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苏 轼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赋”的文体特点。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文言句式,并背诵全文
o
3、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把握本文写景、抒情、 说理相结合的写法和“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 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铺 采摘文" , 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赋将
散文章法与诗歌韵律合二为一,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 谐,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用排比、对偶,以 铺 陈 事理、保存诗意。
刘勰《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摘(chī) 文,体物写志也。
“体 物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内容
形式
文体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
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 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 《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
文中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
刘联军与曹军交兵的赤壁古战场 (武赤壁),而是今湖北省黄冈 市境内赤鼻矶(文赤壁)。
文赤壁
·
武赤壁
乌台诗案
创作背景
汉江
长江
乌林
樊 口
字词正音
壬戌 rén xū 属客 zhǔ
斗牛 dǒu 万顷 qǐng 桂棹 zhào 追溯 sù 唱和 hè 袅袅 niǎo 潜蛟 qiánjiāo嫠妇 lí
触舶 zhú lú 旌旗 jīng 渔樵 qiáo 江渚 zhǔ
冯虚 píng 予怀yú 如缕 lǚ 愀然 qiǎo 酮酒 shī 麋鹿 mí 船舷 洞箫 沟壑 相缪 横槊 扁舟
xián xiāo hè liáo shuò piān
匏樽 páo 蜉蝣 fú yóu 挟飞 仙 xié 骤得 zhòu
无尽藏 zàng 更酌 gèng zhuó 狼籍 jí 枕藉 jiè
窈窕 yǎotiǎo少焉 shǎo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晦、朔、望、既望 状语后置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 焉,
慢,缓慢 劝人饮酒 一会儿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状语后置 白茫茫的水汽 放任 一 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
动词,往,去。 定语后置 同“凭”,乘
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adj词尾, …的样子
第 一 部 分
知识补充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既,已经 朔:农历每月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上弦、下弦:初7-8;22-23
时 间 人物、地点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
人物活动
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
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
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 扣 舷 而 歌 之…… 四赋心境:心胸舒畅,无拘无束
先赋风
次赋月 三赋江
文章解读
情景交融
诗情画意
乐在何处
良 辰 : 七月既望
美 景 :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乐 事 : 泛舟游赤壁 把酒诵歌诗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表现了作者什
么样的情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 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 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 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
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 的思想 。
逆流而上 主谓倒装一予怀渺渺兮 定语后置一有吹洞箫者客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依,循 adj词尾, ……的样子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v作使动,使……起舞,使……流泪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
在这时 心中的情思
明兮溯流光。渺 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第 二 部 分
思考: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联系苏子现实经历,歌词中的“桂棹”“兰桨”有 什么含义 “美人”指代什么 歌词代表了作者怎
样 的 情 怀
“桂 棹 ”“ 兰 桨” 比 喻品 行 高 洁。 T ·
“ 美 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歌声抒发的是苏子的政治感慨。苏轼遭受贬谪后,借“美 人”表达自己志不得伸,美好政治理想趋于渺茫的忧思与 苦闷,但同时仍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 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
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
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婺妇。
正面描写比 喻
夸张
侧面描写
文章解读
悲
整理 宾语前置一为其何然也
苏 子 愀 然 ,止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
容色改变的样子 端正【危言危行】 代箫声;这样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 望
n-状,向西,向东
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
通“缭”,盘绕、围绕 表顺承 被动句、状语后置 当
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 东也,触舶千里,旌旗蔽空,酮酒临
夺取 n-v, 下,攻占;东,向东进军 斟酒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本来 判断句 表转折 宾语前置
第 三 部 分
n.→v.捕鱼砍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
n-意动,以……为伴,以……为 友
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表并列 助词,的 葫芦做成的酒器
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
来 n作状:像蜉蝣一样
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主谓之间,取独
挟飞 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 偕同,一起 以,而:表修饰
托:洞箫余音,托于秋风
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轻易地 余音,指箫声
哀: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羡:江水永流,无穷无尽
愿:与仙同游,与月永存
知:无法实现,心中失落
第三部分
思考:阅读第三段回答:客为何而悲
(一)悲英雄难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 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舵千里,旌旗蔽空,
酮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威武风流, 功业显赫,而今又在何方 唯剩江山寂寥。
纵使千古英雄也和万物一样,都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何 况是我等渔樵于江诸之上的人。
(二)悲自身渺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渔樵之身,寄身僻远江湖,扁舟匏樽,功业难建,寂寂无名。
(三)悲人生短暂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生命短如朝生暮死的蜉蝣,小如大海中的一粒小米,自然 永恒,而人只是天地间一匆匆过客。
(四)悲理想不得实现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古今对比之悲
物我对比之悲
理想现实之悲
天地阔远
自身短暂渺小
人生短暂
自然无穷
蜉蝣于天地 沧海之一粟
吾生之须臾 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英雄业绩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者
英雄无觅功业未成
人生短暂、
理想幻灭
渺小
四悲
渔樵江渚
人生短暂
现实人生 自身渺小
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蜉蝣天地 悲
