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5章专项训练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创可贴和眼药水在家庭药箱中应属于 ( )
A. 外用药 B. 内服药 C. 医用器具 D. 特殊药
2.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 )
①交谈 ②握手 ③共餐 ④共用牙具 ⑤一起学习 ⑥共用注射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3. 某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可每到重要考试时他就情绪紧张、发挥失常,出现“怯场”现象。这说明该同学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训练和增强 ( )
A. 道德修养 B. 生理健康 C. 身体素质 D. 社会适应能力
4. 人之所以可以在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生活,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如图的作用属于 ( )
A. 皮肤 非特异性免疫
B. 溶菌酶 非特异性免疫
C. 抗体 特异性免疫
D. 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5. 站到体质测量仪上,它就会自动报出你的身高、体重,并计算出体重指数是多少,告诉你偏瘦、偏胖还是刚刚好,倡导人们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林依身高180 cm,体重60 kg,则她站到体质测量仪上,会显示 ( )
A. 超重 B. 肥胖 C. 正常 D. 瘦弱
6.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B. 病毒只能给人类、动物、植物带来危害,不可能造福人类
C. 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D. 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7.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
A. 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 B. 给小孩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C. 给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 D.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8.当你头痛、流鼻涕、发高烧时,采取下列哪种做法比较合适 ( )
A. 自行买药 B. 根据广告宣传买药
C. 找医生诊治 D. 喝热水,盖上棉被发汗
9. 目前人类尚未找到彻底治疗癌症的方法,因此预防是关键的环节。下列关于预防癌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坚持锻炼,劳逸结合 B. 只吃低脂肪素食
C. 保持良好的心态 D. 少吃煎、炸、熏、烤的食物
10.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有关毒品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 冰毒、可卡因、酒精都是毒品
B. 少量吸毒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C. 吸毒的人看到吸毒用品,就会毒瘾发作,是一种简单反射
D. 吸毒的人可能会因共用注射器而感染上艾滋病
11. 果脯、蜜饯是由新鲜的水果制作,味道甘甜,同时延长了水果的保存时间,这类食品延长保质期的主要原理是 ( )
A. 低温抑制细菌的繁殖 B. 隔绝空气使细菌无法繁殖
C. 高糖分使细胞中的水分渗出抑制细菌繁殖 D. 高温灭菌
12.学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后,某同学对所学知识作了总结,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 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 B. 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
C. 注射风疹疫苗预防风疹属于特异性免疫 D. 免疫系统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
13. 为增强学生体质,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下列有关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影响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增强肺活量 B. 促进生长发育 C. 改善血液循环 D. 容易骨质疏松
14. 今年春季新冠肺炎蔓延全世界,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浪潮,经研究,该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列关于对该病的免疫及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
B. 医院采集康复患者捐献的血浆,原因是血浆中有大量淋巴细胞
C. 该病毒侵入肺泡细胞,首先要突破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D. 小明一回家后,就用肥皂洗手,从预防措施来看是切断传播途径
15.禁止中学生吸烟,是因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下列有关吸烟说法错误的是
( )
A. 吸烟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B. 烟雾中有大量兴奋剂,可提高学习效率
C. 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
D.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对被动吸烟者也会造成伤害
16.预防艾滋病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科技的进步,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B. 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餐、握手以及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C. 研制艾滋病疫苗旨在提高人体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D. 对于艾滋病病患应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17. 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
B. 对于血液从伤口渗出的外伤患者,应在伤口处贴创可贴或用纱布止血
C. 对于突发心梗的病人,不要随意搬动,采取半卧位并及时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D. 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1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不会传染人,高温下病毒可彻底灭活),目前该病在我国呈点状分布,总体可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病死的猪和携带该病毒的猪是该病的传染源
B. 从免疫学角度判断,非洲猪瘟病毒属于抗体
C. 注射抗生素可以有效杀死非洲猪瘟病毒
