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22文言文二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伯牙鼓琴》
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艺术之旅”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本文被编排在单元起始课《文言文二则》之中。《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故事感人至深,4句话,83个字,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叙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和知音情谊。
这篇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
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古人与学生虽相隔遥远,但文字中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却跨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
峨峨群山,仁者之乐,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为流传不衰的文化经典,“高山流水觅知音”所传递出的,不仅是挚友间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这就需要我与学生一起,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洁的情怀;通过组合阅读,感受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抓重点词句,感受文言文表达的特点。
3.通过组合阅读,加深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初步感受知音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组合阅读深入理解“知音”内涵,初步感受知音文化。
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开始今天的学习前,先让我们来猜一个字?(出示图: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古人造字很有讲究,上面的连起来就像丝丝琴弦,这就是古琴——七弦琴。对于古琴而言,弦就是琴的灵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由音乐引发出的一段千古佳话——《伯牙鼓琴》。
环节二:读准字音,理解文意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大意。
(1)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看看哪些字音或者字形需要提醒大家的?
①“弦”字的读音“xián”,这是个易读错音,需要加强记忆。
②“汤”字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shāng”,意思是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③拓展学习:“少”“为”读音。
“少选”的意思是一会儿。指的是时间很短,所以“少”应该读第三声。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以为”中“为”的意思是认为。所以“为”读第二声;而“复为鼓琴者”的中“为”意思是值得他为之弹琴,有“替,为了”的意思,所以这里的“为”读第四声。
④学法指导: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和现代文中的多音字一样,都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它的读音。
(2)“哉”字的结构。
“哉”是半包围结构,它的部首可以是“口”也可以是“戈”;书写的时候不要忘了最后一笔“撇”。
(3)初读感悟。
①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这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准字音,尝试着用心感受一下它的节奏。
②练习订正。
这句能读好吗——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提示:哉是语气词,相当于“啊!”类似这样的语气词在文章中还有“乎”它也表示一种感叹。
那我们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好停顿,读出语气。
为什么这样停顿?
(“善哉乎”是在赞美伯牙鼓琴的。“乎”是语气词,赞美太山的巍峨、高大。)
③再读体会。再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好句中的节奏。
④自读练习。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么难读的句子看看你们能读好吗?
怎样才能把句子的停顿读好呢?
再读体会,读好节奏。
⑤下面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课文。关注正确、流利、读好停顿,刚才交流过的句子尝试读出情感。
(4)默读自学。请你结合书下注释,试着解释句子的意思,并且将句意串联起来,请大家自己把这个小故事讲一讲。
(5)师生对读。老师来讲故事,请同学们大声读出原文中对应的句子。认真听,要读得准确、流利、读好停顿呀!
教师 学生
伯牙弹琴,锂了期听他弹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伯牙在弹琴时心里刚刚想到高山。钟子期就说;“你
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大山。”不一会儿,伯牙
心里又想到流水,钽子期立刻又说:“你弹得真好呀。
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领子期曰:“善战乎鼓琴,蟲巍
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战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捍破琴割断弦,终身不再弹琴。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
足复为鼓琴者。
环节三:深入品读,感悟知音
(1)质疑思考,激发兴趣。
文章结尾处留下了这样一句话: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会想的同学读到这,一定会有问题。
(2)借助资源,初识“知音”。
读一读“资料袋”,看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深度文本,感悟知音。
①默读思考。
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思考:知音指什么。可以把想法批注在书旁。
②分享交流。
③师生对读,再悟知音。
④拓展延伸,深化知音。
伯牙借音乐表达着自己的心志,高山、流水,其实我们发现还有很多情志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可文中为什么只写了高山、流水呢?
