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度高二化学鲁科科选修1(课件+练习):主题4 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度高二化学鲁科科选修1(课件+练习):主题4 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31 15:08:06

文档简介

主题4 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课时训练11 关于衣料的学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石油做原料制得的纤维是人造纤维
B.天然纤维是不能再被加工处理的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统称化学纤维
D.煤和农副产品也可经过处理制得合成纤维
解析:煤、石油和农副产品经过处理可以制得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经过一定的人工处理可得到人造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统称为化学纤维。
答案: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国内很多人都认为衣服是纯棉、纯毛、纯丝绸的最好,但实际上这种观念已经落后了
B.毛料衣服最好不使用肥皂水洗涤
C.干洗除去油污是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
D.上衣标签上的“规格:165/88A”表示适合身高165 cm、体重88 kg的人穿用
解析:混纺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单一纺织材料的缺陷,使织物既舒适、美观又耐穿,所以认为“衣服是纯棉、纯毛、纯丝绸的最好”的观念已经落后了。毛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够水解,所以洗涤毛料衣服时,最好使用中性的合成洗涤剂,而肥皂水是显碱性的。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有机化合物),干洗剂为有机溶剂,有机物易溶解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所以干洗能有效地除去油性污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上衣标签上的“165/88A”表示适合身高165 cm,胸围88 cm左右的人穿用,而不是体重88 kg的人。
答案:D
3.下列纺织纤维织成的衣料,缩水率小的是(  )
A.棉和麻  B.丝和毛  C.合成纤维  D.人造纤维
解析:棉、麻、丝、毛、黏胶纤维织成的衣料缩水率大,合成纤维织成的衣料缩水率小。人造纤维中的醋酸纤维缩水率不大。
答案:C
4.下列标志正确的是(  )
①是纯羊毛标志 ②是腈纶标志 ③是不可干洗的标志 ④表示水洗的最高温度为95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②是纯棉标志,③是不可拧干标志。
答案:D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可统称为化学纤维
B.酚醛树脂是热固性塑料
C.锦纶丝接近火焰时先蜷缩,燃烧时有烧焦毛发的臭味,灰烬为有光泽的硬块,能压成粉末
D.复合材料一般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其综合性质超过了单一材料
解析:锦纶燃烧时不产生烧焦毛发的特殊气味,只有蛋白质有这一特征反应。
答案:C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化学成分上看,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没有区别
B.人造纤维是人工合成的纤维
C.“六大纶”都是合成纤维
D.用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纤维的分类。人造纤维也叫再生纤维,它是用不能纺织的含天然纤维素的木桨、芦苇、小麦秆、甘蔗渣、棉花秸秆等为原料与二硫化碳、烧碱作用,生成纤维素磺酸酯,除去没用的杂质后,再把它溶解在碱液中,成为一种黏稠的液体,很像胶水,所以制成的纤维就叫黏胶纤维,黏胶纤维和棉花的化学组成一致。长的叫人造丝,短的叫人造棉,所以从化学成分上看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都是纤维素。六大纶即锦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和丙纶,都是以空气、煤、石油等作为起始原料经化学反应而生产出来的纤维,所以都是合成纤维。毛织物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棉织物的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棉织物燃烧时跟棉花燃烧现象一致。
答案:B
7.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解析:毛、蚕丝的化学成分属于蛋白质。
答案:B
8.化合物涂在手术伤口表面,在数秒内发生固化并起黏结作用(因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以代替通常伤口的缝合。写出该化合物固化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解析:题给化合物的结构中含有结构,按聚合反应的原理分析,应该是发生加聚反应形成高聚物。
答案:nCH3—
9.商场出售的服装都挂有面料成分及洗涤说明的标签,下图是某服装的标签。请完成下列问题。
合格证
标准:FZ/T 81010—1999
品名:休闲风衣
等级:合格
型号:175/96A
成分:面料 丝80%、锦纶20%
里料 涤纶100%
洗涤说明:略
(1)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是   ,合成纤维是   。?
(2)检验其主要成分为丝的简单方法是?
 。?
解析:(1)面料中的丝来自于蚕,属于天然纤维,锦纶是人工合成的,属于合成纤维;(2)丝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而蛋白质在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基于此,可借助灼烧时是否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来判断该服装面料的主要成分是否为丝。
答案:(1)丝 锦纶
(2)取面料少许灼烧,若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且灰烬轻压即碎,说明面料主要成分是丝,否则说明面料主要成分不是丝
10.维纶的成分是聚乙烯醇缩甲醛,它可以由石油化工产品乙烯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先由乙烯、氧气和醋酸合成醋酸乙烯酯(分子式C4H6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O2+CH3COOH
然后经加聚、水解、缩聚制得维纶。试分析写出下列各步反应中指定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
其中B、C、D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A: ;?
B: ;?
C: ;?
D: 。?
答案:A.
B.
C.
D.
课件30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纺织纤维:做服装用的衣料都是纺织纤维织成的。
2.天然纤维: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3.化学纤维(人造纤维):
黏胶纤维是主要的人造纤维,它和棉纤维的化学组成相似。它是将不能直接用来纺丝的纤维素溶解在烧碱和二硫化碳里制成黏液后喷丝,按照人们的需要加工成棉型短纤维(人造棉)、长丝纤维(人造丝)和毛型短纤维(人造毛)。醋酸纤维的化学成分是醋酸纤维素酯。
4.合成纤维:主要包括六大纶——锦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和丙纶。
5.缩聚反应:有机物分子之间相互反应生成高聚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水分子、氨分子等)的反应。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适宜条件下反应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预习交流1
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不论是天然纤维,人造纤维,还是合成纤维,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天然纤维织物穿着舒适、吸湿性好、易上色,但不耐磨;人造纤维的优点和天然纤维相似,但织物不经洗、不耐穿;合成纤维织物强度高、耐磨,但不易染色且吸湿性和透气性差。把一些纤维,尤其是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使织物既舒适、美观又耐穿。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二、服装的洗涤、熨烫
1.选择洗涤剂
(1)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所以洗涤棉、麻衣料时使用的合成洗涤剂应该呈中性或碱性。
(2)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所以洗涤毛线衣或毛料制品时,最好使用中性的合成洗涤剂。
2.衣料缩水
(1)含义:衣料在水中浸泡或洗涤干燥后会发生尺寸的变化,这种变化即为缩水。
(2)原理:衣料纤维充分吸收水分时,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而使纤维体积膨胀,由于纤维直径增加得多,而长度增加得少,所以纤维织成的纱线变粗,在衣料中的屈曲程度增大,迫使衣料收缩。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3)缩水程度
不同的衣料缩水率不同,棉、麻、丝、毛、黏胶纤维的缩水率高,合成纤维织成的衣料缩水率低。
3.干洗
(1)含义:将要洗的衣服浸在有机溶剂中,在类似于家用洗衣机的设备中搅动洗涤。
(2)适合干洗的衣服
毛料纤维结构比较疏松,加之毛料衣服的衬料与布料浸水后收缩的程度不一样,水洗后衣服会走样而且再也无法恢复原状,所以毛料衣服适于干洗。
(3)优点:干洗所用洗涤剂蒸发快,并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挥发掉,经干洗的衣服不会变形、退色和失去光泽。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4)原理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物质的溶解性取决于溶质和溶剂分子结构的相似程度,因而一般有机物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衣物上的油渍为有机化合物,干洗剂为有机溶剂,所以干洗能有效地除去油性污渍。
(5)干洗标志
(6)注意事项
干洗剂对油性污渍有效,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效果不好,另外,衣服上的拉锁、纽扣或装饰品等是用塑料制作的,它们能溶解于干洗剂中,应在干洗前取下。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4.衣服的熨烫
(1)原理:服装的熨烫是利用材料的热塑性进行热定型处理的方法。熨烫就是利用加热的方法来使具有热塑性的纤维织物的形状和尺寸相对稳定下来。
(2)影响熨烫效果的因素:从主到次为温度、熨烫时间、定型介质。
(3)注意事项:温度越高,效果越显著,但不能太高,否则会损伤衣料。熨烫后要求快速冷却,以便有较好的手感。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预习交流2
洗衣服和熨烫衣服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在洗衣服之前要先知道服装的纤维构成,要看清洗涤剂的适用范围。洗衣服时还要注意水温适宜,如加酶洗衣粉最佳温度为40 ℃,70 ℃以上酶会失去活性。熨烫衣服若用铁熨斗时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并要用潮湿的布垫在熨斗下边。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一、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活动与探究
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级   一等品
成分   面料 羊毛80% 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 。?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
(4)从面料和里料中各抽出一丝线头点燃,现象是:
面料 。?里料 。?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点拨:从纤维的组成及性质入手,解答本题。
解析:从标签的成分分析,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涤纶有耐磨性,纤维材料不耐高温,将面料和里料各抽出一丝线头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天然纤维(蛋白质),熔化成黑色小球的是合成纤维。
答案:(1)涤纶
(2)增加面料的耐磨性
(3)不耐高温
(4)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熔化成黑色小球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国际上通行的环保产品概念至少应满足下列4个条件:①原料能再生;②加工无污染;③对消费者无危害;④废弃后可降解。现不少厂家广告中称其保暖内衣是“绿色”“环保”“生态”产品。其实保暖内衣面料一般由3层组成,上、下两层为普通高支全棉或涤棉材料,中间层是保暖内衣的保暖精华部分,其生产方法不同,材料不同,性能不同,保暖效果也不同。其中间层通常有3种材料:①聚乙烯薄膜;②涤纶和丙纶复合绒;③羊毛等其他保暖材料。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棉是指天然棉花产品
B.涤棉是合成纤维,不能降解
C.保暖内衣有三层,所以保温效果好
D.保暖内衣不能透气,否则保暖效果不好
(2)聚乙烯薄膜、涤纶和丙纶复合绒的制造都是以石油作为原料,写出以石油产品乙烯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保暖内衣能否称为环保内衣?为什么?
答案:(1)AB
(3)不能,因为原料不能再生,布料废弃后不可降解。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概念
纺织纤维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弹性、细度、长度,可用来制造纺织品的材料。?
2.结构
纺织纤维与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一样,是由很多相同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的,分子呈长链状。
3.分类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天然纤维
植物纤维——棉和麻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6H10O5)n],分子具有极长的链状结构,属于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动物纤维——丝和毛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长分子链状结构。
蚕丝和羊毛的比较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2)化学纤维
人造纤维——黏胶纤维
主要成分:纤维素
制备:将不能直接用来纺丝的纤维素溶解在烧碱和二硫化碳里制成黏液后喷丝。
合成纤维
制备:以空气、煤、石油等作为起始原料经化学合成而生产出来的纤维。
种类:合成纤维主要包括六大纶——锦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丙纶。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4.性能比较
(1)棉织物
迅速吸水、快速干燥,产生凉爽感,穿着舒适,具有良好的水洗性,不起静电。
(2)丝织物
吸水性强,手感柔和,光泽强,不起静电,不起“球”,但容易被虫蛀。
(3)羊毛织物
保暖性能强,弹性良好,吸水性较缓慢,保暖性强,但容易水洗后收缩,容易起球,容易被虫蛀。
人造纤维跟天然纤维相似。
(4)合成纤维
强度高,耐磨,吸湿性差,透气性差。
(5)混纺衣料
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按一定的比例混纺,充分发挥各自优点,舒适、美观、耐穿。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二、服装的洗涤、熨烫
活动与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空白:
(1) 的意义是        。?
(2)棉织物的特点是    (填序号,下同);适于用    洗涤剂洗涤。?
