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师版)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0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 近五年真题可以看出,对于这部分主要侧重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考查蒸腾作用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较多。
考点02 叶片的结构 ☆
考点0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
考点04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
考点0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吸收: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此区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
2.运输:导管由下到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由上到下运输有机物。
考向0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例题1】(2024·天水)“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
【答案】成熟区
【解析】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可见,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变式1】(2020·广东)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图中④的______吸收
【答案】根毛区(成熟区)
【解析】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考点02叶片的结构
1.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1)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主要是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
(2)叶肉: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主要是营养组织。
(3)叶脉:含有导管和筛管,主要是输导组织,具有运输和支持作用。
2.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考向02 叶片的结构
【例题2】(2024·龙东)叶片由表皮、______与叶脉三部分组成的。
【答案】叶肉
【解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变式2】(2024·陕西)下图①②是葡萄叶的不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②进入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B.葡萄进行蒸腾作用,少量水分经②散失参与水循环
C.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细胞中的细胞核制造
D.①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答案】D
【解析】A.由②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A错误。
B.葡萄进行蒸腾作用,绝大部分水分经②气孔散失参与水循环育,故B错误。
C.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故C错误。
故选D。
考点0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意义:促进根尖对水分的吸收,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应用:移栽植物时,人们通常会在阴天进行移栽,或移栽后对植物进行遮阴,或剪去植物一部分枝叶,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考向0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例题3】(2024·安徽)幼苗和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______作用散失。
【答案】蒸腾
【解析】幼苗和植株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分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其中一小部分水供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利用,绝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变式3】(2024·烟台)缺苗要补苗,通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幼苗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
【答案】降低蒸腾作用
【解析】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考点04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考向04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真题
(2021·广东)关于树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保护根
C.“打针输液”主要为了提供无机盐
D.移栽后遮阳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D.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后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D错误。
故选D。
(2023·广东)观察漫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 B.移栽时带土坨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
C.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 D.夏日大树下可乘凉与蒸腾作用有关
【答案】A
【解析】A.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错误。
故选A。
(2021·广东)火龙果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营养丰富。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火龙果的抗旱能力,选择健康且生长一致的一年生火龙果盆栽苗200盆,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正常浇水(隔3天每盆浇水500mL),实验组干旱处理(不浇水)。第112天(16周)分别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组别 0天 第112天
土壤含水量 (%) 茎含水量 (%) 土壤含水量 (%) 茎含水量 (%) 根长 (cm) 根数 (条)
对照组 80.6 89.5 81.7 88.3 26.7 16.7
实验组 81.4 89.1 15.6 79.3 41.7 32.8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每组有苗100盆,统计各项指标时应计算检测数据的___________;如果盆数过少,会影响___________。
(2)第112天实验组的土壤含水量下降到15.6%,火龙果茎含水量下降到___________,表明茎的失水程度较土壤的___________(填“轻”或“重”)。
(3)经干旱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___________、根数___________,扩大了根与土壤的___________,从而使根尖的___________区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4)实验证明火龙果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区试验种植。
【答案】(1)含水量;平均值;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79.3;轻(3)增加;增多;接触面积;成熟(根毛)(4)抗旱/耐旱
【解析】(1)对照组正常浇水,实验组干旱处理(不浇水),可见本实验变量是含水量。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减少误差,提高可信度,所以本实验统计各项指标时应计算检测数据的平均值,而且实验盆数不能过少,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由表格中茎含水量的实验组数据可知,第112天实验组的火龙果茎含水量下降到79.3%。第112天后实验组中茎失水程度为89.1%-79.3%=9.8%,土壤的失水程度为81.4%-15.6%=65.8%,所以茎的失水程度较土壤的轻。
(3)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或根毛区,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对照组火龙果的根长为26.7cm,根数为16.7条,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为41.7cm,根数为32.8条,所以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增加,根数增多,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根尖的成熟(根毛)区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4)实验证明干旱处理的火龙果依然能生存下来,干旱促使火龙果增加自己的根长与根数,从土壤中吸收并利用水分,所以火龙果具有抗旱/耐旱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区试验种植。
(2024·广东)“月宫一号”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图甲),舱内有小麦、生菜、黄粉虫(富含动物蛋白,可食用)和微生物等。志愿者在舱内完成了370天的封闭实验。
请回答:尿液和生活废水经微生物处理后用于配制营养液,营养液中的水可被植物根尖的_______吸收,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绝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式通过_______(填结构名称)散出,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后供志愿者使用。
【答案】成熟区;气孔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该系统每天产生卫生废水、尿液等废液,这些废液经处理后,用于浇灌植物,营养液中的水可被植物根尖的成熟区吸收。植物吸收后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绝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式通过气孔散出,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后供志愿者使用。
