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 (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 (共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9 10: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第20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
“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永恒的追问: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 月 革 命
1917
1918
1921
1927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余粮征集制
国有化
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行政命令
直接过渡
粮食税
租赁制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间接过渡
1936
1937
五年计划
农业集体化
计划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定义: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也称为“斯大林模式”。
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特征:“斯大林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
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料公有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斯大林模式
⑴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历史上,斯大林模式留下的不是失败的记录,而是成功的骄傲。尤其是当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面临大危机的时候,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震惊了西方世界。二战后,它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社会化大工业的基础,也起到过积极示范作用,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长期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在政治方面,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缺乏民主的监督机制;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致使苏联政治僵化。
在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导致学术民主的消失。
在国际方面,针对帝国主义搞封锁、反对开放、主张封闭,提倡关起门来搞建设。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害性还在于,斯大林将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模式绝对化和普遍化。
斯大林体制本是特殊国情下的产物,但由于苏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的大国沙文主义观念,斯大林体制被神圣化为社会主义唯一的发展模式,更重要的不仅在苏联,在东欧、在中国,它的这种地位都被固化下来。苏联甚至将它看作是是否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标志。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矛盾:
1.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2.公民与政府的矛盾
人性有“私”,
请分析普通公民需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合理的生活水平、切实的政治权力、尊严
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斯大林体制最大问题在于忽视普通民众的需求
请思考:如果说20—40年代,苏联的首要国情是国家要生存,那二战以后苏联的国情突出表现为:
经济发展失速? 面临战争威胁?“生活物资匮乏”、“受苦的人”
小结:分析紧急状态下的国情应首先考虑国家需求,分析缓和状态下应首先考虑民众个体需求。
此时苏联的问题是在于没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搞清究竟是国家要当世界领头羊还是人民要生活(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讨论:改革 为什么改? 为谁改? 以及应该怎么改?
人民的幸福生活;国家富强
调整农轻重比例、激发活力
为谁改?
为什么改?
该怎样改?
农轻重比例失调;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生产积极性不高
高度集权体制;
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善党的领导
人物 所改变的 未能改变的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二战后初期苏联的发展(斯大林)
①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②原子弹、氢弹爆炸
③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二战后,在斯大林模式下,取得巨大成就: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阻碍苏联的发展。
改 革
斯大林
( 1878年-1953年)
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生产关系)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行调整和变革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背景:
(二)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⑴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⑵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
⑶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⑷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等人试图改革旧体制。
二战后苏联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二)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赫鲁晓夫
(1953—1964)
赫鲁晓夫如何认识苏联国情
赫鲁晓夫继承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主观地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完全和最后的胜利,苏联已进入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已完成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提出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进军),提出了到1980年左右“在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诱人口号。还认为既然苏联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那
错误:赫鲁晓夫的社会主义观和做法已经在脱离实际的基础上更加脱离实际,这使得许多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改革措施,结果却事与愿违。
本质:没有正确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结果就是采取的措施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改革措施,结果却事与愿违。
么,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在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是不存在阶级和国家的。 于是“全民党”和“全民国家” 的论调应运而生。赫鲁晓夫还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
他以农业为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接着进行了以改组上层经济管理机关为中心的工业、建筑业改革。
—智效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与现实社会主义 》, 海派经济学 2003 卷第 3 辑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美苏重大历史事件
农业 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农业集体化) 加大农业投入、 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建立华约
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
工业 技术上落后的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民生 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 兴建“极简主义楼房”
思想 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严重。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外交 国家与外部世界的隔绝 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
2.措施:
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世界的隔绝。
——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苏联)
突破口侧重点
贫穷落后
矛盾尖锐
国门封闭