①耐碱性强 ②耐酸性强 ③抗高温性好 ④中性 ⑤弱碱性 ⑥酸性
(3)麻纤维织物和丝绸织物洗后    (填“不可以”或“可以”,下同)用力拧绞,有色织物    用热水烫泡,    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4)丝、毛织物适于用    (①中性 ②弱碱性 ③酸性,填序号)的合成洗涤剂洗涤。?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6)毛料衣服适于    (①中性洗涤剂水洗 ②干洗 ③酸性洗涤剂水洗,填序号)。?
(7)衣服的熨烫是利用了材料的    进行热定型处理的方法,影响熨烫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
解析:棉衣料适于用中性、弱碱性洗涤剂洗涤,丝、毛织物适于用中性的合成洗涤剂洗涤。 棉织物的耐碱性强,不耐酸,抗高温性好,可用各种肥皂等中性或弱碱性洗涤剂洗涤。麻纤维织物的麻纤维刚硬,抱合力差,洗后不可用力拧绞,有色织物不要用热水烫泡,不宜在阳光下暴晒,以免退色。丝绸织物忌用碱水洗,可选用中性洗涤剂。干洗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用有机溶剂溶解除去有机污渍。毛料纤维结构比较疏松,加之毛料衣服的衬料与布料浸水后收缩的程度不一样,水洗后衣服会走样且再也无法恢复原状,毛料衣服适于干洗。衣服的熨烫是利用材料的热塑性进行热定型处理的方法。影响熨烫效果的因素:从主到次依次为温度、熨烫时间、定型介质。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答案:(1)水洗的水温不能超过95 ℃
(2)①③ ④⑤
(3)不可以 不可以 不可以
(4)①
(5)相似相溶 有机溶剂
(6)②
(7)热塑性 温度、熨烫时间、定型介质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涤棉衣料最好使用弱碱性合成洗涤剂
B.洗涤羊毛织品最好使用中性合成洗涤剂
C.羊毛织品适于干洗
D.羊毛织品上的塑料拉链、纽扣等装饰不影响干洗,干洗前不必取下
解析:洗涤棉、麻制品使用中性、碱性洗涤剂均可,而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所以洗涤毛线衣和毛料制品最好使用中性合成洗涤剂。A、B两项正确。毛料纤维结构疏松,加上毛料衣服衬料与布料浸水后收缩程度不一样,水洗后衣服会走样,故选择干洗,C项正确。D项中,塑料拉链及纽扣会溶解于干洗剂中,故必须取下,D项错误。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洗涤剂选择的依据
选择洗涤剂首先要看布料的成分。若是棉衣料,由于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故应使用弱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或肥皂;若是毛料,由于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水解,故应使用中性的合成洗涤剂。
2.衣料易缩水的原因
衣料纤维充分吸收水分时,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使纤维体积膨胀,由于纤维直径增加得多,而长度增加得很少,所以纤维织成的纱线变粗,在衣料中的屈曲程度增大,迫使衣料收缩。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3.熨烫衣服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服装的熨烫是利用材料的热塑性进行热定型处理的方法。
(2)熨烫就是用加热的方法来使具有热塑性的纤维织物的形状和尺寸相对稳定。
(3)影响熨烫效果的因素从主到次为温度、熨烫时间、定型介质。
(4)熨烫的温度越高,纤维结构移向新的平衡位置的几率越大,熨烫效果就越明显,一般来说,温度较高时,熨烫时间可短些。
(5)定型介质分子,如水分子的渗透有利于织物大分子结合点的拆开和重建。
(6)熨烫后一般要求快速冷却,以便使织物有较好的手感。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合成洗涤剂去油污主要是物理变化,碱液去油污属于化学变化
B.棉花、蚕丝、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天然纤维中毛织品的保暖性最好,合成纤维中腈纶的保暖性最好
D.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都属于化学纤维,不同于天然纤维
解析:合成洗涤剂去油污主要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以物理变化为主,而碱液能将油脂水解除去,主要是化学变化,A项正确;B中蚕丝的主要成分不是纤维素而是蛋白质,B项错误;由于毛织品蜷曲中空,形成空气的隔热层,保暖良好,腈纶又称人造羊毛,保暖性也很好,C项正确;D项也正确。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2.下列织物易“起球”的是(  )
A.合成纤维织物        B.人造丝织物
C.羊毛织物 D.蚕丝织物
解析: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都不易起球,天然纤维中的棉织物、丝织物也都不易起球。易起球的只有天然纤维中的羊毛织物,因此现在很多羊毛衫中都添加了一种抗起球的化学成分。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3.下列哪些服装适合干洗(  )
①羊毛衫 ②纯毛料西服 ③腈纶 ④混纺裤子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毛料纤维结构比较疏松,加之毛料衣服的衬料与布料浸水后收缩的程度不一样,水洗后衣服会走样而且再也无法恢复原状,所以毛料衣服适于干洗。经干洗的衣服不会变形、退色和失去光泽,羊毛衫和纯毛料西服由毛料纤维做成,所以应干洗。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4.关于衣服的干洗、熨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纺织纤维制品的缩水率都很大
B.毛料衣服适于干洗
C.熨烫衣服时,不是温度越高效果越好;温度太高会损伤衣物
D.干洗衣服是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
解析:要根据不同衣物的化学成分,选择不同的洗涤方式和熨烫方式。棉、麻、丝、毛、黏胶纤维织成的衣料的缩水率大,合成纤维织成的衣料缩水率小,所以A项不正确。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5.环戊二烯 加聚反应原理与1,3-丁二烯相似,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聚
物,写出此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用间二苯甲酰氯( )
与间二苯胺( )经缩聚反应可制得HT纤维。写出HT纤维的结构简式: 。?课时训练12 走进宝石世界
1.“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中的金刚钻的主要成分是 (  )
                
A.SiC B.Si C.Al2O3 D.C
解析:金刚钻也叫金刚石,其主要成分为碳。
答案:D
2.我国东海县有“水晶之乡”之称,水晶的主要成分是 (  )
A.SiO2 B.CaCO3 C.C D.铜绿
解析: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2。
答案:A
3.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原子晶体低,比分子晶体高
D.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含共价键
解析:A项正确;晶体中有阳离子,可以与阴离子构成离子晶体,也可以与自由电子构成金属晶体,故B项不正确;金属晶体熔点有些很高(如钨),比有些原子晶体还要高,有些很低(如汞),比有些分子晶体熔点还低,故C项不正确;D项中离子晶体必有离子键,也有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H4Cl。
答案:A
4.下表列出几种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NaCl
MgCl2
AlCl3
SiCl4
熔点/°C
801
714
190
-70
沸点/°C
1 413
1 412
180
57.57
①氯化铝加热时能升华 ②四氯化硅在室温下是液体
③氯化钠在1 500 °C时以蒸气形式存在 ④四氯化硅晶体是分子晶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由这些物质熔、沸点数据可知,NaCl、MgCl2为离子晶体,1 500 °C高于NaCl晶体沸点,故以蒸气形式存在;AlCl3、SiCl4为分子晶体,AlCl3熔点高于沸点,加热时能升华,室温下SiCl4为液体。
答案:C
5.从晶体的分类来看,下列物质明显和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干冰 B.金刚石
C.金刚砂 D.水晶
解析:干冰成分为CO2,为分子晶体;金刚石为原子晶体;金刚砂成分为SiC,为原子晶体;水晶成分为SiO2,也为原子晶体。
答案:A
6.金刚石之所以被称为“硬度之王”,这是根据一个标准划分的,这个标准叫做(  )
A.DH B.摩氏硬度
C.电离度 D.溶解度
解析:划分宝石硬度的标准为摩氏硬度。
答案:B
7.随着矿产的消耗,越来越多的宝石开始被人工制造,比如在氧化铝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元素就可以制造出人造红宝石,加入的这种元素是(  )
A.钛 B.铁 C.铬 D.硅
解析:红宝石是含有铬元素的刚玉。
答案:C
8.下列有关宝石的致色元素错误的是(  )
A.孔雀石——铜(Cu)
B.猫眼石——铬(Cr)、铁(Fe)
C.红宝石——铬(Cr)
D.黄玉——铬(Cr)
解析:黄玉的致色元素是铁(Fe),不是铬(Cr)。
答案:D
9.下列宝石,既耐酸又耐碱的是(  )
A.珍珠 B.玛瑙
C.蓝宝石 D.钻石
解析:珍珠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有机化合物,遇酸或碱时都会发生化学变化,A项不正确;玛瑙的主要成分为SiO2,遇碱时会发生化学变化;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为Al2O3,遇酸或碱都会发生化学变化;只有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腐蚀。
答案:D
10.有关宝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宝石的硬度和颜色是评价和鉴定宝石的重要因素
B.刚玉的硬度大于金刚石的硬度
C.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
D.在清洗水晶、玛瑙首饰时可使用NaOH溶液
解析:选项A正确。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其摩氏硬度是10,可以切割、刻划所有天然物质,刚玉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Al2O3,二者的区别是:红宝石的致色元素是铬(Cr),蓝宝石的致色元素是铁(Fe)和钛(Ti)。水晶、玛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在清洗时不能用强碱溶液,因为SiO2+2NaOHNa2SiO3+H2O。
答案:A
11.(1)二氧化硅是硬而脆的固体,不导电,熔点是1 723 ℃,沸点是2 230 ℃,不溶于一般溶剂。它可能属于    晶体。?
(2)氯化钡是无色晶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熔点是963 ℃,沸点是1 560 ℃。它可能属于    晶体。?
答案:(1)原子 (2)离子
课件26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从钻石说起
1.金刚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可以用它切割所有的天然物质,因此有“硬度之王”之称。它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溶于水,耐酸、碱腐蚀,在纯氧中加热至720~800 ℃才燃烧,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2.原子晶体: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都与它周围的四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牢固的正四面体结构,致使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像金刚石这样,相邻原子均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在空间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这类晶体一般具有很高的硬度、沸点、熔点,化学性质稳定。常见的原子晶体有单质硅(Si)、单质硼(B)、金刚砂(SiC)、石英(SiO2)、碳化硼(B4C3)、氮化硼(BN)等。
3.晶体的分类:晶体可分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4.宝石的形成: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宝石,有些是自然界产出的矿物单晶,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有些是经过生物或其他作用形成的固体,如珍珠、琥珀、珊瑚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1
宝石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宝石是指符合工艺要求的天然矿物单晶体,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但广义的宝石泛指符合工艺要求的、能用于装饰的所有矿物和岩石,还包括来自动物的珍珠等。宝石分为天然宝石和人工合成宝石。天然宝石因为资源有限,多数比较珍贵。人工合成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等质地优良、色泽鲜艳,是非常好的装饰品。假宝石则是用塑料和玻璃制成的,与宝石的性质不同。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宝石的性质
1.宝石的硬度
宝石的硬度是宝石的重要特征,不仅可用于宝石的鉴定,而且还是划分宝石档次和等级的主要标准之一。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即相对硬度,只表示宝石硬度的顺序位置。
2.宝石的颜色
宝石的颜色是评价和鉴定宝石的重要因素,一般包括自色和他色。自色指宝石所含的主要元素所产生的颜色,他色指宝石所含微量杂质元素所产生的颜色。常见的致色元素有铁、钛、铬等。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微量铬元素时呈红色,称红宝石;含有微量铁、钛元素时,呈蓝色,称为蓝宝石。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3.宝石的化学性质
多数宝石在常温、常压下相对稳定,宝石化学性质的差异在于宝石矿物的化学组成各不相同,性质又决定了其用途及保养方法,其中最稳定的是金刚石,最易被腐蚀的是珍珠。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宝石的价值
宝石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装饰品,有些宝石还具有医药功能,例如珊瑚、珍珠、玛瑙、琥珀等都是中药药材。有些宝石还具有特殊性质,例如金刚石、红宝石、水晶等广泛应用于钻探、研磨、激光等领域。
预习交流2
宝石——矿物界的奇珍异宝,自古以来一直让人迷恋。钻石、绿宝石、红宝石和蓝宝石很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首先因稀罕而具有象征意义。后来,奇异的宝石成了天下权贵们的必备之物。你都知道哪些宝石呢?