专项
(2024·龙东)植物通过_____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C.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C符合题意。
故选C。
(2024·河南)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降低大气湿度
C.参与水循环 D.养育其他生物
【答案】B
【解析】
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促进降雨,B错误。
故选B。
(2024·绥化)在叶片的结构中,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窗口”的是( )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叶肉
【答案】B
【详解】B.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B正确。
故选B。
(2024·湖南)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 )
A.分解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C.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这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方式,也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题目中描述的“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正是蒸腾作用的体现,C符合题意。
故选C。
(2024·连云港)移栽植物最好在阴天或傍晚,必要时还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故选C。
(2024·新疆)为美化校园环境,同学们移栽了一些树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给树木“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
C.剪去部分枝叶增强蒸腾作用 D.选择阴天移栽减少水分散失
【答案】C
【解析】C.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苗的成活,C错误。
故选C。
(2024·齐齐哈尔)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B.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答案】D
【解析】D.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及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并能有效的散热,所以植物吸收的水分,虽然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不是一种浪费,D错误
故选D。
(2024·烟台)研究者测量了一棵灰树18小时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 B.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腾作用无关
C.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 D.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关性
【答案】D
【解析】A.根据曲线图可知:在上午6时至下午约5时,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下午5时两者相等;在下午5时至午夜0时,水分的运输速率小于吸收速率,A错误。
B.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可见,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腾作用有关,B错误。
C.根据曲线图可知,两条曲线的最高点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所以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并不相同,C错误。
故选D。
(2024·眉山)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
B.量筒中滴加油滴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C.实验结束后,A所在量筒比B所在量筒液面低
D.两量筒中液面差异的原因是枝条A进行了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D.液面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枝条A的蒸腾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D。
(2024·河南)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条的______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答案】蒸腾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条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2024·广西)6~10月是甘蔗伸长期,此阶段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叶片表皮的_____进入植株体内,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气孔
【解析】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叶片表皮的气孔进入植株体内,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2024·广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是由图中的[]________提供动力,运输到茎、叶等器官。
【答案】A蒸腾作用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会经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达植物各处,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可见,水分在玉米等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图二中的A蒸腾作用。
(2024·江西)营养液含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
【答案】成熟区
【解析】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水的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024·湖北)同学们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移栽,目的是降低番茄的_______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
【答案】蒸腾
【解析】移栽时,会损伤幼根和根毛,根的吸水能力下降,需要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移栽,可以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
(2024·南充)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中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_提供。
【答案】蒸腾作用
【解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方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温度,提高湿度,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图中的生理过程a蒸腾作用提供。
(2024·云南)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拉力,兴趣小组为了将这种向上的拉力演示出来,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连接处均密封。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A装置U形管中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导致B装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组别 条件 时间/min
1 ? 10
2 室内+加湿器 10
3 室内+电吹风吹自然风 10
4 室内+电吹风吹热风 10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
②通过___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气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答案】(1)蒸腾作用使试管内的水分散失,试管内的气压下降,小于外界大气压;叶
(2)室内;1、3
【解析】(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B装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蒸腾作用使试管内的水分散失,试管内的气压下降,小于外界大气压。A、B两组装置的变量是叶片,结果A装置U形管中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2)为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探究的条件这一实验变量引起的,需要设置一组为正常的条件作为对照来观察,如果这组实验的结果正常,说明其他的影响因素没有问题,这组用来对照的组称为对照组。表中1组是对照组,“?”处的条件应是室内。1、3组的变量是气流速度,可探究气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师版)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0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 近五年真题可以看出,对于这部分主要侧重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考查蒸腾作用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较多。
考点02 叶片的结构 ☆
考点0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
考点04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
考点0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吸收: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此区域有大量的_______,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
