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互联网实验齐发现 教案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互联网实验齐发现 教案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义务教育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12-08 18: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信息科技教学设计
课题 第15课 互联网实验齐发现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Xinxijishu886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便捷的互联网服务》第15课,课题为《互联网实验齐发现》。通过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亲身体验,能使用常用网络命令诊断简单的网络故障。理解浏览网页时数据的流动过程。通过网络实验,整理所学内容,培养探索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理解网络故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计算思维:通过网络实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使用网络命令进行故障排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掌握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深化对互联网技术的理解。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合理、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理解数据在浏览网页时的流动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域名解析服务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网络问题。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学习方法 观察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反思总结
教学工具 具备上网条件的信息科技实验室、多媒体课件、浏览器开发者工具、域名解析查询工具(如nslookup)、网络命令使用教程视频、数据流动过程动画、域名解析原理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复习巩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网页打不开、网络连接不上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像网络侦探一样,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就来一场“互联网实验大侦探”的冒险,一起探索网络世界的奥秘!(展示网络故障实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教学: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万维网,了解了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过程,知道了万维网中的资源如何进行标识,体验了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本课将通过一系列实验,回顾、提升相关的认识。一、常用的网络命令操作系统通常都会提供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这些命令,使用者可以了解网络状况或诊断网络故障。下面就是之前使用过的网络命令。ping 可用于连通性测试,如果能 ping 通目标,就可以认为能与目标进行基本的网络通信。这个命令也可用来获取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netstat 用于显示所用计算机的网络连接情况。ipconfig 用于显示与 TCP/IP 相关的信息,包括 IPv4 地址、IPv6 地址、域名服务器等。tracert 用于跟踪通信路径,可显示到达访问目标时所经过的路由器。网路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网络命令的作用2.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实验条件可联网的计算机实验内容1.选择一个命令,查看自己的 IP 地址等信息。2.选择一个命令,测试能否与某台计算机接通。3.选择一个命令,获取某些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4.选择一个命令,查看访问某个网站时需要经过的通信路径。5.选择一个命令,查看当前的网络连接情况。及时的归纳总结,能将零散的知识点迅速条理化、清晰化,这样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为了使网络知识和概念的学习更加有效,第 2 单元和第 3 单元陆续介绍了多条网络命令,以便学生进行相应操作,通过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第 5 课查看本机使用的网络协议的活动、第 6 课查看本机 IP 地址的活动等。不过这样一来,网络命令分散在不同地方,支撑不同的活动任务,自身的完整性难以体现。鉴于此,教师在组织这个实验活动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回忆、总结网络命令的功能,并通过填写表格把命令集中展示出来,从而让他们形成对网络命令的整体认识。浏览网页时数据的流动过程服务器发送网页数据时,数据将从上到下,依次在不同层流动。每一层接到上一层传来的数据后,都会加上含有本层控制信息的头部,形成 TCP 包、IP 包等,再交给下一层。TCP 包、IP 包等数据包主要由头部和数据体两部分组成。如果应用层传来的数据很长,可能还要拆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再添加头部。具体可参考图 15.1。实验目的分析网络浏览时不同协议的功能和具体体现实验条件可联网的计算机、抓包软件实验步骤1.运行抓包软件抓取数据包,然后用浏览器访问网页。2.分析获取的数据包,并尝试回答下面的问题。如果使用配套资源中的软件,可以得到类似下面的信息。源数据 IP / TCP 10.50.16.181:59478 > 202.205.188.165:http PA / Raw HTTP [ 头部 : 847 字节 数据体: 0 字节 共 847 字节 ].[ GET HTTP/1.1目的主机:fwl.moe. ]TCP [ 头部 : 20 字节 数据体:847 字节 共 867 字节 ]---- [ 源端口:59478 目的端口:80 ]IP [ 头部 : 20 字节 数据体:867 字节 共 887 字节 ]---- [ 源地址:10.50.16.181 目的地址:202.205.188.165 版本 :4 ](1)浏览网页时,底层的 IP 数据包是基于域名还是 IP 地址通信?这可能涉及什么互联网服务?(2)可以发现,TCP 包数据体的数据量等于 HTTP 的总数据量;而 IP 包数据体的数据量恰好等于 TCP 包的总数据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3) TCP 包头部,带有哪些关键数据?(4) IP 包头部,带有哪些关键数据?(5)分层设计是如何体现在数据包中的?实验结论1.IP 数据包基于(□ 域名 □ IP 地址),这可能涉及 IP 数据包基于 IP 地址通信,可能用到域名解析服务把域名转换成 IP 地址服务。2.在不考虑拆分 HTTP 数据的情况下,HTTP 整体被当作这是因为下一层把上一层整体作为数据体包的数据体,TCP 包整体被当作了并添加头部信息 包的数据体。3.TCP 包头部规定了 TCP 包头部标明了端口号4.IP 包头部规定了 IP 包头部标明了 IP 地址5.同一浏览数据,位于不同层的包关注网络通信的不同方面,充分体现了 不同层数据包的关注点不同,这充分体现了分层解决不同问题的思想思想。
课堂练习 网络命令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网络命令实践。每个小组选择一台计算机,使用ping、ipconfig、tracert和netstat等网络命令进行测试和分析。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目标主机进行ping测试,观察网络延迟和数据包丢失情况。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检查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是否正确。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数据包的路径,分析网络中的故障点或拥塞点。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状态,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连接或端口占用情况。
课堂小结 1.选择合适的网络命令,可完成诊断网络故障等任务。2.浏览网页时,数据传输需要依靠协议和软硬件的协同工作。
作业布置 学生手册105页任务单
板书设计 第15课 互联网实验齐发现 一、常用的网络命令二、浏览网页时数据的流动过程
组长审批意见及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教学反思
课后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