赫鲁晓夫首先从农业入手,一是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用收购制代替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园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二是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播种面积,种植玉米,增加粮食产量。三是取消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方面,赫鲁晓夫发现中央很难把全国20多万个企业都集中管理好,力图改变这种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他陆续把1.5万个中央直属企业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管理,同时扩大了加盟共和国的管理权限。1962年9月9日,哈尔科夫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他建议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而不用行政手段,来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各种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行制定。利别尔曼还主张把赢利率,作为衡量企业好坏和规定奖金多少的标准。利别尔曼的改革方案得到赫鲁晓夫的支持,并开始在乌克兰的一些工厂试行。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史料阅读:
是对苏联模式的局部调整,是在苏联模式框架下的“小修小补”
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是苏联在赫鲁晓夫任内主张的外交政策。其实际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避免战争;而在和平的竞争中超越美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取得政权,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对亚非拉尚未或未完全实现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则积极渗透共产主义思想,以便使这些国家也和平过渡到自己的战略轨道内,扩大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赫鲁晓夫时代,政治气氛空前宽松。
史料阅读:
材料一:1956年2月14日——2月25日,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召开,来自苏联的1355名代表和东欧各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赫鲁晓夫数次抨击党内个人崇拜现象。会议闭幕的当天深夜,代表们突然被召集到克里姆林宫,等待他们的是赫鲁晓夫和他带来的一场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4个半小时的报告中,赫鲁晓夫谴责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犯下的罪行,抨击了农业政策的错误和军事指挥上的无能。会议期间,赫鲁晓夫特别强调不要将话题扩散到党外。然而不久后,苏联党中央就把秘密报告的材料印发给了全国700万党员和1800万共青团员,全面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运动。
——张树华著《俄罗斯之路三十年》
材料二:(《秘密报告》传达后)一批大学生和工人聚集在第比利斯的街道和广场上,他们提出了“不许批评斯大林”的口号。 ——《苏共中央对传达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后所出现问题的应对和处理》
材料三:“最近资产阶级报刊广泛进行污蔑性的反苏宣传,反动派企图利用有关苏联共产党指责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一些事实来作为进行这种污蔑的理由” ——《苏共中央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
材料四:在这个报告的影响下,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匈牙利发生了严重的流血事件,主张改组政府,结束一党制,成立多党派联合政府,仅首都布达佩斯一地就有25000人死亡,5万多人受伤。
思考: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对改革有什么促进作用?这种突然袭击式的批判有什么弊端?赫鲁晓夫前后矛盾的做法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利于让全党和人民群众认识到斯大林主义的危害,对当时的平反工作和苏联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突然袭击式的批判没有经过充分的思想解放,容易导致思想的混乱;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反扑、污蔑;
赫鲁晓夫前后矛盾的做法体现了他个人性格的反复无常。
改革的另一面-----一些料想不到的结果
问题:你能从以上材料中找到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的原因吗?有何启示?
从玉米运动看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的原因”:
③赫鲁晓夫主观专断、急躁冒进,;
①玉米种植未能结合国情,因地制宜;
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苏联模式,只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
启示:改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敢于突破僵化模式的束缚
材料一:美国之行坚定大种玉米的信心……(但)苏联除
乌克兰和欧洲南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都处在严寒地
带,日照时间短,气温低,根本无法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要
的环境要求;对玉米的播种面积、播种结构、单位面积产
量及总产量等还是不顾实际地提出一系列的计划指标,仍然实行劳动日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制度等;赫鲁晓夫改革中凭个人直觉瞎指挥、一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玉米种植中的出现所有反对意见,不论正确与否,一律否决。 —《苏联农业改革之玉米运动》
材料二:头几年的谷物产量增加了,但接着又保持不变……1963年出现了一个转折点:苏联停止将粮食和谷物输出到东欧附属国家。相反地,苏联买进外国的谷物,用了372吨黄金来付账——超过该国黄金储备的1/3。这使苏联颜面尽失。
——《舌尖上的历史》
⑴赫氏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⑵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⑶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解放作用,促进民主化;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⑷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
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3.改革成果与问题:
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1958 年,莫斯(Maryinaroshcha)
地区正在修建赫鲁晓夫楼时的场景
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材料一: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材料二: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俄国史》
评价:赫鲁晓夫-----毁誉参半的一生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三)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①赫氏改革失败,国家混乱
②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突出
1.背景:
勃列日涅夫如何认识苏联国情
“什么是社会主义”:已建成社会主义,具备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 ;苏联所需要的是发达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不需要进行大的改革,更不用说根本性改革。
“怎么建社会主义”:逐步终结了其前任赫鲁晓夫的缺乏系统规划且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改革后,奉行斯大林主义,后又提出了“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口号,主张依靠强大的先进工业和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将满足公民的多方面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的主要目标,推行“新经济体制”。
2.措施:
①前期:在工业领域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后期:改革停滞不前,日趋保守。
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第二阶段,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经济改革步伐减缓,停留在对以往改革的调整和修补状态,没有任何创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停滞和下降的趋势。
1971年的苏联共产党二十四大后,就不准用“改革”一词了,改用“完善”一词,认为苏联对原有的体制不需要改革。俄罗斯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改变是苏联向“停滞”过渡的标志。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命令式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根本的触动,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
第一阶段,自1964年到70年代初进行了新一轮的经济改革。“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作用;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在农业领域,采取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发展规模扩大,苏联综合国力增强,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物价长期稳定;人均肉、奶、蛋、鱼、面包、瓜果、蔬菜的消费量增加了
史料阅读:
特点: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对企业和工人的物质刺激。
实质: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是对苏联模式的局部调整,是在苏联模式框架下的“小修小补”
⑴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经济体制有所改变;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
⑵问题:
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加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改革成果与问题:
1963~1983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
