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必修2第七章:7.7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19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淄博中学 庞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必修2第七章:7.7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19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淄博中学 庞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4-02 06:40:34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知识,已经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方法。而通过前两节功以及功和能的学习,又为学生学习动能定理打下了理论基础。虽然初中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动能的初步知识,对动能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而且我们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需要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从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的过渡,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动能的理性认识以及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动能定理的作用和地位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本节课的定位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动能,掌握动能的表达式及应用动能定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认为学生基本完成了学习目标,对动能有了基本的认识,并用动能定理解决了较简单的问题。最后也让学生意识到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但是达标练习的完成情况说明掌握情况并没有达到很理想的状况,还需要通过反复琢磨和练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知识巩固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及求功的两种方式,不断复习,夯实基础。
前置作业完成情况通报
对前置作业较好的组表扬加分
新课引入
学习目标展示,明确本节课要学会的内容。
1、掌握动能的表达式。
2、掌握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3、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会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一)、动能的表达式
通过上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那么物体的动能应该怎样表达?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1、动能表达式 【提问】我们在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哪里开始入手进行分析的?这对我们讨论动能有何启示? 总结: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重力做功开始入手分析的。讨论动能应该从力对物体做的功入手分析。 (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探究规律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解题过程。
动能的表达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公式:Ek=1/2mv2
单位:焦耳(J).
动能和所有的能量一样,是标量
动能的相对性。如果不加以特别的说明,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问题
当堂练习:动能的表达式
(二)动能定理
根据例题推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1)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就可以写成
其中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
( 2)概念: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作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例题:和学生一起使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对比应用动能定里和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学生展示检验学习效果。最后一起总结使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利用平抛运动当堂巩固练习,更进一步的理解如何用动能定理解题。
并体会使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便性
板书设计
学生展示区 一、动能的表达式
Ek=1/2mv2
二、动能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