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七上历史期末考试目标检测卷
范围:1-4单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某小学的25名科学小记者,参与了“科学小记者十 探秘房山"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动。他们会 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了解到北京人( B )
A.头部特征与现代人无异 B.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C.会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D. 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2.河姆渡文化以种植水稻为特征;仰韶文化制作以彩陶和种植粟为特征;其他文化也各具特色。这表明中华文明具有( A )
A. 多元性 B. 统 一 性
C. 先进性 D. 延续性
3.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今藏于河南博 物院)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提前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由此可 知,新出土文物( B )
A.是认识历史的唯一途径
B.可能改变已有历史结论
C.相比文献记载更为可靠
D.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相
4.在商朝,奴隶可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 奴隶主殉葬。如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中,发现 大量奴隶殉葬,有的奴隶和狗、马同葬。这说明( C )
A.商朝已出现国家概念 B.商朝的奴隶人数众多
C. 奴隶的社会地位低下 D. 奴隶与牲畜同等重要
5.春秋时期,郑庄公任周平王卿士,两人互不信任,交换儿 子作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这说明( C )
A.分封制稳定政局 B.诸侯国间征伐兴起
C.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D.天子权威得到维护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春秋争霸 战争推动了民族认同,C 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民族认同, 与政局动荡、文化繁荣无关,排除A 、B;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削弱了周王威信,但是题干未涉及,排除D 。故 选C。
6. 下面是小李制作的战国七雄示意简图。其中甲、乙、丙所代表的诸侯国分别是( A )
A. 齐、楚、秦 B. 晋、楚、秦
C. 齐、晋、秦 D. 秦、楚、齐
7. 孔子的两个徒弟都各自准备做一件事,但孔子让其中一 个再想几天,另一个立即去做。这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 中的 ( B )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温故而知新 D. 三思而后行
8.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这种历法设置了二十四节气以 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下列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 D )
A. 元 旦 B.春节 C. 端 午 D.清明
9.某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下列物品属于 ( A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图像史料 D.口述史料
10.据《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在楚汉战争中,以 旧秦朝人为主的郎中骑,战斗力极强,以功封侯者9~ 10人。由此可以推断( C )
A.秦朝统治残暴 B.秦朝统治失去民心
C.刘邦善用人才 D. 旧秦人是反秦主力
11.下图所示措施有利于 ( A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边疆稳定
C. 强化思想控制 D. 增加财政收入
12.【家国情怀】两汉时期,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 志,张骞“凿空(开通道路)”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的追 求,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事迹都蕴含着( B )
A. 以儒治国的思想
C.统一 中国的宏愿
B.家国天下的情怀
D. 无为而治的理念
13. “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几年之 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游牧民 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此 材料反映了西晋朝代的特征是( C )
A. 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 休养生息,稳定民心
C.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 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14.三国时期,江南地区湖沼洼地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东晋南朝时期,当地居民通过技术改进,建立起良好的 水利排灌系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D )
A. 南方经济发达 B.北方人口南迁
C.游牧文化传播 D.门阀世族推广
15.对比下面两幅图片,北方士大夫读书方式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 ( D )
A. 胡汉分化 B. 政权分立
C.文化发展 D. 民 族 交 融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5分)
16.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距今约6000年的 人面鱼纹陶盆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南朝青釉刻花 单柄壶