1975年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持续低速发展: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为美50%(苏联称67%);社会总产值为美40%; 工业劳动生产率为美50-55%; 农业劳动生产率25%; 科技落后美国10-20年。苏联的农业拖了国民经济的后腿, 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水浇地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7.3%。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称为“停滞的年代”。
勃列日涅夫时期,美苏双方展开的军备竞赛令人咋舌。从地球争到宇宙的大赛。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苏联军事实力的迅速膨胀,逐步改变了美苏军事力量的对比。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海军在由近海防御舰队扩建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战略核武器方面,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首次超过了美国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70年代初,美苏军事力量基本达到均衡,此后日益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这样,苏联只花了不足10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对美国的战略均势地位,步入超级大国行列。苏美在军事力量上的势均力敌,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争霸。
分析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的军备竞赛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军事工业上的投入占整个工业生产的80%。民用工业和农业的生产水平则低到令人发指。到80年代中期,苏联的民用工业技术和组织水平还停留在30年代,农业则是20年代水平,结果就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以农业生产为例,70年代初,美国单个农民的生产效率是苏联的10倍,70年代,美国农业从业人员占2.5%—3%,而在苏联占25%。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落后,生产效率的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停滞。
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出现经济衰退。
材料一: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中,从未进行过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像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一样对社会下达各种指令和指标,为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行为的标准。
(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
——《抑制创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整理)
材料二:他无视70年代末,世界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坚持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他被暂时的繁华表象所迷惑,改革半途而废了。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失败的原因: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缺乏活力;
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苏联模式;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
4.分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国家政治、经济领域积累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危机四伏。
⑴国民经济军事化,导致经济衰退与恶化;
⑵政治生活日益僵化;
⑶斯模式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如何认识苏联国情
“什么是社会主义”:从最初的坚持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到以抽象人道主义价值观、历史观来指导苏联改革,逐渐形成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路线。
“怎么建社会主义”: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力面进行改革的方针。“新思维”在“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下,在提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同时,抹煞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性和斗争性。“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则进一步认同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观,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建制和市场经济模式作为苏联盲目模仿和追求的目标。
⑴经济体制改革:
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⑵政治体制改革:
①取消苏共领导地位;
②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
③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行政治“多元化”
2.措施:
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史料阅读:
苏联经济改革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推行私有化,要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认为现在国家集中的资产过多,人民同国有制关系疏远,职工没有主人翁感和积极性,因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所以要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道路。
指导思想推行多元化,实质上是指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提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是戈尔巴乔夫全盘西化的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
农业上,通过实行土地承包来改革土地制度。苏联政府颁布了《个体劳动法》和《合资企业法》,允许私有制存在,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1987年颁布《国有企业法》,宣布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它力图消除计划经济对企业的控制,但由于缺乏真正的市场机制,又削弱了党对企业的领导,对苏联经济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导致经济由低速增长变为负增长。
——李世安主编《世界当代史》
1990年3月召开会议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日益动荡。新成立的非正式组织有6万多个……党内思想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历史,反对列宁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由此可见,此时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领导地位;对苏联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至此,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
(2)结果: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它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
1991年8月19日试图阻止苏联分裂的政变失败,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1) 戈尔巴乔夫背叛说;
(2) 石油价格波动说;
(3) 大国沙文主义说;
(4) 军备竞赛说;
(5) 官僚腐败说;
(6) 和平演变说;
(7) 体制僵化说;
(8) 民族矛盾说;
(9) 历史合力说;
(10)意识形态说。
(1)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之后许多加盟国家也宣布独立;为了遏制独立势头,1991年3月,苏联进行全民公决,赞成保留联盟的占76%,但要削弱中央权力,增强各国独立性,并把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1991年8月14日,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预定20日签署。
(2)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少数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3)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苏联不复存在。
经过
苏联解体原因
众说纷纭
材料一:1988年,苏联分配给重工业的资金为工业投资的90%,食品工业的投资仅占6.3%……消费品的生产在减少。市场上出现了“面包荒”“药品荒”等,人们抢购成风。 ——向祖文《苏联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苏联领导人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长期存在着偏见。他们过于强调宗教是旧社会的残余和落后现象,突出无神论与宗教的对立性,对和平时期宗教在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社会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肯定不足。 ——戴桂菊《“分离”还是对峙》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冷战开始了。一批西方政治家、外交家,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他们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用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变得对资本主义无害,逐步演变成和西方一样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 ——日志著《和平演变》
