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1 11:0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业的概念:商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一、初识全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概况------以城市的发展为例城市
宋朝前明清宋元发展阶段阶段特征
市,买卖之所也。城市概念《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问题:这则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开始具备了什么功能?经济功能材料一:材料二:两汉时期主要城市唐朝的主要城市唐后期的新兴城市(如扬州、益州、泉州)与两汉城市(如长安、邯郸、临淄)相比类型有什么不同?说明了城市发展的什么趋势?唐朝的新兴城市多为商业城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一、初识全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概况------以城市的发展为例城市
宋朝前明清宋元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隋唐前政治功能为主);阶段特征
坊坊材料: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问题1:唐朝政府对长安城的市场怎么管理的?政府严格控制市场;限制交易的时间与空间一、初识全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概况------以城市的发展为例城市
宋朝前明清宋元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隋唐前政治功能为主);阶段特征
奠基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市场;交易有时空限制(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商人,将北宋汴京城与唐朝长安城进行比较,你更愿意生活在哪座城市?为什么?一、初识全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概况------以城市的发展为例城市
宋朝前明清宋元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隋唐前政治功能为主);阶段特征
奠基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市场;交易有时空限制政府控制市场局面打破;突破了交易
的时空限制;送外卖草市:城郊或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由民间兴起的集市北宋:部分草市发展为市镇一、初识全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概况------以城市的发展为例城市
宋朝前明清宋元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隋唐前政治功能为主);阶段特征
奠基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市场;交易有时空限制政府控制市场局面打破;突破了交易
的时空限制;全面繁荣:城市为主、草市、市镇补充繁荣材料:明清时期,唐宋以来被称为“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明代江浙地区在行政区划之外,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清代中叶江南地区的市镇密度约为1-2个/100平方公里,平均交易半径4-6公里。也 就是说,小农赶集一般半日可以往返— —摘编自赵同《中国城市发展史集》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市镇的繁荣一、初识全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概况------以城市的发展为例城市
宋朝前明清宋元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隋唐前政治功能为主);阶段特征
奠基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市场;交易有时空限制政府控制市场局面打破;突破了交易
的时空限制;全面繁荣:城市、草市、市镇繁荣市镇繁荣晋商会馆商帮: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 明清商帮的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商业竞争加剧一、初识全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概况------以城市的发展为例城市
宋朝前明清宋元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隋唐前政治功能为主);阶段特征
奠基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市场;交易有时空限制政府控制市场局面打破;突破了交易
的时空限制;全面繁荣:城市、草市、市镇繁荣市镇繁荣继续发展问题1:你能尝试概括一下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吗?从城市功能角度:
从政府控制角度:
从市场结构角度:由政治功能到经济功能的变化由政府严格控制市场到放松控制由单一的城市到城市、草市、市镇的全面繁荣问题2:从城市的发展可以反映古代商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渐趋繁荣“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繁盛时期,它拥有大约
一亿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墨菲《亚洲史》宋朝除了文化成就之外,值得注意的在商业上发生了一场名副其
实的革命,对整个亚欧大陆有重大意义。
----斯塔弗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聚焦个案:探究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以宋朝为例材料三:北宋:世界上最
早的纸币—交子材料一:北宋时期的工商税一度占70%,农业税占30%。材料二:宋朝“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折合成现
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商
品流通量,当时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 -----黄仁
宇《中国大历史》
政府支持“政事为先,理财为急”------宋神宗市场的扩大纸币的出现海港而不是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宋朝的中国正朝一个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斯塔弗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一:(明朝政府规定某国)“朝贡船不过100人,多不过150人”“太祖诏书礼部曰:番邦远国-------,其所贡方物,不过表承敬意而已。”------《明实录》朝贡贸易反映了古代政府对待对外贸易是什么态度?反映了封建政
府怎样的经济政策?抑制对外贸易的发展;重农抑商
材料二: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朝贡贸易: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的贸易。原则是“薄来厚往目的是宣扬国威。
回顾本课内容,你可以简要概括一下中国古代商业的总体发展特征吗?一、古代商业不断发展,阶段特征明显
二、在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下,始终未突破瓶颈转型为近代经济,只
是作为农耕经济的附庸。历史小贴士:货币、金融的沿革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邸 店 兼营旅店、货栈功能与商品交换的的场所。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最早的银行雏形(与邸店区
分)
唐朝金融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