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古诗三首
小学六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古诗,并感受其韵律之美。(重点)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其中体会诗人复杂、含蓄的情感为难点。(重点、难点)
3、培养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重点)
4、通过学习古诗中的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尤其是能够在自己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些写作手法为难点。(重点、难点)
《浪淘沙(其一)》
生字:
簸:bǒ,颠簸、簸箕(多音字,此处读三声,作动词意为摇动、颠动)
词语: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用为词牌名。
九曲黄河:指黄河河道曲折,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江南春》
生字:
郭:guō,城郭、姓郭。
莺:yīng,黄莺、莺歌燕舞。
啼:tí,啼叫、啼哭。
寺:sì,寺庙、寺院。
旗:qí,旗帜、红旗。
词语:
江南春:诗题,描写江南春天的景色。
千里莺啼:形容江南春天处处莺啼婉转。
绿映红:绿树映衬着红花。
水村山郭:水边的村庄,靠近山的城郭。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四百八十寺是形容寺庙很多,并非确切数字。
多少楼台:多少座楼台。楼台在这里指寺庙建筑。
词语:
书湖阴先生壁:书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的邻居和好友。
茅檐长扫:经常打扫茅草屋檐。
净无苔:干净得没有青苔。
花木成畦:花木规整地栽种成畦。
一水护田:一条河流环绕着农田,好像在保护它。
两山排闼:两座山像推开的门一样,送来了翠绿的山色。闼(tà),门。
《书湖阴先生壁》
生字:
茅:máo,茅草、茅屋。
檐:yán,屋檐、房檐。
苔:tái,青苔、苔藓。
畦:qí,菜畦、阳畦。
栽:zāi,栽树、栽种。
绕:rào,环绕、围绕。
刘禹锡(公元772年 - 842年),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与哲学家。他字梦得,出生于洛阳,自称家族原本在荥上,户籍却在洛阳,还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在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刘禹锡成功考中进士。到会昌年间,他被加授为检校礼部尚书。最终,他在七十岁时离世,死后被追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在文学方面造诣极高,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十分出色,其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他与柳宗元并称为“刘柳”,和韦应物、白居易一同被合称为“三杰”,又与白居易并称为“刘白”。他创作了诸多经典名篇,如《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在哲学领域,他著有《天论》三篇,深入探讨了天的物质属性,剖析了“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展现出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他的著作被整理为《刘梦得文集》,流传于世的则是《刘宾客集》。
《浪淘沙(其一)》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起源
浪淘沙最初是唐代教坊曲名,其曲调可能来源于民间的歌谣或劳作时的号子。它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唐代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和文化风貌。
发展
在唐代,浪淘沙主要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存在,很多诗人都曾用这个曲调进行创作,如刘禹锡、白居易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五代和宋代,浪淘沙的形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演变为长短句的词牌形式,并在词的创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和裹挟泥沙的壮观景象。
前两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了黄河河道曲折漫长,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风浪滚动,如从天涯而来,展现出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
后两句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人运用想象,仿佛要随着黄河之水直上银河,到牵牛织女的家中,给人以奇幻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黄河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在风浪中汹涌翻滚。
凸显黄河河道的曲折蜿蜒
强调黄河泥沙之多,展示出黄河独特的自然特征
描绘波浪对黄河水的淘洗
形象地表现出风浪对河水的簸动
写作手法
夸张:“九曲”“万里” 都是夸张的表述,突出了黄河的漫长、曲折以及泥沙量的巨大,强化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感。
动态描写:通过 “浪淘”“风簸” 等动词,将黄河水的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动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使黄河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黄河水在眼前汹涌翻滚、呼啸而来的壮观场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我们)要径直登上银河而去,一同到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家里。
写作手法
想象:这两句诗运用了大胆的想象手法,将黄河与银河以及牵牛织女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奇幻而美妙的意境。这种想象不仅使诗歌充满了浪漫色彩,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借景抒情:在这种奇妙的想象背后,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想象黄河水能够直上银河到达牵牛织女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这种情感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对神话传说的运用,得到了含蓄而深刻的表达。
晴天夜晚天空中呈现的由大量恒星构成的银白色光带。
自古以来,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下凡来到人间,并与牛郎结成夫妻。后来,西王母将织女召回天庭,牛郎追至天上,西王母惩罚他们只能隔河相望,且仅仅准许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杜牧(公元 803 年 — 公元约 852 年),字牧之,别号樊川居士,汉族人士,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他乃唐代卓越的诗人与散文家,身为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定居于长安南的樊川别墅,故而后世尊称其为 “杜樊川”。其著作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尤以七言绝句闻名遐迩,内容主要围绕咏史抒怀,诗作风格英发俊爽,多触及经世致用之物,在晚唐时期成就颇高。杜牧被世人称为 “小杜”,以此与杜甫这位 “大杜” 相区分。他与李商隐并称为 “小李杜”。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读者从题目可以预期到诗中会描绘江南春天的各种景象,如莺啼婉转、绿树红花、春雨朦胧、水村山郭等。同时,也可能会涉及到江南春天的人文气息,比如人们的生活场景(酒旗风所暗示的酒馆生意等)以及历史文化遗迹(如南朝四百八十寺所体现的佛教文化在江南的留存)。
限定了地域范围
点明了季节
首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描绘了江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辽阔的江南大地,处处莺啼婉转,绿树映衬着红花,给人以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感觉。
第二句 “水村山郭酒旗风”,进一步描绘江南的特色,在水边的村庄和靠近山的城郭,酒旗随风飘动,展现出江南的繁华和生活气息。
第三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将视角转向历史,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形容寺庙很多,并非确切数字,反映了当时佛教盛行的社会现象。
