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
阅卷人 一、填空题
得分
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 ;从所属的温度带来看,主要位于 带。
2.长江沿江地带东起 ,西到 省的 市。
3.长江沿江地带东起 市,西到四川的攀枝花市。中部有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 工程。
阅卷人 二、综合题
得分
4.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2)土地、水、阳光、石油虽然都是可再生资源,但也要合理利用。
(3)北京中关村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4)南京青砖黛瓦、玲珑剔透的传统建筑风格,反映了江南地区的水乡民居文化。
(5)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5.现如今网络购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据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天猫双11期间累计成交额为3143亿元,物流订单如此多,但物流发货却十分神速,这是因为快递公司设立“备件库”,实行了“仓配一体”的短链配送模式。结合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是王红购物车里的物品,请分析
①红香妃葡萄干,产地“新疆吐鲁番”,形象代理人是一位穿着该省区主体少数民族服装的卡通人物。该葡萄干最可能是 族人民的劳动成果。
②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于 省。
(2)图中AB一线所示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5个备件库均分布于该线及其东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3)物流运货受天气的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图中5个备件库中,一年内受阴雨天气影响最大的是 ,受低温冰冻影响最大的是 。
(4)图中上海、深圳两地区发展经济共同的不利条件是 。
(5)北京地理位置优越,但水资源缺乏限制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缓解此问题,你认为可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 (至少两点)。
阅卷人 三、单选题
得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河流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7.乙城是( )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长沙
8.丙铁路是( )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京哈线
9.下列地区中,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类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若甲乙表示同一类大型工业中心,则该类工业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机械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11.甲工业中心位于哪个省?(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重庆市 D.四川省
12.乙地发展该类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市场广阔
B.当地煤炭资源丰富,有利于冶炼钢铁
C.当地海陆空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原料和产品
D.当地地形平坦开阔,铁矿资源丰富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田地)稻谷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据歌词中描绘的景象判断,该聚落以( )
A.渔业和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出海捕鱼为主 D.果树种植为主
14.与该生产方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草场广阔 B.河湖密布 C.水运便利 D.人口稠密
15.该地可能位于以下哪个地形区(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16.与同纬度的大陆西岸气候相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景观得益于的气候是( )
A.全年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 B.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 D.全年高温多雨的雨林气候
17.读南方地区略图(左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的海域A是 海。
(2)右图中B是 铁路线,它连接了 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3)C是 山脉,它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4)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有“鱼米之乡”之称,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请从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分析,至少1点)
18.在“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农业的主要耕作制度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至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
19.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范围覆盖八省二市 B.东西部地形类型差异小
C.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D.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
(2)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B.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大力开发下游地区的水能资源
阅卷人 四、识图题
得分
2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将我国东部 地区与西部 地区连接起来,构成了英文字母“H”型格局。
(2)写出字母代表的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城市名称D B 。
(3)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 作用,南北通过众多支流和交通干道,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 ,使我国经济南北成为一体。
21.读我国某区域及景观图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的景观位于图甲中B、C、D、E 四地中的 处。
(2)图甲中C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治理主要措施是 。
(3)城市H是 。
(4)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D的是()。
A.赏冰灯 B.赛龙舟
C.献哈达 D.那达慕大会
(5)图甲中山脉G的走向是 。
(6)下图中沟通西部地区与沿海经济带的是 (河流)。构成 型格局。
22.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以 为中心,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2)长江支流众多,最大的支流是 ,长江水运便利,被誉为“ ”。
(3)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是 ,该城市地处长江、汉江和 铁路交会处。
(4)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城市沿江分布,东西绵延,形成了多条“工业走廊”。例如,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 ”;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构成了“ ”。
23.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11省(市、区)座谈会,谋建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问题.
(1)归纳长江流域城市的分布特点. .
(2)简述A 所在地区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至少两点).
不利条件: .
(3)从右上图可以看出: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据此请你为沿江省(市、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一条合理建议. .
24.读中国铁路部分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武汉位于长江干流与① 线(铁路线)交会处,该铁路与陇海线在 (城市名称)交会。
(2)有1吨新鲜蔬菜从武汉郊区运往城区,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3)② 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座水利枢纽工程。
(4)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具有的优势是 。(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攀枝花;亚热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2.【答案】上海;四川;攀枝花
【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3.【答案】上海;三峡
【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4.【答案】(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5.【答案】(1)维吾尔;湖南
(2)人口稠密 消费量大
(3)成都;北京
(4)能源缺乏 矿产不足
(5)南水北调 节约用水等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答案】6.C
7.C
8.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9.【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平原概况
【答案】10.A
11.D
12.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答案】13.A
14.B
15.A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16.【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平原概况
17.【答案】(1)东
(2)京沪;京津唐
(3)秦岭
(4)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等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工业的分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18.【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平原概况
19.【答案】(1)D
(2)D
【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20.【答案】(1)经济发达;资源丰富
(2)上海;武汉
(3)纽带;辐射
【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21.【答案】(1)C
(2)水土流失;植树造林
(3)北京市
(4)D
(5)东北—西南
(6)长江;H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22.【答案】(1)上海;沪宁杭工业基地
(2)汉江;黄金水道
(3)武汉;京广
(4)钢铁工业走廊;汽车工业走廊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中下游平原概况;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23.【答案】(1)沿河分布
(2)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等;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等
(3)增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24.【答案】(1)京广;郑州
(2)公路运输
(3)三峡
(4)矿产资源(铁、铜等矿产)丰富;人才众多;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等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