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1章 有理数
1.1 认识负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理解正数、负数及 0 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生活实例引入负数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正数、负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数学概念进行分类、归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
对 0 的意义的理解,以及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规定。
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并能准确地用正、负数表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天气预报中显示的气温(零上和零下)、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收支情况(收入和支出)等。
提问学生:在这些情境中,如何用数学来表示不同的情况呢?例如,零上 5 摄氏度和零下 3 摄氏度,如果只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清楚地表示吗?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认识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讲解(10 分钟)
给出一些数,如 5,1.5,100,+8 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引出正数的概念: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 “+” 号可以省略不写。
再给出一些数,如 -3,-2.5,-15,-0.5 等,讲解负数的概念:在正数前面加上 “-” 号的数叫做负数。
强调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例题讲解(10 分钟)
例 1:指出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5,+8,0,-0.5,10,-100。
例 2:如果向北走 8 米记作 + 8 米,那么向南走 5 米记作什么?如果水位上升 3 米记作 + 3 米,那么水位下降 4 米记作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巩固正数、负数的概念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
小组讨论(10 分钟)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
某商场在一楼地面以上第 5 层记作 + 5 层,那么地下第 2 层记作什么?
一种零件的标准直径为 10 毫米,超过标准直径的部分记为正,不足标准直径的部分记为负。现有一个零件的直径为 9.8 毫米,应记作什么?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10 分钟)
布置一些与正数、负数相关的练习题,如:
写出 5 个正数和 5 个负数。
用正、负数表示下列各量:
盈利 1000 元记作 ,亏损 500 元记作 。
向东走 10 米记作 ,向西走 8 米记作 。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课堂总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正数、负数的概念,0 的意义,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
强调正数、负数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教材课后习题 1.1。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至少 3 个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导入、例题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1.2 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并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掌握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
通过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概念和画法,以及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尤其是绝对值的非负性。
利用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进行相关的推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数轴的引入
展示温度计的图片,提问: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如何表示温度的?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类似的方法来表示有理数呢?从而引出数轴的概念。
数轴的概念讲解
给出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详细解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含义,并通过举例说明,如以教室中的某一点为原点,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以 1 米为单位长度等。
数轴的画法示范
在黑板上示范画数轴的步骤:
画一条水平直线。
在直线上选取一点作为原点,用 0 表示。
规定直线的正方向(通常向右为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
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向左依次标上刻度。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数轴上表示一些简单的有理数,如 2,-3,0.5,-1.5 等。
提问:如何确定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0 在原点处,并且要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确定它到原点的距离。
相反数的概念引入
观察数轴上表示 2 和 -2 的点,提问:这两个点有什么特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引出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如,2 的相反数是 -2,-2 的相反数是 2。规定 0 的相反数是 0。
相反数的求法与性质探讨
让学生求一些数的相反数,如 5,-7,0,-0.5 等,并总结求相反数的方法:在一个数前面添上 “-” 号,就得到它的相反数。
讨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关于原点对称)以及它们的和为 0 的性质。
绝对值的概念引入
再次观察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提问: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
引出绝对值的概念: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记作 | a|。例如,|3| = 3,|-3| = 3。
绝对值的求法与性质讲解
让学生求一些数的绝对值,如 4,-6,0,-2.5 等,总结绝对值的求法: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强调绝对值的非负性:|a|≥0。
探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这个数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距离不可能是负数。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例如比较 -3 和 -5 的大小。
先求出它们的绝对值:|-3| = 3,|-5| = 5。
因为 3<5,根据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得出 -3>-5。
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熟练掌握这种比较方法。
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关于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数轴的概念、画法以及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方法。
总结相反数的概念、求法和性质。
回顾绝对值的概念、求法、性质以及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方法。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练习题和拓展性思考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轴来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对于学生在理解绝对值概念和利用绝对值比较负数大小时可能出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
能熟练运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和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分析,经历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
利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比较的理解与应用。
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温度计图片,提问学生:在温度计上,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哪个更高?例如,5℃和 -2℃,哪个温度表示更暖和?
引导学生思考:在数学中,有理数也有大小之分,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正数与 0、负数与 0 的大小比较
让学生回顾温度计上 0℃以上是正数,0℃以下是负数,直观地得出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即正数 > 0 > 负数。
举例说明,如 3>0,-5<0 等,让学生加深理解。
正数与正数的大小比较
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 2 和 5 这两个正数,观察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 5>2。
再让学生多举几个正数比较大小的例子,总结出正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就是直接比较数值大小。
负数与负数的大小比较
在数轴上表示出 -3 和 -5 这两个负数,观察它们的位置,提问学生:哪个数离原点更近?哪个数更大?
