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 单元概述
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与此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解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倡导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22课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大,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二战后初期:两极
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国
苏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新兴独立国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美国
苏联
中国
日本
西欧
第三世界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欧盟
第三世界
1991年——现在: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一)原因
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直接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具体原因:世界出现新的分化和大国关系调整: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西欧、日本、俄罗斯、第三世界、中国)
(二)当今世界格局 表现(特点)
当今格局:一超多强,趋于平衡,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就是相互制约的力量不再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及第三世界。届时,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
思考点: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背景: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要求:
1. 一超:美国
所谓单边主义是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有时特指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仅仅是从自己的判断和自身国家利益出发,从来都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
美国主张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根据白宫方面的统计,1990-1991年,美国领导人在各种讲话中有42处提到“世界新秩序”,最终目的是建成“美国治下的和平”,即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
角 度 美 国
政治因素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事务上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或结盟
经济因素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众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美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储备货币和可兑换货币;众多行业领先位置
军事因素 军费为全球第一,是第二至第十五名国家军费的总和;拥有世界上最多核武军备;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科技;在世界多国设有常驻军,随时可到任何地方执行任务。
地理因素 世界上以领土面积计为第四大的国家;国土跨越寒、温、热三带,气候资源丰富;世界上可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使欧亚大陆上的大国均难以正面入侵
人口因素 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是人口结构最为合理的发达国家
太空科技 一直在研究与发展太空科技,继续发展太空飞机;是建立国际太空站的主要国家之一;在众多科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超级大国:美国
时间 战争 发动国家 发动理由
1999年 科索沃战争 美国等北约19个国家 民主、人权
2001年10月 阿富汗战争 美国等北约部分国家 “反恐”
2003年 3月 伊拉克战争 美英联军 伊有杀伤性武器和践踏人权
2011年 利比亚战争 美国等北约部分国家 “人道主义”救援
西方国家未经安理会明确授权对一些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
(2)主要表现:
①“9 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②, 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1年10月)、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⑶影响: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阿富汗战争使美军损失5000多名士兵,更有上万名美军士兵受伤。截至2018年底,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军已直接投入军费约9000亿美元,间接投入军费达到2万亿美元,但至今仍约有1.4万名美军士兵驻扎在阿富汗。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军费开支,迫使美军不得不与塔利班谈判。
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以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为由,草草结束了战争。在历时近8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有9000多名美国士兵死亡,56000人受伤。截至2013年,美国为伊拉克战争花费2.2万亿美元。
“9 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声称:“我们将追究提供援助或藏身之所给恐怖分子的国家。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要做个决定,你不跟我们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一道。从今天起,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美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
①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推行“单边主义”的外交方针;
②实质是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战争损耗了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使其国际威望大大降低,在此期间,世界多种力量在迅速发展和崛起.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继续发展
战争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本来是可以在联合国框架内解除萨达姆政权的武装的,但美国却作出了战争这个错误的决定……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努力促使战争尽快结束,使无辜平民的伤亡尽可能减小。 ——德国总理发表电视讲话
对于这个没有得到联合国的同意而开始的行动,法国感到遗憾。希望这场战争尽快结束,尽可能少造成死伤,而不要变成一场人类的灾难。
——法国总统希拉克再次就军事打击表明立场
俄罗斯这场战争违背国际社会意愿,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俄罗斯要求尽快停止军事行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声明
欧盟对未能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伊拉克问题表示遗憾,并说战争给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造成了严重危机。 ——欧盟外长会议发表声明
中国强烈呼吁,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联合国的框架下,通过和平手段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
“对伊战争将使整个中东地区产生动荡 ,对世界所有国家,特别是伊拉克邻国的政治、经济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并将引发一场人道主义的灾难。”
——2013年不结盟运动第13次首脑会议 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声明
各
应
反
方
材料来自人民网
结论:
美国的单边主义遭到多国抨击,其建立单极世界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当前多极化不断发展、加强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2001年4月1日,美国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
岛附近海域上空侦查,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II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其中一架僚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军飞机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中国确认牺牲。而美国军机则未经允许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
1999年5月7日夜间,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清晨5时45分左右,美国B-2轰炸机在这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轰炸中投掷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樱桃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其中一枚导弹未当场爆炸,直到五年后才由塞尔维亚方面取出销毁。
五八事件
1993年7月23日,美国以获得情报为由,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向伊朗运输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并威胁要对中国进行制裁。同时,美国向“银河号”所在的国际公海,派出了两艘军舰和五架直升机。银河号被扣留长达三周之久,9月4日,“银河号”货轮上最后一个货箱被检查完毕,没有发现任何化学武器,“银河号”被迫中止正常航运长达33天。
银河号事件
史料阅读 对中国的霸权主义的几个典型事件
2. 多强:欧盟、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
⑵欧洲联盟:
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⑴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但为了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
2000年普京任俄罗斯总统。他认为,虽然俄罗斯的总体经济实力严重下降,但在核力量方面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核大国。因此,普京以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为外交的灵魂,继续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既坚持独立的立场,又执行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的方针。得益于21世纪以来的石油价格上涨,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俄罗斯的外交也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强势特点。
⑷日本: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是否能够通过深刻的反省彻底摆脱其历史问题的束缚,从而在真正取信于周边国家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是否能够坚持和平发展路线,是日本能否成为被国际社会承认和尊重的政治大国的关键。
⑶俄罗斯联邦: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⑸中国:
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⑹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 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总体呈现两种态势:
1、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正在形成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2、一些发展中国家沦为最不发达国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⑺二十国集团
1999年,美国、英国、俄国、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G20)。
