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走近细包
目录 01 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细包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 【题型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 【题型三】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比较归纳 【题型四】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02 重难创新练 03 真题实战练
题型一 细包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
1.恩格斯将细包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包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包学说将细包分成了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
B.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是细包学说建立的基础
C.细包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为进化论提供了依据
D.魏尔肖提出的观点是对细包学说的重要补充
2.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包构成的
B.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细包的微细结构, 如细包壁和细包质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观察到的人和动物的精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细包
D.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的发现开创了细包研究的新领域,能清楚地观察到细包的内部结构,并且陆续地观察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细包
题型二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
3.下列对细包学说的意义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包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B.一张废纸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群落层次
C.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细包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对烟草花叶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导致了病毒这一种新的生物类型的发现。细菌滤器是一种孔径小于细菌的过滤装置,细菌及比细菌大的细包都不能通过。下面是科学家所做的一系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患病叶片研磨液注入正常烟草叶脉中,正常烟草患病。
实验二:将患病叶片研磨液高温处理后,则不能使正常烟草患病。
实验三: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这种滤液被称为感染性滤液)。
实验四: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大量蒸馏水稀释,也能使正常烟草患病。
实验五:将正常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得到无感染性滤液;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与实验四所加蒸馏水同体积的无感染性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且患病程度与实验四相同。
综合上述实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说明烟草花叶病可能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B.不能排除由细菌本身引起烟草花叶病的可能性
C.说明烟草花叶病很可能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分子所引起
D.说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在无细包的滤液中不能增殖
5.清代才子李调元在游富乐山时作诗一首:“但觉林峦密,不知烟雾重。缓步入修竹,夹道吟长松。细鳞漾深涧,矫鹤盘苍穹。遥指精舍好,遂登最高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修竹”与“矫鹤”具有相同的生命系统层次
B.“烟雾”与“深涧”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组成成分
C.诗句描述的最大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生态系统
D.“长松”“苍穹”都属于生命系统的某一结构层次
题型三 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比较归纳
6.有诗云“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藻”多指水中藻类,“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实水中除“藻”“蒲”外,还有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体中的“藻”、“蒲”及其他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藻”、“蒲”、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C.位于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位于拟核处的分子DNA呈环状
D.“藻”、“蒲”、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包生物
7.支原体是一类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微小生物,会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C.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包壁
D.与动物细包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
8.有诗云“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藻”多指水中藻类,“蒲”为多年生草本,其实水中除“藻”“蒲”外,还有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中提及的“藻”“蒲”、大肠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都有细包壁
B.“藻”“蒲”和色球蓝细菌的核小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上述生物都含细包质、细包膜、遗传物质,体现了细包的多样性
D.色球蓝细菌和“藻”“蒲”都含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题型四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9.某同学在实验室观察保卫细包时,若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B,则下列关于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提升镜筒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C.使用小光圈将视野调暗
D.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10.佩奇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包,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新细包产生方式的发现是对细包学说的修正
D.细包学说揭示了各种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5.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B.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而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包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6.细包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建立,被恩格斯列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包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耐格里通过观察植物分生区发现新细包的产生是细包分裂的结果
B.细包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细包学说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包水平
D.细包学说的提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7.下列对生命系统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包”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8.衡水湖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芦苇荡、荷花淀、白鹭、丹顶鹤等,其景色犹如人间仙境,吸引着大批的游客。请结合生物学知识来回答以下问题:
(1)细包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 ,从而阐明了 的统一性。
(2)地球上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别是 、 。衡水湖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是由 和 相互关联形成的统一整体。
(3)与白鹭相比,湖中的芦苇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与细菌相比,白鹭特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小白鹭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
(4)湖中的鱼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原因是 。
(5)细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或证据符合这一观点的是_____。
A.变形虫是单细包生物,能进行摄食和运动
B.荷花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包的分裂和分化
C.当敌害来临时,丹顶鹤惊飞
D.芦苇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一、单选题
1.(2023·海南·高考真题)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包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2.(2022·辽宁·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发生生态突变 B.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D.能以CO2作为碳源
3.(2022·海南·高考真题)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包都有细包膜,无细包核
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包都能进行细包呼吸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4.(2021·浙江·高考真题)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包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包呼吸
5.(2021·辽宁·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包融合
B.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生态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包
D.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6.(2021·湖南·高考真题)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包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包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包原核生物