羡长江之无穷
哀 吾 生 之 须 臾
议论
而今安在哉
孟德遗诗
写 景
孟德遗迹
主 问 客 答
古人事迹
抒 情
句首发语词 表假设,如果 即使 只有
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 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
的 这 听到 看到 得到
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禁止 尽 原意指“天”,现在所说的“自然” 取独 享受
表转折,却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禾尝往也;盈
消减和增长 吗 往 代词这,指水
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
代词那,指月亮 终究 发语词 表假设,如果
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
取独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
宾语前置,羡何
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
第四部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 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 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 吾与子之所共适。”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顺境逆境随遇而为
(四)苏子是如何劝客走出幽怨的
(一)变与不变角度:个体消亡,人类永恒
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 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但人
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
水 月 人
(二)取与不取角度:物各有主,顺其自然;美景无限,尽可享用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 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 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物各有主,应珍惜拥有的,放下得不到的和失去的,不可有强求 之心,要顺其自然。
大自然馈赠我们无限美景,取用无人阻止,我们当尽情享用它。
苏子的回应安慰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种“变与不变”的宇宙观和“取与不取”的人生观是针对上 文“客曰”的悲苦思想而阐发,这正表达了苏子想要摆脱悲苦 思想的愿望。体现了苏子对世事有超然、超然物外的态度。
◆对于世俗来说,苏子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身处逆境 也依然豁达乐观。
◆对于自然来说,苏子随缘自适、随遇而安,追求无条件的精神 自由以自我排解,但这也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安慰。
状后句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
表修饰 酒杯 再 已经 通 藉 ,凌乱 介词,在
中,不知东方之 既 白。
取独 已经 adj-v,天色发白,天亮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于是洗净杯子再次斟酒。菜肴果品都
已吃完了,杯盘凌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中,不 知不觉东方已经天明。
第五部分
问题探究
在课文开篇和课文结束时作者的情绪都是喜悦的,这两种喜悦相同吗
在课文开篇和课文结束时作者的情绪都是喜悦的,但这两种喜 悦并不相同。开篇时,作者的喜悦是由身边景物引发的,在月明风清 的夜晚,作者泛舟江上,与性情相投的朋友诵诗唱答,这实乃人生之 乐事;而结束时,作者的喜悦则是由于通过主客问答消除了心中的苦 恼困惑,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思考:苏轼游赤壁时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用原文回答。
梳理本文情感变化的脉络
苏子愀然
哀吾生之须臾
托遗响于悲风
…喜
于是饮酒乐 甚
“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主要特点之一,
由先秦诸子问答体散文发展来的。
在“主客问答”模式中,客大多以主为 虑,主是立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虚设客都 是为主申述某种观点或思想倾向的。
客的话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悲 观情绪,但苏轼能主动从消极、哀怨中自 我解脱出来,突出了作者胸襟豁达、思想 开阔,具有洒脱、豪迈的气度和胸怀。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
层 面 :
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乐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主客问答论人世悲欢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
主客之间的问答,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 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曲 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表达了他旷达 的人生态度。
文章主旨
课堂结语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曾在自题诗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 惠州儋州"。可以说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但他从未蓬头垢面,哀 哀切切,留给世人的总是豪迈洒脱,乐观旷达的身影。
人生在世,总有失意困顿之痛,求而不得之苦,我们要去哪 里才能寻求心灵的解脱呢 我想,苏轼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路,那 就是自然山川。
当堂检测 高考真题
1、(2020年高考全国卷I) 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 流去,“而未尝往也 ";月亮时圆时缺“而卒莫消长也
2、(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 声之美。
3、(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4、(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 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 ·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
当堂检测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客人发出人生短 暂而自然永恒的感叹的句子是:哀 吾 生 之 须 臾, 羡长江之无穷。
(2)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
水、明月为喻,提出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的观点。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手法发出天地间生命短暂、个体渺小的感 伤的句子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赤壁赋》中,写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 听了落泪的句子是: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当堂检测
5、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夜游赤壁的欢乐情景,以
“清风徐来 水 波 不 兴 _ ”两句写月亮从东山升起前的江面的自 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6、在《赤壁赋》中苏轼以 诵 明 月 之 诗 ,歌窈窕之章”两句,写自 己面对月下美景,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 · 月出》,让人不禁陶醉其 中。
7、苏轼在《赤壁赋》中开头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 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8、文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的 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赘妇”。
II
当堂检测
9、文中描写游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 上随波漂荡的情景的两句是::“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10、文中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鱼虾麋鹿为伴的两句是: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O
11、文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白 露 横 江 水 光 接 天 O
12、文中写感叹并希望自己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II
II
II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