2.运输:导管由下到上运输_______;筛管由上到下运输_______。
考向0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例题1】(2024·天水)“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
【变式1】(2020·广东)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图中④的______吸收
考点02叶片的结构
1.叶片由表皮、_______与_______三部分组成。
(1)_______:由一层细胞组成,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主要是_______组织,起保护作用。
(2)叶肉: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组织。
(3)叶脉:含有导管和筛管,主要是_______组织,具有运输和支持作用。
2.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__围成的空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考向02 叶片的结构
【例题2】(2024·龙东)叶片由表皮、______与叶脉三部分组成的。
【变式2】(2024·陕西)下图①②是葡萄叶的不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②进入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B.葡萄进行蒸腾作用,少量水分经②散失参与水循环
C.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细胞中的细胞核制造
D.①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考点0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_______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意义:_______根尖对水分的吸收,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降低叶片表面的_______,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参与生物圈的_______。
3.应用:移栽植物时,人们通常会在_______天进行移栽,或移栽后对植物进行遮阴,或剪去植物一部分枝叶,来降低_______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考向0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例题3】(2024·安徽)幼苗和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______作用散失。【变式3】(2024·烟台)缺苗要补苗,通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幼苗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
考点04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_______,增加_______。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考向04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真题
(2021·广东)关于树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保护根
C.“打针输液”主要为了提供无机盐
D.移栽后遮阳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
(2023·广东)观察漫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 B.移栽时带土坨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
C.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 D.夏日大树下可乘凉与蒸腾作用有关
(2021·广东)火龙果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营养丰富。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火龙果的抗旱能力,选择健康且生长一致的一年生火龙果盆栽苗200盆,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正常浇水(隔3天每盆浇水500mL),实验组干旱处理(不浇水)。第112天(16周)分别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组别 0天 第112天
土壤含水量 (%) 茎含水量 (%) 土壤含水量 (%) 茎含水量 (%) 根长 (cm) 根数 (条)
对照组 80.6 89.5 81.7 88.3 26.7 16.7
实验组 81.4 89.1 15.6 79.3 41.7 32.8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每组有苗100盆,统计各项指标时应计算检测数据的___________;如果盆数过少,会影响___________。
(2)第112天实验组的土壤含水量下降到15.6%,火龙果茎含水量下降到___________,表明茎的失水程度较土壤的___________(填“轻”或“重”)。
(3)经干旱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___________、根数___________,扩大了根与土壤的___________,从而使根尖的___________区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4)实验证明火龙果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区试验种植。
(2024·广东)“月宫一号”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图甲),舱内有小麦、生菜、黄粉虫(富含动物蛋白,可食用)和微生物等。志愿者在舱内完成了370天的封闭实验。
请回答:尿液和生活废水经微生物处理后用于配制营养液,营养液中的水可被植物根尖的_______吸收,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绝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式通过_______(填结构名称)散出,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后供志愿者使用。
专项
(2024·龙东)植物通过_____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024·河南)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降低大气湿度
C.参与水循环 D.养育其他生物
(2024·绥化)在叶片的结构中,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窗口”的是( )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叶肉
(2024·湖南)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 )
A.分解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2024·连云港)移栽植物最好在阴天或傍晚,必要时还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024·新疆)为美化校园环境,同学们移栽了一些树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给树木“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
C.剪去部分枝叶增强蒸腾作用 D.选择阴天移栽减少水分散失
(2024·齐齐哈尔)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B.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2024·烟台)研究者测量了一棵灰树18小时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 B.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腾作用无关
C.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 D.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关性
(2024·眉山)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
B.量筒中滴加油滴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C.实验结束后,A所在量筒比B所在量筒液面低
D.两量筒中液面差异的原因是枝条A进行了光合作用
(2024·河南)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条的______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2024·广西)6~10月是甘蔗伸长期,此阶段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叶片表皮的_____进入植株体内,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2024·广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是由图中的[]________提供动力,运输到茎、叶等器官。
(2024·江西)营养液含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
(2024·湖北)同学们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移栽,目的是降低番茄的_______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
(2024·南充)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中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_提供。
(2024·云南)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拉力,兴趣小组为了将这种向上的拉力演示出来,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连接处均密封。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A装置U形管中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导致B装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组别 条件 时间/min
1 ? 10
2 室内+加湿器 10
3 室内+电吹风吹自然风 10
4 室内+电吹风吹热风 10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
②通过___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气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