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2024)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素养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2024)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素养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9 22:5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情境新趋势】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素养检测卷
小学四年级教科版科学试题
(时间:40分钟)
一、我会选。(共60分,每题2分)
我们成长离不开空气和食物。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吧!
1.(2分)惯惯将( )放在白纸上按压、滑动,发现白纸变透明,两分钟后白纸又变回原样。
A.花生 B.肥肉 C.黄瓜片
2.(2分)小敏在运动会上参加800米跑步项目,在运动后为了大量补充能量,他该补充( ) A.水 B.无机盐 C.糖
3.(2分)乐乐家的午餐有白灼虾、回锅肉和米饭。为了营养均衡,如果再加一道菜,这道菜可以是( )
A.鸡汤 B.炒白菜 C.烤羊排
4.(2分)小科早餐吃的“肉包”开启了在身体内的旅行,其中它经过了一条曲曲折折、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这一站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5.(2分)魔术表演时在一张“白纸”上喷碘酒,字就显现出来。原来字是用( )写的。
A.淀粉糊 B.蛋白液 C.盐水
6.(2分)雾霾天出行,小科在出门后佩戴了口罩,主要是为了保护( )
A.鼻腔 B.囗腔 C.肺
7.(2分)实验小组需要选择一根软管模拟成年人的小肠,下列最合适的是( )
8.(2分)琮琮参加了接力跑,他在起跑后,身体会发生下列哪些变化( )
A.心跳变慢 B.呼吸加快 C.肺活量变大
9.(2分)如图所示,牛牛同学自制模型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腔是( )的。
A.扩张 B.收缩 C.拉伸
10.(2分)小科利用塑料管、塑料袋和食物模拟人体消化器官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左侧图片模拟小肠对食物的吸收过程
B.右侧图片模拟胃对食物的消化过程
C.通过右侧图片模拟实验可知,胃能吸收食物中几乎所有的营养
11.(2分)关于下图这个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这是在研究淀粉类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不是唾液在发挥作用的实验
B.搅拌均匀后放入的烧杯中的水温度最好50℃l以上
C.滴甲液体的试管中最终滴碘酒后不变色
12.(2分)对下图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瓶中的气球相当于人体的肺,瓶底部分相当于人体的膈
B.甲图中瓶底部分向上推起,表示人正在吸气
C.乙图中瓶底部分向下拉,表示人正在呼气
13.(2分)要准确地测量肺活量,可以借助( )
A.吹气球 B.吹喇叭 C.电子肺活量测量仪
14.(2分)小科与小雪一起跑完100米后,表现出如图所示的情形,这是因为小科比小雪( )
A.肺活量大 B.高大 C.需要的空气少
15.(2分)果果用呼吸模拟装置来模拟吹哨子的状态,果果应该将气球皮( )
A.往上顶 B.松开 C.向下拉
16.(2分)果果和科科用同样的气球制作气垫船。他们深吸一口气,将气全部呼出,并扎紧气嘴,结果科科吹的气球比果果的小得多!因此果果建议科科( )
A.节食减肥 B.多吃高热量食物 C.加强体育锻炼
17.(2分)吃的食物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臼齿比较尖锐,它可以不停地切割食物
B.囗腔里8颗门齿,门齿可以切割食物
C.只有牙齿和舌参与了初步消化
18.(2分)下图是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模拟装置,实验时,小鹿将米饭经由漏斗、塑料管输送至装有少量水的塑料袋中,反复挤压塑料装,食物慢慢变成糊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管模拟的是小肠 B.塑料袋模拟的是胃 C.漏斗模拟的是鼻腔
19.(2分)比赛当天,明明坚持跑完全程后,他马上开始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以下是30分钟内呼吸次数变化情况,其中合理的是( )
20.(2分)营养要均衡。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注意营养均衡的是( )
A.不挑食,愿意吃多种食物
B.经常吃白米饭、肉类和青菜,偶尔也吃玉米、番薯等粗粮
C.今天中午有烤鸭,别的菜就不吃了
21.(2分)刷牙时,小成从镜子看到臼齿又大又厚(如图),推测臼齿主要是用来( )食物。
A.切割 B.撕碎 C.磨碎
22.(2分)午餐时,刚拔完一颗牙的弟弟很难将食物嚼碎。根据弟弟的表现,我们可以猜出弟弟拔的牙是( )
23.(2分)小科拿了一个简易装置(如图)测量了自己的肺活量,测肺活量时要( )
A.用力呼气,一直到将塑料袋吹胖
B.深吸一口气,尽最大能力呼出气体
C.上述方法都错误
24.(2分)平时我们经常听家长说要细嚼慢咽”,这是因为细嚼慢咽能( )
A.充分磨碎食物,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B.改变不同牙齿的作用 C.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
25.(2分)某同学发现药物包装盒上通常印有该药治疗器官的图片,下列图片来自胃药包装盒的是( )