答案:宝石中性优者如:金刚石、钢玉、绿柱玉、贵石榴石、电气石、贵蛋白石等;质稍劣者如:水晶、玉髓、玛瑙、碧玉、孔雀石、琥珀、石榴石、蛋白石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一、从钻石说起
活动与探究
科学家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又知SiO2的结构和金刚石相似。请你据此完成下列关于CO2原子晶体的空白。
(1)在一定条件下,CO2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在CO2原子晶体中,每一个碳原子周围结合    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跟    个碳原子相结合。?
(3)CO2原子晶体和CO2分子晶体具有    (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性质。?
(4)原子晶体CO2和分子晶体CO2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点拨:根据晶体结构→判断晶体类型→确定晶体性质。
解析:依据题意,此时CO2晶体类似于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每个碳原子结合4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结合2个碳原子。由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原子间的共价键发生改变,属化学变化,且二者的物理性质截然不同,但二者化学成分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化学变化
(2)4 2
(3)不同
(4)相同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近年来,科学家在氦气中给石墨电极通电,石墨挥发,在其挥发的黑烟中发现了C60,它与金刚石互称①。它是一种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结构的新分子,碳原子之间存在②键,它的摩尔质量是③,而金刚石是一种具有④结构的⑤晶体,碳原子间通过⑥键结合,含有碳原子构成的环,则最小环上有⑦(填数字)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上的两个碳碳键的夹角都是⑧(填角度)。
请填写数字代表的内容: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⑦   ,⑧   。?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钻石:也叫金刚石或金刚钻。
2.金刚石的性质:“硬度之王”,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腐蚀,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金刚石的结构:每个碳原子都与它周围的四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正四面体结构。
4.晶体的分类和性质: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二、宝石的性质和价值
活动与探究
世间宝石千千万,小小的一颗,往往要几万元。但市场上假冒的宝石不少,因此购买宝石务必谨慎,以防上当受骗。当你面对众多宝石时,你能辨别出它的真假并说出它是哪一类宝石吗?
解析:宝石的硬度可用于宝石的鉴定,宝石的颜色是划分宝石档次、品级的重要因素。宝石的鉴定是一门较深的学问,掌握各种常见宝石的不同的鉴定方法及鉴定思路,熟悉各种常见宝石在肉眼下和常用仪器下的鉴定特征,包括宝石的颜色及颜色的分布状态、明显的多色性及断口、生长纹理及光泽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即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找出鉴别真假宝石的方法。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答案:宝石的鉴定,一般可以分为原石和成品两大类。对于原石的鉴定,又可以分为野外鉴定和室内鉴定。野外鉴定多数采用放大镜和小刀等简单工具,用以初步对宝石矿物进行定名。室内鉴定主要是利用各种手段和仪器,进一步测定宝石矿物的数据,为鉴别宝石提供重要依据。
天然宝石绝大部分都是自然界产出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每一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矿物在上述任何一方面的特征都可以作为鉴定矿物的依据,因而矿物鉴定方法就有:(1)肉眼观察鉴定(颜色、形态、光泽、解理等);(2)物理性质测试鉴定(比重、折射率、硬度);(3)在以晶体光学性质为依据的偏光显微镜下鉴定;(4)晶体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5)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简分析、化学全分析、电子探针成分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等。
宝石鉴定大致分四个步骤:肉眼鉴定,有效而简便的仪器检测,稳定的物理常数验证,签定鉴定报告。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肉眼鉴定是对宝石的颜色、表面特征、内部特征、加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观察。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大量人造宝石、合成宝石、仿制宝石的问世,仅凭肉眼鉴别已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合成宝石与天然宝石很难区别。因此需要借助于仪器来最终确定。当然这仅仅是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要想深入地学习辨别,只有经常看,多实践,方能掌握技巧。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例题古代豪门贵族中的“珍珠衫”是用珍珠做成的衣服,夏天穿在身上特别的凉快,可是如果这种衣服不用布做衬里,直接接触皮肤,夏天过后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不再漂亮了,因为                   。?
解析:珍珠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有机化合物,受汗液的作用时间长了就会变色,失去光泽。
答案: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皮肤后被汗液所腐蚀而色彩有所变化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训练关于宝石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珍珠只有装饰作用,并没有镇惊安神、止咳化痰的作用
B.金刚石、红宝石、水晶等广泛应用于钻探、研磨、激光等领域
C.宝石只能做装饰品,无其他用途
D.珍珠项链任何季节都可以戴,且无任何变化
解析:宝石能做装饰品,一些宝石具有医药功能,A项错误;除此之外,一些宝石还是工业技术必需的材料,B项正确、C项错误。用珍珠做的项链受汗液作用,时间一长就会变色,失去光泽,所以夏天人体流汗多,不宜戴珍珠项链,D项错误。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宝石的硬度
宝石的硬度:(1)是宝石的重要特性;(2)用于鉴定宝石;(3)划分宝石档次和等级的主要标准。
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即相对硬度,只表示宝石硬度的顺序位置,而不是硬度的测定值。
2.宝石的颜色
是评价和鉴定宝石的重要因素。
致色元素:钛、钒、铬、锰、铁、钴、镍、铜等。
自色:宝石所含的主要元素所产生的颜色。
他色:宝石所含微量杂质元素所产生的颜色。
橄榄绿:成分是铁镁硅酸盐,所含铁元素使橄榄绿呈绿色,属于自色矿物。
红宝石和蓝宝石是因为微量元素引起的颜色,属于他色矿物。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3.宝石的化学性质
金刚石:几乎所有的强酸强碱都不能将金刚石腐蚀。
珍珠:成分是碳酸钙和有机化合物,遇酸或碱时就会发生化学变化。
珍珠的保养:
(1)不要让珍珠接触樟脑丸、清洁剂、酒精、咖啡、香水、油、盐、醋和脏物,尤其是有机溶剂,若沾上酒或咖啡,应马上用清水冲洗后用软布擦干。
(2)夏天流汗多,不宜戴珍珠项链。珍珠不戴时应用高级中性肥皂或洗洁精轻轻洗涤晾干,并忌暴晒珍珠。
(3)不戴时用首饰盒小心存放,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忌用脱脂棉包珍珠。不要与其他首饰放在一起,以免刮花珍珠表面。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4.宝石的价值
(1)作装饰。视为财富的象征。
(2)具有医药功能。珊瑚、珍珠、玛瑙、琥珀是中药药材。
(3)工业技术必需的材料。如金刚石、红宝石、水晶应用于钻探、研磨、激光等领域。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1.下列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干冰  B.二氧化硅  C.金刚石  D.氯化钠
解析:干冰为分子晶体,氯化钠为离子晶体。属于原子晶体的有选项B和C,其中金刚石是单质,只有二氧化硅是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金属晶体通常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良好的延展性
D.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解析:有的原子晶体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如SiO2原子晶体中Si、O之间的化学键就是极性共价键,故A项错误;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实际上是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就可实现,故B项正确;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故能导电、导热,自由电子与所有金属阳离子形成金属键,这是金属有延展性的原因,C项正确;离子晶体中有离子,熔化后离子可自由移动,故能导电,D项正确。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3.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 800 K,制得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的二氧化碳晶体。下列关于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该晶体易汽化,可用作制冷材料
C.一定条件下,该晶体可跟氢氧化钠反应
D.每摩尔该晶体中含5 mol C—O键
解析:高熔点、高硬度是原子晶体的特点,故该二氧化碳晶体是原子晶体。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4.下列宝石的名称与其化学成分不一致的是(  )
A.珍珠:有机化合物,CaCO3
B.孔雀石:BeAl2O4
C.水晶:SiO2
D.翡翠:NaAl(SiO3)2
解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5.下列宝石属于自色矿物的是(  )
①橄榄石——铁镁硅酸盐,致色元素是铁
②孔雀石——CuCO3·Cu(OH)2,致色元素是铜
③红宝石——Al2O3,致色元素是铬
④猫眼石——BeAl2O4,致色元素是铬和铁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橄榄石和孔雀石的颜色是由自身所含元素所致,这种矿物称为自色矿物;红宝石和猫眼石的颜色是由它们所含微量杂质元素所产生的颜色,这种矿物称为他色矿物。
答案:A课时训练13 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
1.下列关于陶瓷、水泥等装修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长石和石英
B.玻化砖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
C.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和石英
D.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浆
解析: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对选项逐个分析,不难看出选项C错误。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没有石英,黏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2SiO2·2H2O),所以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和铝酸三钙(3CaO·Al2O3)等。D选项中要注意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之间的区别,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的混合物是混凝土。
答案:C
2.制备陶瓷和水泥共同的原料是(  )
A.石灰石 B.黏土 C.石英 D.石膏
解析:制备陶瓷的原料是黏土、长石和石英,制备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黏土和其他辅助原料,所以共同的原料是黏土。
答案:B
3.对硅酸盐水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硅酸盐、铝酸盐、石膏等物质的混合物
B.水泥砂浆又称混凝土
C.具有水硬性,在空气和水中都能硬化,硬化是化学变化过程
D.水泥的热膨胀系数几乎跟钢铁一样
解析: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可看作硅酸盐和铝酸盐的混合物;石膏则是为了调节水泥凝结时间而加的一种辅料;水泥砂浆(水、水泥、沙子的混合物)在建筑上用作黏合剂。混凝土是水泥、沙子、水和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硬化后的产物,直接用于建造桥、房屋等建筑;水泥硬化的过程中石膏与水泥中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起反应,生成凝胶状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因为水泥的热膨胀系数几乎跟钢铁一样,所以,水泥才与钢筋一起用于构筑混凝土结构,用于修筑高楼大厦和桥梁等高强度建筑。