材料二:说唱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说唱俑又称说 书俑。这件(指材料一中间图片)俑身材矮胖,表情生动 活泼,幽默风趣。雕塑线条简练,技法娴熟,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 气息和地方风貌。东汉画像石、画像砖的乐舞百戏图中 经常可以看见这种说唱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人面鱼纹陶盆是哪一时 期的陶器 介绍其出土地点和史料价值。(4分)
时期:新石器时代。(1分)出土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村。(1分)史料价值: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制陶技 术;说明当时已经进入农耕(或定居)生活。(任答一 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东汉时期的出土 文物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说唱俑。(4分)
原因:东汉时期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政局相对稳 定;经济继续发展;文化发展繁荣。(任答两点,4分)
(3 )请参照材料二中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的介绍,给南朝 青釉刻花单柄壶写一份解说词。(4分)
解说词:青釉刻花单柄壶为单柄,壶口折沿,短颈,圆 腹,平底,柄尖高起,微微向外卷曲,胎体厚重,壶体 饱满、浑圆,是我国南朝时期瓷器的代表作,反映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技术, 推动了江南地区手工业的发展进步。(4分,言之有 理即可)
(4)从陶器到瓷器,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谱写了一 部中国文化史。对此,你有哪些思考感悟 (2分)
感悟:从陶器到瓷器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出中国人 民的勤劳与智慧;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 深;这些陶瓷器皿记载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人类社 会不断向前发展;等等。(任答一点,2分)
17.【模拟情境】某校七年级的同学打算就秦末汉初的历史, 创作三幕历史短剧,请你协助他们完成。(13分)
【环节一 历史调研】
(1)为使短剧符合历史设定,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参 考。请从中选取一例,并写出其对历史短剧创作的 价值。(4分)
〖示例〗选择:材料②。价值: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4分)
【环节二 剧目设计】
(2)同学们拟设定如下剧目和相应内容。请为第二幕设
计一个标题。(2分)
顺序 剧目名称 剧目内容
第一幕 伐无道,诛暴秦 秦朝暴政,引发农 民起义
第二幕 楚汉之争(2分) 刘邦、项羽两股势 力争夺最高统治权
第三幕 安定江山 刘邦和大臣商讨巩 固新王朝
【环节三 配乐设计】
(3)在为第一幕陈胜的以下台词寻找配乐的过程中,该 小组找出了两种风格的音乐,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 种配乐 说明理由。(3分)
台词:“我们因遇雨误期,肯定要被杀头;即使去 戍边,大多数人也会死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 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A. 铿锵激扬 B.低沉悲愤
选择:A 。(1 分)理由:铿锵激扬的乐曲可以激发出 大家反对秦朝残暴统治的斗志。(2分)
【环节四 台词设计】
(4)在第三幕安定江山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情景:汉高 祖刘邦开朝会,群臣就巩固新王朝的理念和措施献 对策。请为剧中大臣萧何创设台词。(提示:可围绕 背景、理念和对策等展开。4分)
台词:国家初建,到处是残破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 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我们需要吸取秦朝因为暴政 而灭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百姓的负 担。(4分,符合汉初的社会经济特征即可)
18.【跨学科主题学习】货币印记,历史传承。阅读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 一 :
原始货币 先秦货币
原始货币:货贝(天然贝), 曾经在交易中被当作货币使用 先秦货币:布币、刀币、圜 (huán)钱、蚁鼻钱
秦朝货币 汉朝货币
秦朝货币: A (货币 名称)。货币上的文字为货 币重量 汉朝货币:五铢钱。由 B (人物)下令,统一铸造,“五铢”为货币重量
(1)写出材料一表格A、B 处的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分析从原始社会到汉朝货币的发展趋势。 (4分)
A(圆形方孔)半两钱。(1分)B 汉武帝。(1分)发展 趋势:形制(或形状)由杂乱到统一(或圆形方孔);材 质从天然贝到金属;货币文字从无到有。(任答一 点,2分)
材料二 :
龟兹五铢钱是古代新疆地 区仿照中原铸造的圆形方 孔铜钱,外形近似西汉五 铢钱。该钱币正面和背面 分别铸有汉字和古印度文 字,融入中原货币文化的 同时,具有地域特色
正面 背面 龟兹五铢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龟兹五铢钱的出现得 益于西汉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 事件的历史意义。(4分)
事件:丝绸之路的开通(或张骞通西域;设置西域都 护府)。(2分)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 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或西域都护颁行汉朝 的号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分)
材料三:南北朝的钱制在中国货币史上也显示出一 种过渡性。第一,就钱的名称来讲,自秦半两以来,都以 重量为钱名。而南北朝的钱名如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 国等,则打破了过去钱名的传统。第二,就钱文的书法来 讲,六朝以前都用篆书,而六朝钱文的书法已出现隶楷, 反映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另外,受到外来佛教美术的影 响,孝建(南朝宋皇帝年号)四铢的钱文笔画和北魏浮雕 《帝后礼佛图》的衣折,用的是同一种手法。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货币变化的表现。 (4分)