A. B. C.
26.(2分)为了研究人体的呼吸,某小组自制了一个模型 (下图),用它来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这个模型中,吸管模拟的是( )
A. 气管和支气管 B.肺 C.膈肌
27.(2分)火柴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含量高火柴烧得旺,氧气含量低则燃烧变弱。甲、乙两个瓶子分别装满了新鲜空气和呼吸后气体,将点燃的火柴分别伸入两个瓶中,发现甲中火柴燃烧变弱,乙中火柴继续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新鲜空气 B.乙是新鲜空气 C.无法作出判断
28.(2分)雾霾天气很少有人去跳“广场舞”,雾霾天气PM2.5会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外界一咽一喉一食道一肺
B.外界一鼻一咽一喉一食道一气管一肺
C.外界一鼻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
29.(2分)如下图,这是一块猪肉,仔细观察这块猪肉,一般有三层。最下面这层是猪皮,中间这层是又白又软的肥肉,最上层是较软的瘦肉。这三层中,含有丰富脂肪的是( )。
A.最下层的猪皮 B.中间层的肥肉 C.最上层的瘦肉
30.(2分)30.为了指导饮食,营养专家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下图中每类食物分别对应膳食宝塔的某一层。
①油盐类 ②水产、肉蛋类 ③奶、豆、坚果类 ④蔬菜水果类 ⑤谷薯类
图中的食物分别处在下图所示的膳食宝塔的哪一层 从下往上排列依次是( )
A.⑤-④-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④-⑤-③-②-①
二、综合探究与应用(共40分)
31.(10分)探究一: 探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食物在口腔经历消化的过程中,舌头的作用是( )
A.消化淀粉 B.搅拌食物 C.润滑食物
(2)食物在口腔经历消化的过程中,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
请你在下图中标出三种牙齿的名称。
(3)其中犬齿的作用是( )
A.切割食物 B.咀嚼食物 C.撕碎食物
(4)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牙齿极为重要。下面对牙齿保护不利的是( )
A.每天早晚2次正确刷牙,如果有条件,中午饭后也可以刷刷牙
B.晚上睡觉前可以吃一些食物再睡
C.少吃一些酸性刺激食物
(5)食物在口腔经历初步消化之后,还要经历的路线应该是( )
A. 食道→胃→小肠→大肠 B. 食道→胃→大肠→小肠 C. 食道→肺→小肠→大肠
32.(10分)探究二:除呼吸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
(1)下列早餐搭配中,比较合理的是( )
A.牛肉面、炸鸡翅 B.肉包子、牛奶、青菜 C.火腿肠、面包、可乐
(2)米饭是常吃的主食,主要的营养成分是( ),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A.维生素 B.糖类 C.蛋白质
(3)米饭的营养最后在( )里被大量吸收。
A.胃 B.小肠 C.大肠
(4)米饭位于“中国·平衡膳食宝塔”的底层,鸡蛋位于第三层,说明( )
A.每天鸡蛋的摄入量要比米饭多
B.每天米饭的摄入量要比鸡蛋多
C.每天鸡蛋的摄入量和米饭一样多
(5)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做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A.养成快速进餐习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B.喜欢吃的多吃些,不喜欢吃的就不吃
C.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人体消化
33.(10分)探究三:小慧由于无法看到呼吸时胸腔内肺的变化,于是她和兰兰一起收集材料组装了如下呼吸模拟器进行模拟实验。
(1)上图为呼气模拟器,模拟气管、肺、膈肌的编号分别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2)甲瓶手向上推薄膜和乙瓶手向下拉开薄膜,分别模拟( )
A.呼气 吸气 B.吸气 呼气 C.舒张 收缩
(3)图中呼吸的开关是( )
A. ③ B. ① C. ②
(4)通过模拟实验,小慧和兰兰对呼吸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关于呼吸的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
B.呼气时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
C.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小
(5)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其中 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须的原料。( )
A.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C.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34.(10分)探究四:龙龙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不经常运动的华华也参加了百米赛跑,比赛结束后,龙龙经过几分钟的调整,呼吸很快恢复到正常,而华华恢复却很慢,大家猜测这与肺活量有关,因此龙龙和华华用简易肺活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肺活量是2500室升,华华测得肺活量为4000室升。
(1)体育老师建议参赛同学穿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的鞋子,这是为了( )
A.减震 B.增大摩擦力 C.更美观
(2)比赛前为了补充能量,你建议龙龙最好吃( )
A.巧克力 B.西红柿 C.薯片
(3)赛跑前后龙龙测量了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下面三幅柱状图最接近龙龙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是( )
(4)体育老师判断华华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老师判断的依据是()。
A.女生的肺活量绝对不可能大于男生
B.华华和龙龙都是四年级学生,肺活量应该相同
C.因家标准里,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华华平时不爱运动,推测肺活量达不到4000毫升
(5)华华的肺活量测量不准确,你觉得最有可能是( )
A.吹完气后,肺活量袋的袋口没有捏紧
B.华华可能吹了好几口气
C.华华使用的测量袋底部破了一个小洞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共60分,每题2分)
我们成长离不开空气和食物。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吧!
