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三章评估测试卷
(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
A.甲烷、氧气、氢气和水蒸气 B.甲烷、氨、氢气和氧气
C.甲烷、氢气、氨和水蒸气 D.氨、氧气、氢气和水蒸气
2.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始生命最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原始生命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
C.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
D.米勒实验可说明原始地球可形成原始生命
3.化石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晚近地层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证据
C.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比鱼类早
D.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4.(2024长春中考)如图是不同地层生物化石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5.下列能够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
A.古代生物的化石 B.形态解剖学上的证据
C.胚胎学上的证据 D.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6.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同的是 ( )
A.海洋化学起源说 B.自然发生说
C.宇生说 D.生生说
7.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的进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动物的化石中,最有可能出现在丙地层的是 ( )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
8.(2024临沂中考)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化学起源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C.在地质年代晚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的比较,推测它们可能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9.下列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相符的是 ( )
A.生物普遍存在过度繁殖的现象
B.资源有限,生物需要进行生存斗争
C.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
D.生物的变异一定有利于适应环境
10.如图表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a、b、c、d、e表示动物的类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的身体结构是最复杂的
B.a、b、c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始祖鸟化石可证明e可能起源于古代的d
D.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依次是d→e→a→b→c
11.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这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下表是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比较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
物种 黑猩猩 马 果蝇 小麦 向日葵 酵母菌
差异氨基酸数目 0 12 27 35 38 44
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B.酵母菌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C.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D.果蝇比马更高等
12.下列动物按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排序,正确的是 ( )
A.蝗虫、蜗牛、蚯蚓 B.涡虫、水螅、蛔虫
C.水螅、蚯蚓、家蚕 D.河蚌、蜘蛛、沙蚕
13.(2024凉山州中考)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我国辽宁,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馆中的“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等众多化石让人震撼不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生物总是从体型小的进化到体型大的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晚近形成的地层里
14.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省安顺市发现了目前全球最早的“龙蛋共存”恐龙化石群,丰富了生物进化研究的素材。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恐龙的灭绝与生存环境剧烈变化无关
C.恐龙与人类在进化上不具有共同祖先
D.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15.(2024齐齐哈尔中考)依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变异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雷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6.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种生存技巧 ( )
A.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利于躲避敌害
C.不利于捕食 D.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17.下图甲表示甲骨文“鱼”字,乙表示约4 700万年前的鱼化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甲 乙
A.甲中的①表示鱼的鳃 B.乙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C.甲、乙均能看出鱼具有脊柱 D.甲出现的时间比乙形成的时间晚
18.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需要为获取足够食物、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D.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趋向产生有利变异,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19.(2024宜宾中考)叶海龙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是使自身隐藏于周围的大型海藻中,以避免被天敌发现。下列关于叶状附肢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地质变化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经常使用的结果 D.主动变异的结果
20.(2024临沂中考)“超级细菌”的诞生过程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①表示细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由于变异产生少数耐药菌
B.②表示随着抗生素使用,耐药细菌因为有利变异而生存下来
C.①~②说明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D.③表示随着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进化出“超级细菌”
21.2024年2月,我国科学家主导的一项研究发现,现代鸟类的起源实际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下列哪项证据不支持“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 ( )
A.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B.和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一些恐龙体型很小
C.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D.恐龙同侧的两根手指退化,鸟类两侧的两根手指退化
22.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关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 ( )
A.细菌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B.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C.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23.长期使用同一种灭蚊产品,灭蚊效果会逐渐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灭蚊产品的质量下降导致效果降低
B.灭蚊产品使蚊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产生可遗传变异的蚊虫都生存下来
D.使用不同灭蚊产品可增强灭蚊效果
24.(2024滨州中考)在棉田中长期使用同种杀虫剂后,人们发现防治农业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我国科学家将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出一系列抗虫棉品种,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适应有杀虫剂的环境,害虫出现了抗药性变异
B.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是害虫对杀虫剂进行选择的结果
C.转移到棉花体内的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仍具有遗传效应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作物无须论证即可投入农业生产
25.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可推测生物进化趋势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C.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26.(6分)如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填字母),为证实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从无机小分子到
奠定了基础。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
(4)科学家对种子蕨化石研究发现:种子蕨有着蕨类般的叶,但能产生种子。所以种子蕨化石很可能是古代蕨类植物向 进化的证据之一。
(5)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 的结果。