最后一句 “多少楼台烟雨中”,在烟雨朦胧中,那些寺庙建筑(楼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同时也增添了江南景色的诗意和神秘感。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处处莺啼婉转,绿树与红花相互映衬;水边的村庄,靠山的城郭,酒旗在风中飘动。
这两句诗从宏观到微观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和生活气息。
写作手法
视听结合:“千里莺啼” 是听觉描写,让人仿佛听到了江南春天处处莺啼的声音;“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是视觉描写,通过色彩和具体事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生活场景。这种视听结合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如临其境。
空间转换:从 “千里” 的广阔空间到 “水村山郭” 的局部场景,体现了空间上的转换,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层次分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时期建造了众多的寺庙,多达四百八十座(这里四百八十是形容数量多,并非确切数字),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引入了历史元素。
写作手法
历史与现实结合:通过 “南朝四百八十寺” 将历史上佛教盛行的南朝时期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景色相结合,使诗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美感。
借景抒情:诗人在描绘寺庙在烟雨中的景象时,可能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江南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的思考等复杂情感。通过这种借景抒情的方式,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点明了历史背景
形容寺庙之多,并非确切数字。
王安石( 1021 - 1086 )。他字介甫,号半山,是汉族人,籍贯为江西抚州市临川区。王安石在北宋时期堪称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以及改革家。他曾先后担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务,政绩斐然。熙宁二年(1069 年),他出任参知政事,次年被拜为宰相,主持变法事宜。然而,由于守旧派的反对,熙宁七年(1074 年)他被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他,但很快又将其罢相,此后他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 年),保守派占据上风,新法尽被废除,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被追赠太傅之职。绍圣元年(1094 年),他获谥“文”,故而世人尊称其为王文公。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题解: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一首诗。
书写、题写
指杨德逢,作者的邻居。
即墙壁
首句 “茅檐长扫净无苔”,描写了湖阴先生家的茅屋庭院经常打扫,干净得没有一点青苔。展现出湖阴先生勤劳、爱整洁的生活习惯,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环境的精心呵护。
第二句 “花木成畦手自栽”,进一步描绘了庭院周围的景色,花木规整地排列成畦,都是湖阴先生亲手栽种的。体现了湖阴先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田园氛围。
第三、四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视线从庭院转向了庭院外的自然景色。一条溪水环绕着农田,仿佛在保护着这片绿色;两座山仿佛推开院门,为人们送来一片青色。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水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山水更加生动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居所周围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草屋的屋檐经常打扫,干净得没有一点青苔;院子里的花木规整地排列成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通过对茅檐无苔和花木成畦这两个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湖阴先生生活的精致和对环境的关注。这种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湖阴先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侧面烘托:从居所的整洁和花木的精心栽种,可以侧面烘托出湖阴先生的勤劳、高雅的人格特点。
经常打扫,爱干净。
苔藓。
这里指排列整齐的一块块花木种植地。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条溪水环绕着农田,将那一片绿色紧紧围绕;两座山仿佛推开了门,为人们送来一片青色。
农田。
写作手法
拟人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水” 写成 “护田”,把 “山” 写成 “排闼送青”,赋予山水以人的行为和情感,使山水更加亲切可爱,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写,表达了对湖阴先生居所周围美丽环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环绕,这里指河道弯曲。
门。
一条小溪。
《浪淘沙(其一)》这首诗通过描写黄河奔腾万里、浪淘风簸的一往无前气势,以及诗人幻想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豪迈奔放的气概。
《江南春》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天莺啼绿映红的自然美景与南朝众多寺庙的人文景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湖阴先生家茅檐净无苔、花木成畦、一水护田、两山排闼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欣赏,赞颂了友人热爱自然、勤劳雅致的品质。
课堂小结
《浪淘沙(其一)》
填空题:
1. 《浪淘沙(其一)》中“浪淘风簸自天涯”的上一句是 。
2. “同到牵牛织女家”的前一句是 。
选择题:
1. 《浪淘沙(其一)》描绘的主要景象是( )。
A. 大海的波涛汹涌 B. 黄河的汹涌澎湃 C. 长江的浩荡奔流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B. 对人生坎坷的感慨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堂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B
A
《江南春》
填空题:
1. 《江南春》中“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上一句是 。
2. “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前一句是 。
选择题:
1. 《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主要体现了江南的( )。
A. 文化底蕴 B. 经济繁荣 C. 自然风光
2. 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是( )。
A. 清新明快 B. 苍凉悲壮 C. 朦胧婉约
课堂练习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
A
A
《书湖阴先生壁》
填空题:
1. 《书湖阴先生壁》中“花木成畦手自栽”的前一句是 。
2. “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前一句是 。
选择题:
1.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 )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答案:B。把水和山拟人化。
2.诗中 “花木成畦手自栽” 体现了湖阴先生的( )。
A. 悠闲自在 B. 勤劳质朴 C. 孤高自傲
课堂练习
茅檐长扫净无苔
一水护田将绿绕
B
B
1、背诵与默写
背诵本课的三首古诗,并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进行默写。在默写过程中,特别强调要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同时,在默写时要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不能仅仅为了默写而默写,而是要通过默写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2、赏析写作
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赏析写作。在赏析短文中,要求学生详细分析古诗的意境、情感和写作手法,并且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作业布置
感谢观看
小学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