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的第五课,共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灿烂的文化三个子目,子目之间呈现并列关系,共同讲述这一时期灿烂辉煌的文明成就。通过先前和本课所学,学生将会从不同角度认识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它不仅是政权分立、更迭频繁的时期,也是一个民族交融的时期,更是一个文化异彩纷呈的时代。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不仅是对秦汉时期的继承和创新,还为隋唐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通过先前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且更迭频繁、政局纷乱复杂、民族大交流大交融的历史特征,但是缺乏对此阶段科技与文化成就的认识。因此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这一朝代。然而因相隔年代较远,学生对此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不甚了解,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就利用较多的图片、史料和材料,甚至是拓展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目标 单元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1.通过归纳列表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齐民要术》、祖冲之的圆周率及这一时期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等人的经历和成就你,学习他们刻苦专研、勤学苦练的精神,开拓创新意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到原因。(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贾思勰其农学成就、祖冲之及科学成就及这一时期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
五、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及书法、绘画和雕塑成就,体会科学人文价值,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表格法、板书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法。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先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时代特征。那么对于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回顾脑海中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兴趣。
(二) 新课讲授 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xié) 【提问】(出示带有贾思勰的人物邮票和人物扫描)你们有谁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不妨为大家介绍介绍。 【提问】很好。贾思勰写了一部非常重要的农书,你知道这本书的名称以及名称的含义吗? 【引导】(出示表格和图片)《齐民要术》包含哪些方面的生产技术?请大家结合表格内容归纳概括。 【引导】(出示材料研读和历史图片)那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体现了哪些重要思想?请大家自由讨论,踊跃发言。 【归纳】你们说得真好!顺天时,是遵循自然规律;量地利,是遵循土壤条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贾思勰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引导】那结合所学内容,材料分析,《齐民要术》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结合人物扫描介绍贾思勰。 【回答】《齐民要术》。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 【回答】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积极讨论后回答: 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成功。 【回答】以民生为本;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精神…… 【回答】①这部农业科学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②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邮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一步步引导学生知道贾思勰其人及《齐民要术》中蕴含的重要思想,知道这不农书在当时及后世的地位和影响,学习贾思勰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精神。
贰·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 【提问】(出示人物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祖冲之吗?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回答】南朝时期,科学家、数学家。 【回答】祖冲之的原籍是范阳郡蓟县(现天津市蓟州区)。在西晋末年,祖家由于故乡遭到战争的破坏,迁到 出示人物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结合所获信息介绍历史
他是做什么的?哪位同学能帮老师介绍祖冲之? 江南居住。祖冲之的祖父,曾在南朝宋政府里担任过大匠卿,祖家历代对于天文历法也很有研究。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 人物,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2.祖冲之的成就 【引导】(依次出示材料)那这位大科学家都做出了哪些成就呢?请大家结合课本和老师出示的材料进行抢答,看哪位同学反映的快?手举地高? 材料1:《九章算术》史料和表格 材料2:算筹、《缀术》图 【讲授】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部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材料3:《大明历》、祖冲之环形山、祖冲之小行星及其文字材料 材料4:千里船、指南车、水碓图片 【补充】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回答】(1)数学: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回答】(2)运算工具——算筹;著作——《缀术》。 【回答】(3)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510年,《大明历》正式颁行。 【回答】(4)祖冲之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本处知识较为简单,因此通过出示多则材料,学生抢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出示图片、表格、史料等多种材料,帮助学生深刻了解科技文化成就,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有助于学生学习祖冲之身上刻苦专研、勤学苦练的精神,开拓创新意识。
叁·灿烂的文化
1.书法 【提问】(出示不同字体的图片)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你知道原因吗? 【引导】那这一时期都出现了哪些著名的书法名家呢?他们的书写风格一样吗?有哪些代表作?请大家积极讨论。(学生讨论后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东汉末年书画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开始发生变化 积极讨论后发言: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推动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擅长行、草、隶书, 知道书法艺术成就的原因,培养唯物史观。 了解这一时期著名的书法名家及其风格,尤其是将书法
出示课件,展示书法名家的人物图片、风格介绍和书法作品图片) 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擅长楷书、行书、草书。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王羲之及其代表作。
2.绘画 【讲授】(出示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和课件内容为大家介绍名家顾恺之以及其代表作品。 【讲授】(出示《女史箴图》相关介绍及局部摹本)《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此图分段描绘《洛神赋》内容,构图连贯,设色浓艳,画法古拙。见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相逢,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来洛水女神驾六龙云车离去,洛水女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 【回答】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补充】顾恺之(348—409年),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当时人称“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他提出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绘画主张,至今仍为中国画的基础理论与指导纲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正式列入正史传记的画家,也是有画迹、画论著述流传至今的最早的著名画家。 通过讲述《洛神赋》的部分内容,加深学生对美感和艺术的学习。 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3.雕塑 【引导】(出示课件)结合课本,这一时期还取得什么成就?哪位同学能结合课件为大家介绍这些成就? 【回答】雕塑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结合课件,走上讲台为大家介绍雕塑所取得的成就: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学生上前讲述,形成良好课堂氛围,引领学生带头的榜样示范作用。
4.文学 【引导】(出示《观沧海》《敕勒歌》)请同学结合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找到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并将表格填写完整。 通过耳熟能详的歌曲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文学成就的印象。
(三)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不仅有农学、数学等领先世界的科 课堂小结,梳理本课主要知识脉络,
技成就,还有书法、绘画、雕塑、文学等许多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为中华文明作出重要贡献。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大家,请同学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和成就。 做好笔记,跟随老师一同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 知道这一时期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位置。
九、 随堂练习 6道单项选择(详见配套课件)
十、板书设计
十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