1.(2分)惯惯将( )放在白纸上按压、滑动,发现白纸变透明,两分钟后白纸又变回原样。
A.花生 B.肥肉 C.黄瓜片
【答案】C
【详解】花生和肥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将它们放在白纸上按压、滑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即便是过一段时间也不会消失;而黄瓜片中含有水分,将其放在白纸上按压、滑动,白纸会变湿、变透明,两分钟后白纸干了后会恢复原样。故选C。
2.(2分)小敏在运动会上参加800米跑步项目,在运动后为了大量补充能量,他该补充( ) A.水 B.无机盐 C.糖
【答案】C
【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紧急时刻也可分解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小敏在运动会上参加了800米跑步项目,在运动后为了大量补充能量,他该补充糖。
3.(2分)乐乐家的午餐有白灼虾、回锅肉和米饭。为了营养均衡,如果再加一道菜,这道菜可以是( )
A.鸡汤 B.炒白菜 C.烤羊排
【答案】B
【详解】白灼虾和回锅肉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米饭提供碳水化合物。为了实现营养均衡,宜加入含有维生素丰富的食材,因此炒白菜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而鸡汤和烤羊排则主要增加蛋白质和脂肪,没有维生素。
4.(2分)小科早餐吃的“肉包”开启了在身体内的旅行,其中它经过了一条曲曲折折、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这一站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答案】B
【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它很长,有许多弯折,表面有许多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在小肠中,食物会被各种消化分解,营养成分通过小肠壁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食物中的大部分物质在这个过程中被分解和吸收,从而“神秘地消失”。选B.
5.(2分)魔术表演时在一张“白纸”上喷碘酒,字就显现出来。原来字是用( )写的。
A.淀粉糊 B.蛋白液 C.盐水
【答案】A
【详解】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蓝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用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字,喷上碘酒后淀粉变蓝色,就可以让字显现出来。故选A。
6.(2分)雾霾天出行,小科在出门后佩戴了口罩,主要是为了保护( )
A.鼻腔 B.囗腔 C.肺
【答案】C
【详解】雾霾天出行,小科在出门后佩戴了口罩,主要是为了保护肺。口罩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部分有害颗粒物,如PM2.5,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如果被吸入肺中,可能会引起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选C.
7.(2分)实验小组需要选择一根软管模拟成年人的小肠,下列最合适的是( )
【答案】C
【详解】小肠盘曲在腹腔内,上端连着胃,下端通过盲肠和大肠连接,全长4-6米。因此实验小组需要选择一根软管模拟成年人的小肠,最合适的是C。
8.(2分)琮琮参加了接力跑,他在起跑后,身体会发生下列哪些变化( )
A.心跳变慢 B.呼吸加快 C.肺活量变大
【答案】B
【详解】A.人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B选项符合题意;
C. 肺活量在运动时不会瞬时产生变化,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9.(2分)如图所示,牛牛同学自制模型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腔是( )的。
A.扩张 B.收缩 C.拉伸
【答案】B
【详解】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这表示吸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膈肌会收缩。故选B.
