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唤醒吾国千年之大梦,
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中外历史纲要 上》第五单元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课程标准
本课框架
本课时间轴
壹
梦醒斗争
贰
梦灭危亡
维新派对内改良
义和团对外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义 和 团 运 动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东南互保
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5
1897
1898
1900
1901
壹
(一)维新派对内改良
思考:上层知识分子维新派面对民族危亡作出怎样的斗争,失败的原因何在?
梦醒斗争
壹
梦醒斗争——维新派对内改良
1.背景
①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③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托古改制,以孔子名义宣传变法,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目的是减少变法的阻力。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守旧势力的强大。
思考:康有为宣传变法为何要托古改制?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壹
梦醒斗争——维新派对内改良
2.序幕----公车上书
事件 奏折名称 时间 结果
中法战争 《上清帝第一书》 (1888年)光绪十四年十月初八日 未达
《马关条约》 《上清帝第二书》 【公车上书】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四月 未达
《上清帝第三书》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 送达
《上清帝第四书》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初八日 未达
德国强占胶州湾 俄国抢占旅、大 《上清帝第五书》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 未达
《上清帝第六书》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初八 送达
《上清帝第七书》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 送达
①概况:1895年,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②结果:未送达御前,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从1895年夏到1898年春,维新派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纸。维新思想得到较大宣传,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3.组织
1895北京《万国公报》
1895北京强学会
1897天津《国闻报》
1897长沙时务学堂
1895上海强学会
1896上海《时务报》
1891广州万木草堂
壹
梦醒斗争——维新派对内改良
4.高潮----百日维新
①开始: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②内容和影响——除旧布新
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裁撤冗员
废除旗人
寄生特权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淘汰八旗
绿营旧兵
广开言路;举荐人才;
精简机构;改订律法。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广设学堂;派遣留学;
准许办报;设译书局。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行征兵制;兴办工厂。
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利于思想文化传播
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主张
除旧
布新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光绪皇帝
壹
梦醒斗争——维新派对内改良
5.结果----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
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②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思考: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壹
梦醒斗争——维新派对内改良
思考: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彩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
——明定国是诏,《清德宗实录》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维新派
顽固派
VS
维新人士
光绪皇帝
无兵无权
慈禧太后
官僚贵族
大权在握
势力弱小
势力强大
没有社会基础
自然经济雄厚
没有严密组织
急于求成的心态
封建思想浓厚
长期把持朝政
没有真正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特别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
在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壹
梦醒斗争——维新派对内改良
《新学伪经考》强调:东汉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与孔子无涉,所以叫做“新学”,是刘歆帮助王莽篡汉伪造而成。《孔子改制考》强调孔子创立儒教,提出一套他创造的政教礼法,作六经以为“托古改制”的根据。这表明康有为
A.探求中国儒家思想的真谛 B.借助传统文化减轻宣传变法阻力
C.考证出儒学经典的历史演变 D.认为孔子是一个善于改革的人物
B
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出戊戌变法( )
A. 彻底扭转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状态 B. 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C.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 冲破了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
C
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闱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 )
A.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 B.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
C.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 D.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
A
壹
(二)义和团对外斗争
思考:下层百姓面对民族危亡作出什么样的斗争,起到什么作用,有何局限性?
梦醒斗争
壹
梦醒斗争——义和团对外斗争
义和团揭帖(节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
如不信,仔细看,鬼子眼睛都发蓝。
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尽萧然。
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1.背景
①甲午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②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一系列冲突,反洋教斗争兴起
3.评价
2.口号
扶清灭洋
积极①: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积极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积极③:展示中国人不畏强暴的精神
局限性:①盲目排外;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①
壹
梦醒斗争——义和团对外斗争
1898年冬
开始兴起,提出“扶清灭洋”
1899年底
1900年6月
1900年8月
清政府先抚后剿,运动转向直隶
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控制京津
中外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失败
阅读教材,根据时间轴提示,归纳义和团大事记
4.过程
局限性:③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缺乏认识
5.清政府态度
剿:“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上谕》1899年11月28日
抚:“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乃各督抚奏称,信其邪术以保固,亦不谅朝廷万不得已之苦衷
——《上谕》1900年6月26日
剿:“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净根株。”
——《上谕》1900年9月7日
壹
梦醒斗争——义和团对外斗争
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某一事件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材料所评论的事件
A.是甲午战败的结果
B.具有强烈的爱国性
C.推动了戊戌变法的爆发
D.导致了清统治集团瓦解
B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朴素的爱国意识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仍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贰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思考:《辛丑条约》的危害,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又做出怎么样的思考和行动?
梦灭危亡
"战士们,水兵们,德意志帝国的尊严受到了侮辱……我们决不停战,我们要惩罚那些野蛮的中国人,然后,我们将强迫他们接受和平!"
"你们应对不公正行为予以报复,他们以令人发指的方式嘲弄外国使节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让我们为文明打开永久的通道!"
——1900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
贰
梦灭危亡--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1.背景
2.过程
天津保卫战
慈禧向各国“宣战”
天津陷落
俄军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1900.08中旬
1900.07.14
1900.06.10
1900.06中旬
1900.06.21
廊坊阻击战
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西安
阅读教材,根据时间轴提示,归纳大事记
思考:联军侵华的登陆点在哪里,与以往列强侵华对比有什么不同,背后反映什么事件
贰
梦灭危亡--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意盛宣怀等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炮制了《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参加。
东南互保
思考:东南互保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①削弱了全国抗击侵略的力量,不利于国家统治;使南方免遭战火
②体现地方大臣政治事务上的独立性,为清朝灭亡埋下伏笔
贰
梦灭危亡--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3.结果和影响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上谕》(1901年2月14日)
内容 影响
政治
经济
外交
军事
文化
惩办“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运动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拆毁大沽炮台等,各国可在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使馆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完整
精神和文化上征服中国
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 )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 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
C.列强驻军队京津地区 D.拆毁大沽到北京的炮台
A
2.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A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以华制华
贰
梦灭危亡--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叁
总结
【小结】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方式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输出资本
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
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叁
总结
挽救民族
危亡的斗争
梦醒斗争
梦灭危亡
上层知识分子:戊戌维新运动
下层普通百姓: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
自强求富
开眼看世界
甲午中
日战争
救亡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
军侵华
图存
矛盾激化
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农民阶级皆扛不起民族独立与富强的重任!接下来哪个阶层进行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1901和2021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