出问题】请学生计算赵州桥的存在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教师总结:赵州桥,这座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准的工程技术,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遴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无数国内外旅客观光旅游。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此桥的诗句引导生认识桥的造型美观。引导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意识。
2.唐都长安和大明宫含元殿——唐朝建筑的骄傲
多媒体投影:唐都长安城平面图以及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提出问题】唐朝长安城建筑布局如何?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课前准备回答。
【生1】它东西约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长约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旧城面积的十倍。长安城规模庞大,“长安百万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生2】长安城市、坊分开,东西对称,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街道、住宅规划得有如棋盘,全城街道整齐宽直,树木成行,两边有排水设施;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新创造。
【生3】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的龙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上,居高临下,唐太宗时开始修建。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以及阅兵、献俘等主要仪式,都是在此殿举行,其性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面积也基本相当。
……
教师总结:雄伟的含元殿建筑群,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示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国建筑工匠和设计师们的杰出的创造才能。国家预计投入为13亿至15亿元资金,将大明宫遗址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修复,重现盛唐恢弘气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资料,认知长安的繁盛和大明宫的恢弘。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学习隋唐文化繁荣的第二个方面的表现,雕版印刷术。我们的祖先从盖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提出问题】
1.唐以前的人如果要出一本书,需几千本,只能用什么方法?这一方法有什么不足?
2.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
3.隋唐时期人们用这种方法印了些什么书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手抄。这一方法太慢也很花时间。
【生2】雕版印刷是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了正字了。
【生3】佛经、日历、诗集。
多媒体展示:雕版印刷工艺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本用雕版印刷术印的佛经——《金刚经》。
多媒体展示:《金刚经》
[提出问题]
1.请大家看最后一行字,你有怎样的发现呢?
2.继雕版印刷之后又出现了活字印刷,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影响?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生2】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教师小结:从图片可以看出,这部佛经画面精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清晰,可见当时的印刷技术已相当成熟。雕版印刷术来源于生活的体验,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探索及创新。继雕版印刷之后又出现了活字以刷。可以说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要求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
设计意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速学生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师过渡:隋唐时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不仅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而且在文学方面尤其是诗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提出问题]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表现在哪些方面?
2.唐朝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诗人?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生2】李白、杜甫、白居易。
多媒体展示:三大诗人
1.李白
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画像和诗歌《望庐山瀑布》和《早发白帝城》。
[提出问题]李白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内容?通过朗诵,同学们感受到其诗歌有哪些特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李白的诗想像丰富;非常浪漫;多歌诵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师总结:李白作品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因此被人们誉为“诗仙”。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李白诗歌的特点,要求同学讲出自己的真实体会,不至于去照读课本。
2.杜甫
教师过渡: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是杜甫。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多媒体展示:
[提出问题]
1.杜甫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特点是气魄雄浑,沉郁悲怆;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生2】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生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他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设计意图:深刻体会杜甫的爱国之情,体会杜甫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
3.白居易
教师过渡:杜甫去世后两年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诞生。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
多媒体展示:白居易的画像

[提出问题]白居易的诗歌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教师补充:白居易《红线毯》片断“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白居易对人民的同情。
[提出问题] 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什么能在诗歌上取得如此卓越成就?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刻苦学习和对诗歌的变革与创新。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欣赏三位大诗人的作品,从中品味他们不同的风格。
通过谈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结
[提出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隋唐时期,科技、文学成就卓越,其原因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隋唐时期,我国疆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生2】隋唐科技文化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生3】在科学的道路上要有变革和创新的精神。
……
下面我们回顾本课书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我们这一节课学了些什么东西?(学生发言,利用表格总结)
【板书设计】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一桥一城一版领先世界
李白杜甫居易光耀千古
【课堂总结】
隋唐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科技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