答案:B
4.过量的河沙、纯碱、生石灰熔化后生成(  )
①水泥 ②玻璃 ③瓷器 ④混凝土 ⑤一种硅酸盐产品
A.①④ B.②⑤ C.③ D.②
解析:河沙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与纯碱和生石灰在高温下发生如下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OCaSiO3,Na2SiO3、CaSiO3和SiO2的熔化物就是玻璃,属于硅酸盐产品。
答案:B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灰窑、玻璃熔炉出来的气体主要成分不同
B.用石灰抹墙和用水泥砌墙过程的硬化原理相同
C.玻璃、陶瓷、水泥容器均不能贮存氢氟酸
D.酸均不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解析:石灰窑中:CaCO3CaO+CO2↑,玻璃熔炉中: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A项错误;用石灰抹墙的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因为生成难溶物质CaCO3以及水分的蒸发而变硬,水泥的硬化是水泥加水成浆后,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凝固成块,最后变硬,二者硬化原理不相同,B项错误;在水泥、玻璃、陶瓷中都有SiO2,可以发生SiO2+4HFSiF4↑+2H2O,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C
6.下列装修材料中,不含有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涂料 B.乳胶漆 C.黏合剂 D.釉面砖
解析:涂料、乳胶漆、黏合剂都含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釉面砖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硅酸盐。
答案:D
7.现在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答案:B
8.下列装修材料中不可能有甲醛放出的是(  )
A.复合地板 B.黏合剂
C.胶合板 D.有色玻璃
解析:复合地板、胶合板中都含有黏合剂,黏合剂都不同程度使用了甲醛,所以有甲醛放出,而有色玻璃中不含甲醛。
答案:D
9.装修铺瓷砖时可以在水泥中添加适量的物质以增强水泥硬化后的密实度,这种物质是(  )
A.石膏 B.水玻璃 C.石英 D.大理石
解析:水泥中添加水玻璃可增强水泥硬化后的密实度。
答案:B
10.有三种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A固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标准状况下测得此气体密度为氧气密度的1.375倍。B固体可溶于热的苛性钠溶液,再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酸时,析出白色胶状沉淀,此沉淀干燥后,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它是一种比碳酸还弱的酸,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后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1)A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解答本题应从A的燃烧产物入手,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321.375=44。该气体无色而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确定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因为A为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由此推断A为金刚石。B同样为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但可溶于热的苛性钠溶液,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酸时可析出白色固体,最终得到一种比碳酸还弱的酸,B固体为石英。C物质由石灰石、纯碱和B物质(石英)混合加热反应而制得,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这是玻璃的性质,故C为玻璃。
答案:(1)金刚石 C+O2CO2
(2)石英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O2NaCl+H4SiO4↓;
H4SiO4H2SiO3+H2O
(3)普通玻璃 CaCO3+SiO2CaSiO3+CO2↑;Na2CO3+SiO2Na2SiO3+CO2↑
11.根据个人和家庭的不同需求选择装修材料,设计装修方案。
答案:装修材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选择,我们举几种方法:
(1)按化学性质分,可分为无机材料(如天然石材、玻璃、金属等)和有机材料(如塑料、黏合剂、高分子涂料等)。
(2)按物理形态分,可分为金属、木材、石材、塑料等。
(3)按装饰部位分,可分为墙面、地面、吊顶等几个方面。
(4)按空间结构分,可分为厨房、卫生间、起居室、卧室等。
下面我们按照装饰部位分类的方法,详细介绍一下材料分类:
内墙墙面装修材料
(1)墙纸、墙布:包括塑料墙纸、纺织纤维墙纸、复合纸质墙纸,化纤墙布、无纺墙布、塑料墙布等等。
(2)石材:包括天然花岗石、天然大理石、青石板、人造花岗石、人造大理石等。
(3)涂料:包括各种乳胶漆、油漆、多彩涂料、幻彩涂料、仿瓷涂料、防火涂料等。
(4)装饰墙板:包括各种木装饰墙板、塑料装饰墙板、复合材料装饰墙板等。
(5)玻璃:包括平板玻璃、镜面玻璃、磨砂玻璃、彩绘玻璃等。
(6)金属装饰材料:包括各种铜雕、铁艺、铝合金板材等。
(7)陶瓷砖:包括各种釉面砖、彩色釉面砖等。
地面装修材料
(1)地毯:包括各种纯毛地毯、化纤地毯、尼龙地毯等。
(2)石材:包括各种天然花岗石、天然大理石、人造花岗石、人造大理石等。
(3)陶瓷砖:包括各种彩色釉面砖、通体砖、陶瓷锦砖(马赛克)等。
(4)木地板:包括各种实木地板、复合木地板、竹地板等。
(5)塑料地板:包括石英塑料地板块、塑料印花卷材地板等。
(6)涂料:包括过氯乙烯地面涂料、环氯树脂地面涂料、聚氨酯地面涂料、RT-107地面涂料等。
(7)其他特殊功能地板:包括防静电地板、网络地板等。
吊顶装饰材料
(1)墙纸、墙布:包括塑料墙纸、纺织纤维墙纸、复合纸质墙纸,化纤墙布、无纺墙布、锦缎墙布、塑料墙布等等。
(2)涂料:包括各种乳胶漆、油漆、多彩涂漆、幻彩涂料、仿瓷涂料等。
(3)塑料:包括各种聚氯乙烯装饰板、聚苯乙烯塑料装饰板、聚苯乙烯泡沫装饰板等。
(4)石膏板:包括各种纸面石膏板、石膏板装饰板等。
(5)铝合金:包括铝合金穿孔吸声板、铝合金条形扣板、铝合金压花板、铝合金格栅等。
(6)其他吊顶材料:包括矿棉吸音板、石棉水泥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等。
课件28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厨房、卫生间的装修材料
1.选材
(1)地面宜采用防滑瓷砖。
(2)墙面宜采用玻化砖、抛光砖装修。
(3)屋顶装修则以铝合金等光洁板材为宜。
2.陶瓷
陶瓷制品是以黏土、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加工而成的制品。
黏土是一种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长石的主要成分是钾、钠和钙的铝硅酸盐。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烧制过程中部分石英溶解在熔融态的长石中。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水泥
(1)作用:瓷砖与地面、墙体之间一般是用水泥作黏合剂来黏合的。
(2)原料:生产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黏土、其他辅助材料,生产流程是将生产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生料;将生料装入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再把煅烧好的熟料配以适量的石膏在球磨机中磨成细粉,便可得到普通的硅酸盐水泥。
(3)性质:水泥具有水硬性。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浆,是建筑用的黏合剂。在水泥砂浆中添加水玻璃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黏结性和胶凝性,并增强水泥硬化后的密实度。
4.水玻璃
硅酸钠水溶液是黏稠的无色液体,制取它的化学反应为nSiO2+2NaO HNa2O·nSiO2+H2O,它在空气中干燥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O·nSiO2+CO2+mH2O Na2CO3+nSiO2·mH2O。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1
高温结构陶瓷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能经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非常合适。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起居室的装修材料
1.选材
起居室地面装修以铺瓷砖或天然大理石板为宜。起居室与阳台可用塑钢推拉门窗相隔,起居室的吊顶材料可选用石膏板等。另外,起居室装修还要用到大量的涂料和玻璃。
2.涂料
(1)作用:涂料涂覆在墙壁表面,能形成附着牢固的连续薄膜,可以起到保护、装饰墙面的作用。
(2)成分
大多数涂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涂料可分为天然涂料和合成涂料两大类,涂料的成分包括成膜物质、溶剂、颜料、助剂四部分。
(3)壁纸
金属面塑料复合壁纸光亮、平滑,防积尘,也易清洁,为首选壁纸。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3.玻璃
(1)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石英,制取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a2CO3+SiO2 Na2SiO3+CO2↑、
CaCO3+SiO2 CaSiO3+CO2↑。
(2)普通玻璃表面光滑,是很好的采光、防风、保暖材料,主要用做门窗玻璃和玻璃幕墙。
(3)钢化玻璃
把普通玻璃放入电炉中加热软化,然后急剧冷却,就可以得到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的机械强度比普通玻璃高,不易破碎,破碎后没有尖锐棱角,不易伤人,适于做车窗玻璃以及制作茶几等玻璃家具。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2
彩色玻璃是如何制成的?
答案: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当我们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时(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锡等),会使玻璃呈现不同的颜色。在红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卧室的装修材料
1.选材
卧室的地面可以铺木地板、地面砖、塑料地板革,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铺地毯。常用的地毯有纯毛地毯、混纺地毯、化纤地毯等。
2.木地板
木地板可以分为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高档的实木地板多用硬木。木质地板在安装之前做淋漆表面处理。
复合木地板是将锯末、木屑、小径材粉碎后用脲醛树脂或糠醛树脂黏结、模塑、热压成型形成基层,然后在其上面再黏结压制一层印刷纸基的三聚氰胺树脂而制成。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3.黏合剂
黏合剂一般由黏料、固化剂、填料和其他添加剂组成。其中,黏料是黏合剂的基本成分。万能胶的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除做黏合剂外,还是生产玻璃钢的原料。
4.室内污染
(1)分类:室内环境污染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装修好的房间必须通风换气一定时间后方可入住,以防室内环境污染而引起中毒。
(2)来源:污染源主要来自人造板材、涂料和黏合剂等,装修材料会挥发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如甲醛、苯、甲苯等,装修材料所用颜料中含有铅、铬、镉等重金属,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3
家庭装修时应如何减少污染?
答案:(1)注重装修材料的选用,尽量使用绿色环保型装修材料,以减少有毒气体的释放。
(2)加强通风换气,新装修的房屋不要立即入住。
(3)严格监测,由专业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居住。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一、水泥、玻璃与陶瓷
活动与探究
根据普通玻璃、普通水泥和普通陶瓷的生产过程,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
①原料一定有含硅元素的物质 ②生成物是硅酸盐 ③反应条件是高温 ④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点拨:从普通玻璃、普通水泥和普通陶瓷的生产原料、反应条件等方面入手分析。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解析:
生产原料—水泥和陶瓷均用到黏土,而玻璃用 SiO2,所以原料均含Si元素
?
反应条件—均是高温
?
反应产物—均是硅酸盐产品
?