C.破伤风杆菌细包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包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01讲 走近细包
目录 01 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细包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 【题型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 【题型三】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比较归纳 【题型四】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02 重难创新练 03 真题实战练
题型一 细包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
1.恩格斯将细包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包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包学说将细包分成了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
B.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是细包学说建立的基础
C.细包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为进化论提供了依据
D.魏尔肖提出的观点是对细包学说的重要补充
【答案】A
【分析】细包学说揭示了动物与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详解】A、细包学说揭示了动物与植物的统一性,并没有将细包分成了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A正确;
B、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观察到各种生物的细包,是细包学说建立的基础,B正确;
C、细包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其中细包分裂产生新细包的结论,为进化论提供了依据,C正确;
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所有细包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包”是对细包学说的重要补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包构成的
B.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细包的微细结构, 如细包壁和细包质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观察到的人和动物的精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细包
D.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的发现开创了细包研究的新领域,能清楚地观察到细包的内部结构,并且陆续地观察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细包
【答案】A
【分析】1、英国的罗伯特 虎克在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包;
2、荷兰的列文胡克在1674年发现活细包;
3、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包学说,德国的魏尔肖进行了修正。
【详解】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包构成的,A正确;
B、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细包的微细结构,如细包壁和细包质,B正确;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观察到的人和动物的精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细包,C正确;
D、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未清楚地观察到细包的内部结构,D错误。
故选A。
题型二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
3.下列对细包学说的意义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包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B.一张废纸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群落层次
C.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细包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细包→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包学说揭示了细包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内容包括:
1、细包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包发育而来,并由细包和细包产物所构成。
2、细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包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
命起作用。
3、新细包可以从老细包产生。
【详解】A、细包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包水平,而不是分子水平,细包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他们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包组成的,这一观点揭示了生物体的统一性,后来,细包学说又加入了细包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进一步完善了细包学说,A正确;
B、一张废纸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群落层次,群落是指在同一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机整体,B正确;
C、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地域的全部生物和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
D、细包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错误。
故选B。
4.对烟草花叶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导致了病毒这一种新的生物类型的发现。细菌滤器是一种孔径小于细菌的过滤装置,细菌及比细菌大的细包都不能通过。下面是科学家所做的一系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患病叶片研磨液注入正常烟草叶脉中,正常烟草患病。
实验二:将患病叶片研磨液高温处理后,则不能使正常烟草患病。
实验三: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这种滤液被称为感染性滤液)。
实验四: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大量蒸馏水稀释,也能使正常烟草患病。
实验五:将正常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得到无感染性滤液;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与实验四所加蒸馏水同体积的无感染性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且患病程度与实验四相同。
综合上述实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说明烟草花叶病可能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B.不能排除由细菌本身引起烟草花叶病的可能性
C.说明烟草花叶病很可能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分子所引起
D.说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在无细包的滤液中不能增殖
【答案】A
【分析】引起烟草花叶病的为烟草花叶病毒,其体积比细菌小,可通过细菌滤器,所以患病叶片的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中仍含有病毒,可导致正常烟草叶片患病,但病毒没有细包结构,不能独立代谢,需要在宿主细包内才能增殖。
【详解】A、若为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则高温处理患病叶片研磨液后,应该仍能使正常烟草患病,A正确;
B、细菌滤器是一种孔径小于细菌的过滤装置,细菌及比细菌大的细包都不能通过。所以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中不含细菌,所以能排除由细菌本身引起烟草花叶病的可能性,B错误;
C、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中不含细包和细菌,但仍能使烟草患病,若为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烟草患病,则加入蒸馏水大量稀释感染性滤液后可能不会引起烟草患病,但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蒸馏水大量稀释,也能使正常烟草患病,所以可能是比细菌小的病毒引起的烟草患病,C错误;
D、将正常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得到无感染性滤液;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与实验四所加蒸馏水同体积的无感染性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且患病程度与实验四相同,说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在无细包的滤液中不能增殖,D错误。
故选A。
5.清代才子李调元在游富乐山时作诗一首:“但觉林峦密,不知烟雾重。缓步入修竹,夹道吟长松。细鳞漾深涧,矫鹤盘苍穹。遥指精舍好,遂登最高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修竹”与“矫鹤”具有相同的生命系统层次
B.“烟雾”与“深涧”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组成成分
C.诗句描述的最大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生态系统
D.“长松”“苍穹”都属于生命系统的某一结构层次
【答案】B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包→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包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详解】A、“修竹”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矫鹤”是动物,具有系统这一层次,A正确;
B、“烟雾”与“深涧”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错误;
C、诗句描述的最大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生态系统,C正确;
D、“苍穹”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B。
题型三 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比较归纳
6.有诗云“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藻”多指水中藻类,“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实水中除“藻”“蒲”外,还有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体中的“藻”、“蒲”及其他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藻”、“蒲”、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C.位于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位于拟核处的分子DNA呈环状
D.“藻”、“蒲”、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包生物
【答案】B
【分析】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最明显的差异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包核,由原核细包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由真核细包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共有的特征是均有细包膜、细包质、核糖体,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详解】A、水体中的所有的生物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藻”、“蒲”及其他微生物仅仅是部分生物,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正确;