引导学生发现 -3 离原点更近,并且 -3>-5。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如,|-3| = 3,|-5| = 5,因为 3<5,所以 -3>-5。让学生多做几个类似的练习,巩固两个负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1) -1 与 0;(2) -2 与 -3;(3) 4 与 -5;(4) -1/2 与 -2/3。
解题过程:(1) 根据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可得 -1<0。(2) 先求绝对值,|-2| = 2,|-3| = 3,因为 2<3,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所以 -2>-3。(3) 正数大于负数,所以 4>-5。(4) 先求绝对值,|-1/2| = 1/2 = 3/6,|-2/3| = 2/3 = 4/6,因为 3/6<4/6,所以 -1/2>-2/3。
例 2:将下列有理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3,-1.5,0,2.5。
解题思路:先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将这些数分为正数、0、负数三类,然后分别比较各类数的大小,最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解题过程:负数:-4,-1.5,且 |-4| = 4,|-1.5| = 1.5,因为 4>1.5,所以 -4<-1.5;正数:3,2.5,且 2.5<3;所以从小到大的顺序为:-4<-1.5<0<2.5<3。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1) -7 与 -9;(2) 0 与 -1/3;(3) 6 与 -6;(4) -2.5 与 -2.25。
把下列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 “<” 连接起来:-3,1.5,-2,0,4。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强调在比较有理数大小时,要先判断数的正负性,然后根据相应的法则进行比较,注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特殊情况。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教材课后习题 1.3 第 1、2、3 题。
拓展题:已知 a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温度计和数轴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但在两个负数大小比较的理解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在今后的练习中需要加强巩固。同时,在例题和练习的设计上,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例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推理能力。
在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尤其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情况。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有理数加法法则探究
情境引入展示足球比赛中进球与失球的情境:比如上半场进了 2 个球,下半场失了 3 个球,那么全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从而引出有理数加法运算。
同号两数相加
举例:,。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
举例:。
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例子,分析异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符号与绝对值的确定方法。
总结异号两数相加法则: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一个数与 0 相加
举例:。
得出结论: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有理数加法运算练习
课堂练习
计算:。
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错误。
讲解与总结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详细讲解,强调计算过程中的符号问题和绝对值运算。
总结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骤: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三)有理数减法法则推导
回顾小学减法运算
提问:在小学里,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对于有理数减法,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呢?
有理数减法实例探究
有理数减法法则
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
(四)有理数减法运算练习
课堂练习
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
拓展练习
计算:
引导学生先去括号,再按照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顺序意识。
(五)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与 0 相加的具体规定。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有理数加减法运算中的易错点,如符号问题、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等。
(六)布置作业
基础作业
课本习题 1.4 的第 1、2、3 题,要求学生认真计算,写出详细步骤。
拓展作业
计算: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规律,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引入和实例探究,学生对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法则有了较好的理解。但在异号两数相加和有理数减法运算中,部分学生仍会出现符号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增加针对性的练习,强化学生对符号规则的掌握,提高学生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会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经历有理数乘法和除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准确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难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尤其是负因数个数与积的符号关系。
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理解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有理数乘法法则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问题:在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的问题。如果水位每天上升 3cm,那么 2 天后水位变化多少?(用算式表示)如果水位每天下降 3cm,那么 2 天后水位变化多少?如果水位每天上升 3cm,那么 2 天前水位变化多少?如果水位每天下降 3cm,那么 2 天前水位变化多少?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让学生观察上述算式,思考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总结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例题讲解
例 1:计算
引导学生按照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积的绝对值。
(二)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回顾小学乘法运算律
提问学生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内容。
探究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例题讲解
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三)有理数除法法则
引入有理数除法
提问: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如何求另一个因数?例如:
探究有理数除法法则
学生计算上述式子,思考有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
例题讲解
例 3:计算
(四)课堂练习
计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强调积或商的符号确定方法以及运算律的运用。
总结在有理数乘法和除法运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0 的特殊情况等。
(六)布置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1.5 必做题。
拓展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有理数乘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法则的由来。在推导法则和探究运算律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符号的处理仍存在问题,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性。
1.6 有理数的乘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能确定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经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乘方运算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有理数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特别是对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的理解。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确定以及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细胞分裂的图片或视频,提出问题:某种细胞每过 30 分钟便由 1 个分裂成 2 个,经过 1 小时后,这种细胞由 1 个分裂成多少个?经过 2 小时呢?经过 5 小时呢?
