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现诚邀您参与推荐丝绸之路邮票特展,撰写邮票解说词,以邮为媒,一起讲好中国故事。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峥嵘,呈现时代万千。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一张“国家名片”。
。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方寸之间触摸历史脉搏
。
。
。
壹
丝传千载,经纬天地
贰
承前启后,丝意远扬
叁
丝路重生,继往开来
壹
丝传千载,经纬天地
若无张骞出西域,何来美酒边塞诗
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梁启超
壹
史料1: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
史料2:匈奴日以骄,杀掠人民甚众。
——《汉书·匈奴列传》
目的:联络大月氏等政权共同夹击匈奴
阅读材料,结合地图并思考:
1.张骞此行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西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风险?
丝传千载,经纬天地
匈奴占领
壹
第一次
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结果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了解西域
“(张骞)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书.张骞传》
观看视频:你能体会到张骞怎样的精神品质?
丝传千载,经纬天地
精神:“持汉节不失”,忠于祖国;不屈不挠
壹
第一次
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结果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第二次
出使西域
发展与西域友好关系
了解西域
公元前119年
沟通西域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对比两幅图片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促进汉与西域的了解与往来
2.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丝传千载,经纬天地
阳关
·
张骞雕像
材料:“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古代对未知领域的探险称为凿空)
--《史记·大宛列传》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原因: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固定通道,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
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史记》中记载,此后,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一条横亘东西的道路逐渐成型,被今人称为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专门的机构——西域都护府
西汉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
●专业的人员——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颁行汉朝的号令,管辖西域36国。
壹
丝传千载,经纬天地
东南沿海港口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
锡兰
马六甲
海峡
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承前启后,丝意远扬
贰
班超年少时,曾为官府抄写文书以维持生计。但他总想在战场上报效国家。有一天,他抄写文书时,慨然扔下手中的笔,感叹地说:“大丈夫没有其他的志略,也应效仿张骞等人在边疆立功,怎能一辈子和笔砚打交道呢?”他毅然参了军。这就是“投笔从戎”的故事。
东汉形势图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西域
73年,东汉派兵出击匈奴,之后班超再通西域,助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
班超去世后,班勇子承父业
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对西域的职权。
想一想:汉朝对于西域的有效管理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表明自汉朝开始新疆地区就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承前启后,丝意远扬
贰
贰
承前启后,丝意远扬
西汉鎏金铜马
以大宛产的汗血马为参照精制而成。
琉璃制作
属于波斯萨珊王朝技艺
贰
中国
西域
丝绸、漆器等物品
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石榴、苜蓿等
承前启后,丝意远扬
承前启后,丝意远扬
贰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以下文物能证明什么?
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陕西法门寺出土
(南亚犍陀罗佛像)
何家村金银器
(吸收中亚地区的粟特风格)
证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
总结: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叁
丝路重生,继往开来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11年来,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或地区互通有无,贸易增长114.%,丝绸之路在新时代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项目化任务:
围绕丝绸之路主题,小组合作完成丝绸之路邮票特展,撰写邮票解说词。
要求1:将邮票分类,结合内容,给分好的展厅取名。
要求2:综合展厅内的邮票,配以解说词,要求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丝绸之路主宰了人类的过去,也必将决定世界的未来。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政治通融
经济贸易(丝绸、茶叶、马匹、瓷器)
文化交流(物质、精神、民族)
陆上:张骞出使西域
海上
推 动
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