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8 08:43:06

文档简介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观察《秦灭六国形势图》,知道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时空观念)
2.观察《统一文字示意图》《统一货币示意图》,分析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历史解释)
3.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识读《秦朝形势图》,明确秦朝疆域四至,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知识建构】
基础自主落实
一、秦灭六国
观察右图,秦灭六国完成于哪一年 秦王为什么能够成功“灭六国” 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原因: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思维指引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
时空观念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研读右侧史料,解读皇帝具有怎样的权威。秦朝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治理措施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意义
1.皇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嬴政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2.中央: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
3.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意义: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思维指引 秦国商鞅变法是确立县制;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历史解释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摘自《中国历史》
七上·P55相关史事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结合右栏史料,完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
经济 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交通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
军事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史料实证
四、秦朝的疆域
素养探究实践
【情境创设】
  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李老师以“秦的统一”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驱动1】——着眼全局析原因
材料一 秦国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相对稳定。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完成统一的原因。
答:商鞅变法后,国力增强;法家思想为统一提供了理论准备;地理位置优越;秦国内部纷争少,政权相对稳定。
【任务驱动2】——创新制度固统一
材料二
(2)为了多角度呈现秦始皇形象,拟定了以下小主题,请从以下主题中任选一个,选择材料二中的其中两件文物,说明该文物与所选主题的关系。
A.政治制度    B.经济发展    C.军事武器    D.文化成就
示例:
主题 序号 说明
D.文化成就 ⑥ 睡虎地秦简采用秦隶书写,可以研究秦的书法发展
⑧ 泰山刻石采用小篆刻写,可以研究秦朝统一之后的文字
主题 序号 说明
B.经济发展 ① 铜权可以研究秦统一后统一度量衡的举措
② 秦半两钱可以用来研究秦统一货币的情况
【任务驱动3】——历史大势评始皇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朝代。
(3)依据材料,指出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并概括其主要依据。
答:评价: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依据: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朝代。
学业分层评价
【A 达标自测】
1.[时空观念]“天下之统一,势也。”历史上,秦统一“天下”发生在下面年代尺中
的 (A)
2.[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地图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中秦朝时的都城M指的是 (C)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长安
3.(2023秋 郑州期中)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A)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追溯历史,秦朝设置的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C)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县长官
5.(2023秋 张家口期中)秦律规定:凡衡器中“石”(古代计量单位)不准确,会对制作衡器的人作出处罚。此规定有利于 (C)
A.管理人口 B.文化统一
C.精确量值 D.放宽监制
6.(2023秋·北京期末)秦始皇在进军岭南时,为转运粮饷,修建了一项水利工程。这一水利工程沟通了湘江、漓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巩固了国家统一。这项水利工程是 (C)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骊山陵
7.[史料实证]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 长城》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中的“防胡万里城”起止点是 (B)
A.西起陇西,东到东海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D.西起临洮,东到东海
【B 思维进阶】
8.[家国情怀](2023 潍坊模拟)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成周,今洛阳)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战争把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连结起来,“中国”一词也慢慢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和文化含义。这表明,秦的统一 (B)
A.促进华夏族形成
B.增强了国家认同
C.推动了政治革新
D.消除了民族隔阂
9.[唯物史观]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在制度上大胆创新。如下史实中,最能体现“创新”的
是 (D)
A.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B.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C.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D.确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主要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影响。(2分)
答:特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命令与监督。影响: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材料二 秦朝铜权上的铭文拓片和《琅琊刻石·始皇颂诗》节选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朝铜权铭 文拓片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李斯等 《琅琊刻石·始皇颂诗》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2分)
答: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秦始皇)自称皇帝,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材料四 秦王怀贪鄙(贪婪卑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毛泽东和贾谊分别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2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分)
答:态度:毛泽东对秦始皇持肯定态度;贾谊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评价:我们要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观察《秦灭六国形势图》,知道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时空观念)
2.观察《统一文字示意图》《统一货币示意图》,分析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历史解释)
3.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识读《秦朝形势图》,明确秦朝疆域四至,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知识建构】
基础自主落实
一、秦灭六国
观察右图,秦灭六国完成于哪一年 秦王为什么能够成功“灭六国” 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1.时间:公元前 年。
2.原因: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 ,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 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采取 的战略方针。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 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 国家。
思维指引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
时空观念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研读右侧史料,解读皇帝具有怎样的权威。秦朝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治理措施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意义
1.皇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 的权威,嬴政称“始皇帝”,史称“ ”。
2.中央:皇帝之下,设有 、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 。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 ”。
3.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 的基本模式。
4.意义: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 ,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思维指引 秦国商鞅变法是确立县制;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历史解释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摘自《中国历史》
七上·P55相关史事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结合右栏史料,完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制定 作为通用文字
经济 统一货币,以 作为统一货币;统一
交通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
军事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 ,东到辽东)
史料实证
四、秦朝的疆域
素养探究实践
【情境创设】
  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李老师以“秦的统一”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驱动1】——着眼全局析原因
材料一 秦国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相对稳定。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完成统一的原因。
【任务驱动2】——创新制度固统一
材料二
(2)为了多角度呈现秦始皇形象,拟定了以下小主题,请从以下主题中任选一个,选择材料二中的其中两件文物,说明该文物与所选主题的关系。
A.政治制度    B.经济发展    C.军事武器    D.文化成就
示例:
主题 序号 说明
D.文化成就 ⑥ 睡虎地秦简采用秦隶书写,可以研究秦的书法发展
⑧ 泰山刻石采用小篆刻写,可以研究秦朝统一之后的文字
主题 序号 说明
B.经济发展 ① 铜权可以研究秦统一后统一度量衡的举措
② 秦半两钱可以用来研究秦统一货币的情况
【任务驱动3】——历史大势评始皇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朝代。
(3)依据材料,指出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并概括其主要依据。
学业分层评价
【A 达标自测】
1.[时空观念]“天下之统一,势也。”历史上,秦统一“天下”发生在下面年代尺中
的 ( )
2.[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地图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中秦朝时的都城M指的是 (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长安
3.(2023秋 郑州期中)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追溯历史,秦朝设置的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县长官
5.(2023秋 张家口期中)秦律规定:凡衡器中“石”(古代计量单位)不准确,会对制作衡器的人作出处罚。此规定有利于 ( )
A.管理人口 B.文化统一
C.精确量值 D.放宽监制
6.(2023秋·北京期末)秦始皇在进军岭南时,为转运粮饷,修建了一项水利工程。这一水利工程沟通了湘江、漓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巩固了国家统一。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骊山陵
7.[史料实证]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 长城》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中的“防胡万里城”起止点是 ( )
A.西起陇西,东到东海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D.西起临洮,东到东海
【B 思维进阶】
8.[家国情怀](2023 潍坊模拟)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成周,今洛阳)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战争把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连结起来,“中国”一词也慢慢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和文化含义。这表明,秦的统一 ( )
A.促进华夏族形成
B.增强了国家认同
C.推动了政治革新
D.消除了民族隔阂
9.[唯物史观]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在制度上大胆创新。如下史实中,最能体现“创新”的
是 ( )
A.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B.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C.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D.确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主要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影响。(2分)
材料二 秦朝铜权上的铭文拓片和《琅琊刻石·始皇颂诗》节选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朝铜权铭 文拓片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李斯等 《琅琊刻石·始皇颂诗》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2分)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材料四 秦王怀贪鄙(贪婪卑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毛泽东和贾谊分别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2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