由此引出课题 —— 有理数的乘方。
(二)讲授新课
乘方的定义
强调:底数 a 可以是正数、负数或 0;指数 n 是正整数。
乘方的运算
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如,
,让学生熟悉乘方运算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例题讲解
例 1:计算
(2)先算乘方:,
(四)课堂练习
计算:
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请几位同学上台板演。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乘方的定义、运算方法以及符号法则。
强调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六)布置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1.6 的第 1、2、3 题。
拓展题:计算(n 为正整数),并说明理由。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细胞分裂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乘方的概念。在讲解乘方运算和混合运算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方法和顺序。但在课堂练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乘方运算的符号确定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巩固。同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运算能力。
经历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二)教学难点
正确确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避免运算顺序错误。
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尤其是在含有多重括号和多种运算的情况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个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小明去商店买文具,一支铅笔 2 元,一个笔记本 5 元,他买了 3 支铅笔和 2 个笔记本,然后又用剩下的钱买了 4 个单价为 1.5 元的橡皮擦。如果小明一开始带了 50 元,那么最后他还剩下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式子:提问学生:这个式子中包含了哪些运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讲授新课(20 分钟)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运算律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强调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正确使用,每做完一步都要问学生是否理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解答。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请三位同学上台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强调运算律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注意符号的变化。
(六)布置作业(2 分钟)
教材课后练习题第 1、2、3 题。
计算:(选做)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讲解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演示,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但在课堂练习环节,仍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运算顺序错误和符号处理不当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些易错点的练习和强化,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思维。
第2章 代数式
2.1 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识别代数式。
掌握列代数式的方法,能根据数量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经历代数式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列代数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代数式的概念。
列代数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代数式的意义,能准确列出较复杂的代数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生活实例,如:
扑克牌中的 J、Q、K 分别表示 11、12、13。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v 千米 / 小时,行驶 t 小时的路程是 s = vt 千米。
购买铅笔 n 支,每支 2 元,共花费 2n 元。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式子,思考: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我们之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代数式。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代数式的概念
列代数式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
总结列代数式的步骤:
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确定运算顺序,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
检查所列代数式是否符合书写规范。
(三)课堂练习(15 分钟)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如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代数式:
列代数式练习:
已知苹果每千克m元,购买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钱?
小明的身高为h厘米,小刚比小明高10厘米,小刚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一辆汽车以v千米 / 小时的速度行驶了小时后,又以v千米 / 小时的速度行驶了s小时,这辆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代数式的概念,强调代数式的构成要素和书写规范。
总结列代数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体会列代数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习题第 1、2、3 题。
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代数式。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列代数式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列代数式时出现错误,主要是对数量关系理解不透彻或书写不规范,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
2.2 代数式的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给定代数式中字母取具体数值时的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代入求值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及步骤。
难点
正确地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尤其是当字母的取值为负数、分数等情况时的运算。
理解代数式的值随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生活情境:某公园的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 20 元,学生票每张 10 元。如果一个旅游团有 x 个成人和 y 个学生,那么该旅游团购买门票需要花费多少钱?请学生列出代数式。学生列出代数式:20x + 10y教师接着提问:如果 x = 10,y = 20,那么这个代数式的值是多少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代数式的值。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教师给出代数式的值的定义: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例如,对于代数式 3x - 1,当 x = 2 时,3x - 1 = 3×2 - 1 = 5,这里的 5 就是当 x = 2 时,代数式 3x - 1 的值。教师强调: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确定的,只要字母的值给定,代数式的值就唯一确定(在代数式有意义的前提下)。
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教师通过例题详细讲解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例 1:当 a = 3,b = -2 时,求代数式 2a - 3ab + b 的值。解:当 a = 3,b = -2 时,2a - 3ab + b = 2×3 - 3×3×(-2) + (-2) = 2×9 + 18 + 4= 18 + 18 + 4= 40教师总结步骤:
代入:将字母所取的值代入代数式中。
计算:按照代数式中指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在代入负数时,要加上括号,避免出现符号错误;在计算过程中,要遵循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三)例题讲解(20 分钟)
例 2:当 x = -1,y = 1/2 时,求代数式 x - 2xy + y 的值。解:当 x = -1,y = 1/2 时,x - 2xy + y = (-1) - 2×(-1)×(1/2) + (1/2) = 1 + 1 + 1/4= 9/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强调代入和计算的要点。例 3:已知 a + b = 5,ab = 3,求代数式 (a + b) - 2ab 的值。分析:本题不需要分别求出 a 和 b 的值,可直接将 a + b = 5,ab = 3 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解:当 a + b = 5,ab = 3 时,(a + b) - 2ab= 5 - 2×3= 25 - 6= 19通过此例题,让学生体会整体代入的思想方法。
(四)课堂练习(15 分钟)
当 m = 4,n = -3 时,求代数式 3m - 2n 的值。
当 x = 2,y = -1 时,求代数式 x - y 的值。
已知 x - y = 2,xy = 1,求代数式 (x - y) + 4xy 的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讲解。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总结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和步骤,强调代入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整体代入的思想。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练习题第 1、2、3 题。
拓展作业:已知代数式 ax + bx + c,当 x = 1 时,值为 4;当 x = -1 时,值为 8;当 x = 2 时,值为 25。求 a、b、c 的值。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代数式的值概念的理解,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代数式的值与字母取值之间的关系。在求代数式的值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对负数、分数代入时的运算指导,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整体代入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整式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能准确识别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等。
能熟练地指出给定式子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并能正确说出其相关的系数、次数等要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具体式子的观察、分析、比较,经历单项式、多项式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整式概念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简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及相关特征(系数、次数等)。
准确区分单项式与多项式,并正确确定它们的各项系数和次数。
难点
理解单项式系数的包含符号,以及多项式次数的确定方法,尤其是对于含有多个字母的式子。
对多项式中各项的符号以及次数的综合理解与判断,避免混淆和错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建筑中的各种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并引出与之相关的数学式子,如长方形面积公式