变化过程—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和 化学变化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关于陶瓷和水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瓷砖坚硬、耐磨、耐水,不会腐朽霉变,便于清洗
B.制备陶瓷和水泥的共同原料是黏土
C.水玻璃是一种玻璃
D.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浆,是建筑用黏合剂
解析:厨房、卫生间的地面和墙面宜采用瓷砖装修,是因为瓷砖坚硬、耐磨、耐水,不会腐朽霉变,便于清洗,A项正确;制备陶瓷的原料是黏土、长石、石英,制备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黏土和辅助原料,所以制备陶瓷和水泥的共同原料只有黏土,B项正确;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而不是一种玻璃,C项不正确;水泥具有水硬性,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是建筑用黏合剂,D项正确。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装修材料
1.普通水泥、普通玻璃与陶瓷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3.涂料
(1)物质类型:大多数涂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主要作用:能形成附着牢固的连续薄膜,可以起到保护、装饰作用。
(3)现在家庭墙面装修大量使用的水溶性乳胶漆有:聚醋酸乙烯酯乳胶漆、聚丙烯酸乳胶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乳胶漆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二、卧室装修
活动与探究
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为-19.5 ℃,易溶于水,易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其他气体。甲醛对人的皮肤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多数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使人中毒是因为很容易和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
(2)该兴趣小组用V L含有甲醛和CO的混合气体,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甲醛和CO的含量。则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    ,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为了获得较准确的实验结论,他们需要采取的方法是    (填序号)。?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a.仔细做好每步操作,只做一次实验
b.在A、B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c.重复做2~3次上述实验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解析:(1)CO容易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O2的能力,使人中毒。(2)根据实验装置图及甲醛易溶于水而CO难溶于水可知先将甲醛和CO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甲醛被吸收,而CO可以把装置B中的水压入到量筒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CO的体积,从而确定混合气体中甲醛和CO的含量。该实验没必要增加干燥装置,为使结果可靠,应重复2~3次实验。
答案:(1)血红蛋白
(2)水 C中水的体积 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
关于室内环境污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室内环境污染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可吸入颗粒物、电磁波)、生物污染(细菌、病毒)和放射性污染(氡)
B.化学污染指有毒物质的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装修中的人造板材、涂料、黏合剂
C.装修材料会挥发出很多有机化合物,如甲醛、苯、甲苯、丙酮、硝基苯、卤代烃等有机化合物
D.装修好的房子可以马上居住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解析:室内环境污染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等,而装修后的污染主要是装修材料挥发出的甲醛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人造板材、涂料和黏合剂,所以装修好的房子必须通风换气一定时间后方可居住,最好是经过检测合格后再入住。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装修材料
(1)木地板
①实木地板:硬木有梨木、檀木、柚木、乌木、楠木等;木质结构疏松的有桦木、松木、杉木、榉木、枫木、杨木等。
②复合木地板:主要生产原料是粉碎的木材和脲醛树脂(或糠醛树脂)。
(2)黏合剂
①天然黏合剂主要有:骨胶、皮胶、鱼鳔胶、糨糊等。
②合成黏合剂属于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有:聚乙烯醇缩甲醛黏合剂、聚醋酸乙烯乳胶、环氧树脂黏合剂、聚氨酯黏合剂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1.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下列有关水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泥是将石灰石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高温煅烧后,粉碎研磨而成
B.水泥适合陆地建筑和水下工程,而且耐酸、碱腐蚀
C.水泥在贮存、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
D.水泥具有水硬性,所以适合水下建筑
解析:B项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铝酸盐,易被酸腐蚀,所以水泥制品要防腐蚀。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2.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相同组成的是(  )
A.钢化玻璃        B.光学仪器玻璃
C.石英玻璃 D.有色玻璃
解析:钢化玻璃是把普通玻璃放入电炉里加热变软后急剧冷却,好像钢淬火一样,所以叫钢化玻璃,但它和普通玻璃成分相同;光学仪器玻璃是在制玻璃的原料中,多加了氧化铅;有色玻璃是在生产玻璃的原料中掺入某些金属氧化物,使之均匀地分散在玻璃态的物质中,比如加入Co2O3,制得蓝色钴玻璃;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3.大理石可以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下列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
B.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
C.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D.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解析: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其原因是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使大理石的表面变得粗糙,失去光泽,醋酸与碳酸钙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4.近年来,建筑装潢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材料缓慢释放出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CO B.SO2
C.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D.臭氧
解析:由于所用的装修材料中有涂料、黏合剂、复合木地板、壁纸等,而这些材料会挥发出多种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丙酮、硝基苯、卤代烃等有机物,对环境易造成污染。
答案:C课时训练14 金属制品的防护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铁因含杂质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其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金属发生化学腐蚀还是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的纯度不同
D.无论哪种类型的腐蚀,其实质都是金属被氧化
解析:金属通过改变内部结构制成合金可耐腐蚀,A项错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利用原电池反应保护金属制品,B项错误;决定金属腐蚀类型的因素是周围的环境,C项错误。
答案:D
2.如图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解析:根据原电池原理,在②③两装置中,铁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正极(因为活动性Zn>Fe>Sn),故②中腐蚀快;③中Fe为正极,得到保护;④为电解池,Fe接电源的正极,通电时,Fe应失去电子而被溶解,腐蚀最快;①没有形成原电池,腐蚀较慢,但没有防护措施。综合分析:应为④>②>①>③。
答案:C
3.下列几种铁板,在镀层被破坏后,最耐腐蚀的是(  )
A.镀锌铁板
B.镀铜铁板
C.镀锡铁板
D.镀铅铁板
解析:A项的镀锌铁板,镀层被破坏后,构成锌铁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被氧化;铁为正极,铁得以保护,故最耐腐蚀。B、C、D中镀层被破坏后,铁容易被腐蚀;因为铜、锡、铅的金属性比铁弱,形成原电池时,铁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故不耐腐蚀。
答案:A
4.金属及其制品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因此只有对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及其制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设备的安全性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下面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潮湿处保存
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
D.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解析: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A项错误。
答案:A
5.下列金属防护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
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
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铬防锈
解析:B项中应选用润滑油来达到防锈的目的。
答案:B
6.下列防腐措施中,利用原电池反应使主要金属得到保护的是(  )
A.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
C.在轮船的船壳吃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锭
D.金属表面喷漆
解析:A项是将金属氧化,使表面生成氧化膜;D项是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B项是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A项、B项、D项均不能形成原电池,只有C项正确。
答案:C
7.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B.相同金属元素形成的合金,元素的含量有可能不同,但其性能是相同的
C.镁铝合金在盐酸中能完全溶解
D.合金具有比各成分金属更优越的性能
解析:A、C项均正确,其中C项的反应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因合金元素的含量不同,其性能亦不同,故B项错;合金具有比各成分金属更优越的性能,不是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之和。
答案:B
8.镁铝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解析:镁铝合金具有性质稳定、质地轻、硬度大等特点,且外观漂亮,适合于作装潢材料,而金属的导电性用于制作电线、电缆。
答案:B
9.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列情形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
解析: A、B、D三项都因原电池反应而使铁被腐蚀,A、D两项是析氢腐蚀,B项是吸氧腐蚀,C项中铁球被Cu保护,不易被腐蚀。
答案:C
10.一根铁丝插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中,铁丝上有三点:A(水面以下)、B(水面)、C(水面以上)。问:
(1)A、B、C三点哪点腐蚀最快?
(2)若向蒸馏水中加入少量食盐,B处的腐蚀速率将如何变化?
(3)若将蒸馏水换成:①0.1 mol·L-1 硫酸溶液
②1 mol·L-1 硫酸溶液 ③18.4 mol·L-1 硫酸溶液,则A处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A在煮沸的蒸馏水内部,因缺少氧气,几乎不被腐蚀;B在水面处,发生了电化学腐蚀;C在水面以上,与氧气发生化学腐蚀,根据同一种物质,发生电化学腐蚀与化学腐蚀的对比可知B处铁丝的腐蚀比C处的快。
(2)蒸馏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强电解质),构成了原电池,B点腐蚀速率远大于A、C。
(3)①②硫酸为稀硫酸,但是①中硫酸的浓度小于②中硫酸的浓度,铁丝在②中的腐蚀速率比①中快,③中18.4 mol·L-1的硫酸(98%)是浓硫酸,铁很快发生了钝化,几乎不腐蚀。
答案:(1)B点腐蚀最快。
(2)B处腐蚀的速率将加快。
(3)②>①>③
11.取6根铁钉,6支干净的试管及其他材料,准备如下图:
试管(1)放入一根铁钉,再注入蒸馏水,使铁钉和空气及水接触;
试管(2)的试管底放入硅胶(是一种干燥剂),再放入铁钉,用棉花团堵住试管口,使铁钉和干燥空气接触;
试管(3)先放入一根铁钉,趁热倒入煮沸的蒸馏水(赶出原先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浸没铁钉,再加上一层植物油,使铁钉不能跟空气接触;
试管(4)中放入铁钉注入食盐水,使铁钉和空气及食盐水接触;
试管(5)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锌片,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锌片;
试管(6)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铜丝,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铜丝。
把6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几天后观察铁钉被腐蚀的情况。其中   试管内的铁钉未被腐蚀。从铁钉被腐蚀的情况可知引起和促进铁钉腐蚀的条件是         。?
解析:此题实际是利用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及原理解释金属腐蚀快慢问题。由于(2)(3)两个试管中不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暂未被腐蚀。而试管(5)尽管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但Zn比铁活泼,在原电池中作负极,使铁失电子的反应难以发生,所以铁也暂未被腐蚀。引起和促进铁钉被腐蚀的条件是:水、空气、电解质溶液和不活泼金属杂质的存在。
答案:(2)(3)(5) 水、空气、电解质溶液,不活泼金属杂质的存在
12.将铁棒插入CuSO4溶液中,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要使图中的铁棒逐渐溶解而铜不在铁棒上析出,可以设计的实验是?
 。?
(3)要使上图中的铁棒上逐渐析出铜,而且铁棒不消耗,可以设计的实验是?
 。?
解析:(2)将(1)中反应在两极上进行,设计成原电池,且另一电极的活泼性比铁差;(3)设计成原电池,铁的活泼性比另一种金属差。
答案:(1)铁棒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Fe+Cu2+Fe2++Cu
(2)找一种比铁不活泼的金属(如Cu)或非金属(如C)与铁棒用导线相连(或直接接触)插入该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3)找一种比铁活泼的金属(如Al)与铁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插入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课件35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自行车金属部件为什么易被腐蚀
1.自行车被腐蚀的原理:制造自行车的金属是钢铁。钢铁并不是纯铁,而是铁的合金,其中含有少量的碳,镀层破损后,在潮湿的空气中,暴露出的钢铁部件表面就会形成一层水膜,这层水膜与铁和碳可以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水膜溶有CO2等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活泼的铁相当于微小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2Fe-4e-2Fe2+;碳是微小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 4OH-。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 2Fe(OH)2。原电池反应生成的产物进一步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 4Fe(OH)3。三氧化二铁是铁被腐蚀所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
2.电化学腐蚀:指金属在有电解质溶液存在情况下通过原电池反应发生的腐蚀。
3.化学腐蚀:指金属与氧化剂直接接触而被腐蚀的过程。高温下,钢铁与氯气接触生成氯化铁,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都属于化学腐蚀。
4.金属腐蚀: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在此过程中金属被氧化。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1
你认为影响金属腐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答案:(1)金属的性质: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失去电子而被腐蚀,如果金属中能导电的杂质不如该金属活泼,则容易形成原电池而使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2)介质:活泼金属在强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得较快。(3)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金属腐蚀得越快。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自行车金属部件的防腐蚀
1.金属部件加防护层:
(1)给车架、挡泥板、车后座烤漆;
(2)给链条涂上机油,给轴承涂上凡士林;
(3)将车把、车圈、车辐条进行电镀;
(4)将车座弹簧用一层“烤蓝”保护。
2.镀锌是最常见的电镀工艺,广泛应用于钢铁制品的防腐蚀,原因是镀层破损后,由于锌比铁活泼,腐蚀时先腐蚀锌。
3.根据电化学原理,只要将要保护的金属与比它活泼的金属相连构成原电池,便可以使要保护的金属不被腐蚀,这就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各种防腐措施都是为了阻止需要保护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为金属阳离子。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2
如何“烤蓝”?其原理是什么呢?
答案:铁器件“烤蓝”要使用发蓝液。其方法是:将铁放入50 g NaOH、10 g NaNO3、3 g NaNO2及100 mL 水所得到的溶液中,加热煮沸20 min,用水洗净,即看到有Fe3O4保护层生成。其原理是利用Fe在碱性溶液中更容易被一些氧化性并不强的氧化剂氧化生成钝化膜。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自行车中的合金材料
1.不锈钢是通过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来提高自身耐腐蚀性的合金。目前,科学家们已发明了各种有针对性耐腐蚀的合金钢。
2.自行车选材主要指标为重量轻、耐腐蚀、强度高和减震性能好。
3.几种常见合金
(1)铁合金:优点是使车架变轻,缺点是笨重、易腐蚀。
(2)铝合金:优点是质轻、成本低、易加工、机械性高。
(3)钛合金:优点是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
(4)镁合金:优点是质轻。
预习交流3
合金有什么特点?
答案:特点是:合金比它的成分金属具有更多良好的物理、化学或机械等方面的性能。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一、金属的腐蚀
活动与探究
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其主要成分为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用之前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后,会发现有大量铁锈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敷袋”产生热量的来源是 。?
(2)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
(3)加入NaCl的主要作用是 。?
(4)写出生成铁锈的有关方程式(按生成过程分步写,不可合并成总式): 。?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解析:从“热敷袋”使用前与空气隔绝,启用后却要打开揉搓,说明有空气参与了“热敷袋”内的反应。反应后有大量铁锈生成,说明有O2参加,而放出的热量应是铁被氧化时释放的,从启用到放出热量时间很短,显然不是铁的缓慢氧化所能形成的现象。此时,再分析“热敷袋”中的原料成分,会很容易想到铁的吸氧腐蚀,即“热敷袋”内发生的是原电池反应,其中铁作负极,炭粉作正极,NaCl与水构成了电解质溶液,轻轻揉搓的作用是使铁屑与炭粉、氯化钠与水充分接触,以促使原电池反应的发生,“热敷袋”内主要发生以下反应: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答案:(1)铁被氧化放出的热量
(2)与铁屑、NaCl溶液构成原电池,加速铁被氧化
(3)NaCl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增强导电性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
如图,烧杯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锈,则铁钉的腐蚀属于    腐蚀。?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呈    ,发生    腐蚀,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    性,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解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知铁钉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压强减小,试管内气体被吸收所致,是铁钉吸氧腐蚀的结果,据此写出电极反应;试管内液面下降,说明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大,试管内产生了新气体所致,是铁钉析氢腐蚀的结果,据此写出电极反应。
答案:(1)电化学 
(2)弱酸性或中性 吸氧
(3)较强的酸 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1.金属腐蚀的本质
金属原子(M)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M-ne- Mn+
2.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比较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3.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1)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比较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2)铁锈(Fe2O3·nH2O)的生成过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说明:①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
②在金属活动顺序中H以后的金属只能发生吸氧腐蚀。
③钢铁表面呈弱酸性的原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4.金属腐蚀快慢的影响因素
(1)与构成原电池的材料有关。两极材料的活动性差别越大,电势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越快,活泼金属被腐蚀的速率就越快。
(2)与金属所接触的电解质强弱有关,活泼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于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在强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于在弱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
(3)金属腐蚀快慢的比较规律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金属作阳极)>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金属作负极)>化学腐蚀>一般有防腐措施的腐蚀>利用原电池原理防腐(金属作正极)的腐蚀>利用电解池原理防腐(金属作阴极)的腐蚀。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二、金属的防护
活动与探究
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放入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
(1)请你帮助该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内容: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2)一周后,编号为   的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
(3)用相同材料制作,经过相同时间防锈处理的铁栏杆,安装在南方比安装在北方更易生锈,其原因是     。?