表现:货币不再以重量为钱名;货币钱文的书法出现隶 楷;货币钱文受到外来佛教的影响。(任答两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币制变化的因素。 (4分)
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巩固政权的措施(或统治者的 意愿);书法艺术的发展;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任答 两点,4分)
19.某校历史社团以“古代典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 探究活动,内容如下,请你帮助其补充完整。(12分)
序号 古代典籍 整体介绍
① 书名:《论语(1分)》 作者: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整理而成 地位:是儒家经典著作 内容: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 想 影响:对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孔 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 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② 书名:《韩非子》 作者:战国时期韩非 地位:是法家经典著作 内容:韩非强调 以法治国(1 分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影响: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 成者,他的学说促进了这一时 期思想文化的繁荣
④ 书名:《齐民要术》 作者:北朝 贾思勰(1分) 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1)根据所学完成填空。(3分)
(2 )请你仿照材料格式完成对序号③所示典籍的介绍。 (5分)
书名:《史记》
作者:西汉时期司马迁
地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影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 也有重要地位(每点一分,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典籍的认识。(4分)
认识:传统文化典籍影响今天的生活;我们要学习并 传承优秀文化典籍;传统文化典籍是古代先民智慧 的结晶。(任答两点,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七上历史期末考试目标检测卷
范围:1-4单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某小学的25名科学小记者,参与了“科学小记者十 探秘房山"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动。他们会 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了解到北京人( B )
A.头部特征与现代人无异 B.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C.会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D. 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2.河姆渡文化以种植水稻为特征;仰韶文化制作以彩陶和种植粟为特征;其他文化也各具特色。这表明中华文明具有( A )
A. 多元性 B. 统 一 性
C. 先进性 D. 延续性
3.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今藏于河南博 物院)将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提前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由此可 知,新出土文物( B )
A.是认识历史的唯一途径
B.可能改变已有历史结论
C.相比文献记载更为可靠
D.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相
4.在商朝,奴隶可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 奴隶主殉葬。如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中,发现 大量奴隶殉葬,有的奴隶和狗、马同葬。这说明( C )
A.商朝已出现国家概念 B.商朝的奴隶人数众多
C. 奴隶的社会地位低下 D. 奴隶与牲畜同等重要
5.春秋时期,郑庄公任周平王卿士,两人互不信任,交换儿 子作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这说明( C )
A.分封制稳定政局 B.诸侯国间征伐兴起
C.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D.天子权威得到维护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春秋争霸 战争推动了民族认同,C 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民族认同, 与政局动荡、文化繁荣无关,排除A 、B;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削弱了周王威信,但是题干未涉及,排除D 。故 选C。
6. 下面是小李制作的战国七雄示意简图。其中甲、乙、丙所代表的诸侯国分别是( A )
A. 齐、楚、秦 B. 晋、楚、秦
C. 齐、晋、秦 D. 秦、楚、齐
7. 孔子的两个徒弟都各自准备做一件事,但孔子让其中一 个再想几天,另一个立即去做。这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 中的 ( B )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温故而知新 D. 三思而后行
8.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这种历法设置了二十四节气以 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下列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 D )
A. 元 旦 B.春节 C. 端 午 D.清明
9.某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下列物品属于 ( A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图像史料 D.口述史料
