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长荡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射阳县长荡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31 12:2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30分钟)
选择题(20分)
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 李世民 B.李渊 C. 杨坚 D. 武则天
2.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A.商朝 B.西汉 C.秦朝 D.唐朝
2.隋朝时,有一人从今天盐城地区沿着大运河前往洛阳,那么他首先要经历哪一段运河?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  )的统治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唐玄宗统治后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A.“文景之治”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开元盛世”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7.“和同为一家”描述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A突厥 B吐蕃 C回鹘 D南诏
8.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9.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10.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 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 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3. 唐太宗说:“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
14.唐朝时对科举制的完善起过重要作用的几位帝王是
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⑤唐高宗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5. 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6.武则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中人们对她予以肯定的主要原因是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B.在她统治期间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C.她重视老百姓,缓和了阶级矛盾
D.她能够接纳贤臣的进谏,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17. 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8.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19.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古代有一人能诗能赋,但是他常常感慨生不逢时,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然而有一皇帝即位后,他时来运转,凭着他的才能,他考中做官。那么他时来运转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一皇帝即位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见右图
请回答:
(1)“一渠”指的是什么?是谁在位下令开
凿的?其中心是哪一处(用字母表示)(3分)
(2)你认为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2分)
(3)图中A、B两处分别是今天什么地方?
(2分)
2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君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好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是怎样认识的?该思想来源于哪一学派?(2分)
(2)列举唐太宗践行这种思想而采取的措施(不少于两点)。(2分)
材料二: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根据材料二指出盛世局面的基本特点。(2分)
材料三: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恨是自负。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4)科举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突出地反映统治者采用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据此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是什么?(1分)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D C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B D B A C B D
21.(1)大运河;隋炀帝;C;(3分)
(2)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2分)
(3)北京、杭州(2分)
22.(1)民贵君轻;该儒家(2分)
(2)注重发展生产;戒奢从简;轻徭薄赋;合并州县(任意两点)。(2分)
(3)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政治、经济两方面)(2分)
(4)进士科的设置(1分)维护封建统治(1分)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分)
A
B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