①.特点:
⑴其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
⑵二十国集团的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大;
②.性质、地位: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表现。
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
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会议主要讨论正式建立20国集团会议机制,以及如何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等问题。与会代表不仅将就各国如何制止经济危机进行讨论,也将就国际社会如何在防止经济危机方面发挥作用等问题交换意见。
宗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一超多强,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平衡,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不可逆转。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 力量基础 发展战略
美国 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削弱 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欧洲 1993年,欧洲联盟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成为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⑴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⑵欧盟东扩:到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⑶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俄罗斯 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推行多极化外交
日本 世界经济大国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⑴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⑵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
1.特点:
①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发生的;
②这种格局的变动是通过和平竞争,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避免。
④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关系上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2.影响:
①有利于体现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③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④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即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两极论重意识形态,多极论重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两极论突出一国的国家实力,有实力就可以为所欲为;多极论认为各国的国家行为必须考虑共同的道义因素和尊重国际公理”,“两极论重军事力量,多极论重经济、科技实力和友好关系,强调各国和平发展的意义”,“两极论反映两超的战略利益,多极论反映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杜小强
(三)特点及影响:
归纳: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认识: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一)概念
(二)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投资、金融全球化)、
信息文化全球化、经济管理制度全球化
苹果手机:产品设计在美国,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在日本,由韩国制造核心芯片和显示屏,再有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然后在深圳富士康的工厂内组装完成,最后卖到全球各地。
资本、劳务、技术、信息、文化......
当前具体表现在:
① 从生产国际化走向生产要素配置的全球化。
② 从流通国家化走向贸易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
③ 全球金融市场联网和各国货币国际化形成金融市场一体化。
④ 世界经济增长中心走向多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1)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2)生产国际化: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
(3)资本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各国相继放松金融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加快了金融业的整合。
(4)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当今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5)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得益于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趋同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
(6)科技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7)发达国家为主导: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扩张。
(8)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世界贸易呈现体量巨大、增长乏力;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规则之争”更加显著。
(三)主要进程
①开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⑤二战后,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⑥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⑦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⑧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④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受挫。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大多实行封闭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
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全球化以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的大规模国际性流动以及生产的国际分工为主要特征。但是,这一时期尚未建立国际经济运行的有效机制。
第一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此期间,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经济体系,各种国际经济机制开始形成,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过,由于冷战的爆发,苏联和东欧国家虽然组成了经互会并实行经济一体化,但实际上只是集体的闭关自守,脱离了世界经济的主体。中国也一度被迫关起门来搞建设,没有融入世界经济。
第二阶段
加速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80-90年代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到20世纪80年代,各国经济就已经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趋于一体,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
第三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于1992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
两个平行世界市场
1.成立背景:⑴.二战以来,世界贸易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⑵.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仅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适应时代潮流(贸易自由化的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经济)。
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总部设在日内瓦。截至2008年7月,共有153个成员。
3.宗旨:致力于通过谈判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原则:通过市场开放(关税减免、透明度原则)、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反倾销原则)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4.特点:⑴.其运行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努力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
⑵.其决策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作出,它的协议也是所有成员
参加谈判、同意并由其国内立法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5.WTO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表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3)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4)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知识拓展: 世界贸易组织(WTO)
有序化;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其消除了障碍。
④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制度保障。
⑧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
⑨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⑩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⑤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⑥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催化剂
⑦经济区域集团的蓬勃发展
(四)全球化进程加快的 原因
1.实质: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2.影响: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双刃剑)
(1)积极意义: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②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
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五)评价
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
深刻影响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普遍的生产模式;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影响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加剧世界不平衡与不平等。
(2)存在问题: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大部分利润流入西方发达国家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釆,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如强调市场自由化,放松经济监管,引发经济危机
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 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 如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文明冲突、贫富差距、利益失衡、经济主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恐怖袭击、跨国犯罪、疾病传播、难民问题、贸易壁垒、粮食危机....
