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5-6单元测试04【统编八上历史精讲课堂(阶段测试)】(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历史5-6单元测试04【统编八上历史精讲课堂(阶段测试)】(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7 22:31:43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人教八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八上历史精讲课堂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第5-6单元测试04
范围:5-6单元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 )
A.推翻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A
2.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以上材料表明( C )
A.农民阶级成为北伐的主力军
B.湖南、湖北军阀势力非常薄弱
C.北伐促进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D.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地创建
C
3.在黄埔军校大门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由此可见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目的是( A )
A.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B.实现国共合作
C.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D.准备北伐战争
A
4.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这是( A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吴起镇会师
5.“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 D )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
D
6.“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D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万里长征
7. 2017年7月3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上,受阅官兵高呼“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确立人民军队“听党指挥”始于
( B )
A.北伐进军时 B.古田会议后
C.三湾改编 D.井冈山会师
D
B
8.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C )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
9.武汉是一座英雄之城,回顾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保卫战,其主要功绩是
( D )
A.彻底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
D
10.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并体现中国人民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的是( C )
①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②黄海海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⑤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C
11.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相同点有( D )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的
③都是八路军组织发动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12.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 B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B
13.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中国抗战( D )
A.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
B.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与人民的支持
C.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D
14.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
C.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达到空前团结
D.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进行全民族抗战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共32分)
15.【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材料三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2分)创办该学校的影响是什么?(2分)
学校:黄埔军校。影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2分)
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府。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2分)
主观原因: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客观原因:北洋政府不得人心,各自为战。
16.【家书中的抗日战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材料三 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的绝笔家书:
材料二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2分)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2分)
事变:九一八事变。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2分)请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写于哪一年。(2分)
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时间:1940年。
(3)材料三中戴安澜将军在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2分)
示例: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意思相近即可)
17.【抗日战争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2分)
1931—1945年。
(2)根据材料确定一个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不少于150字。(10分)
题目: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
论述: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最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八上历史第5-6单元测试04
范围: 5-6单元时间: 60分钟 分值: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 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 )
A .推翻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的统治
B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 .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2 .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 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 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以上材料表明( C )
A .农民阶级成为北伐的主力军
B .湖南、湖北军阀势力非常薄弱 C .北伐促进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D .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地创建
3 .在黄埔军校大门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是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是“革命者来 ”。由此可见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 目的是( A )
A .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B .实现国共合作
C .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D .准备北伐战争
4. 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这是( A )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遵义会议 D. 吴起镇会师
5. “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 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 D )
A.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D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万里长征
7 . 2017年7月3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上,受阅官兵高 呼“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确立人民军队“听党指挥 ”始于( B )
A .北伐进军时 B .古田会议后
C .三湾改编 D .井冈山会师
8.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C )
A. 井冈山会师 B. 长征开始
C. 遵义会议 D. 长征结束
9.武汉是一座英雄之城,回顾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保卫战,其主要功绩是 ( D )
A. 彻底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0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 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下列事件发生 在这一时期并体现中国人民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的是( C )
①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②黄海海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⑤南京大屠杀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11 .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相同点有( D )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的
③都是八路军组织发动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2. 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 B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13 .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 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 斯福的谈话表明中国抗战( D )
A .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
B .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与人民的支持 C .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D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 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 ”。这个“奇迹 ”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 C .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达到空前团结
D .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进行全民族抗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共32分)
15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 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10分)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 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 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 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 ”。经过一系列活动,蒋 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材料三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2分)创办该学校的影响是什么?(2 分)
学校:黄埔军校。影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 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2分)
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府。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2分)
主观原因: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客观原因:北洋政府不得人心,各自为战。
16.【家书中的抗日战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 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宁儿: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 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 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材料二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地到达延 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 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 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 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 有什么了。
材料三 国民革命军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的绝笔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因 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 国战死,事极荣光。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 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 (2分)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2分)
事变:九一八事变。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 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2分)请 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写于哪一年。(2分)
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时间:1940年。
(3)材料三中戴安澜将军在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综合 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2分)
示例: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意思相近即可)
17 .【抗日战争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75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 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 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 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 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 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 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2分)
1931—1945年。
(2)根据材料确定一个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不少于150字。(10分)
题目: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
论述: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 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 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 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最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 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八上历史第5-6单元测试04
范围: 5-6单元时间: 60分钟 分值: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 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 )
A .推翻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的统治
B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 .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2 .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 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 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以上材料表明( C )
A .农民阶级成为北伐的主力军
B .湖南、湖北军阀势力非常薄弱 C .北伐促进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D .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地创建
3 .在黄埔军校大门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是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是“革命者来 ”。由此可见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 目的是( A )
A .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B .实现国共合作
C .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D .准备北伐战争
4. 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这是( A )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遵义会议 D. 吴起镇会师
5. “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 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 D )
A.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D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万里长征
7 . 2017年7月3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上,受阅官兵高 呼“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确立人民军队“听党指挥 ”始于( B )
A .北伐进军时 B .古田会议后
C .三湾改编 D .井冈山会师
8.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C )
A. 井冈山会师 B. 长征开始
C. 遵义会议 D. 长征结束
9.武汉是一座英雄之城,回顾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保卫战,其主要功绩是 ( D )
A. 彻底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0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 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下列事件发生 在这一时期并体现中国人民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的是( C )
①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②黄海海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⑤南京大屠杀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11 .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相同点有( D )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的
③都是八路军组织发动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2. 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 B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13 .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 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 斯福的谈话表明中国抗战( D )
A .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
B .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与人民的支持 C .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D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 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 ”。这个“奇迹 ”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 C .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达到空前团结
D .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进行全民族抗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共32分)
15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 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10分)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 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 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 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 ”。经过一系列活动,蒋 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材料三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2分)创办该学校的影响是什么?(2 分)
学校:黄埔军校。影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 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2分)
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府。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2分)
主观原因: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客观原因:北洋政府不得人心,各自为战。
16.【家书中的抗日战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 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宁儿: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 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 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材料二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地到达延 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 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 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 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 有什么了。
材料三 国民革命军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的绝笔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因 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 国战死,事极荣光。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 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 (2分)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2分)
事变:九一八事变。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 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2分)请 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写于哪一年。(2分)
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时间:1940年。
(3)材料三中戴安澜将军在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综合 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2分)
示例: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意思相近即可)
17 .【抗日战争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75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 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 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 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 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 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 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2分)
1931—1945年。
(2)根据材料确定一个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不少于150字。(10分)
题目: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
论述: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 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 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 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最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 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