10.(2分)小科利用塑料管、塑料袋和食物模拟人体消化器官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左侧图片模拟小肠对食物的吸收过程
B.右侧图片模拟胃对食物的消化过程
C.通过右侧图片模拟实验可知,胃能吸收食物中几乎所有的营养
【答案】B
【详解】A.左侧图片模拟小肠对食物的吸收过程,错误;左侧图片模拟食道对食物的吸收过程; B.右侧图片模拟胃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正确;
C.通过右侧图片模拟实验可知,胃能吸收食物中几乎所有的营养,错误;通过右侧图片模拟实验可知,胃能将食物揉成食糜,小肠才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11.(2分)关于下图这个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这是在研究淀粉类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不是唾液在发挥作用的实验
B.搅拌均匀后放入的烧杯中的水温度最好50℃l以上
C.滴甲液体的试管中最终滴碘酒后不变色
【答案】A
【详解】A.这是在研究淀粉类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不是唾液在发挥作用的实验,正确;
B. 搅拌均匀后放入的烧杯中的水温度最好50℃以上,错误;实验中水温应接近人体温度37℃左右;
C.滴甲液体的试管中最终滴碘酒后不变色,错误;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12.(2分)对下图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瓶中的气球相当于人体的肺,瓶底部分相当于人体的膈
B.甲图中瓶底部分向上推起,表示人正在吸气
C.乙图中瓶底部分向下拉,表示人正在呼气
【答案】A
【详解】在模拟呼吸的过程实验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向内压橡胶皮膜时,就相当于在呼气,气球缩小;当向下拉动橡胶皮膜时,就相当于在吸气,气球膨胀变大。所以甲图中瓶底部分向上推 起,表示人正在呼气,乙图中瓶底部分向下拉,表示人正在吸气。故选A。
13.(2分)要准确地测量肺活量,可以借助( )
A.吹气球 B.吹喇叭 C.电子肺活量测量仪
【答案】C
【详解】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要准确地测量肺活量,可以借助电子肺活量测量仪。
14.(2分)小科与小雪一起跑完100米后,表现出如图所示的情形,这是因为小科比小雪( )
A.肺活量大 B.高大 C.需要的空气少
【答案】A
【详解】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 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小科与小雪一起跑完800米后,表现出如图所示的情形,这是因为小科比小雪肺活量大。
15.(2分)果果用呼吸模拟装置来模拟吹哨子的状态,果果应该将气球皮( )
A.往上顶 B.松开 C.向下拉
【答案】A
【详解】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果果用呼吸模拟装置来模拟吹哨子的状态,此时是呼气的状态。呼气时,气球皮往上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所以A符合题意。
16.(2分)果果和科科用同样的气球制作气垫船。他们深吸一口气,将气全部呼出,并扎紧气嘴,结果科科吹的气球比果果的小得多!因此果果建议科科( )
A.节食减肥 B.多吃高热量食物 C.加强体育锻炼
【答案】C
【详解】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科科吹的气球比果果的小得多,说明科科的肺活量小。因此建议科科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大肺活量。
17.(2分)吃的食物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臼齿比较尖锐,它可以不停地切割食物
B.囗腔里8颗门齿,门齿可以切割食物
C.只有牙齿和舌参与了初步消化
【答案】B
【详解】A.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碎食物;臼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门齿包括中切牙、侧切牙上下左右共 颗,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题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有牙齿、舌头和唾液的共同参与,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舌头起到搅拌和运输食物的作用。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2分)下图是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模拟装置,实验时,小鹿将米饭经由漏斗、塑料管输送至装有少量水的塑料袋中,反复挤压塑料装,食物慢慢变成糊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管模拟的是小肠 B.塑料袋模拟的是胃 C.漏斗模拟的是鼻腔
【答案】B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漏斗模拟口腔,软塑料管模拟食道,塑料袋模拟的胃。
19.(2分)比赛当天,明明坚持跑完全程后,他马上开始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以下是30分钟内呼吸次数变化情况,其中合理的是( )
【答案】A
【详解】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我们发现,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运动后明明的呼吸加快。故选A。
20.(2分)营养要均衡。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注意营养均衡的是( )
A.不挑食,愿意吃多种食物
B.经常吃白米饭、肉类和青菜,偶尔也吃玉米、番薯等粗粮
C.今天中午有烤鸭,别的菜就不吃了
【答案】C
【详解】一天三餐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营养上注意荤素搭配,不偏食,愿意吃多种食物,均衡膳食健康,经常吃白米饭、肉类和青菜,偶尔也吃玉米、番薯等粗粮,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不利于身体健康。
21.(2分)刷牙时,小成从镜子看到臼齿又大又厚(如图),推测臼齿主要是用来( )食物。
A.切割 B.撕碎 C.磨碎
【答案】C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磨碎食物。故选C。
22.(2分)午餐时,刚拔完一颗牙的弟弟很难将食物嚼碎。根据弟弟的表现,我们可以猜出弟弟拔的牙是( )
【答案】C
【详解】一般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有32颗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负责切断食物,犬齿主要用于撕裂食物,臼齿主要是磨碎食物。弟弟拔牙后很难将食物嚼碎,因此弟弟拔的牙是C臼齿。
23.(2分)小科拿了一个简易装置(如图)测量了自己的肺活量,测肺活量时要( )
A.用力呼气,一直到将塑料袋吹胖
B.深吸一口气,尽最大能力呼出气体
C.上述方法都错误
【答案】B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运动,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测量肺活量的时候应该深吸一口气,尽最大能力呼出气体。
24.(2分)平时我们经常听家长说要细嚼慢咽”,这是因为细嚼慢咽能( )
A.充分磨碎食物,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B.改变不同牙齿的作用 C.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
【答案】A
【详解】细嚼慢咽表明咀嚼和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25.(2分)某同学发现药物包装盒上通常印有该药治疗器官的图片,下列图片来自胃药包装盒的是( )
