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9 11:4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的科技与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学习目标
1
2
3
通过归纳列表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齐民要术》、祖冲之的圆周率,以及这一时期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等人的经历和成就你,学习他们刻苦专研、勤学苦练的精神,开拓创新意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到原因。(历史解释,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家国情怀)
【第一篇章】
贾思勰和
《齐民要术》
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xié):
人物扫描
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北魏青州益都人。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属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
约在北魏(公元533年)至东魏(公元554年)间,贾思勰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
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2、《齐民要术》:
“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指平民百姓
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
《齐民要术》包含哪些方面的生产技术?
卷数 所述内容
卷一卷二 农作物耕种,以及具体谷类、纤维、油
料作物的栽培等
卷三卷四 蔬菜、木本作物栽种和果树栽培等
卷五卷六 林木、染料作物、畜牧、养鱼等
卷七卷八卷九 食品酿造、加工、贮藏和手工业等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材料研读:
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体现了哪些重要思想?
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成功。
顺天时——遵循自然规律
事半功倍
量地利——遵循土壤条件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谚曰:“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齐民要术》
研究整理前人农业著作
搜集和记录
农谚民谣
汲取农民经验并实践、总结
亲自实践
以民生为本;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精神
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2、《齐民要术》:
①这部农业科学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②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烹任百科全书
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认为《齐民要术》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菜会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第二篇章】
科学家
—祖冲之
贰·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
朝代:南朝时期
职业:科学家、数学家
简介:
祖冲之的原籍是范阳郡蓟县(现天津市蓟州区)。在西晋末年,祖家由于故乡遭到战争的破坏,迁到江南居住。祖冲之的祖父,曾在南朝宋政府里担任过大匠卿(主持建筑工程),祖家历代对于天文历法也很有研究。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
祖冲之(429-500年)
贰·科学家祖冲之
2、祖冲之的成就:
(1)数学: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朝代 科学家 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值
西汉 刘歆 3.1415
东汉 张衡 3.1466
魏晋 刘徽 3.1416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 —3.1415927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九章算术》
贰·科学家祖冲之
(2)运算工具——算筹;著作——《缀术》。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部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祖冲之计算所使用的工具——算筹
2、祖冲之的成就:
贰·科学家祖冲之
2、祖冲之的成就:
(3)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510年,《大明历》正式颁行。
为纪念祖冲之,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祖冲之环形山
祖冲之小行星
贰·科学家祖冲之
2、祖冲之的成就:
千里船
水碓磨
指南车
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
(4)祖冲之很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duì)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贰·科学家祖冲之
2、祖冲之的成就:
(5)机械制造:其他方面成就: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第三篇章】
灿烂的文化
叁·灿烂的文化
1、书法: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东汉末年,书画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开始发生变化。
甲骨文
草书
楷书
隶书
小篆
行书
叁·灿烂的文化
1、书法:
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锺繇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推动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胡昭
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锺氏小巧
胡氏豪放
锺繇《宣示表》
胡昭作品
叁·灿烂的文化
1、书法:
东晋时的书法名家——王羲之
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擅长楷书、行书、草书。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兰亭序》
王羲之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叁·灿烂的文化
2、绘画:
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顾恺之(348—409年),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当时人称“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他提出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绘画主张,至今仍为中国画的基础理论与指导纲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正式列入正史传记的画家,也是有画迹、画论著述流传至今的最早的著名画家。
叁·灿烂的文化
3、雕塑:
"其中一个妇女正对镜自理,镜中映出整个面容,画家巧妙地展现出那种顾影自怜的神态。另一妇女照镜,身后有一女子在为其梳头,梳头的少女表现的尤为秀丽。旁边放有镜台仓具。三个人的姿态各不相同,却都让人感觉到幽雅文静,姿态端庄。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
叁·灿烂的文化
3、雕塑: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此图分段描绘《洛神赋》的内容,构图连贯,设色浓艳,画法古拙。见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相逢,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来洛水女神驾六龙云车离去,洛水女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
叁·灿烂的文化
3、雕塑:
云冈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叁·灿烂的文化
3、雕塑: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2000年洛阳龙门石窟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叁·灿烂的文化
4、文学:
建安文学
陶渊明
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
刚健雄劲
田园诗清新自然
慷慨豪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细腻婉转
课堂小结
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文学:建安文学、北朝民歌、南朝民歌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书法: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数学:南朝,祖冲之,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雕塑:山西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课堂练习
1.《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   )
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返道”“则会劳而无获”。这段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农业生产需要( )
A.注重工具创新 B.改良作物品种
C.因时因地制宜 D.适应市场需求
3.《齐民要术 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与这种农业思想理念有相似主张的学派是(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D
C
B
课堂练习
4.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
A.发现了圆周率 B.编写《九章算术》
C.发明十进位法 D.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数字
6.“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名作是(   )
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宣世表》 D.《洛神赋图》
5.如图为纪念祖冲之及其计算出的圆周率的邮票。图中圆及其内的正多边形代表了祖冲之借鉴自三国时期刘徽的计算方法“割圆术”,下侧的横竖短棍代表了其借助的中国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以上邮票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A.祖冲之的机械制造成就
B.祖冲之的成就传入日本
C.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D.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