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四:三位数乘两位数(考点清单 易错易混点 专练)(含答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四:三位数乘两位数(考点清单 易错易混点 专练)(含答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08 18: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典型例题·期末专项考点
专项四:三位数乘两位数(考点清单+易错易混点+专练)
知识点一: 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
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2.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
口算方法去乘,然后在得数后面添上零。
3.几千几百或几万几千的数乘一位数,都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和一
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知识点二: 笔算乘法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因数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再把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知识点三: 积的变化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积也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知识点四: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单价x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2.速度x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1. 三位数乘两位数
易错易混点:对齐问题和进位问题。
解决方法:
确保每次乘法的结果正确对齐,特别是当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其结果应向左移一位。同时,注意每次乘法后的进位,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
2. 因数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乘法
易错易混点:学生可能会忽略0前面的数的乘法运算。
解决方法:
先忽略因数中的零,完成乘法后,再根据原数中零的数量在最终结果后面添加相应数量的零。例如,计算800×5,先算8×5=40,再添上两个零得到4000。
知识点三: 积的变化规律
易错易混点:学生不理解一个因数改变对积的影响。
解决方法:
如果一个因数乘以某个数,而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会相应地乘以那个数。例如,如果 a×b=ca×b=c,那么 a×(b×d)=c×da×(b×d)=c×d。
如果一个因数乘以一个数,而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那么总的积保持不变。例如,a×b=ca×b=c,则 a×(b÷d)=c÷da×(b÷d)=c÷d(这里假设 d≠0d?=0)。
一、选择题
1.一台复读机225元,学校要购买12台,一共需要花多少元?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 )。
A.购买1台需要多少元。 B.购买2台需要多少元。
C.购买10台需要多少元。 D.购买12台需要多少元。
2.算式2□□×7□表示三位数乘两位数,它的积是(  )位数.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六位数
3.一块长400米、宽300米的长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2( )。
A.平方米 B.平方千米 C.公顷
4.根据34×150=5100,选择得数:68×( )=5100。
A.75 B.34 C.300
5.狮子8小时跑636千米,鸵鸟4小时跑248千米,马5小时跑345千米,( )跑得最快。
A.马 B.鸵鸟 C.狮
二、填空题
6.算一算,填一填(填入序号)。
①25×280 ②145×60 ③250×40 ④350×421*cnjy*com
⑤308×50 ⑥220×60 ⑦360×50 ⑧375×8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积的末尾有两个0的算式有( ),积的末尾有三个0的算式有( ),积的末尾有四个0的算式有( )。2·1·c·n·j·y
7.如果a×b=36,那么(a÷3)×(b×3)=( ),(a÷3)×(b÷3)=( )。
8.在括号里填上“>”“<”或“=”。
9999999( )100000 580700( )587000 150×8( )80×15
9.1套运动服158元,买12套这样的运动服需要( )元。
10.一个轮子旋转20周,每一周旋转( )度,它一共旋转了( )度。
11.根据45×20=900,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450×20=( )   45×4=( )   225×4=( )
12.四年级为准备吉尼斯比赛买了7个同样的篮球,共用490元,每个篮球( )元。解决这个问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13.汽车2小时行了160千米,它的速度可记作( )。
14.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是48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
15.实验小学四年级师生共404人,准备去动物园春游。动物园的门票价格是每人25元,带队老师带12000元,钱( )。(填“够”或“不够”)
16.两地相距726千米,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两车正好相遇,甲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 )千米。
三、判断题
17.如果△×12=180,那么△×240=3600。( )
18.已知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可以求出路程。( )
19.要使积不变,一个因数除以5,另一个因数也要除以5。( )
20.在积不为0的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
21.哥哥花了90元买了3个书包,每个书包要多少元?这是求书包单价。( )
四、计算题
22.估算。
326×78 286×25 463×30 524×362-1-c-n-j-y
702×366 45×91 275×55 300×29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64×64 660×44 423×55 454×18
23.用竖式计算。
106×30= 120×20= 208×40= 600×26=
24.脱式计算。


五、解答题
25.李叔叔在面积为2公顷的山坡上种梨树。每棵梨树的占地面积是8平方米。如果每棵梨树可以收梨36千克,那么这些梨树一共可以收梨多少吨?21cnjy.com
26.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上午7时,李师傅开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1小时后又返回拿文件,从甲地拿到文件再返回乙地,问中午12点时,李师傅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27.淡水对驻防海岛的战士非常宝贵,为节约用水,他们每天用水125千克.2吨淡水够他们使用15天吗?