。提问学生: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整式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单项式的概念
多项式的概念
整式的概念
讲解整式的概念: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是整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2: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例 3: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次数和常数项。(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是数与字母的积或单独的数或字母,要注意系数和次数的确定。
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要明确项、次数和常数项的概念。
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
强调在确定系数、次数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系数的符号、次数是字母指数的和等。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习题第 1、2、3 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巩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及相关特征的理解与掌握。
拓展作业:让学生自己编写 5 个单项式和 3 个多项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系数、次数、项、常数项等,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式子的特点来归纳总结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在讲解系数、次数等概念时,多举实例进行说明,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单项式系数的符号、多项式次数的确定等,要加强强调和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提问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式的概念这一重要知识点,为后续的整式运算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整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会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对整式进行化简求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经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整式的加减运算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式通性,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探索法则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步骤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类项并准确合并同类项。
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括号法则的应用以及整式加减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商品分类摆放的场景,然后提出问题:在数学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对一些式子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计算和研究,那么整式应该如何分类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
(二)知识探究(20 分钟)
同类项的概念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单项式: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单项式,思考它们在字母和字母指数上有什么特点。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引出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为了加深学生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辨析,如:是否为同类项,为什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同类项的判断标准。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提出问题:对于同类项,我们能不能像超市里整理同类商品一样,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呢?如果可以,应该如何合并呢?
以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合并的方法。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说明计算的依据。
学生可能会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再通过几个例子,如,等,让学生巩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合并同类项
分析:对于(1),先找出同类项,然后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对于(2),同样先确定同类项,再分别合并同类项。
解答过程:分析:先对原式进行化简,即合并同类项,然后将和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求值。
解答过程: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强调易错点,如符号问题等。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下列各组式子中,是同类项的是( )
合并同类项:
先化简,再求值: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练习结束后,教师通过提问、投影展示等方式对练习结果进行反馈与评价,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五)拓展延伸(5 分钟)
提出问题: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括号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例如:,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并尝试去括号。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负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负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接着,给出一个整式加减的综合例题:化简,让学生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3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整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以及去括号法则。
强调在整式的加减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同类项的判断、符号的处理等。
(七)布置作业(2 分钟)
课本 P [X] 习题 2.4 A 组第 1 - 5 题。
预习下节课内容:整式的乘法。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知识探究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在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中,注重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同类项的判断还不够准确,在去括号时容易出现符号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整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第3章 一次方程(组)
3.1 等量关系和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等量关系和方程的概念。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等量关系,掌握方程的概念。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方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衡现象图片,如天平平衡、跷跷板平衡等,提问学生:在这些平衡现象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等量关系。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等量关系
举例说明:例如,小明的身高是 160 厘米,小红比小明高 10 厘米,那么小红的身高与小明身高之间就存在一种等量关系,可以表示为小红的身高 = 小明的身高 + 10 厘米,即小红的身高为 160 + 10 = 170 厘米。
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其他的等量关系实例,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等量关系就是用等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
方程
在上述小明和小红身高的例子中,如果设小红的身高为厘米,那么根据等量关系可得到方程x=160+10。
给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强调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
展示一些式子,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例如:2x+3=9(是方程);5+7=12(不是方程,因为不含未知数);(不是方程,因为不是等式)。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根据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1)某数的3倍与5的和等于17。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2)某班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求女生人数。解:设女生人数为人,根据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人,可列出方程3x+5=17。
例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设长方形的宽为x厘米,列出关于x的方程。分析:长方形的周长 = 2×(长 + 宽),已知宽为厘米,长比宽多厘米,则长为(x+2)厘米。解:根据周长公式可列出方程。
在讲解例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强调设未知数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同时规范解题步骤。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课本上的练习题若干,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请几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纠正,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等量关系的概念、方程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强调找出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基础作业:完成课本课后习题。
拓展作业:寻找生活中的三个实际问题,并列出相应的方程。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等量关系和方程概念时,结合大量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例题和练习的设计有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然而,在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3.2 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和运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掌握。
运用等式基本性质进行等式变形。
教学难点
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及应用。
引导学生理解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时,除数不能为 0 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 分钟)
教师展示天平实物或天平的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天平在什么情况下会平衡呢?如果我们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物品,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我们从天平的两边同时拿走相同质量的物品呢?
