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从诸葛亮的奋斗史看
剧场
地点
人物角色
主要剧情
评价标准:
1.时间地点合理(1星);2.人物设计恰当(1星);3.剧情真实生动(1星);4.用词简洁,逻辑通顺(1星);5.语言流畅,表达精彩(1星)
微项目学习:“诸葛孔明传”历史剧设计方案
围绕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生平及重要史事,小组合作,填写方案内容。
剧场一:韬光逐薮,心怀天下
一、韬光逐薮,心怀天下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群雄割据
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人口:5600万
↓↓↓
汉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人口:1572万
——引自袁延胜《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
诸葛亮为何隐居南阳?需要刘备三顾?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计老臣心。
——杜甫 《蜀相》
《三顾茅庐图》(局部)
刘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茅庐的诸葛亮。诸葛亮向其分析了天下局势,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一、韬光逐薮,心怀天下
隆中对
——诸葛亮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曹操和袁绍实力对比
袁绍:占据青、冀、幽、并四州之地,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
曹操:所据兖州、司州等地,多受战乱涂炭。所部官兵一度“兵不满万”。
官渡之战
V S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
一、韬光逐薮,心怀天下
·官渡之战·
时间:
双方:
特点:
策略:
意义:
○曹操为什么能战胜袁绍,统一北方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揽人才
屯田制度
民屯每50人为1屯,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
军屯以士兵屯田,60 人为1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
公元207年形势图
公元200年
袁绍VS曹操
以少胜多
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一、韬光逐薮,心怀天下
隆中对
——诸葛亮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若跨有荆、益
剧场二:运筹帷幄,火烧赤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曹操 《短歌行其二》
·诗歌反映了曹操怎样的壮心?·
二、运筹帷幄,火烧赤壁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赤壁之战·
时间:
双方:
特点:
结果:
意义: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VS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示意图
二、运筹帷幄,火烧赤壁
○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仅仅过去了8年时间,为什么曹操能战胜数倍于己的袁绍,却输给了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孙刘联军呢?
联合+火攻
VS
不习水战
不得民心
骄傲轻敌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200年
曹操和袁绍
以少胜多
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曹操胜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
曹操败
二、运筹帷幄,火烧赤壁
剧场三:三国鼎立,鞠躬尽瘁
曹操
(经营关中)
(统一北方)
刘备
(占据荆、益二州)
孙权
(经营南方)
(抢夺荆州)
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鼎足之势已形成
三、三国鼎立,鞠躬尽瘁
220年,代汉建魏
建都洛阳
魏文帝曹丕
221年,建立蜀汉
建都成都
222年,称吴王,229年称帝,都建业
汉昭烈帝刘备
吴大帝孙权
互不相让
难以统一
刘备(161-223年)
孙权(182-252年)
曹操(155-220年)
三国鼎立
1
关羽张飞先后离世,我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与我,为报知遇之恩,我不能停歇!传令三军,前军中军速去打探魏、吴国情,后军谋划我蜀汉发展,如有差错,军法伺候!
三国鼎立形势图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三、三国鼎立,鞠躬尽瘁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
政权由“多”到“少”
三、三国鼎立,鞠躬尽瘁
有人说三国战争不断,是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计策造就了历史的倒退,也有人说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说说你的观点?
材料一:
(曹魏后期从皖北到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晋书·食货志》
(吴都建业)“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
——晋·左思《吴都赋》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三国志·卷二十五》
材料二
三国末期应有3000万人,而东汉三国期间的人口谷底大致在2224万—2361万之间。 ——整理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经济由“衰”到“兴”
人口由“少”到“多”
三、三国鼎立,鞠躬尽瘁
(农田由官府和士兵耕种,村落间鸡鸣狗叫声此起彼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田野布满道路,土地肥沃,收货倍增)
(诸葛亮治理蜀国,开垦了广阔的田地,仓库充实,器械锋利,物资储备丰富)
州郡割据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蜀汉建立
三国鼎立
曹魏建立
孙吴建立
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大分裂
局部统一
统一?
三、三国鼎立,鞠躬尽瘁
208年
赤壁之战
229年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80年
西晋统一全国
317年
东晋建立
420年
南朝开始
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
494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虽然没有改变政权割据的状况,但它形成了局部性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诸葛亮多次出师北伐曹魏,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践行了他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体现了为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
诸葛亮(181-234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三国鼎立,鞠躬尽瘁
剧场
地点
人物角色
主要剧情
评价标准:
1.时间地点合理(1星);2.人物设计恰当(1星);3.剧情真实生动(1星);4.用词简洁,逻辑通顺(1星);5.语言流畅,表达精彩(1星)
微项目学习:“诸葛孔明传”历史剧设计方案
围绕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生平及重要史事,小组合作,填写方案内容。
刘备、诸葛亮
韬光逐薮,心怀天下
隆中草庐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诚心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被刘备的仁义所感动,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个志同道合的事业中。他的加入,为刘备的蜀汉政权注入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他的智慧,体现在“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在那“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之中,将蜀汉的弱小之势,化为巧取豪夺的智谋之源。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三国鼎立》学习任务单
一、韬光逐薮,心怀天下
请结合地图和书本内容,完成表格。
官渡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特点
策略
影响
二、运筹帷幄,火烧赤壁
请结合地图和书本内容,完成表格。
赤壁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探究活动: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会以多输少?
材料一:诸葛亮曾对孙权说: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周瑜传》
材料三: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张作耀《曹操传》
有人说三国战争不断,是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计策造就了历史的倒退,也有人说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说说你的观点?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一:
(曹魏后期从皖北到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晋书·食货志》
(吴都建业)“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
——晋·左思《吴都赋》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三国志·卷二十五》
材料二
三国末期应有3000万人,而东汉三国期间的人口谷底大致在2224万—2361万之间。 ——整理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微项目学习:“诸葛孔明传”历史剧设计方案
围绕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生平及重要史事,小组合作,填写方案内容。
剧场
地点
人物
主要剧情
评价标准:
1.时间地点合理(1星);2.人物设计恰当(1星);3.剧情真实生动(1星);4.用词简洁,逻辑通顺(1星);5.语言流畅,表达精彩(1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