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第二课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找春天》第二课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5-12 08:10:00

文档简介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合作识字
三、指导写字
四、,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在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节课重点指导品读课文,背诵课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过程中感受美,体会美。)
一、游戏激趣导入
1、春天在哪里呢?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音乐,学生做课前操。
2、课件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
二、品读,品味佳句
1、朗读课文,找到的春天是什么?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声音,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认读课文生字,课件出示摘果子动画游戏。在摘果子中认读生字。
2、学习第三段,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内容,学习“害羞”一词,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3.课件出示第4-7段,看动画。指名读4-7 自然段,体会排比句特点。
自由读。
可以找伙伴读,找老师读。
带动作表演读,体会春天来了,万物急切来到大自然的心情。
观察课件画面,用“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练习说话。练习“……像……”句式。
4. 学习第八段,动画出示内容。
引读:
师:春天来了!生:我们……,我们……,我们……,我们……。
师:她在……,生:在……;
师:她在……,生:在……。
四、拓展,升华情感
1.启发谈话,课件出示:小朋友你们找到了春天了吗?请把你找到的春天说一说、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要求:可以一边读文一边联系生活发表见解;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写几句话;画一画春天的图。
《找春天》课件操作说明
《找春天》课件的基本概况,它里面共分八个部分。即:《春天在哪里》歌曲、《找春天》题目出示、朗读课文、“摘果子”认读生字、学习第3段文字、学习第4-7自然段、学习第8段自然段、拓展延伸。 ?
1.主页面。
2.按进行键,进入《春天在哪里》歌曲播放。
3.按进行键,出现课题“找春天”
4.课题停播,出现按钮“朗读课文”“识字”“第3段”“第4-7段”“第8段”“课后练习”。
5.按“朗读课文”键,出示课文配音朗读。
6.按“识字”键,出示“摘果子”画面,点击水果,出示生字。
7.按“第3段”键,出示课文第三段内容及动画。
8.按“第4-7段” 键,出示课文第4-7段内容及动画。
9.按“第8段”键,出示课文第八段内容及动画。
10.按“课后练习”。出示课文练习内容,并有音乐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