28.庄浪苹果是指在甘肃省庄浪县境内种植的苹果,具有果肉密度大,质地细脆,含糖量高,果个大,深受消费者喜爱。一箱庄浪红富士苹果119元,某志愿者协会要购买28箱这种苹果送去养老院,一共需要花多少元?
29.王老师家到湿地公园有6500米。如果他骑车的速度是198米/分,他从家到湿地公园骑车30分钟能到达吗?【版权所有:21教育】
30.希望小学四(1)班45人,其中有12人自愿组成环保小分队,参加了周日的环保活动,他们平均每人拣26个垃圾袋,一共拣了多少个?
31.一个长方形校园的面积是6公顷,若宽不变,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扩建后校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2.某儿童玩具店共购进845个机器猫,卖出537个,已经卖出的机器猫的单价是28元,如果剩下的机器猫每个减价3元卖出,一共可卖多少元?21教育网
33.王叔叔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去B地送货,用了5小时到达。原路返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题意,每台复读机的价格是225元,要购买12台,12的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225乘10得到2250,所以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购买10个书包需要多少元。
【详解】因为每台复读机的价格是225元,10台复读机的价格是2250元,所以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购买10台复读机需要多少元。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以及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和应用,要熟练掌握。
2.B
【详解】乘积最小是:200×70=14000
乘积最大是:299×79=23621
14000和23621都是五位数,所以它的积是五位数.
故选B.
3.C
【分析】先长乘宽求出长方形土地的面积,再把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即可解答。
【详解】400×300=120000(平方米)=12公顷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乘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4×2=68
150÷2=75
则根据34×150=5100,选择得数:68×75=5100。
故答案为:A
5.C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狮子、鸵鸟和马的速度,再比较大小。
【详解】636÷8=79(千米)……4(千米)
248÷4=62(千米)
345÷5=69(千米)
所以狮子跑的最快。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计算过程一定要细心认真。
6. ②、④、⑤、⑥ ①、⑦ ③、⑧
【分析】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数位多的放上面。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了。根据计算方法,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填写即可。www-2-1-cnjy-com
【详解】①25×280=7000 ②145×60=8700 ③250×40=10000 ④350×4=1400
⑤308×50=15400 ⑥220×60=13200 ⑦360×50=18000 ⑧375×80=30000
积的末尾有两个0的算式有②、④、⑤、⑥,积的末尾有三个0的算式有①、⑦,积的末尾有四个0的算式有③、⑧。
7. 36 4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
(1)如果一个因数除以3,另一个因数乘3,那么积不变。
(2)如果一个因数除以3,另一个因数也除以3,那么积除以(3×3),也就是积除以9,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a×b=36,那么(a÷3)×(b×3)=(36),(a÷3)×(b÷3)=(4)。
【点睛】本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掌握分析中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 > < =
【分析】(1)(2)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可得,数位多的数比较大,如果数位相同,则从最高位开始进行比较。【来源:21cnj*y.co*m】
(3)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并比较大小。
【详解】(1)9999999>100000;
(2)580700<587000;
(3)150×8=1200,80×15=1200,1200=1200,所以150×8=80×15。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的比较大小以及乘法的应用,关键是分别计算出结果即可。
9.1896
【分析】根据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58×12=1896元
1套运动服158元,买12套这样的运动服需要(1896)元。
【点睛】熟悉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360 72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轮子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周角,是360°,再乘20周,即可求出它一共旋转了多少度。
【详解】360°×20=7200°
所以,一个轮子旋转20周,每一周旋转360度,它一共旋转了7200度。
【点睛】熟记,周角是36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9000 180 90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1)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倍数,那么积不变。
【详解】450×20=(45×10)×20=900×10=9000
45×4=45×(20÷5)=900÷5=180
225×4=(45×5)×(20÷5)=90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 70 单价=总价÷数量
【分析】“7个篮球”是数量,“490元”是总价,“每个篮球的价钱”是单价,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可知每个篮球(490÷7)元。www.21-cn-jy.com
【详解】490÷7=70(元)
每个篮球70元。解决这个问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总价÷数量。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13.80千米/时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每小时行几千米可以写作:几千米/时,读作:几千米每时;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60÷2=80(千米/时)
汽车2小时行了160千米,它的速度可记作80千米/时。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96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所以求原来的积应用480除以5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480÷5=96,那么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96。