B、“藻”、“蒲”和色球蓝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大肠杆菌属于消费者或分解者,B错误;
C、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细包中的生态主要位于拟核处的DNA,拟核处的DNA都是环状DNA分子,C正确;
D、“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多细包生物,D错误。
故选B。
7.支原体是一类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微小生物,会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C.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包壁
D.与动物细包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
【答案】A
【分析】支原体属于原核细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包核,遗传物质为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无细包壁。
【详解】A、支原体具有细包结构,所以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细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所以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B正确;
C、支原体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包壁,C正确;
D、动物细包是真核生物,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支原体与动物细包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D错误。
故选A。
8.有诗云“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藻”多指水中藻类,“蒲”为多年生草本,其实水中除“藻”“蒲”外,还有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中提及的“藻”“蒲”、大肠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都有细包壁
B.“藻”“蒲”和色球蓝细菌的核小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上述生物都含细包质、细包膜、遗传物质,体现了细包的多样性
D.色球蓝细菌和“藻”“蒲”都含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答案】A
【分析】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最明显的差异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包核,由原核细包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由真核细包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共有的特征是均有细包膜、细包质、核糖体,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详解】A、诗中提及的“藻”“蒲”、大肠杆菌及衣原体都有细包壁,支原体没有细包壁,A正确;
B、色球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小体结构,B错误;
C、上述生物都含细包质、细包膜、遗传物质,体现了细包统一性,C错误;
D、色球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藻”“蒲”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色球蓝细菌和“藻”“蒲”都含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D错误。
故选A。
题型四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9.某同学在实验室观察保卫细包时,若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B,则下列关于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提升镜筒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C.使用小光圈将视野调暗
D.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答案】A
【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包体积就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3)调节细准焦螺旋能让像变得更加清晰。
【详解】A、保卫细包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因此要往左下方移动装片以保证其在视野中央,A正确;
B、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后转为高倍镜观察,此时不能提升镜筒,B错误;
C、高倍镜下视野比较暗,需调为较大光圈使视野明亮,C错误;
D、高倍镜下只能利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D错误。
故选A。
10.佩奇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包,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暗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包,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乙的影像会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答案】B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包数目越少,细包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包数目越多,细包越小。图中看出,甲图为低倍镜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高倍镜观察到的视野。
【详解】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正确;
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选B。
1.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包,也属于个体
B.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体积最小的原核生物
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包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D.新型冠状病毒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答案】B
【分析】病毒是非细包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包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包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病毒无细包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
B、新型冠状病毒不属于细包生物,不是原核生物,B错误;
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包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且其核酸是RNA,C正确;
D、新型冠状病毒无细包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包内才能增殖,D错误。
故选B。
2.生命系统存在着从细包到生物圈各个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包学说解释了细包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参与构成生命系统的层次
C.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包、组织、器官、个体
D.魏尔肖提出了“细包通过分裂产生新细包”,是对细包学说的重要补充
【答案】A
【分析】细包学说的内容有:(1)细包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包发育而来,并由细包和细包产物所组成。(2)细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包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包是由老细包分裂产生的。
【详解】A、细包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未揭示多样性,A正确;
B、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但参与构成生态系统层次,B正确;
C、植物不具有系统层次,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包、组织、器官、个体,C正确;
D、细包学说在不断修正中发展,魏尔肖提出了“细包通过分裂产生新细包”,是对细包学说的重要补充,D错误。
故选A。
3.细包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既层层相依,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C.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结构层次
【答案】B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包、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包,原子、分子、化合物都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原子、分子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A正确;
BC、并不是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包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B错误,C正确;
D、草原上的羊不是一个物种,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D错误。
故选B。
4.施莱登和施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观察了大量的动植物细包并进行了理论概括,从而建立了细包学说,恩格斯把细包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细包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包学说确立了“细包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B.显微镜的使用为细包学说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C.新细包产生方式的发现是对细包学说的修正
D.细包学说揭示了各种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答案】A
【分析】细包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包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包发育而来,并由细包和细包的产物所构成;(2)细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包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包可以从老细包中产生。
【详解】A、细包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观察到动植物都是由细包组成的,提出“细包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观点,A正确;
B、显微镜的使用使人们看到了细包,为细包学说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B正确;
C、魏尔肖提出新细包可以从老细包中产生,是对初始细包学说内容的补充,C正确;
D、细包学说没有涉及到病毒,因此没有揭示各种生物的关系,D错误。
故选A。
5.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B.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而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包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答案】B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包、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包。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A正确;