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己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
——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
1.原因:
(1)部分国家出现治理危机。这是逆全球化的内在根源,突出表现为公共政策减效失灵,国家治理能力、制度活力和创新不足。
(2)个别大国的霸权任性和责任缺失。 (3)国家间发展更不平衡。
(4)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危机。
2.危害:一是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贸易风险。二是影响全球资源分配。三是激化社会矛盾与政治不稳定。四是冲击和割裂国际政治关系。五是导致经济全球化减速甚至停滞。
知识拓展:逆全球化”现象
“美国优先”,美国“退群”!
2017年1月,退出TPP协议
2017年6月,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2017年10月,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协议
2018年6月,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10月,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的程序
2018年10月,拟退出美俄《中导条约》
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又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
1.如何认识: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尽管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2.我国应如何应对: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主动参与),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1)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促进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改革现行的不合理游戏规则,努力促使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保护国家利益。(5)在有序开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同时,中国将继续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 。
(六)应对措施
区域经济集团化
(一)概念: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制度化的一体化经济区。
(二)原因:
⑴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
⑵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⑶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加剧,
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⑸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区域经济集团的数量大量增加;
区域集团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区域经济集团之间跨区合作日益频繁。
阶段 时间 特征
第一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主要出现在欧洲
第二阶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方面欧洲的区域集团化趋势进 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亚洲也出现了区域性经济集团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掀起新的 高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 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 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区 域性经济集团
(三).阶段:
(四)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区域及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成员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成员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经济区域集团实力的增强有利于集团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影响: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对全球化有一定的阻碍;经济区域集团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金、技术、人才等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
(六)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联系
(1)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五)特点:
组织 特点
欧洲联盟 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
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论坛性质的松散的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一)社会信息化
1. 含义: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 网络 )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基本特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2.发展趋势:进入 21 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 的时代潮流。
数据化:强调对数据的收集、聚合、分析与应用,为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智能化: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体现信息应用的层次与水平。
网络化为信息传播提供载体;
一部手机走天下
3.面临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
社会信息化的利与弊
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可全部解决。“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障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诸如美国政府甚至通过监听计划窃听美国民众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信息;它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如何在信息化的社会扬长避短,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1年,《世界新闻报》窃听众多名人、政治家、军人、甚至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的电话
2013年6月,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根据从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处获得的机密文件,披露美国以“棱镜”为代号的全球网络监控项目,将美国情报机构的隐秘行为曝光于天下
认识:
①社会信息化使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②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
(二)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三)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
(四)忆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
(二)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1.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地位)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巨大挑战。
3.应对
①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②中国的态度: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继承吸收中学会取舍,在继承发展中不断创新。
4.认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维护本国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从而促进世界文明交流。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习近平
学习拓展 2018年11月5—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这届进博会有来自五大洲 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境内外采购商超过40万人,在短 短6天里,累计意向成交额达数百亿美元,还有众多世界 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参展第二届进博会,充分说明 了它的吸引力。
你知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吗?谈谈中国政府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
思路引领
阅读并了解中国取府学办时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概况。
答案提示:
其一,说明什么是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口”是指中国从国外购买外国生产的商品并把它们输入到国内的行为;"博览会"是指对希望进口的商品的展览,"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其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型博览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果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其三,用数字说明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2019年的第二届博览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
另外博览会吸引了"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参展,也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引领潮流