10.据《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在楚汉战争中,以 旧秦朝人为主的郎中骑,战斗力极强,以功封侯者9~ 10人。由此可以推断( C )
A.秦朝统治残暴 B.秦朝统治失去民心
C.刘邦善用人才 D. 旧秦人是反秦主力
11.下图所示措施有利于 ( A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边疆稳定
C. 强化思想控制 D. 增加财政收入
12.【家国情怀】两汉时期,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 志,张骞“凿空(开通道路)”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的追 求,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事迹都蕴含着( B )
A. 以儒治国的思想
C.统一 中国的宏愿
B.家国天下的情怀
D. 无为而治的理念
13. “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几年之 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游牧民 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此 材料反映了西晋朝代的特征是( C )
A. 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 休养生息,稳定民心
C.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 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14.三国时期,江南地区湖沼洼地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东晋南朝时期,当地居民通过技术改进,建立起良好的 水利排灌系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D )
A. 南方经济发达 B.北方人口南迁
C.游牧文化传播 D.门阀世族推广
15.对比下面两幅图片,北方士大夫读书方式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 ( D )
A. 胡汉分化 B. 政权分立
C.文化发展 D. 民 族 交 融
【点拨】由题干可知,西汉时期是席地而坐,而到了北朝时期,随 着民族交融的加强,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惯日益被汉族人民所接 受,出现了坐在胡床上读书的情景,D 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5分)
16.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距今约6000年的 人面鱼纹陶盆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南朝青釉刻花 单柄壶
材料二:说唱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说唱俑又称说 书俑。这件(指材料一中间图片)俑身材矮胖,表情生动 活泼,幽默风趣。雕塑线条简练,技法娴熟,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 气息和地方风貌。东汉画像石、画像砖的乐舞百戏图中 经常可以看见这种说唱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人面鱼纹陶盆是哪一时 期的陶器 介绍其出土地点和史料价值。(4分)
时期:新石器时代。(1分)出土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村。(1分)史料价值: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制陶技 术;说明当时已经进入农耕(或定居)生活。(任答一 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东汉时期的出土 文物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说唱俑。(4分)
原因:东汉时期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政局相对稳 定;经济继续发展;文化发展繁荣。(任答两点,4分)
(3 )请参照材料二中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的介绍,给南朝 青釉刻花单柄壶写一份解说词。(4分)
解说词:青釉刻花单柄壶为单柄,壶口折沿,短颈,圆 腹,平底,柄尖高起,微微向外卷曲,胎体厚重,壶体 饱满、浑圆,是我国南朝时期瓷器的代表作,反映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技术, 推动了江南地区手工业的发展进步。(4分,言之有 理即可)
(4)从陶器到瓷器,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谱写了一 部中国文化史。对此,你有哪些思考感悟 (2分)
感悟:从陶器到瓷器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出中国人 民的勤劳与智慧;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 深;这些陶瓷器皿记载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人类社 会不断向前发展;等等。(任答一点,2分)
17.【模拟情境】某校七年级的同学打算就秦末汉初的历史, 创作三幕历史短剧,请你协助他们完成。(13分)
【环节一 历史调研】
(1)为使短剧符合历史设定,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参 考。请从中选取一例,并写出其对历史短剧创作的 价值。(4分)
〖示例〗选择:材料②。价值: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4分)
【环节二 剧目设计】
(2)同学们拟设定如下剧目和相应内容。请为第二幕设
计一个标题。(2分)
顺序 剧目名称 剧目内容
第一幕 伐无道,诛暴秦 秦朝暴政,引发农 民起义
第二幕 楚汉之争(2分) 刘邦、项羽两股势 力争夺最高统治权
第三幕 安定江山 刘邦和大臣商讨巩 固新王朝
【环节三 配乐设计】
(3)在为第一幕陈胜的以下台词寻找配乐的过程中,该 小组找出了两种风格的音乐,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 种配乐 说明理由。(3分)
台词:“我们因遇雨误期,肯定要被杀头;即使去 戍边,大多数人也会死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 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A. 铿锵激扬 B.低沉悲愤
选择:A 。(1 分)理由:铿锵激扬的乐曲可以激发出 大家反对秦朝残暴统治的斗志。(2分)
