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基础测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可再生资源可以无节制地加以利用
C.非可再生资源是在较短时间内可更新、循环利用的资源
D.对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
2.目前,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燃油税。我国开征燃油税的汽油、柴油、天然气来源于自然资源中的 ( )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和水能资源
3.天气炎热,贝贝喝了一瓶矿泉水,喝完水的塑料瓶,应该投入哪一个垃圾桶中 ( )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4.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已腐烂的有机垃圾,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 )
A.骨头 B.菜梗菜叶 C.废灯管 D.蛋壳
5.关于图中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我国该自然资源的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C.不管如何利用,该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我国该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下图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读图,完成6—7题。
6.读上图,结合实际回答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很大 B.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7.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 (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过去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地大物薄”,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9—10题。
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
A.林地
B.可利用草地
C.耕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10.下列有关土地资源的叙述,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利的是 (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B.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不足
C.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D.山地多,平原少
1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资源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自然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草地资源
B.①—可再生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自然资源
C.①—耕地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自然资源
D.①—自然资源 ②—可再生资源 ③—土地资源
12.图1、图2依次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 2005 年和2015 年土地利用示意图,1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的是 ( )
A.耕地 B.林地 C.滩涂 D.建设用地
13.以下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家在山区,这里地势崎岖,可大量种植粮食作物
B.我家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好,可一年三熟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光照充足,瓜果特别甜
14.我国耕地与草地分布的界线大致是 年等降水量线 ( )
A.1 200毫米 B.800 毫米 C.400 毫米 D.200毫米
15.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读漫画“兔死狐悲”,完成16—17题。
16.此漫画表达的环境问题是 ( )
A.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草场超载 D.森林破坏
17.为了解决上图中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加快林地砍伐,增加草地面积
B.把耕地变为林地
C.在山地、坡地退耕还林
D.把动物放进动物园人工饲养
18.根据土地资源国情,我国确定的基本国策是 (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C.确保15 亿亩基本农田落地有户,上图入库
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下表为某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自治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统计(单位:%)。据此完成19—20题。
土地利用类型 省(市、区)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及其他
耕地 林地 草地 其他农用地
甲 3.1 6.5 21.4 0 1.0 68.0
乙 18.8 62.7 0 0 12.5 6.0
丙 19.4 59.7 10.5 0.6 4.7 5.1
丁 23.3 9.4 0 5.3 37.5 24.5
19.甲省(市、自治区)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上海市
C.浙江省 D.陕西省
20.丁省(市、自治区)建设用地比重大,主要原因是 ( )
①人口密度大 ②耕地缺乏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 ④草场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6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漫画《所剩无几》《能源危机》。
材料二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4 6 5
人均量与世界人均量比值 不到1/2 2/5 1/4 1/3
(1)材料一漫画《所剩无几》揭示了我国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 。
(2)材料一漫画《能源危机》反映的是我国下列哪种资源相对短缺 ( )
A.煤炭 B.石油 C.铁矿 D.水
(3)假如你是我国能源部部长,你认为下列哪些途径可保障国家的能源供给 ( )
①扩大进口渠道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大量砍伐木材,作为替代能源 ④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培养节约能源意识⑥严禁开采石油、煤炭等能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22.(10分)某中学地理兴趣活动小组利用假期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并对农村家庭能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获得的资料如下图,请根据资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是以 资源为主要生活能源。这种能源结构使得森林遭到破坏,还会引起 、土地荒漠化;秸秆不能还田,减少土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下降。
(2)在农村体验生活时,遇到了下列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
A.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B.上菜市场、超市用塑料袋装物品
C.节日庆典,大量燃放鞭炮
D.鼓励用竹篮买菜
E.垃圾分类回收
F.利用沼气能
G.为了卫生,鼓励使用一次性方便筷
(3)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浪费能源的现象 你能提供一些节约能源的好方法吗
23.(14分)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A ,D ,B ,C 。
(2)A、B两种耕地类型的分界线是 ,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和 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干湿地区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 区,草地主要分布在 和 区。
(4)从地形类型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 。
24.(12分)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郊区水资源较 ,耕地类型以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在丘陵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为 ,在沿海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3)随着城市的发展,蔬菜花卉需求量大增,城郊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其中种植面积最可能减少的是 ,种植面积将会增加的是 。
(4)本处村庄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因素,在雨季时最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25.(14分)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 、 (干湿区)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很高。林地则主要分布在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 区(干湿区)。
(4)目前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基础测试卷
1. D 【解析】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合理,也可能使其不能再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儿就少一点儿。
2. A 【解析】汽油和柴油都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矿产资源。
3. A 【解析】通常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包括废纸、玻璃、塑料、金属、布料等。
4. C 【解析】废灯管在垃圾分类中属于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粟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故应单独、合法回收,依法科学处置。
5. D 【解析】图中自然资源是森林资源,该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当,就会失去其永续利用的价值。我国森林资源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6. B 7. B 8. C 9. B 10. A
11. C 【解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土地资源按照利用类型又分为耕地、林地、草地等。
12. B 【解析】结合图例,对比2005 年和 2015 年土地利用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最多的是林地。
13. D 【解析】山区地势崎岖,不宜发展种植业;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草质优良,适合发展畜牧业;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
14. C 15. C 16. D 17. C 18. A 19. A 20. B
21.(1)人口增长 (2)B (3)C (4)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2.(1)秸秆、薪炭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 (2)ADEF
(3)生活中还发现:开私家车上下班,不随手关电脑等浪费能源的现象。节约能源的好方法:使用节能灯具,及时关灯,使用节能炉,能手洗的衣物就不用洗衣机。
23.(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 草地
(2)秦岭—淮河一线 0 800 毫米 (3)湿润 半湿润 干旱 半干旱
(4)平原 高原和山地
24.(1)多(丰富、充足) 水田 水稻 (2)林地 渔业 (3)稻田 菜地或花圃 (4)地形 洪涝、滑坡、泥石流
25.(1)7 21 (2)增长 减少 (3)湿润 半湿润 山区 干旱 半干旱
(4)计划生育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