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背诵诗歌。
2. 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 题意义。
3. 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4.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 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我们的目标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 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由于作者
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 《楚辞》的传统, 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 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我来介绍作品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 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 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驱车上东门行》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 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 行》、《青青河畔草》。
我来介绍作品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
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切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也,羡慕者
并驱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乎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 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
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 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
《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 情,从侧面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我来介绍背景
涉江采芙蓉: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 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 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 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由 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 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己来解释题冒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我来读诗歌
wèi
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
沼泽地长满芳草。
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 方的爱人。
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 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 忧伤以致终老。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我来翻译诗歌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思考: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芙蓉”“兰泽” "芳草”等意象。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 欢快的氛围。
“芙蓉”“兰泽” “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 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我来赏读诗歌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思考: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 你从“远道”一词 品出什么
设 问 。
“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 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 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我来赏读诗歌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思考: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包含着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
“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 相爱却不得相见, 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我来赏读诗歌
思考:“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 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 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 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我来赏读诗歌
思考:诗中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是什么 尽量用诗中的词语回答。
采芙蓉是为了“遗”远方的“同心者”。 采芙蓉就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
我来赏读诗歌
思考:这首诗为什么是“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 而不是其它物 芙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这对全诗 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
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
特点:香气清幽、品质高洁
此处采用象征手法,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 幽高洁的意境。
我来赏读诗歌
思考: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 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 怎么看 请说出理由。
我来合作探究
思考:抒情主人公是谁 请说出理由。
(1)闺妇思远:女子思夫。
理由:芙蓉,谐音双关,暗关“夫容”。所以,从这个 角度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多情而忧伤的思妇的缠绵 深情。
(2)游子乡思:旨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
(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外出游学或 游宦。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那颗疲于奔波 的心又怎能不对那美好的故乡无限怀想 )
我来合作探究
思考:抒情主人公是谁 请说出理由。
“涉江”者为思妇,“还顾”可能是思妇从对面曲揣彼 意,想象游子一定也在望乡感叹。
穷困潦倒的游子在客愁中,想象家中“思妇”也有离愁 别绪,这思妇在想象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我来合作探究
对写,也叫“悬想”,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 特殊的表达思念(或离别)之情的手法。简单说, 就是明明自己在思念对方,却说对方在思念自 己。
表达效果:拓展了诗歌意境,给人留下想象的 空间,深化了主题,使双方彼此思念(或惜别) 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蕴藉,深远动人。
我来理解手法
从诗中找表达感情的字眼,并概括主题。
“思 ”“ 忧 伤”
主旨:描写身处远方之人想要借采莲相寄,表 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进而抒发远隔两 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我来归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