通过学生对天平平衡情况的直观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等式的基本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12 分钟)
等式基本性质 1 的探究
教师在天平的两边分别放上两个质量相同的砝码,此时天平平衡,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天平的平衡状态,如:a=b。
然后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质量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的状态,并思考等式如何变化。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
。
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如:若x+3=5,那么x+3-3=5-3,即x=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基本性质 1 的应用。
等式基本性质 2 的探究
(三)例题讲解(10 分钟)
例 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在讲解例题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每一步的依据,规范解题步骤,让学生掌握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若a=b,则下列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然后请几位同学上台板演,师生共同点评,加深学生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3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基本性质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 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强调在运用等式基本性质进行等式变形和解方程时,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和除数不能为 0 的限制条件。
(六)布置作业(2 分钟)
教材课后习题第 1、2、3 题。
拓展思考:已知a=b,c=d,试探究a+c与b+d之间的关系,并用等式基本性质进行说明。
五、教学反思
通过天平这一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然而,在讲解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时,对于除数不能为 0 的原因,部分学生理解仍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强化练习。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能准确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经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探究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移项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
准确理解移项变号的依据和意义。
含括号、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问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 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 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 60 km/h,客车比卡车早 1 h 经过 B 地。A,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设 A,B 两地间的路程是 x km,根据时间 = 路程 ÷ 速度,可列方程:
。
提问:这个方程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如何求解这样的方程呢?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讲授新课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例 3:解方程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如解方程,
等。
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去分母(如有分母)、去括号(如有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强调每一步的注意事项,如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不要漏乘等。
(五)布置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必做题。
拓展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m=4的解是x=m,求m的值。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依据,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解法步骤。对于学生在移项、去括号、去分母等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解方程的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和概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准确找出等量关系。
理解不同类型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变化,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销售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提问学生: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为后续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图片或视频片段,如购物场景、行程路线等,引出本节课主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三)新课讲授
行程问题
例 1:甲、乙两人相距 280 米,同时相向而行,甲从 A 地每秒走 8 米,乙从 B 地每秒走 6 米,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分析:设 x 秒后两人相遇。等量关系为: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两人相距的距离。
讲解:甲走的路程为 8x 米,乙走的路程为 6x 米,可列方程 8x + 6x = 280,解得 x = 20。
总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等量关系:速度和 × 相遇时间 = 路程和。
拓展练习:若甲、乙两人同向而行,甲在乙后面,甲每秒走 8 米,乙每秒走 6 米,经过多少秒甲能追上乙?引导学生分析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速度差 × 追及时间 = 路程差。
工程问题
例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 4 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完成?