深刻把握中国崛起与时代转型相辅相成的新格局,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核心位置,为开辟新全球化时代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贸易自由化、多边贸易合作体制、多边经济技术合作体制等的完善;继续致力于创建更为民主、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环境;致力于数字化中国的创建;致力于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性质的认识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有其必然性。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潮流,任何国家只能适应这一潮流,而不可回避这一现实,否则就要被人类文明甩掉。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球化。
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反映了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集中表现。
观点(四)——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勇敢地面对。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趋势,不论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多大的风险,都应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观点(五)——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它为发达国家在全球的扩张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甚至有人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就是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剥削的全球化。
观点(六)——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学者从市场竞争的原理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竞争秩序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导致两极分化的原因。
观点(七)——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由于经济利益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随之加剧,如西雅图会议及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国际会议期间发生的示威游行甚至流血事件。
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早已有之。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早有论述,并深刻地分析了全球化的本质。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概念,却再清楚透彻不过地阐明了“全球化”是资产阶级固有的特点与本性,是它的一个终极目标,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要统治全世界。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的新事物。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全球经济是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创造出的新事物,只有信息经济才是全球性的。他们提出了一个与全球经济相对应的世界经济的观念,认为前者是历史上的新现实。只有在20世纪晚期,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提供的新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并在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所执行的撤销管制和自由化政策的决定性帮助下,世界经济才真正具有全球化。
观点(三)——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这一观点是对前两种观点的折中。“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性现象联系在一起的。但若作为一种较显著的世界现象予以考察,“全球化”则又是随着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近代工业革命的出现而日益成为现实的。而当今“全球化”既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劳动分工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也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面向全球扩张的产物。
1. [2017·江苏卷]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 )
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 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走近高考
解析:B 对,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进入 90年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
化方向发展。目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A、C、D 错,人们使用“全球化”时,是没有进行明确区分的省略称呼,而非理解上逻辑混乱,更不是刻意淡化全球化的政治意图,或刻意彰显其经济意义。答案:B
B
2. [2014·江苏卷]美国学者亨廷顿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
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 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 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 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解析:A 对,根据题干材料中“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如果没有其他大
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也是劳而无功的”等
关键信息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是单极和多极的结合。
B 错,不符合“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信息。
C 错,不符合“美国也孤掌难鸣”的信息。
D 错,明显不符合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多极格局至今尚未形成。
答案:A
A
课堂练习
1. 1993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对“扩展战略”的宗旨作了阐述,他说: “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其根本目的是 ( )
A. 展示美国制度的优越 B. 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C. 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 D. 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2.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 ( )
A.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 B.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C. 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D. 经济全球化使大国间相互依存
B
C
3.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 + 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
B.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 世界有多个权力中心
D.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4.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到 20 世纪 70 年代,由发达国家组建的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到 1999 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这反映了 ( )
A.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B. 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C. 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D. 世界格局由单极走向多极
B
A
5. 2018 年 11 月 25 日,欧盟特别峰会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表示, “没有人因此感到高兴,但这证明了欧盟 27 个成员国团结一致”。他在谈到英欧关系时指出,英国与欧盟的谈判恐怕不会一帆风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仍将是朋友。这表明 ( )
A.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个曲折的过程 B. 英国通过法律程序完成脱欧进程
C.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曲折发展 D. 大国强权政治在主导着国际关系
6.有人说: “人人都有自己的声音。即使你是矮穷矬,委身于地下室,香蕉皮等垃圾盖满地板,你却和那些坐在游泳池里的高富帅,有着同样的声音,只要你能上得了网。”这说明互联网 ( )
A. 加速了人们的信息交流 B. 增强了人们的交往能力
C. 客观上有利于人的平等 D. 实现了海量信息的共享
C
C
7.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 )
A. 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B. 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
C. 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D. 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
C
课堂小结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社会信息化
文化的多样性
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区域集团化也在发展,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与此同时,社会信息化使各国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化多样性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