D. 注射疫苗预防该病属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19. 网友流传“劝君更饮一杯酒,大吃大喝莫停手,酒席夜店连轴转,胃爆炸前新技能练上手”,对该顺口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暴饮暴食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愉悦,是释放压力的一种较好方式,利于身心健康
B. 整天泡在酒局、饭局中,暴饮暴食,生活极度不规律,情绪亢奋、精神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胃肠道动力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
C. 吃得过饱会使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极易发生胃穿孔、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D. 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20. 如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 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 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特异性免疫
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不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二、解答题(共60分)
21. 以下是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请说出它们的原理:(18分)
(1)将食物晒干存放不易变质,这是因为 。
(2)将新鲜蔬菜放入冰箱不易变质,这是因为 。
(3)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是因为 。
(4)铁罐包装的食品不易变质,是因为这种包装已采取 。
(5)你认为微生物的生长与 、 等因素有关。
22. 如图是某同学外出旅游时,所携带的药品使用说明书。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此说明书有“OTC”标志,说明该药为 药。该药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自行购买。(6分)
(2)你认为此药应在 (日期)之前使用。
(3)你在购买此类药品时应仔细阅读的内容有:药品名称、功能主治、 等。
(4)如果是外出旅游,下列哪项不是家庭小药箱必备的常用药 。
A. 碘伏 B. 螺旋藻 C. 创可贴 D. 感冒冲剂
23.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这种传染病是由英文名为SARS-CoV-2的病毒引起的,请用你所学的“免疫及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从传染病角度来看,SARS-CoV-2病毒属于COVID-19 这种传染病的 。
(2)疫情期间“口罩”、“SARS-CoV-2病毒检测试剂盒”成了世界上的紧俏防疫物资,人们“戴口罩”、政府用检测试剂筛查出病人后进行“隔离和治疗”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三个环节中的 、 。
(3)医护人员在一线战“疫”的同时,科技人员也在加紧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疫苗能预防新冠肺炎的原理是:新冠肺炎疫苗进入人体后能直接或间接刺激人体中的 细胞,使此类细胞中有的能记忆SARS-CoV-2、有的能产生“消灭” SARS-CoV-2病毒的抗体。通过“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
24. 近年来,全国交警进行交通严管,其中酒后驾车是重点整治对象。交警依据血液中酒精含量来判断是否酒后驾驶,但判断有无酒后驾车最方便的手段是现场检测司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研究表明,人体肺部的酒精气体浓度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关系。(15分)
注:根据我国2004年的修订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 mg/100 mL,小于80 mg/100 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车;大于或等于80 mg/100 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一个成年人的肺大约是由200万个肺泡组成,其意义是 。
A. 使肺内贮存的气体量增多 B. 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 使肺泡内氧的含量增加 D. 使气体流通快
(2)当酒精送到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时,被逐渐分解,因此长期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最大。
(3)当酒精进入人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产生麻醉作用,影响人的 系统,使司机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 ,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所以酒后驾驶是一种危险的驾驶行为,应该严厉禁止。
(4)交警在市区某酒店对一司机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呼出气体酒精浓度为18 mg/100 mL时,属于 驾驶。
第24章、第25章专项训练卷(二)
1. A 2. B 3. D 4. A 5. C 6. B 7. A 8. C 9. B10. D 11. C 12. D 13. D
14. B 【解析】A. 对侵入机体的病毒,机体既会发生体液免疫,又会发生细胞免疫,A正确;B. 医院采集康复患者捐献的血浆,原因是血浆中有大量能够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B错误;C. 该病毒侵入肺泡细胞,首先要突破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C正确;D.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等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故选:B。
15. B 16. A 17. D 18. A 19. A
20. D 【解析】A. 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侵入时,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因此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正确;B. 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正确;C. 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因此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错误。 故选:D。
21. (1)缺水抑制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低温抑制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除去了氧气,使食品与氧气隔绝
(4)真空包装
(5)水分 温度
22. (1)非处方 可以
(2)2022 年12月15 日
(3)用法用量、有效期等
(4)B
23. (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3)淋巴 特异性
24. (1)B (2)肝脏
(3)神经 大脑 (4)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