A.拓展阅读,丰富认知。
古人就常借高山流水来抒发自己的志向、胸怀。
杜甫就曾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诗句,抒发自己不懈进取的雄心壮志;
李白也曾写过“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抒发自己吞吐天地的胸怀。
B.再读感悟,深化理解。
现在,你对知音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将你的思考批注在书旁。(交流分享)
环节四:整体回顾,感悟难逢
(1)质疑思考,激发兴趣。
失去了这样的知心者知志者就足以令伯牙绝弦了吗?请同学们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读一读并思考,你会有新的发现。
(2)交流汇报,初感难逢。
(3)师生对读,感悟难逢。
教师 学生
当伯牙志在“太山”时。只有子期会对他说 钮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数乎若太山。”
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只有子期会对他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所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心中这一切悲恸,就化作了一个字——“绝”.
当伯牙志在“太山”时,再也听不到子期说—— 便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再也听不到子期说—— 锂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山河依IH,物是人非。
所以“锂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环节五:拓展延伸,文化传承
(1)分享资料,感悟知音文化传承。
这段知音佳话就这样被人们传诵着:
这是唐代孟浩然所期许的知音--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这是李白所抱憾的知音--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500年过去了,这是宋代王安石心中的知音--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此外,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中亦提到--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师生对读,领悟内涵。
可见,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我们不仅仅在歌颂这对知音--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盖哉乎鼓琴曰:汤汤乎若流水。”
读到这些,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生表达)
(3)师生合作,再现知音。
放下书,这一幕又一幕还在我们脑海中回旋,我来表现一个人物,你们来表现一个人物。
(我读的是…你们读的是…我们就这样看下去!)
(4)交流反思,提升感悟。
在我们的一呼一应中,你发现什么了?(一句伯牙、一句子期)真是知音难分呀!有伯牙才有子期,有子期方显伯牙!
(5)齐声诵读。
伯牙得遇知音又痛失知音的一幕又一幕,早已定格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成为永恒的经典。让我们用诵读声展现这流传千古的经典吧。
第二课时《书戴嵩画牛》
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课程标准提出,第三学段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单元宽泛的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本课选取的是两篇记录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尤其是本篇文章,全文共有93个字,故事生动、内涵深远,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佳作。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与认知上的陌生感。本文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的道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高年级学生能讲述故事大概内容,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但是把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口语化讲述故事,具有一定难度。同时,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通过想象走进文本,加深理解,但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深入情境,让故事内容更丰富生动,并不容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元目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情,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文章意思,展开合理想象,讲好故事,并且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将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展开想象讲故事作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上,以指导朗读和引导想象为主,渗透学法的指导。课堂上以“读”为本,体会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形成语言感知能力,为讲好故事做铺垫。其次,渗透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调换、增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第三,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变换人称转换角色讲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学习方法上,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交流空间,让学生品读、感悟、批注、表达。课堂评价上,以语言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激励、点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到学习内容之中,达成目标,习得方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准确、停顿得当。
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
3.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想法。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
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想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悬念,解题导入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则文言文(教师板书课题)。别看这题目只有五个字,一次性能读好的人可不多。我这里的“读好”可包含两层意思,读准字音,读对停顿。这样,你们先自己试着读读。谁想来读一读?
听完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1 有戴嵩《牛》一轴
2 注释4:《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3 注释1:戴嵩,唐代画家
(2)关联文本,破解题意。
①阅读课文,寻找线索。
那么,这个题目的朗读,到底该如何停顿呢?你别着急。其实文中以及下面的注释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看看你们能找到几处。
②拓展延伸,破解题意。
有同学可能会问:这个“书”说得又是什么呢?
引入图片——先出示无题跋《斗牛图》,再出示有题跋《斗牛图》。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同学们,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写在后面的文字叫“跋”,总称“题跋”。这幅《斗牛图》上的题跋是北宋文学大家苏轼所作。
现在,你知道这个题目在说什么了吗?
(3)现在再读课题,你能读好了吗?