(4)在焊接铁管时,为了使接口更加牢固,常用稀盐酸清洗接口处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本题不仅考查了铁生锈的条件,也考查了铁生锈的过程。铁生锈与氧气、水有关,题中控制条件,设计了三个对比实验进行证明:(1)铁钉只与干燥空气接触;(2)铁钉只与水接触;(3)铁钉既与水又与空气接触。本题还结合地理知识考查了不同地理位置、环境对铁生锈快慢的影响,体现了研究铁锈蚀条件的实际价值。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答案:(1)加热烘干试管,小心放入铁钉,塞上塞子 探究铁在有水而无空气(氧气)时的生锈情况 小心放入铁钉,注入蒸馏水,使铁钉部分浸入水中
(2)C
(3)南方比北方空气潮湿,铁更易生锈
(4)Fe2O3+6HCl 2FeCl3+3H2O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
据初步估计每年由于钢铁生锈会使我国损失大约100亿~150亿元。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防护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对金属起到防护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有加保护层,如①④⑤。改变内部结构,加入某种金属制成抗腐蚀合金,如②。由于化学腐蚀比电化学腐蚀慢,保持表面清洁干燥可防止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如③。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金属的防护措施
金属防护的基本思路是防止金属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防止金属参与形成原电池。
常用的防护方法有:
1.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
制成各种合金,如不锈钢(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镍和铬)等。
2.加保护层
电镀、热镀、喷镀、涂漆、涂油等,或形成氧化膜保护。
(1)烤蓝:在钢铁制品表面生成Fe3O4。
(2)常温下铝制品表面生成Al2O3。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3.电化学保护法
消除引起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电池反应的方法。
(1)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将被保护的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能导电的惰性材料(如石墨)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电后,被保护的金属上积累电子从而防止其被腐蚀。
(2)外加活泼电极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被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种更活泼的金属,当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首先锈蚀的是阳极(活泼金属一极),这样就保护了另一极的金属不被腐蚀。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4.电镀
(1)定义: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2)电镀的目的:使金属增强抗腐蚀能力,增加美观和表面硬度。
(3)电镀的条件: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即阳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中的放电阳离子、镀层金属都必须是同一种金属元素。
注意:(1)电镀池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发生变化;
(2)经过特殊处理,可以在有机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
5.烤蓝
“烤蓝”,又称“发蓝”,是一种常用的铁器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使铁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薄膜,增强铁器件的抗腐蚀能力。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三、自行车中的合金材料
活动与探究
钛(Ti)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材料,被誉为“空间金属”和“深海金属”。
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某些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地壳中含钛矿石——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第一步:将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何从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取金属钛?简述步骤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步骤:? 。?
化学方程式: 。?
(3)钛和钛的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等,尤其是钛合金与人体器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
A.用来做保险丝
B.用来制造航天飞机
C.用于制造人造骨
D.用于家庭装修,做钛合金装饰门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解析:由题意可知可燃性气体为CO,可得化学方程式TiO2+2C+2Cl2 TiCl4+2CO,该反应中氧化剂为Cl2,还原剂为C。
(1)由题给信息可直接写出。
(2)利用钛不与强酸反应,故可知用过量盐酸除去过量的镁而分离出钛。
(3)由于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故不适合做保险丝,因为保险丝要求在受热时能及时熔断。
答案:第一步:TiO2+2C+2Cl2 TiCl4+2CO C
第二步:(1)TiCl4+2Mg Ti+2MgCl2
(2)加入足量的盐酸,除去过量金属镁,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即得金属钛 Mg+2HCl MgCl2+H2↑
(3)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
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根据下表数据判断,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合金的是(  )
A.Fe-Cu合金
B.Cu-Al合金
C.Al-Na合金
D.Cu-Na合金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解析:要形成合金,各成分都要有共同的液态温度范围,即合金中一种金属的熔点要高于另一种金属的熔点而低于它的沸点,而Cu-Na不具备。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1.合金的组成和性质
(1)组成: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性质:
①合金比纯金属硬度更大、更坚固。纯金属中原子排列规整,加入其他元素的原子,改变了金属原子有规则的层状排列,使原子间滑动变困难,因此合金硬度更大。
②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低。
③合金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有别于其他混合物)。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1.钢铁在很弱的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反应式为(  )
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钢铁中含有多种杂质,在考虑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时,为了简化问题,主要讨论碳杂质问题,也就是以Fe为负极,C为正极的原电池反应。在中性条件或弱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原电池的正极为C,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即得电子反应,故A、D两项应排除。在B、C两项中,B项是析氢腐蚀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2.钢铁的锈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由+2价转化为+3价 ②O2被还原 ③H+被还原 ④有Fe2O3·nH2O生成 ⑤杂质碳被氧化除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钢铁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依据介质的不同可以发生两类原电池反应,(1)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强时,钢铁发生析氢腐蚀,电极反应为:正极:2H++2e- H2↑,负极:Fe-2e- Fe2+;(2)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酸性很弱或呈中性时,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为:正极:O2+2H2O+4e- 4OH-,负极:2Fe-4e-2Fe2+。同时在电解质溶液中还发生了如下一系列反应:Fe2++2OH-Fe(OH)2↓,4Fe(OH)2+2H2O+O2 4Fe(OH)3,2Fe(OH)3 Fe2O3·nH2O+(3-n)H2O。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3.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B.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解析:按电镀的条件(待镀金属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作电镀液)知A项正确。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4.有关合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铁与非金属氯、氧等很难形成合金
B.合金是混合物
C.合金具有固定的熔点
D.形成合金后,其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都高
解析:合金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形成,也可以由金属与非金属形成,但活泼的非金属与金属发生反应,很难形成合金,形成合金的非金属主要由活泼性较差的、熔点较高的非金属组成,如碳、硅等,故A项正确;合金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混合物,具有固定的熔点(区别于一般混合物),且比其成分金属熔点低,故B、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5.下图中,铁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未标注的电解质溶液为水) 。?
解析:①中由于水中溶解了氧气,铁与杂质碳会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②中铁在油中,氧气难以溶解,无电解质溶液,不能形成原电池;③④都形成原电池,但③中铁为正极,受到保护,④中铁为负极,被氧化;⑤⑥都形成电解池,⑤中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氧化速率增大;⑥中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受到保护。所以铁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⑤>④>①>②>③>⑥。
答案:⑤>④>①>②>③>⑥课时训练15 几种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1.关于聚四氟乙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够耐强酸、强碱甚至“王水”的腐蚀
B.摩擦系数小,极其光滑,可以减小与雪或水的摩擦力
C.由单体发生缩聚反应而制得的
D.耐高温又耐低温,绝缘性好,在水中也不会被浸湿或膨胀
解析:聚四氟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F2—CF2??,它是由单体四氟乙烯(CF2CF2)经过加聚反应制得的:nCF2CF2 ??CF2—CF2??。聚四氟乙烯这些优良的特性(A、B、D),使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电气、建筑、医疗等领域。厨房中用到的不粘锅的内衬就是聚四氟乙烯。
答案:C
2.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氯乙烯(PVDC)等种类。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酒精
B.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C.鉴别PE和PVC,可把二者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红,则是PVC;不变红,则为PE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一定相等
解析:PVC的单体为,PE的单体为CH2CH2,CH2CH2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得CH3—CH2—Cl,而不是。
答案:B
3.某种具有较好耐热性、耐水性和高频电绝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断为:
,
则生成该树脂的单体的种数和化学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
A.1种 加聚反应    B.2种 缩聚反应
C.3种 缩聚反应 D.3种 加聚反应
解析:链节中含有苯环、酚羟基,且在酚羟基的邻位上连有CH2原子团,联想酚醛树脂的反应原理,单体分别为、HCHO、。
答案:C
4.新型弹性材料“丁苯吡橡胶”的结构为:
其单体可能是:


③CH2CH—CHCH2



正确的组合是(  )
A.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①④⑤
解析:由于主链中全是碳原子,故为加聚反应产物,据“单变双、双变单、满足4键就断”的原则,不难找出3种单体。
答案:B
5.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合成橡胶的产量和性能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近年来,人们合成了一种无机耐火橡胶,它的结构应是(  )
A.
B.
C.
D.
解析:从题目给出的关键词“无机耐火”可知,该物质中不含有碳元素。
答案:C
6.橡胶属于重要的工业原料。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弹性,但强度较差。为了增加某些橡胶制品的强度,加工时往往需要进行硫化处理,即将橡胶原料与硫黄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橡胶制品硫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大,同时弹性越差。下列橡胶制品中,加工时硫化程度较高的是(  )
A.橡皮筋 B.汽车外胎
C.普通气球 D.医用乳胶手套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橡胶的硫化程度越大,强度越大,弹性越差。橡皮筋和普通气球的弹性好,所以其硫化程度较小;汽车外胎与医用乳胶手套相比,前者承受的压力更大,强度更大,所以汽车外胎的橡胶硫化程度最高。
答案:B
7.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已知聚丙烯酸酯类的结构简式为,它属于 (  )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③高分子化合物 ④离子化合物 ⑤共价化合物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解析:从聚合物结构简式看:,含C、H、O元素,是共价化合物,也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8.“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 cm处形成一个厚0.5 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解析:聚丙烯酸酯为丙烯酸酯的加聚产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无固定熔沸点;因含有酯基,故可发生水解反应;而丙烯酸酯在发生加聚反应时,碳碳双键已打开,故聚丙烯酸酯中无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答案:B
9.塑料制品废弃物会严重污染环境,被称为“白色污染”,为了防止这种污染,有一条途径是将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成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对结构为
的高分子材料已成功地实现上述处理。试分析若用CH3OH来处理它,下列物质中不能得到的有机物是(  )
A.
B.
C.
D.
解析:该高分子实际为和经过缩聚反应得到的,要使它变成小分子,则应该从和反应后的成键处断开。会有生成,A正确;B为CH3OH和相互结合的产物;D项是被CH3OH部分取代的产物,而C项为脱羧后的产物,在此反应中不可能生成。
答案:C
10.聚四氟乙烯的耐热性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都超过了其他材料,号称“塑料王”。在工业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CHCl3      
 A      B      C    D
  二氟一氯甲烷  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1)在方框内填写合适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 ;?
C→D 。?
解析:该题为信息给予题,据B、C、D物质的名称直接写出它们对应的结构简式。根据B→C为分解反应,依元素守恒可判定另一生成物为HCl;根据C→D判断为加聚反应,按照加聚反应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1)CHClF2 CF2CF2 ??CF2—CF2??
(2)2CHClF2CF2CF2+2HCl nCF2CF2??CF2—CF2??
11.硅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橡胶,其主要优点就是耐高温,它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为原料合成的,则:
(1)合成这种橡胶的单体是   。?
(2)写出合成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
 。?