【环节四 台词设计】
(4)在第三幕安定江山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情景:汉高 祖刘邦开朝会,群臣就巩固新王朝的理念和措施献 对策。请为剧中大臣萧何创设台词。(提示:可围绕 背景、理念和对策等展开。4分)
台词:国家初建,到处是残破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 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我们需要吸取秦朝因为暴政 而灭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百姓的负 担。(4分,符合汉初的社会经济特征即可)
18.【跨学科主题学习】货币印记,历史传承。阅读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 一 :
原始货币 先秦货币
原始货币:货贝(天然贝), 曾经在交易中被当作货币使用 先秦货币:布币、刀币、圜 (huán)钱、蚁鼻钱
秦朝货币 汉朝货币
秦朝货币: A (货币 名称)。货币上的文字为货 币重量 汉朝货币:五铢钱。由 B (人物)下令,统一铸造,“五铢”为货币重量
(1)写出材料一表格A、B 处的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分析从原始社会到汉朝货币的发展趋势。 (4分)
A(圆形方孔)半两钱。(1分)B 汉武帝。(1分)发展 趋势:形制(或形状)由杂乱到统一(或圆形方孔);材 质从天然贝到金属;货币文字从无到有。(任答一 点,2分)
材料二 :
龟兹五铢钱是古代新疆地 区仿照中原铸造的圆形方 孔铜钱,外形近似西汉五 铢钱。该钱币正面和背面 分别铸有汉字和古印度文 字,融入中原货币文化的 同时,具有地域特色
正面 背面 龟兹五铢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龟兹五铢钱的出现得 益于西汉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 事件的历史意义。(4分)
事件:丝绸之路的开通(或张骞通西域;设置西域都 护府)。(2分)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 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或西域都护颁行汉朝 的号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分)
材料三:南北朝的钱制在中国货币史上也显示出一 种过渡性。第一,就钱的名称来讲,自秦半两以来,都以 重量为钱名。而南北朝的钱名如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 国等,则打破了过去钱名的传统。第二,就钱文的书法来 讲,六朝以前都用篆书,而六朝钱文的书法已出现隶楷, 反映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另外,受到外来佛教美术的影 响,孝建(南朝宋皇帝年号)四铢的钱文笔画和北魏浮雕 《帝后礼佛图》的衣折,用的是同一种手法。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货币变化的表现。 (4分)
表现:货币不再以重量为钱名;货币钱文的书法出现隶 楷;货币钱文受到外来佛教的影响。(任答两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币制变化的因素。 (4分)
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巩固政权的措施(或统治者的 意愿);书法艺术的发展;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任答 两点,4分)
19.某校历史社团以“古代典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 探究活动,内容如下,请你帮助其补充完整。(12分)
序号 古代典籍 整体介绍
① 书名:《论语(1分)》 作者: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整理而成 地位:是儒家经典著作 内容: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 想 影响:对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孔 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 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② 书名:《韩非子》 作者:战国时期韩非 地位:是法家经典著作 内容:韩非强调 以法治国(1 分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影响: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 成者,他的学说促进了这一时 期思想文化的繁荣
④ 书名:《齐民要术》 作者:北朝 贾思勰(1分) 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1)根据所学完成填空。(3分)
(2 )请你仿照材料格式完成对序号③所示典籍的介绍。 (5分)
书名:《史记》
作者:西汉时期司马迁
地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影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 也有重要地位(每点一分,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典籍的认识。(4分)
认识:传统文化典籍影响今天的生活;我们要学习并 传承优秀文化典籍;传统文化典籍是古代先民智慧 的结晶。(任答两点,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
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2024版七上历史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上历史期末考试目标检测卷
范围:1-4单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某小学的25名科学小记者,参与了“科学小记者十
探秘房山”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动。他们会
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了解到北京人
(B
A.头部特征与现代人无异
B.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C.会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D.种植水稻,蒸煮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