从以上信息,我们知道了“戴嵩”指的是这位唐代的大画家。“画牛”是说他画的《斗牛图》。
环节二:读准字音,理解文意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习提示: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处理易读错音(相机指导“处、好、数、曝”四个多音字的读音)。
指名朗读,正音。
(3)齐读课文。
(4)理解文意
这篇古文究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
①默读自学。
学习提示
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
用“ ”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②汇报交流:师生互读,破密解意。
这则小故事中,藏着一串数字密码:2-2-1-1-2。接下来,看看同学们是否凭借着你们对古文的理解能成功解密这串数字密码。
密码中的第一个数字“2”,它代表故事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你们能不能说说这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密码中的第二个数字“2”,它代表故事中对待一幅画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你们能不能找到说一说。密码中的第三个数字“1”,它代表着牧童的一个重要发现。这个发现谁找到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密码中的第四个数字“1”,它代表着文中一处重要的反思得出的一个道理。谁找到了,能说说吗
密码中的第五个数字“2”,这个数字可有些难度了。它代表着文中出现的两次“笑”,你们能找到吗 (“拊掌大笑”和“笑而然之”)这两次笑可以交换吗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当时的情形来交流)
(5)师生合作朗读。
师生对读描写杜处士和小牧童的句子,读出趣味。
杜处士、牧童
A.杜处士: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玉轴,常以自随。创设情境,猜测“常以自随”的场合--什么样的场合,杜处士一定会把这幅《斗牛图》带在身边呢 (文人雅士会进行集会)读出杜处士对画的痴迷。
B.牧童: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牧童大笑,因为他发现这幅画画错了)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所以,这幅画错了。)抓住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相机理解“奴、婢”的意思。
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和牧童的神态、动作、语言。
【设计意图】正确朗读是深入学习的基础,随后点拨理解文意的方法,并在学生的交流中适当纠错,让学生弄懂文章内容的同时习得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结合本单元的导语“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让学生就“常以自随、拊掌大笑、笑而然之”进行想象。当学生对常以自随的场合想象出现偏差时,结合处士的文人身份进行引导;就牧童的想法展开想象时,鼓励学生联系牧童的动作、表情、语气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再引导学生对“拊掌大笑、笑而然之”进行比较,读出牧童的活泼,处士的沉稳。伴随着想象,故事在学生的脑海中越来越生动,朗读也越来越有韵味。
环节三:想象画面,讲好故事
(1)讲述故事。
故事的大意我们理解了,接下来我们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他们”的故事吧。
(2)转化身份,讲好故事。
接下来,我们来个角色扮演,讲讲“我”的故事。怎么讲呢,请同学们阅读“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讲“我”的故事。
环节四:明理留疑,激趣探究
(1)反思道理。
杜处士和牧童生活在同样一个地方,看到的牛也一样,而且这幅《斗牛图》他常以自随都没发现牧童所说的问题,牧童却一眼发现了。这是为什么呢?
(2)拓展练习。
想对一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一定要问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苏轼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问行家里手,这是不可更改的道理呀。不仅耕种、织布如此,其他事情也是一样。你能仿照着填一填吗?
(3)自我反思。
这是苏轼听完故事后发出的感慨,你们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想法呢?
(4)激趣质疑(出示资料)。
戴嵩是唐代大画家,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其观察之精微。
(戴嵩是以画牛闻名的著名画家,他的观察如此精微,连唇鼻相连的倒影都注意到了,怎么会把牛尾画错了呢?)
故事中,牧童认为戴嵩画错了,实际上戴嵩是个什么样的画家呢?
读完这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5)拓展延伸。
是呀,戴嵩真的画错了吗?大家再看,现存的这幅《斗牛图》上其实有两幅题跋,但不是苏轼的题跋,而是清代乾隆皇帝的题跋。为什么先后写了两次题跋,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去探寻其中的故事。到那时,你一定会得到新的启发。
【设计意图】出示戴嵩的人物简介,让学生自己发现破绽,并敢于挑战权威对于学生们的疑窦丛生,教师却不急着给答案,而是又抛出乾隆的两幅题跋,吊起学生更大的胃口,顺利引发他们课后探究的欲望。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牧童 斗牛图 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