解析:从结构上来分析,此高聚物属于醚类物质,而又从二甲基二氯硅即为原料制得,此卤代物水解可得,再结合醇类物质分子间脱水的反应原理即可得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1)
(2)+2H2O+2HCl 取代反应
+nH2O
缩聚反应
12.有机玻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物。已知烯烃可被碱性KMnO4溶液氧化成二元醇,例如,CH2CH2HOCH2—CH2OH。现以2-甲基丙烯为原料,通过如下所示合成路线制取有机玻璃。试在方框内填写合适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在括号内填写有机反应的类型。
解析:本题是一信息给予题,认真分析研究CH2CH2的反应原理可知,框图中切入点是及,对比前后两种物质,可知被KMnO4氧化后的物质为;其次,从已知聚合物,逆向推理,可知其单体为,由此向前推的物质为。
答案:氧化反应 
 酯化反应
 加聚反应
课件38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聚四氟乙烯
1.成分
2.制备
聚四氟乙烯的制备方法与聚乙烯相似,是由四氟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其中单体是:CF2 CF2(四氟乙烯),链节是 ,聚合度:n。
3.性能
(1)具有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强酸、强碱甚至“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溶液)的腐蚀,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绝缘性好而且在水中也不会被浸湿或膨胀。
(2)聚四氟乙烯还有一种十分奇特的性质——摩擦系数很小,极其光滑,可以减小与雪或水的摩擦力。
预习交流1
聚四氟乙烯有哪些用途?
答案:聚四氟乙烯用于制造滑雪板、冲浪板及赛艇等的贴面,家庭生活中的水龙头的密封垫片,自来水笔的笔尖。聚四氟乙烯还可用于制造人工骨骼、软骨以及外科器械等。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耐磨鞋底和轮胎
1.牛筋鞋底的材料为热塑性丁苯橡胶或聚氨酯塑料,优点:耐磨性好、坚固耐用且富有弹性。
2.制备:丁苯橡胶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制得的。化学方程式为
3.热塑性丁苯橡胶:兼有橡胶和塑料的性质,广泛用于制鞋、沥青改性、塑料改性和黏合剂等行业。
4.顺丁橡胶:以1,3-丁二烯为单体聚合而成,它的耐磨性、弹性、耐低温和耐热性能等都很好,适于制作轮胎的外胎、输送带、胶管等。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5.丁基橡胶:以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为单体共聚而成。丁基橡胶优点:气密性好、耐热、耐老化,适于做汽车内胎、探空气球、汽艇、无内胎轮胎等。
6.乙丙橡胶:以乙烯和丙烯为单体共聚而成,化学方程式为:
优点:柔韧性好,适宜做密封胶条。
7.丁腈橡胶:以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得,耐油性好,可用于做防弹油箱、油管等。
预习交流2
合成橡胶的原料是什么?有哪些优良的性能?
答案:合成橡胶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得的。它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尿不湿”与荒漠绿化
1.“尿不湿”材料:高吸水性树脂。
2.制备:以淀粉、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与丙烯酸、苯乙烯磺酸发生聚合反应而制得,也可以用聚丙烯酸或聚乙烯醇进行合成。
3.结构:高吸水性树脂是含有羧基、羟基等强亲水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的网状高分子化合物。
4.原理:尿液中的水分子与亲水基团羟基紧密结合,并被包裹在网状高分子结构中,这就是“尿不湿”既能吸水又能保水的原因。
5.“多功能超强吸水剂”:除了具有吸水、保水、节水、抗旱等功能外,还能供应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多功能超强吸水剂”是以淀粉、纤维素、丙烯醇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聚合方法制备的。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3
“尿不湿”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尿不湿”之所以具有强吸水性是由于其中添加了一种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羧基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的网状。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一、聚四氟乙烯
活动与探究
塑料的热解实验探究
利用废旧塑料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的物质来判断生成物。
药品:废旧塑料水杯(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铁架台、铁夹、试管、导气管、酒精灯、火柴(或打火机)。
如图所示,取一块废旧塑料(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放入蒸馏烧瓶中,加热,观察塑料软化和熔化的情况,并将分解产物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退色现象。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
不粘锅的内壁有一薄层为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饭菜时不易粘锅、烧焦。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四氟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
B.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不饱和烃
C.聚四氟乙烯中氟的质量分数是76%
D.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活动性较大
解析:烃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四氟乙烯,不是烃;四氟乙烯聚合后,双键断裂,不再有双键,化学性质比较稳定;m(F)%=[(19×4)/(19×4+12×2)]×100%=76%。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聚四氟乙烯
1.俗称“塑料王”,是由四氟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基本性质为:
(1)耐高温——使用工作温度高。
(2)耐低温——具有良好的机械韧性,即使温度下降到-196 ℃,也可保持5%的伸长率。
(3)耐腐蚀——对大多数化学药品和溶剂表现出惰性,能耐强酸、强碱、水和各种有机溶剂。
(4)高润滑——是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最小者。
(5)不粘附——是固体材料中最小表面张力者,不易粘附任何物质。
(6)无毒害——具有生理惰性,作为人工血管和脏器长期植入体内无不良反应。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2.用途:
用作工程塑料,可制成聚四氟乙烯管、棒、带、板、薄膜等;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耐腐蚀的管道、容器、泵、阀以及制雷达、高频通讯器材、无线电器材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二、耐磨鞋底和轮胎
活动与探究
我国加入WTO以来,进行了对西方国家的橡胶制品反倾销调查,成功地阻止了某些西方国家对华橡胶制品的恶意倾销,保护了我国合成橡胶业的发展和利益。我国近两年合成橡胶业飞速发展,为汽车等工业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合成橡胶。
重庆市某化工园区有一化工厂生产丁苯橡胶。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厂产品及废旧橡胶制品回收处理,进行了下列工作。
(一)查阅资料
资料1:橡胶是一种战略物资,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关系重大。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等。天然橡胶产生于橡胶树,该树主要生长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如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缅甸,中国的海南、广东等地。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氯丁橡胶、顺丁橡胶……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资料2:有关有机物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橡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意大量丢弃废旧橡胶引发白色污染
B.焚烧废旧橡胶会引发大气污染
C.关闭合成橡胶企业,杜绝污染源
D.在重庆大规模引进种植橡胶树,以天然橡胶替代合成橡胶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二)咨询和研究咨询
咨询该厂科技人员得知产品丁苯橡胶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2)合成丁苯橡胶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
(3)取一小片该橡胶制品的样品燃烧,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橡胶中可能还含有   元素,用最简单的实验方法确认你的假设: ? 。?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三)提出方案
回收再利用是解决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法,研究小组提出两组方案:
方案1:臭氧氧化法——用臭氧氧化、除杂,得到化工原料。
方案2:高温裂化法——通过高温、分解、除杂,得到可燃性气体或化工原料。
回答下列问题:
(4)用O3氧化丁苯橡胶得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5)若回收1.58 t丁苯橡胶废旧物(以纯净物计),进行催化分解得到乙烯、乙炔(假设原子利用率为100%),则得到乙烯   t。?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解析:(1)橡胶树适合在气温高且日照充足的地区生长,而重庆的气候不适宜橡胶的生长。根据丁苯橡胶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合成单体为苯乙烯和1,3-丁二烯。在橡胶生产过程中都要加入S,可见该橡胶制品燃烧产生的刺激性气体为SO2,可用品红溶液检验。
答案:(1)B
(3)S 将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退色说明橡胶含硫元素

(5)0.28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
下列关于塑料和橡胶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聚苯乙烯塑料袋可以用于食品保鲜
B.聚乙烯方便袋等塑料的大量使用易产生“白色污染”
C.热塑性丁苯橡胶改性沥青常用于道路铺设
D.顺丁橡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弹性
解析:聚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用于食品保鲜,A项错误。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3.橡胶的硫化
许多合成橡胶为线型高分子,硫化过程中大分子链之间通过硫桥进行了适度交联,成为网状的体型结构,提高了橡胶的化学稳定性,使橡胶既有弹性又有良好的强度。交联有些类似于将线条组织成网络,但其中孔隙的尺寸大小各异,随机分配。实际生产中,通常是在硫黄粉与其他助剂的存在下加热进行反应,因此这个过程称为硫化。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三、“尿不湿”与荒漠绿化
活动与探究
感光性高分子也称为“光敏性高分子”,是一种在彩电荧光屏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应用较广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它是由两种单体经酯化后聚合而成的,试推断这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    、 。?
(2)写出在(1)中由两种单体生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对此高聚物的性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
B.此高聚物不能使溴水退色
C.此高聚物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D.此高聚物水解后可得到另外一种高聚物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
用丙烯酸或乙烯醇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反应类型是(  )
A.加聚反应     B.消去反应
C.取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丙烯酸或乙烯醇通过加成聚合反应来合成高吸水性树脂。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1.“不粘锅”是在内壁涂了一层聚四氟乙烯的金属锅,以下对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单体不含C C键
B.它在没有水时容易燃烧
C.其中的C—F键很稳定
D.分子内支链繁多,互相缠绕,故而不粘食物
解析:聚四氟乙烯??CF2—CF2??,耐高温、不易燃烧,因而才做“不粘锅”的内涂层。聚四氟乙烯分子内无支链,C—F键很稳定;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为CF2 CF2,含
C C键。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2.PVC是聚氯乙烯的英文缩写,为保证PVC塑料制品的性能,通常需要加入多种有机助剂。下列选项中的事实均能支持“PVC保鲜膜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假设的是(  )
①PVC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 ②使用的有机助剂有毒
③含氯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毒 ④在高温下会分解出有毒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日常生
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高温或光照老化过程中会分解出HCl等有害物质,同时其所含的增塑剂(有机助剂)有毒,不宜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盛装食品或直接接触食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②④符合要求,应该选C项。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3.牛筋鞋底耐磨性好,而且坚固、耐用、富有弹性。而牛筋底一般用两种材料制成,这两种材料是(  )
A.聚四氟乙烯和玻璃钢
B.热塑性丁苯橡胶和聚氨酯塑料
C.乙丙橡胶和聚四氟乙烯
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顺丁橡胶
解析:牛筋底的材料为热塑性丁苯橡胶和聚氨酯塑料。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4.下列关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分子分离膜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浓缩天然果汁、加工乳制品、酿酒业等
B.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一般都受到人体的排斥作用 ,难以达到生物相容的程度
C.复合材料一般是以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剂
D.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解析: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到医学上,目前人类已制成的各种人工器官,一般都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5.婴儿用的一次性纸尿片中有一层能吸水保水的物质,下列高分子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  )
解析:一次性纸尿片的材料应是亲水但不溶于水的物质,选项中只有中 的—OH属于亲水基团,而其自身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6.现有下列高分子化合物,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选项,将代号填入下表中:
(1)高分子结构类型示意图:
(2)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质特点:
A.具有热固性
B.可溶于有机溶剂
C.不溶于有机溶剂
D.具有确定的熔点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3)主要应用:a.用于制备塑料薄膜 b.用于制备光学仪器 c.用于制备车辆轮胎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课件16张PPT。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一 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1.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1)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如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
(2)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晶体硼外)、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都是分子晶体。
(3)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化合物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
(4)金属单质(除汞外)与合金是金属晶体。专题一专题二2.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判断
(1)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
(2)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是共价键;
(3)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
(4)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作用是金属键。
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1)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度至一千余度;
(2)原子晶体熔点更高,常在一千度至几千度;
(3)分子晶体熔点低,常在数百度以下至很低温度;
(4)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如金属钨3 410 ℃),但也有相当低的(如金属钠97 ℃,金属汞在常温下为液态)。专题一专题二4.依据导电性判断
(1)离子晶体在水溶液中及熔化状态时能导电;
(2)原子晶体一般为非导体,但晶体硅是半导体;
(3)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如酸和部分非金属气态氢化物)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离子也能导电;
(4)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1)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略硬而脆;
(2)原子晶体硬度大;
(3)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
(4)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较低的,且具有延展性。专题一专题二例1请填写下列空白:
(1)氯酸钾熔化时,微粒间克服了    ;二氧化硅熔化时,微粒间克服了    ;碘升华时,微粒间克服了    。三种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2)下列六种晶体:①干冰 ②NaCl ③Na ④晶体Si ⑤CS2 ⑥金刚石,它们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填序号)。?