总结工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 工作量,通常设工作总量为单位 “1”。
小组讨论:如果甲先做 2 天,然后甲乙一起做,又做了 3 天完成工程,求乙单独做需要几天?让学生在小组内分析讨论,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销售问题
例 3:某商品的进价为 200 元,标价为 300 元,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 5% 的售价打折出售,售货员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
课堂练习: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 20% 后标价,又以 9 折销售,售价为 270 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销售问题的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总结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审题,理解题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设什么,也可间接设未知数。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答:写出答案,包括单位。
强调不同类型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解题关键。
(五)布置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分析题目,按照解题步骤规范书写。
拓展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写成数学小论文形式,下节课分享交流。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多样化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应用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困难,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5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会检验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通过判断一组数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检验一组数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问题情境:篮球比赛规则规定,赢一场得 2 分,输一场得 1 分。在一次中学生篮球联赛中,一支球队赛了若干场后积 20 分。问该球队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设该球队赢了场,输了场,你能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二)讲授新课
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学生列出方程2x+y=20后,教师提问:这个方程与我们之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特点,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强调二元一次方程的三个条件: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③整式方程。
举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如x+y=5,3x-2y=1,xy=6(不是,因为的xy次数是 2),(不是,因为不是整式)等。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再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有男生和女生若干人,男生人数的 2 倍比女生人数多 5 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和是 30 人。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可列出方程组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组的特点,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强调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必须是二元一次方程,且方程组中未知数是相同的。
让学生列举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例子,加深理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对于方程2x+y=20,教师提问:当x=8时,y的值是多少?当x=9呢?
学生计算得出当x=8时,y=4;当x=9时,y-2。
教师讲解: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记为的形式。
对于方程组,教师提问:是不是这个方程组的解呢?
引导学生将x=10,y=20代入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进行检验,发现两个方程都成立,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例题讲解
例 1:判断下列方程或方程组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1) 3x-2y=1(2) x+y+z=5
例 2:已知方程2x+3y=5,(1)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2) 求当x=-1时的值,并判断是否为方程的解。
例 3:检验是否为方程组的解。
(四)课堂练习
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2y=7,当x=1时,y=______。
检验是否为方程组的解。
(五)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强调判断方程或方程组类型的关键要点,以及检验方程组解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拓展题:写出一个以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概念讲解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易错点仍会出错,如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中 “整式方程”“未知数次数” 的把握,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针对性练习和个别辅导,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掌握程度。
3.6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掌握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并能熟练运用这两种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通过解方程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过程,体会消元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通过对不同方程组的求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方程组解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和应用。
让学生理解消元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消元方法。
在消元过程中,对符号的处理以及方程的变形。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提出问题: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 2 分,负一场得 1 分。某队在 10 场比赛中得到 16 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设该队胜x场,负y场,则
提问学生如何求解这个方程组,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代入消元法
以方程组为例进行讲解。
观察方程组,发现方程x+y=10中y的系数为1,比较简单。
由方程x+y=10可得y=10-x。
将y=10-x代入方程2x+y=16中,得到2x+(10-x)=16。
让学生对这个方程进行求解,得到x=6。
把x=6代入y=10-x,得y=10-6=4。
总结代入消元法的步骤:
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加减消元法
给出方程组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系数,发现互为相反数。
将两个方程相加,可得(2x+3y)+(3x-3y)=12+3,即5x=15,解得x=3。
把x=3代入方程2x+3y=12,得,解得y=2。
总结加减消元法的步骤:
当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分析:将y=2x-3代入3x+2y=8,可消去y,求解x。
解答过程:把y=2x-3代入3x+2y=8,得3x+2(2x-3)=83x+4x-6=87x=14x=2把x=2代入y=2x-3,得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例 2: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分析:可先将方程3x+4y=16两边同时乘以3,方程5x-6y=33两边同时乘以2,使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然后相加消去y。
解答过程:3x+4y=16两边乘以3得:9x+12y=485x-6y=33两边乘以2得:10x-12y=66将上面两个方程相加得:(9x+12y)+(10x-12y)=48+6619x=114x=6把x=6代入3x+4y=16,得18+4y=164y=-2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强调消元思想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核心思想,通过消元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引导学生总结在选择消元方法时,要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选择,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系数为1或-1时,可优先考虑代入消元法;当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可优先考虑加减消元法。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习题第 1、2 题,要求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分别求解。
拓展作业:已知方程组求a+b的值。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消元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步骤。在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中,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学生在选择消元方法时可能出现的困惑,要进一步加强指导,让学生能够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求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能够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经历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组。
难点
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尤其是一些隐含的等量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图片,如购物场景、行程问题场景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提问学生:在这些实际场景中,往往存在多个未知量,我们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呢?
知识回顾(3 分钟)
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的概念以及求解方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新课讲授(25 分钟)
例题讲解:
例 1:某班有 40 名同学去看演出,购买甲、乙两种票共用去 370 元,其中甲种票每张 10 元,乙种票每张 8 元,问购买甲、乙两种票各多少张?
