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知识结构
本节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乙酸和羧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两者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四)教材的处理
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
(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
(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教学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3)将乙酸的制法以小组讨论题的形式作为课后作业,课上不再安排时间,这样可以保证课堂上学生对教学重要内容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
(五)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式
在课堂教学构成的诸多要素中,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它是决定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本课时主要采用研究探索式教学。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三、学生分析和学法指导
(一)学生智能分析
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苯酚、乙醛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二)学法指导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图表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 “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思路:仍采用“性质→结构”、“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性”的模式。从实验入手,来突出重点,用多媒体使学生易于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乙酸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醋的重要成分,又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所以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过程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旧推新,以新带旧,并注意运用实验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本节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教材在编排上,选用了演示实验、示踪原子法来说明反应原理。为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突破难点,可增加微机软件模拟反应历程。具体建议如下:
(一)导入新课
可由复习乙醛的化学性质引出乙酸,并明确乙酸是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食醋的重要成分,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本节将重点学习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联系实际。
(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可借助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和微机软件,以生动的直观使学生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并明确它的官能团是羧基(—COOH)。以达到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美育素质。
(三)物理性质
要注重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可通过联想生活中食用的食醋及展示实物,让学生归纳出乙酸的色、味、态、溶解性、挥发性。教师要适时为学生导向、评价、补充。
(四)化学性质
1.酸性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乙酸的酸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纯的乙酸一般都没有见过。为了进一步认识乙酸的酸性,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有运用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增加必要的探索性实验,并由学生亲自设计操作。内容为:
初中化学已介绍过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或自己寻找合适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 ① 证明乙酸有酸性;② 比较乙酸、碳酸、石炭酸、酸性的强弱。
③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设计
[提供药品] 镁粉 氢氧化钠溶液 氧化铜固体 硫酸铜溶液 碳酸钠粉末 乙酸苯酚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等
最后使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乙酸的电离方程式。
[要求]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并探讨实验设计的可行性,通过学生的实验设计来研究探索乙酸的酸性,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动性和参与性,使能力培养落在实处。又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认识论、方法论、教学论中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探索中感知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能潜移默化地树立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和建立化学思维观点。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2.酯化反应:阅读思考、观察分析、相互讨论、联想推测、归纳小结,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这是本课时的重点)
可按下列程序,分层次展开教学。
首先,通过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在学习乙醇的性质时,曾介绍在浓H2SO4的作用下,醇与醇分子之间(也就是羟基与羟基之间)可进行脱水反应,而乙酸的官能团也含有羟基,那么乙酸与乙醇能不能发生脱水反应呢?这样引入,不仅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符合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去掌握衍生物性质的认识方法。
按着教师演示:乙酸、乙醇、浓硫酸混合共热的实验,由学生观察生成的浮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的油状液体,并闻其气味。再问:乙醇与酸分子间的脱水方式可能有哪几种?介绍“示踪原子法”说明反应历程,并演示微机软件模拟反应历程。明确反应原理,强调酯化反应特点(可逆性),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中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存在的质疑:
(1)乙酸与乙酸分子之间能否发生脱水反应?
(2)羧基中的羰基能否像醛基中的羰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课堂上教师不宜用超纲的理论解释上述问题,以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冲淡教学重点。
至此,羧基具有的两点特性(酸化、酯化)都已学完,应进一步小结乙酸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式的教学,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亲身感知和体验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本节课的各教学环节中,做到了
(1)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突出化学实验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
(4)采用小组讨论,辅导答疑、集体研究、回答提问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跟踪检测,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对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矫正。
六、课外活动设计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状况,设计以下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
[课后思考] 请从结构上并联系性质比较乙醇、苯酚和乙酸分子中羟基氢的化学活泼性有何不同,谈谈你对有机物结构和有机物性质关系的认识。
[创新实验设计](以下实验项目仅供参考)
乙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吗?
对学生中出现新的创意,可提供实验室和必要的实验试剂,指导其完成小论文,在化学第二课堂活动中宣读或在化学板报中张贴。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附:流程设计
开始
引入
教师指导
网络
学生浏览论坛
网络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实验
教师提问
网络
学生讨论
网络
学生在线测试
教师指导
教师讲评
教师小结
网络
学生浏览课外知识
学生分析
学生提问
教师引导
回答问题
结束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