材料四: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成了决定苏联命运的一个特殊的政治因素,在改革浪潮中兴起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摧垮了联盟大厦。苏联的解体,与历史上没有很好解决民族问题直接有关。
——左凤荣《分崩离析:民族问题的总爆发与苏联解体》
根据材料以及你所了解的关于苏联的历史,谈谈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现实原因: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
3、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4、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5、美苏争霸、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6、宗教问题、民族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7、共产党自身建设没有搞好(特权、腐败、脱离群众等)
8、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克里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苏联“剧变”包括: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党的地位;苏联解体,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独立后的15个加盟共和国无一例外地宣布彻底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决裂,朝着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方向体制转型;独立后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不再坚持原来的社会主义作为发展方向,而是朝着西方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方向发展。
——陆南泉《关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模式与苏联剧变原因问题的看法》
解体与分裂
前苏联之所以叫解体,是因为加入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联邦以外原本就不是一体,而是苏联成立前沙俄通过武力夺取了周边国家的领土,而建立的与俄罗斯民族在历史上没有多少渊源的联邦主体。这些加盟共和国早就要独立。苏联倒台之后,这些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不可能重新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叫解体。分裂不同,历史上有许多民族分裂过,比如德国,二战后分裂为两个国家,但他们是一个民族,最终走向了统一;朝鲜二战后也分裂了为两个国家,但相信最终也会走向统一;越南二战后也分裂为南越北越,1975年最终实现了统一。分裂的国家大多是同一个民族,基于民族感情大多数人向往统一,所以最终会实现统一。而前苏联不同,过去统一在一起是被迫的,分开才是所有加盟民族的愿望。这就是解体与分裂的不同。
史料阅读:
4.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
材料一:他提出了通过租赁承包制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利用农村的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红利来发展农业生产。可惜由于太急功近利,不等农业生产发展取得真正的提高就将工作中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其结果是其农业又一次出现了倒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摆脱危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是在最终促成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的彻底瓦解,从而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浅析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及教训》
材料二: 1988年3月13日,《苏维埃俄罗斯报》登载了列宁格勒工艺学院讲师尼娜安德列耶娃题为《我不能放弃原则》的读者来信。信中指出:“经过与青年们长时间的坦诚交谈,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对我国无产阶级专政以及我国当时领导人的攻击,不仅针对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精神道德层面,它还关系到整个社会根基。”“各种组织的头头常常谈论以‘议会制’为基础的‘分权’、‘自由贸易联盟’、‘独立出版社’等话题。这一切都表明当前我国争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并由此扩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的一切方面的改革是否需要党和工人阶级的领导。 ”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①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改革 背景 内容 效果 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 ⑴二战后,苏联恢复和发展 国民经济; ⑵斯大林模式弊端 ⑷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等人试图改革旧体制 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经济: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推动农业发展;政治: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取得了一些成效。 经济: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政治: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赫氏改革失败,国家混乱 ②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突出 在工业领域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经济体制有所改变;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 ⑵问题: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②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①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
②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戈尔巴乔夫改革 ⑴国民经济军事化,导致经济衰退与恶化; ⑵政治生活日益僵化; ⑶斯模式的弊端; 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②政治:取消……放弃……实行……③思想上:在意识形态上抛弃……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苏联解体
总结:苏联的改革
问 题 赫鲁晓天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 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比例严重失调)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异同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思考:二战后苏联三次改革给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发展与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2.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社会主义改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政治、经济政策,与时俱进,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要使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协调发展;
6.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政治建设要围绕经济建设进行。
7.改革必须注重增强企业活力和地方的积极性
8.不断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9.改革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
10.把诚心诚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紧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三、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东欧原是地理概念,一般指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东至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区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东欧国家”则成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特指战后在中欧和南欧建立的除苏联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都曾获得苏联不同程度的帮助。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五国主要利用了苏军挺进东欧的有利条件;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主要利用自己的力量解放全国;
民主德国(东德)是在柏林危机发生、德国分裂的情况下,在苏占区成立。
东欧八国的领土面积约127 万平方千米,人口约9 000 万,它们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显著地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地理范围和世界影响。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⑴ 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⑵弊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⑶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