15.够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人的价格乘总人数,求出实际需要的总钱数,然后和带队老师带的12000元钱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404×25=10100(元)
10100<12000,所以带队老师带12000元,钱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6.49
【分析】用726÷6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减去甲车的速度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
【详解】726÷6-72
=121-72
=49(千米)
【点睛】求出两车的速度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则积就乘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12变为因数240,240÷12=20,是扩大到原数的20倍,那么积180也会扩大到原数的20倍,180×20=3600,所以△×240=3600,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
18.×
【分析】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叫做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已知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可以求出总价。
例如:1个书包是70元,则买5个书包需要350元,列式为:70×5=350(元)。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几。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数,那么积不变。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使积不变,一个因数除以5,另一个因数则要乘5,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
20.×
【分析】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不为0时,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倍;依此判断。
【详解】10×10=100
即在积不为0的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叫做总价;总价÷数量=单价,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哥哥花了90元买了3个书包,每个书包要多少元?这是求书包单价。
故答案为:√
22.24000;7500;13800;20000;
280000;4500;18000;9000;
9600;26400;24000;9000
【详解】略
23.3180;2400;8320;156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106×30=3180 120×20=2400
21·世纪*教育网
208×40=8320 600×26=15600

24.8785;7670;
2044;2668
【分析】第一道,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第二道,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第三道,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第四道,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据此解答。
【详解】
25.90吨
【分析】先将种梨树的面积化成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依此换算,然后用种梨树的面积除以每棵梨树的占地面积,从而计算出种梨树的棵数,最后用种梨树的棵数乘每棵梨树可以收梨的重量,从而计算出收梨的总重量,并根据“1000千克=1吨”将单位化成吨即可。
【详解】2公顷=20000平方米
20000÷8=2500(棵)
2500×36=90000(千克)
90000千克=90吨
答:这些梨树一共可以收梨90吨。
【点睛】此题考查了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多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应熟记各单位之间的进率。21·cn·jy·com
26.李师傅距乙地还有120千米
【详解】试题分析:因出发1小时后又返回拿文件,从甲地拿到文件再返回乙地,这样从甲地出发的时间就是7+1+1=9时,用12﹣9=3小时,就是甲再返回乙地用的时间,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据此可求出行的路程,再用300去减就是距乙地的路程.据此解答.
解答:解:7时+1时+1时=9时
12时﹣9时=3时
300﹣60×3
=300﹣180
=120(千米)
答:李师傅距乙地还有120千米.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从甲地拿到文件再返回乙地到中午12点时用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走的路程,进而求出距乙地的路程.
27.够
【详解】125×15 =1875(千克)
2吨=2000千克
1875<2000
答:2吨淡水够他们使用15天.
28.3332元
【分析】根据题意,用一箱苹果的价钱乘购买的箱数,即可求一共花多少钱。
【详解】119×28=3332(元)
答:一共需要花3332元。
29.不能到达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王老师骑车的速度乘骑行时间,可以算出王老师骑行了(198×30)米,再与王老师家到湿地公园距离比较大小即可。21*cnjy*com
【详解】198×30=5940(米)
6500>5940
答:他从家到湿地公园骑车30分钟不能到达。
30.一共拣了312个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12人组成环保小分队,他们平均每人拣26个垃圾袋,要求一共拣了多少个,也就是求12个26是多少,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式26×12,解答即可.
解答:解:26×12=312(个);
答:一共拣了312个.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
31.18公顷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将宽不变,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用原来的面积乘3,即可求出扩建后校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据此解答。
【详解】(公顷)
答:扩建后校园的面积是18公顷。
32.22736元
【详解】537×28+(845-537)×(28-3)
=15036+308×25
=15036+7700
=22736(元)
答:一共可卖22736元。
33.60千米
【分析】由“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去B地送货,用了5小时到达”可根据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A、B两地的距离;要求王叔叔返回时的速度,用求出的路程除以返回的时间,列式解答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详解】48×5÷4
=240÷4
=60(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此题运用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考点清单
易错易混点
专项练习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教育网(www.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