27.(7分)科学家在某地层中发现了未被破坏的沉积岩地层(如图所示),其中Ⅱ层有物种A的化石,Ⅰ层有物种B的化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 证据。
(2)科学家在研究古生物化石的结构时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生物的结构 ,越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生物的结构 。
(3)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化石,可以知道鸟类是由 进化而来的。
(4)物种A与物种B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 ;在进化地位上的主要差异是 。
28.(7分)同源器官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证据。如图为同源器官猫的前肢、蝙蝠的翼手、鲸的鳍、马的前腿、人的上肢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形态结构上可判断,图中鲸的鳍为 ,蝙蝠的翼手为 ,人的上肢为 。(每空0.5分)
(2)同源器官可证明,这些动物是由 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同源器官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是因为生物对不同 的适应,并向着不同的方向 发展。(每空0.5分)
(3)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该证据表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 、 。
29.(9分)下图表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
甲 乙
(1)鸟类和[②] 都是由[①] 进化来的。(每空0.5分)
(2)裸子植物和[③] 的共同祖先是蕨类植物。
(3)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地层中 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 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4)科学家发现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甲图,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生活在树干中的昆虫。这种昆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分布如乙图。根据曲线可知,这种啄木鸟鸟喙的长度多数为
cm左右,而昆虫在树洞中的深度多数在7 cm左右。鸟喙长短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
(5)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推断,这种啄木鸟鸟喙的进化趋势是 。可见, 因素和生物的 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30.(6分)某兴趣班同学开展以下实验探究生物保护色的作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菜青虫100条
生活环境 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色菜叶上 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色菜叶上
实验处理 放入5只家鸽 放入5只家鸽
实验结果 一分钟后,剩88条 一分钟后,剩 条
(1)乙组的实验材料应该是 。
(2)上述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
(3)请你预测乙组剩余菜青虫 88条。
(4)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菜叶的颜色对菜青虫起到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 (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详解答案】
1.C 解析: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A 解析:A.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正确。B.原始生命还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与原始海洋进行物质交换,随着原始生命的不断进化,出现了自养的原始单细胞植物,B错误。C.原始地球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错误。D.米勒实验只证明了原始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在特殊条件下可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D错误。故选A。
3.C 解析:A.低等生物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A正确。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此外还有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B正确。C.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可见,哺乳动物比鱼类高等,哺乳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比鱼类晚,C错误。D.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D正确。故选C。
4.D 解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证据。除了化石,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来研究生物进化,A错误。B.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早期生物的结构相对简单,而后期生物的结构则逐渐变得复杂。这种趋势在化石记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的化石生物结构应该越简单,而不是越复杂,B错误。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体型由小到大”并不是生物进化的一个普遍趋势。C错误。D.生物进化的核心机制就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遗传使得生物能够保持其种群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则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三个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物的进化,D正确。故选D。
5.A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A符合题意。故选A。
6.A 解析:海洋化学起源说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有机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海洋化学起源说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同,并得到很多资料和数据的支持,A符合题意。故选A。
7.D 解析: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近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各选项中扁形动物最低等、最简单,所以扁形动物的化石最可能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丙中,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B 解析:A.“海洋化学起源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A正确。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简单有机物,而不是原始生命,B错误。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在地质年代晚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正确。D.比较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具有同源器官,由此推测它们可能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D正确。故选B。
9.D 解析:A.大多数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此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有过度繁殖现象,A正确。B.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因此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会进行生存斗争,B正确。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C正确。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有利于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利于适应环境,D错误。故选D。
10.B 解析:A.c(哺乳类)的身体结构是最复杂的,A错误。B.a(爬行类)、b(鸟类)、c(哺乳类)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它们的生殖和发育都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因此a、b、c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正确。C.始祖鸟化石可证明b(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a(爬行类),C错误。D.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d(原始鱼类)→e(原始两栖类)→a(原始爬行类)→b(原始鸟类)和c(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因此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d→e→a→b和c,D错误。故选B。
11.C 解析:A.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A错误。B、C.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性越小,因此,酵母菌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B错误,C正确。D.果蝇属于节肢动物,马属于哺乳动物,马比果蝇高等,D错误。故选C。
12.C 解析: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按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排序应该是蜗牛、蚯蚓、蝗虫,A错误。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蛔虫属于线虫动物,按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排序应该是水螅、涡虫、蛔虫,B错误。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家蚕属于节肢动物,题述按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排序正确,C正确。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蜘蛛属于节肢动物,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按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排序应该是河蚌、沙蚕、蜘蛛,D错误。故选C。