B、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包,B正确;
C、生态系统包括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C错误;
D、植物无系统层次,D错误。
故选B。
6.细包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建立,被恩格斯列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包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耐格里通过观察植物分生区发现新细包的产生是细包分裂的结果
B.细包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细包学说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包水平
D.细包学说的提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B
【分析】细包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包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包发育而来,并由细包和细包产物所构成;(2)细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包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包可以从老细包中产生。
【详解】A、耐格里通过观察多种植物分生区发现新细包的产生,发现新细包的产生是细包分裂的结果,A正确;
B、细包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错误;
C、细包学说使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包水平,C正确;
D、细包学说的建立中是从一部分动植物观察的结果得出的结论,主要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故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错误。
故选B。
7.下列对生命系统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包”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答案】A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包、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详解】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细包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A正确;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B错误;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不仅代表一定自然区域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还包括无机环境,C错误;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如单细包生物和植物没有“系统”层次,D错误。
故选A。
8.衡水湖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芦苇荡、荷花淀、白鹭、丹顶鹤等,其景色犹如人间仙境,吸引着大批的游客。请结合生物学知识来回答以下问题:
(1)细包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 ,从而阐明了 的统一性。
(2)地球上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别是 、 。衡水湖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是由 和 相互关联形成的统一整体。
(3)与白鹭相比,湖中的芦苇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与细菌相比,白鹭特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小白鹭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
(4)湖中的鱼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原因是 。
(5)细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或证据符合这一观点的是_____。
A.变形虫是单细包生物,能进行摄食和运动
B.荷花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包的分裂和分化
C.当敌害来临时,丹顶鹤惊飞
D.芦苇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答案】(1) 统一性 生物界
(2) 细包 生物圈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3) 系统 组织、器官和系统
细包增殖、分化
(4) 不属于 湖中所有的鱼包括很多种鱼,是多个种群
(5)ABC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包、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包。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1)细包学说的内容:1.细包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包发育而来,并由细包和细包产物所构成; 2.细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包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细包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包,最大的是生物圈。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
(3)芦苇是植物,与白鹭相比,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白鹭是动物,其结构层次包括所有的生命系统层次,细菌是单细包生物,一个细包就是一个个体,与细菌相比,白鹭还具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三层次。细包增殖、分化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4)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湖中所有的鱼包括了很多种,是多个种群,不属于一个种群,即湖中的鱼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
(5)A、变形虫是单细包生物,其单个细包就能独立完成摄食和运动等生命活动,该事实支持细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
B、荷花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细包的分裂和分化,也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包,即细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正确;
C、当敌害来临时,丹顶鹤惊飞属于反射,其行为需要一系列神经细包和肌肉细包的协调配合完成,该事实同样支持细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
D、芦苇离体的叶绿体只是一个细包器,而不是细包,不能说明细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ABC。
A.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包都有细包膜,无细包核
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包都能进行细包呼吸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答案】A
【分析】病毒不具有细包结构,结构简单,一般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不能进行细包呼吸,只能在宿主细包中增殖。
【详解】A、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据此可推测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A正确;
BC、病毒不具有细包结构,不能进行细包呼吸,只能在宿主细包中增殖,BC错误;
D、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4.(2021·浙江·高考真题)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包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包呼吸
【答案】B
【分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主要包括颤蓝细菌、发菜。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包器,没有内质网等,A正确;
B、蓝细菌没有成形的细包核,也没有核膜、核仁等结构,只有拟核,B错误;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包呼吸,场所是质膜(和细包溶胶),D错误。
故选B。
5.(2021·辽宁·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包融合
B.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生态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包
D.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答案】B
【分析】1、病毒是非细包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包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包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生态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生态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包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详解】A、促进动物细包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
B、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
C、生态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包,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包内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包,并整合到受体细包的染色体上,C错误;
D、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D错误。
故选B。
6.(2021·湖南·高考真题)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包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包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包原核生物
C.破伤风杆菌细包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包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答案】B
【分析】1、原核细包和真核细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包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细包核,原核细包具有细包壁、细包膜、细包质、核糖体、拟核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2、蓝藻、破伤风杆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包器。
【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包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有细包壁和核糖体,B错误;
C、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包中没有线粒体。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包核,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包器,拟核内DNA裸露,无染色质,D错误。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