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1.建设、改革的背景
经互会的标志
2.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模式)
⑴措施: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 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⑵问题: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 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1950 年6月27日在J.B.铁托的倡导下,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颁制《关于劳动集体管理国营经济企业和高级经济联合组织的基本法》,规定由企业全体就业人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的工人委员会代表社会,根据国家经济计划,以及振兴法律、法规确定的权利义务对企业进行管理;宣布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从1953 年起,又把自治范围扩展到教育、科学、文化、保健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实行社会自治。1964 年以后,进一步减弱联邦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扩大企业以及共和国和自治省的自主权,实行经济的分散化管理,把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定为南斯拉夫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制度。
: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56—60),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农业增产。
波兰
3.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
匈牙利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允许合作社和企业自订生产计划。
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结果: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4.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概况: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改革的《行动纲领》,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等。这场改革运动被称为“布拉格之春”。
结果:苏联对此不能容忍,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改革。
领域 内 容
政治 领域 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离
加强民族阵线作用,广泛发扬民主;以法律保障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迁徙和出国的自由
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经济 领域 改革国家计划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完全独立经营
取消外贸国家垄断
: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家只下达利润指标。成果:经济稳步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5.民主德国
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东欧各国大多采用苏联模式的原因及影响
1. 原因
(1)战后东欧各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2)苏联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对东欧各国的扶助。
(3)战后国际形势复杂,资本主义世界敌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2. 影响
(1)短期内为东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战后重建起到促进作用。
(2)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利于东欧各国的进一步发展,对后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美苏冷战开始后,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东欧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斯大林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加大了一体化的力度, 以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主要表现为:
斯大林把苏联经验全部强加于东欧,敦促各国只能严格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上,东欧几乎是全部照搬苏联模式。 很快,这种模式的不适应性就显露出来: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轻工业农业落后、建设速度缓慢等,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和西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
苏联干涉东欧国家的内政外交,存在霸权主义的倾向。苏联要求东欧国家都要无条件地维护以苏联为中心的无产阶级国家利益,在双方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 别国利益要服从苏联利益。
苏联在对东欧的援助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的民族利己主义。苏联不允许东欧国家独立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了东欧国家的民族利益。
史料阅读:
苏联对东欧政策的变化
(二)东欧剧变
⑴内部原因
①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处在冷战阴影下,受苏联的控制和影响,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既阻碍东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伤害了东欧人民的感情。
②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产生了许多问题,使其经济发展缓慢;政治、经济危机严重,执政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日益脱离群众。
⑵外部原因 (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①苏联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推动了东欧各国执政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②西方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资金技术的援助引诱、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
2.剧变表现: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3.结果:1989—1992年, 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4.本质上都是社会制度、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原因:
进入80年代,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为了迅速发展经济,东欧国家大举借债,导致财政赤字剧增,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不断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陆南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和平演变”是指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促使它们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该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和平演变”成为美国在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政治上,美国承认东欧各国政府的法律地位,直接与东欧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同时,美国表明立场,将苏联与东欧区别看待,以此来分化苏联与东欧关系。其次,在经济方面,加强与东欧各国经济贸易与往来,分化瓦解东欧的苏联式的经济模式。再次,在加强政治、经济交往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在批评社会主义文化(以苏联文化模式为主)的同时,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与渗透,达到在文化上同化东欧的目的。在美国新闻署和中央情报局牵头下,美国成立了一些带有半官方色彩的非政府组织及一些中情局的外围组织, 如法菲尔德基金会、争取自由欧洲委员会、国际自由记者联合会、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时代公司、国际笔会等非政府组织。
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下,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一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和平演变
东欧剧变中的主要国家:
①波兰
②民主德国
③罗马尼亚
④匈牙利
总的看来,
①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③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⑤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⑤捷克斯洛伐克
⑥保加利亚
⑦阿尔巴尼亚
⑧南斯拉夫
西德吞并东德,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一分为六,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阅读并梳理教材,说明东欧建设了怎样的社会主义?试图进行怎样的改革?结果怎样?