分析:设购买甲种票 x 张,购买乙种票 y 张。
等量关系:①甲票张数 + 乙票张数 = 总人数 40,即 x + y = 40;②甲票总价 + 乙票总价 = 总花费 370,即 10x + 8y = 370。
列出方程组:
求解过程:由第一个方程 x + y = 40 可得 x = 40 - y,将其代入第二个方程 10 (40 - y) + 8y = 370,展开得到 400 - 10y + 8y = 370,合并同类项得 -2y = -30,解得 y = 15,把 y = 15 代入 x = 40 - y 得 x = 25。
检验:把 x = 25,y = 15 代入原方程组,满足两个方程,且符合实际意义。
例 2:甲乙两地相距 160 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由两地相向而行,1 小时 20 分相遇。相遇后,拖拉机继续前进,汽车在相遇处停留 1 小时后调转车头原速返回,在汽车再次出发半小时后追上了拖拉机。这时,汽车、拖拉机各自行驶了多少千米?
分析:设汽车的速度是 x 千米 / 小时,拖拉机速度是 y 千米 / 小时。
等量关系:①相向而行时,(汽车速度 + 拖拉机速度)× 相遇时间 = 两地距离,1 小时 20 分 =小时,即
;②追及问题中,汽车行驶半小时的路程 = 拖拉机行驶(1+\frac {1}{2})小时的路程,即
。
列出方程组:
求解过程:先化简第一个方程得 x + y = 120,由第二个方程 0.5x = 1.5y 得 x = 3y,将 x = 3y 代入 x + y = 120,得 3y + y = 120,4y = 120,y = 30,则 x = 90。
汽车行驶的路程:相遇前行驶千米,相遇后行驶千米,总共行驶 120 + 45 = 165 千米。
拖拉机行驶的路程:千米。
检验:符合实际情况及题目条件。
归纳总结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审:理解题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明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设:设出两个未知数(一般直接设元)。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验:检验求得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答:写出答案。
课堂练习(15 分钟)
安排 2 - 3 道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如:
某商店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 50 件,甲种商品进价每件 35 元,利润率是 20%,乙种商品进价每件 20 元,利润率是 15%,共获利 278 元,问甲乙两种商品各购进多少件?
甲、乙两人在周长为 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如果同时同地相向出发,每隔 2.5 分钟相遇一次;如果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每隔 10 分钟相遇一次,假定两人速度不变,且甲快乙慢,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及一般解题步骤。
强调分析等量关系在解题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2 分钟)
课后习题相关题目。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一个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通过多样化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分享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经典例题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哪些方面?
适合初一学生的趣味数学故事有哪些?
*3.8 三元一次方程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三元一次方程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熟练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探索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体会消元化归的数学思想.
问题解决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消元方法将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求解.
教学难点: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消元,准确、快速地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三元一次方程组.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引导学生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为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做好铺垫.
情境导入:展示一些涉及三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如 “已知一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的 2 倍,百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 3 倍,三位数字之和为 12,求这个三位数”,让学生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引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类比探究,概念讲解
三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所列出的方程,总结出三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 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叫作三元一次方程.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由几个三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作三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三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三个方程,并强调未知数的个数、次数以及方程的个数等概念要点.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对于未知数为x,y,z的三元一次方程组,若x,y,z分别用数c1,c2,c3代入,能使每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把(c1c2c3)叫作这个方程组的一个解,习惯上也记作.
合作交流,探究解法
消元思想的引导:提出问题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通过消元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这种思路是否适合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也是消元,将 “三元” 化为 “二元”,再化为 “一元” 来求解.
解法探究与示范:以方程组为例,教师示范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详细讲解如何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将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进一步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到原方程组的解,让学生初步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小组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其他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并总结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反馈,最后由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消元的关键在于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元方法,以简化计算.
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典例评析: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如例 1、例 2,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观察方程组的特点,灵活运用消元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中讲解.
实际问题应用: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三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如 “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 1 件需用 A 种原料 3 千克,B 种原料 2 千克;生产乙产品 1 件需用 A 种原料 2 千克,B 种原料 3 千克;生产丙产品 1 件需用 A 种原料 4 千克,B 种原料 1 千克。现共有 A 种原料 20 千克,B 种原料 18 千克,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多少件可恰好将原料用完?” 通过此类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
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元一次方程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和一般步骤、消元方法的选择等,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反思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学习能力。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基础作业:布置课本上的习题,如习题 3.8 的第 1、2 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
拓展作业:让学生思考一些与三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的拓展性问题,如 “已知方程组,求x+y-z的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教学板书设计
主板书:
3.8 三元一次方程组
三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消元(代入法、加减法)
例题讲解
副板书:
学生板演区
解题过程中的临时板书及补充说明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上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消元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对消元方法的选择还不够灵活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组的特点,提高学生选择合适消元方法的能力,同时增加课堂练习的时间和强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综合与实践 古诗文中的数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古诗文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并正确求解方程或方程组,从而解决古诗文中的数学问题 。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古诗文中提取数学信息、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方程(组)以及检验答案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中蕴含的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找出古诗文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并熟练掌握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古诗文中隐藏的数量关系,以及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对方程(组)的解进行合理的检验和取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含有数字或与数量有关的古诗文名句,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古诗文中的数学 。
(二)知识回顾
回顾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法及应用步骤。
强调找等量关系在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实例探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呈现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 意思是:今有一女子很会织布,每日加倍增长,5 日共织布 5 尺,问每日各织多少布 ?