13.B 解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A正确。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与体型无关,B错误。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正确。D.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里,D正确。故选B。
14.D 解析: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它提供了生物存在、形态和演化历程的最直接的证据。然而,生物进化的证据并非仅限于化石,还包括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证据等,A错误。 B.恐龙的灭绝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多数科学家认为与生存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这些变化可能包括气候变迁、地质活动、生态竞争以及可能的天体撞击等,B错误。 C. 所有现存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不同生物分支逐渐演化出各自独特的形态和特征。恐龙和人类都是生命树上的不同分支,因此它们在进化上确实具有共同祖先,C错误。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之一。它根据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来选择哪些个体能够繁殖后代并传递其遗传信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生物种群逐渐适应其生存环境并演化出各种独特的特征和行为,因此,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A.细菌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变异,而是抗生素将可以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个体选择出来,A错误。B.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故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C错误。D.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
16.A 解析:A.比目鱼能够调节体色和花纹以适应不同环境,这一特性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逐步形成的。具有这种能力的比目鱼更有可能在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时获得成功,从而提高其生存和繁衍的机会,A符合题意。B.比目鱼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可以使其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大大降低了被天敌发现的风险。这种伪装技巧在保护比目鱼免受捕食者威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C.除了躲避敌害,比目鱼的这种变色能力还有助于其捕食猎物,可以更好地接近猎物,增加捕食成功的概率,C不符合题意。D.比目鱼调节体色和花纹的能力并不是主动变异形成的,而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A 解析:A.鱼类的运动器官是鳍,甲中的①表示鱼的鳍,A错误。B.生物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乙是约4 700万年前的鱼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B正确。C.鱼类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甲、乙均能看出鱼具有脊柱,C正确。D.甲是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乙是约4 700万年前的鱼化石,根据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哺乳动物比鱼类出现得晚,因此,甲出现的时间比乙形成的时间晚,D正确。故选A。
18.D 解析:A.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支持了从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A正确。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保护色,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需要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正确。D.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不能趋向产生有利变异。生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把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加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选D。
19.B 解析:具有有利变异(具有更好的伪装能力)的叶海龙个体,能够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更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生存下来。形态结构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容易被淘汰。因此,叶海龙的形态结构是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B符合题意。故选B。
20.C 解析:A.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病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A正确。B.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病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B正确。C.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不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C错误。D.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有的病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导致用抗生素治疗由病菌引起的疾病的效果越来越差。所以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原因可能是有抗药性变异的细菌能生存并繁殖,D正确。故选C。
21.D 解析:A.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说明鸟类有可能起源于恐龙,A不符合题意。B.鸟类一般体型较小,和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一些恐龙体型很小,说明鸟类有可能起源于恐龙,B不符合题意。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说明鸟类有可能起源于恐龙,C不符合题意。D.恐龙同侧的两根手指退化,鸟类两侧的两根手指退化,不能说明鸟类可能起源于恐龙,D符合题意。故选D。
22.C 解析:细菌产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A错误。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且变异不是生物自主选择的结果,因此细菌不能通过主动的变异产生抗药性,来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B错误。C.细菌群体中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进行繁殖,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对细菌的长期选择,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产生了“超级细菌”。因此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但它的生殖方式还是分裂生殖,D错误。故选C。
23.D 解析:A.灭蚊产品的质量通常不会随时间降低,效果降低更可能是由于蚊虫产生了抗药性,A错误。B.蚊虫的抗药性是原来就存在的,并不是因为灭蚊产品的长期作用才产生的;灭蚊产品对蚊虫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可生存并繁殖,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B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的对自身有利,有的对自身不利。所以,通常只有产生有利的可遗传变异,蚊虫才容易生存下来,C错误。D.通过使用不同灭蚊产品可增强灭蚊效果,可以减少蚊子对任何单一灭蚊产品产生抗药性。通过轮换使用不同的灭蚊产品,可以防止抗药性蚊子在种群中占据优势,从而提高灭蚊效果,D正确。故选D。
24.C 解析:A.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随机发生的,是不定向的,害虫不会为适应有杀虫剂的环境而产生抗药性变异,A错误。B.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选择的结果,B错误。C.转移到棉花体内的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能够遗传下去,具有遗传效应,C正确。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作物需要进行安全性论证,然后才能投入农业生产,D错误。故选C。
25.C 解析:A.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可见,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可推测生物进化趋势,A正确。B.自然界中的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B正确。C.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是,米勒实验结果并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C错误。D.野兔的保护色是为了躲避鹰的捕食,鹰锐利的目光是为了捕食野兔,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C。
26.(1)A 有机小分子
(2)不需氧型
(3)从简单到复杂
(4)种子植物
(5)自然选择
27.(1)直接
(2)越简单 越复杂
(3)比较法 古代爬行类
(4)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物种A比物种B地位高等
28.(1)A B E
(2)共同 环境 进化
(3)化石 从低等到高等 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
29.(1)哺乳类 爬行类
(2)被子植物
(3)生物化石 生物种类
(4)3.3(或3~4) 变异
(5)由短喙到长喙 环境 遗传、变异
30.(1)菜青虫100条
(2)菜叶的颜色 作对照
(3)少于
(4)自然选择 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