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
试图进行怎样的改革:
东欧各国的结局如何:
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依据国情 自主改革 独立发展
政治经济困境 东欧剧变
东欧的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20 世纪 50 年代, 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和苏联的实践, 在经过了一个极短的过渡时期以后, 先后宣布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到了 80 年代, 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发动大规模改革的同时, 普遍重估了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不同程度地调低了原来的历史定位。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依据国情、自主改革、独立发展,走一条结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⑶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一)准备
1.过渡时期
随后,中国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 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
1.决策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的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成就
⑴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⑵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⑶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3.中共十九大:背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意义: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4.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九大,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扩展: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包干到户、到组。
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③改革购销体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④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影响
①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
③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1世纪初,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江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走出去”战略,之间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2001年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前途光明。
成就
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的措施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随之调整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
2.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从农村到城市,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三农问题
4.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改革和解决 改革开放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放了生产力
5.政府存在的意义是保障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
6.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维护底层受压迫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在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实践相联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
8.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正确回答了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和所处的历史条件下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并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奋勇前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
阅读并思考这些论述,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
2.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诚心诚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紧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7.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在历史感悟中回望现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要立足本国国情,破除僵化、与时俱进。
要有科学的战略思维,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为人民着想,走群众路线,积极发动群众力量。
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处理好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
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
一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多国实践: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挫折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发展
尝试
巴黎公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巨大
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1)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3)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
(4)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
某种程度上讲,主权国家的目标在于国家利益的实现,而特定发展模式只是它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所以选择特定的发展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该国的特定的国情。历史经验表明当代社会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
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潮头起落。究其根本,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国情影响发展模式的选择,还可以观察到,变化的、多样的国情对发展模式产生变化的、多样的要求。这就需要对社会主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这才是对待社会主义正确的态度!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社会主义潮头起落几十年,关键不在社会主义,而在国情,是发展模式调整适应国情,而不可能是国情调整适应模式。国情是危急关头的社会主要矛盾,也是地图上看似不相关但却潜移默化的地缘,是门外的世界,也是你我内心的欲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适合放之四海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也没有永远神圣的金科玉律。它只是我们要走过去的一座桥,一段路,我们的目的在远方。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知识体系】
1、准备:1949—1978年:
(1)过渡时期(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成就;十九大
3、意义:
1、建设、改革的背景:
2、南斯拉夫改革:(1)内容:(2)效果:
3、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内容:(2)效果:
4、其他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
5、东欧剧变:(1)背景:(2)剧变 ①表现:②类型:
1、发展、改革的背景:
2、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3、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4、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背离社会主义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对苏联模式局部调整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易错警示
1. 苏联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对苏联模式的局部调整,是在苏联模式框架下的“小修小补”,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不是局部调整,而是对苏联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2.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联系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
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A
走进高考
2.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A
3.(2018·江苏高考·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
4.(2018·海南高考·11)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万隆会议召开 B.越南战争爆发 C.苏共“二十大”召开 D.朝鲜战争停战
C
5.(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A
2. [2013·全国Ⅰ卷]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课堂练习
1.据统计,苏联的工业生产在“四五”计划期间超过战前水平的 73%,其中重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轻工业增加了 23%,军事工业仍然受到最多的关注,成功爆炸原子弹。这表明 (  )
A. 苏联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 B. 苏联建设成就奠定反法西斯物质基础
C. 苏联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发展契机 D. 苏联重建道路依然坚持了苏联模式
2. 1957 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 7 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 6 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 105 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
A. 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D
C
3.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
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
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
济体制” (  )
A. 对苏联模式有所冲击 B. 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
C. 完善和巩固了苏联模式 D. 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4.对下面漫画中的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  )
A. 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
B. 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C. 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
D. 导致了苏联全面解体
A
D
5.早在 1949 年,南斯拉夫共产党就进行了工人自治的最初试验。1950 年6 月,南斯拉夫通过了《工人自治法》,宣布“工人集体代表社会在国家范围内进行管理”,规定各工厂通过选举建立工人委员会。1951 年推出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此后,工人自治制度从工矿企业扩展到铁路运输、邮电和公共事业部门。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制度 (  )
A. 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消除了计划经济的影响
C. 解决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D. 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6. 1989 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丝绒革命”,剥夺了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
“丝绒革命”的含义应是 (  )
A. 暴力革命 B. 流血冲突
C. 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政权更迭 D. 在外力的干涉下实现了政权更迭
A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