引导学生分析:设她第一天织布x尺,因为每日加倍增长,所以第二天织布2x尺,第三天织布4x尺,第四天织布8x尺,第五天织布16x尺。根据 “5 日共织布 5 尺” 这一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x+2x+4x+8x+16x=5 。
学生求解方程,得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呈现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十比个位正小三,个位六倍与寿符。” 若设周瑜年龄的个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则可列出方程组 。
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根据 “十比个位正小三” 可得y=x-3;根据 “个位六倍与寿符” 可得6x=10y+x,从而列出方程组 。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求解方程组,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请小组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点评。
(四)小组讨论
给出一些类似的古诗文中的数学问题,如 “李白沽酒” 问题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解题思路,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共同探讨最优的解题方法。
(五)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与古诗文中的数学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纠正。
(六)课堂小结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古诗文中常见的数学问题类型、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列方程(组)和解方程(组)的步骤等。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数学建模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七)布置作业
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含有数学问题的古诗文,并尝试用所学的方程(组)知识进行解答,写成一篇数学小论文。
完成教材上相关的习题,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文中的数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运用方程(组)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古诗文中的数量关系和建立方程(组)模型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核心素养 。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4.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能识别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组成部分。
会对简单的立体图形进行分类,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画出其平面图形(视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经历从具体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别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理解它们的特征。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画出视图。
难点
棱柱、棱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及分类依据。
根据立体图形想象出不同方向的视图,并准确画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如高楼大厦、篮球、书本、金字塔等。
提问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这些物体可以用怎样的图形来描述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存在。
立体图形的认识(12 分钟)
展示一些立体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动画,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讲解它们的特征: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十二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圆柱: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底面是圆,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圆锥:由一个底面(圆)和一个侧面(扇形)组成。
球:整个图形是一个曲面。
棱柱:有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棱锥:有一个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找出这些立体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简单分类。例如,可以按柱体(棱柱、圆柱)、锥体(棱锥、圆锥)、球体来分类。
平面图形的认识(8 分钟)
展示一些由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展开图、圆柱侧面展开图等。
介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多边形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这些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强调平面图形是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或投影得到的。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10 分钟)
拿出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让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形状。
展示不同立体图形从三个方向观察的视图图片,让学生辨认并总结规律。例如,正方体从三个方向看都是正方形;圆柱从正面和左面看是长方形,从上面看是圆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给定一个立体图形,让小组成员分别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视图,然后互相交流、评价。
课堂练习(10 分钟)
布置一些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立体图形的类型、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根据视图还原立体图形等。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课堂总结(3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分类,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等。
强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物体,发现更多的数学图形。
布置作业(2 分钟)
让学生回家后,寻找 5 个不同的立体图形和 5 个不同的平面图形,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完成教材上相关章节的课后习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在小组活动和练习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4.2 线段、射线、直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理解并掌握直线的基本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直线的基本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难点
对直线 “向两方无限延伸” 这一性质的理解。
不同几何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包含线段、射线、直线形象的图片,如绷紧的琴弦、手电筒发出的光、笔直的铁轨等。提问:同学们,在这些图片中你们能发现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线段、射线、直线。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线段的概念与表示
概念: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讲解线段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端点确定了它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
表示方法: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线段 AB(端点字母写在前面);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 a。
射线的概念与表示
概念:将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得到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它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表示方法:用射线的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如射线 OA。
直线的概念与表示
概念: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就形成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表示方法:用直线上两个点表示,如直线 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 l。
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展示表格,引导学生从端点个数、延伸方向、可否度量等方面对比三者的区别,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直线的基本性质
操作演示:在黑板上固定两个图钉,然后用一根绳子经过这两个图钉拉紧,得到一条直线。
讲解: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基准线,就能砌出直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