(3)在H2、(NH4)2SO4、SiC、CO2、HF中,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有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有    ,能形成分子晶体的物质是    ,晶体内含氢键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五种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专题一专题二解析:(1)氯酸钾为离子晶体,熔化时应克服离子键;SiO2为原子晶体,熔化时应克服共价键;碘为分子晶体,升华时应克服分子间作用力。(2)一般说来,晶体的熔点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变化较大,CO2和CS2与Na相比,Na常温下是固体,而CS2为液体,CO2为气体,可知它们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O2答案:(1)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二氧化硅>氯酸钾>碘
(2)①⑤③②④⑥
(3)CO2 H2 H2、CO2、HF HF (NH4)2SO4 SiC SiC>(NH4)2SO4>HF>CO2>H2专题一专题二迁移训练1下列性质适合于离子晶体的是(  )
①熔点-218 ℃,难溶于水
②熔点3 900 ℃,硬度很大,不导电
③难溶于水,固体时导电,升温时导电能力减弱
④难溶于水,熔点高,固体不导电,熔化时导电
A.④    B.②    C.③    D.①
解析:离子晶体液态时能导电,难溶于非极性溶剂,熔点较高、质硬而脆,固体不导电,故①③均不符合离子晶体的特点;②中熔点达3 900 ℃,硬度很大,不导电,应是原子晶体。只有④符合题意。
答案:A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二 有机高分子合成路线的设计
首先应正确判断所合成的有机物所带的官能团及其所在的位置特点,即有机物属于何种类别,与哪些知识和信息有关等。
其次是根据已有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片断或是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者设法将各片断(小分子化合物)拼接衍变,尽可能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最后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最佳合成方案。
思维程序一般是:接受信息→联系旧知→寻找条件→推断结论。解题应抓住基础知识和新信息,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网络。专题一专题二特别提示: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相互衍生关系(如图所示)。专题一专题二例2生活中常用的聚酯纤维(的确良)的结构简式为 ,它是由A和B两种单体缩聚而成。已知甲苯能在高锰酸钾存在下被氧化成苯甲酸。现在以二甲苯、乙烯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来合成它。
(1)在如下图所示的括号中,所加物质和反应类型分别为:
① ;?
② ;?
③ ;?
方框中对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 ;?B          ;C 。?
(2)A和C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专题一专题二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有机合成的设计思路,逆推由产物推反应物,单体为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所以要由乙烯制备乙二醇,由二甲苯制备对苯二甲酸,然后选择合适的试剂即可。
答案:(1)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反应 ②溴水、加成反应 ③氢氧化钠溶液、取代反应专题一专题二迁移训练2A和B是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物,A~I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是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上述转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写反应序号)。?
(4)图中化合物具有的含氧官能团有    种。?
(5)C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I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专题一专题二解析:因为A、B是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物,又因为A
所以E为一元醇、F为一元醛、G为一元羧酸,而
而I的分子式为C6H12O2。所以A、B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均为3,其分子式均为C3H7Cl,C3H7Cl的结构有两种CH3CH2CH2Cl、 ,根据A和B的一系列转化可知A为CH3CH2CH2Cl、B为 ,所以E为CH3CH2CH2OH、F为CH3CH2CHO、G为CH3CH2COOH、H为CH3CH(OH)CH3、I为CH3CH2COOCH(CH3)2。无论A、B的结构如何,消去反应均得到丙烯(CH3CHCH2),即为C。图中带有含氧官能团的化合物有E、F、G、H、I,共5种,其中E和H的官能团均为醇羟基(—OH),所以具有的含氧官能团共有4种。专题一专题二主题4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般来说,轻、薄、疏、松、滑爽的织物透气性强,穿在身上轻快、凉爽,是夏季普遍采用的衣料,各种真丝绸即具有以上特点,那么真丝绸衣服脏了应选用什么样的洗涤剂 (  )
A.弱碱性的合成洗涤剂     B.肥皂
C.中性的合成洗涤剂 D.纯碱
解析:真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够水解,所以洗涤真丝制品,最好使用中性的合成洗涤剂,而肥皂和纯碱(Na2CO3)都显碱性,所以不能选用。
答案:C
2.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解析:选项中的黄铜是铜锌合金,可以构成原电池,但铜没有锌活泼,被腐蚀的是锌而不是铜,所以不易产生铜绿;选项B中生铁是铁碳合金,可以构成原电池而使铁腐蚀生锈,软铁芯几乎是纯铁,不构成原电池;选项C中铁与铜接触构成原电池,铁比铜活泼,铁腐蚀生锈;选项D中银质奖牌是由较纯的银制成的,不构成原电池,久置后变暗是跟空气中的多种物质发生化学腐蚀造成的。
答案:D
3.对甲、乙、丙三种衣料做纤维检验,结果如下:
甲衣料
乙衣料
丙衣料
靠近火焰
稍微缩小
无变化
尖端熔成小球
燃烧气味
有烧焦羽
毛的气味
无异味
无异味
浸于3%
NaOH
溶液中
变脆
稍微膨胀
几乎无变化
浸于10%
H2SO4
溶液中
几乎无变化
变脆
无变化
下列哪一项检验结果是甲、乙、丙衣料纤维最合适的结论 (  )
A.甲为棉、乙为丝、丙为涤纶
B.甲为丝、乙为棉、丙为涤纶
C.甲为涤纶、乙为丝、丙为棉
D.甲为棉、乙为涤纶、丙为丝
答案:B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珍珠遇到酸或碱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因此要注意对珍珠饰品的保养
B.红宝石含有微量的Cr元素;蓝宝石中含有微量的Fe元素和Ti元素
C.将孔雀石燃烧可得CuO固体
D.HCl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Na2O2溶于水仅破坏了共价键
解析: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有机化合物,因此选项A正确;宝石所呈现的颜色多数是所含微量元素体现出来的;孔雀石燃烧时主要反应为Cu2(OH)2CO32CuO+CO2↑+H2O,故选项C正确;Na2O2溶于水,反应生成了NaOH和O2,不但破坏了离子键,而且也破坏了共价键,所以选项D不正确。
答案:D
5.有关涂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涂料可以分为天然涂料和合成涂料两大类
B.早期喷漆中可挥发有机溶剂含量高达95%,易污染环境
C.聚醋酸乙烯酯是醋酸乙烯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的
D.涂料中的溶剂是有机溶剂(如二甲苯、甲苯、醋酸丁酯等)和水,其作用是使基料溶解或分散成为黏稠的液体,以便施工
解析:聚醋酸乙烯酯是醋酸乙烯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而不是缩聚反应。
nCH3COOCHCH2
答案:C
6.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C.铜器表面生成铜绿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D.生石灰堆放久了后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解析:潮湿的空气中铜、铁易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因此与氧气和水蒸气有关;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潮解后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与氧气无关。
答案:D
7.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以淀粉、纤维素、丙烯醇为原料的高吸水性树脂“多功能超强吸收剂”,除了具有吸水、保水、节水、抗旱等功能外,还能供应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实验证明,使用这种多功能超强吸收剂有明显的抗旱增产效果。下列有关“多功能超强吸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吸收剂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该吸收剂属于高分子材料
C.该吸收剂可以用于农业抗旱、植树造林
D.该吸收剂几年后普及肯定可以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解析:“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根据其“功能”理解其“用途”。
答案:A
8.不久前我国科学家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出乳酸,再经过聚合反应得到聚乳酸,制成玉米塑料。其最大特点是可以降解,并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抗静电作用等特性,应用前景广阔。下列对玉米塑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玉米塑料为玉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②玉米塑料的推广使用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③玉米塑料推广应用后可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④玉米塑料与普通塑料不同,它不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由题意知,玉米塑料是经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它是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可以降解,所以它的推广使用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玉米塑料的优良特性,使玉米的综合利用更加广泛,从而提高了玉米的附加值。本题以玉米为切入点,通过展示新科技、新发明,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紧密联系的特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9.(10分)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以煤为原料制备一些化工产品的前景又被看好。下图是以煤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PVC)和人造羊毛的合成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②   。?
(2)写出结构简式:PVC   ,C   。?
(3)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煤干馏得到焦炭,在电炉中CaO与C反应生成CaC2,产物再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所以A为乙炔,则B为CH2CHCl,PVC为聚氯乙烯,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H—CN,由人造羊毛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D的结构简式为CH2CHOOCCH3,则E为CH3COOH。
答案:(1)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2) H2CCH—CN
(3)H2CCH—OOCCH3
10.(20分)某铝合金(硬铝)中含有镁、铜、硅,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有人设计如下实验:
(1)取样品a g,称量时使用的仪器名称为                。?
(2)将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    离子,滤渣中含有    ,在溶解、过滤时使用的仪器有            。?
(3)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写出该步骤操作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在第(3)步的滤液中通入足量CO2,过滤,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后,烘干并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量,质量为b g。
(5)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解析:(1)称量固体药品要用托盘天平。
(2)发生的反应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所以滤液中含有Mg2+、Al3+、Cl-,滤渣中含有铜、硅。
(3)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以下反应:Mg2++2OH-Mg(OH)2↓,Al3++4OH-[Al(OH)4]-。
(4)[Al(OH)4]-+CO2Al(OH)3↓+HC,
2Al(OH)3Al2O3+3H2O。
(5)设铝的质量为x。根据元素守恒,得关系式为
2Al ~ Al2O3
54 102
x b g
x= g;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100%=(54b/102a)100%=(9b/17a)100%。
答案:(1)托盘天平
(2)Al3+、Mg2+、Cl- 铜、硅 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铁架台
(3)Al3++4OH-[Al(OH)4]-、Mg2++2OH-Mg(OH)2↓
(5)(9b/17a)100%
11.(10分)某种橡胶分解产物为碳氢化合物,对这种碳氢化合物做以下实验:
①若取一定量的橡胶完全燃烧,使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0.72 g,再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石灰水增重2.2 g。
②经测定,该碳氢化合物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34倍。
③该碳氢化合物0.1 mol最多能和32 g溴起加成反应。
④经分析,在③的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主链上不同的碳原子上,且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
试推断:
(1)该碳氢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2)该橡胶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3)写出0.1 mol该化合物与32 g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n(H2O)==0.04 mol,
n(CO2)==0.05 mol,
n(C)∶n(H)=5∶8。
该烃的最简式为C5H8,又因为Mr=342=68,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5H8。32 g Br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1 mol该烃能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且主链碳原子上均分布有Br原子,溴代物中有一个碳原子在支链上,故该烃为。
答案:(1) 2-甲基-1,3-丁二烯
(2) 聚异戊二烯
(3)+2Br2
12.(12分)工业上生产玻璃是以Na2CO3、CaCO3和SiO2为原料在高温下反应制得的。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玻璃的成分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Na2O·CaO·6SiO2,则生产1 t这种玻璃需Na2CO3、CaCO3、SiO2各多少吨(保留3位小数)?
解析:1 t玻璃中含Na2O的质量为:1 t t
含CaO的质量为:1 t= t
含SiO2的质量为:1 t t
需原料Na2CO3质量为: t=0.222 t
需原料CaCO3质量为: t=0.209 t
需原料SiO2的质量就等于1 t玻璃中SiO2的质量,即 t=0.753 t。
答案:(1)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2)生产1 t玻璃需Na2CO3、CaCO3、SiO2的质量分别为0.222 t、0.209 t、0.753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