A. B. C.
【答案】A
【详解】分析题目各选项的图片,A是胃,B是肺,C是关节,D是心脏。药物包装盒上通常印有该药治疗器官的图片,来自胃药包装盒的图片应该是A胃的图片。
26.(2分)为了研究人体的呼吸,某小组自制了一个模型 (下图),用它来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这个模型中,吸管模拟的是( )
A. 气管和支气管 B.肺 C.膈肌
【答案】A
【详解】制作一个肺的模型,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吸管模拟的是气管和支气管;气球模拟的是肺;大气球皮模拟的是膈肌; 塑料瓶模拟的是胸廓。模拟呼吸的过程: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胸腔空间变小,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被排除体外,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胸腔空间变大,吸入了空气。
27.(2分)火柴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含量高火柴烧得旺,氧气含量低则燃烧变弱。甲、乙两个瓶子分别装满了新鲜空气和呼吸后气体,将点燃的火柴分别伸入两个瓶中,发现甲中火柴燃烧变弱,乙中火柴继续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新鲜空气 B.乙是新鲜空气 C.无法作出判断
【答案】B
【详解】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有氧气参与,氧气起到助燃的作用,氧气含量高则烧得旺,氧气含量低则燃烧变弱。人体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甲、乙两个瓶子分别装满了新鲜空气和呼吸后气体,将点燃的火柴分别伸入两个瓶中,发现甲中火柴燃烧变弱,乙中火柴继续燃烧,说明甲是呼吸后的气体,氧气含量低,乙是新鲜空气,相比甲氧气含量高。
28.(2分)雾霾天气很少有人去跳“广场舞”,雾霾天气PM2.5会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外界一咽一喉一食道一肺
B.外界一鼻一咽一喉一食道一气管一肺
C.外界一鼻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
【答案】C
【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那么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外界一鼻腔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
29.(2分)如下图,这是一块猪肉,仔细观察这块猪肉,一般有三层。最下面这层是猪皮,中间这层是又白又软的肥肉,最上层是较软的瘦肉。这三层中,含有丰富脂肪的是( )。
A.最下层的猪皮 B.中间层的肥肉 C.最上层的瘦肉
【答案】B
【详解】食物含有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白色的肥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中间层的肥肉、最上层的瘦肉含有较少的脂肪和较多的蛋白质。
30.(2分)30.为了指导饮食,营养专家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下图中每类食物分别对应膳食宝塔的某一层。
①油盐类 ②水产、肉蛋类 ③奶、豆、坚果类 ④蔬菜水果类 ⑤谷薯类
图中的食物分别处在下图所示的膳食宝塔的哪一层 从下往上排列依次是( )
A.⑤-④-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④-⑤-③-②-①
【答案】B
【详解】膳食宝塔的第一层(底层)是谷类薯类及杂豆,即主食,每人每天应摄食250~400克(半斤~八两)。膳食宝塔的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每人每天的蔬菜摄取量应为300~500克(6两~1斤),水果摄取量应为200~400克(4两~8两)。膳食宝塔的第三层是畜禽肉类、鱼虾类和蛋类,每人每天的摄取量分别应为50~75克(1两~1.5
两)、75~100克(1.5两~2两)和25~50克(0.5两~1两)。膳食宝塔的第四层是奶类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奶类及奶制品每人每天应摄取300g(6两)、大豆及坚果每人每天应摄取30~50克(0.6~1两)。膳食宝塔的第五层是烹调油和盐,烹调油每人每天25~30克(0.5~0.6两),盐每人每天6克(1啤酒瓶盖)。
二、综合探究与应用(共40分)
31.(10分)探究一: 探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食物在口腔经历消化的过程中,舌头的作用是( )
A.消化淀粉 B.搅拌食物 C.润滑食物
(2)食物在口腔经历消化的过程中,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
请你在下图中标出三种牙齿的名称。
(3)其中犬齿的作用是( )
A.切割食物 B.咀嚼食物 C.撕碎食物
(4)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牙齿极为重要。下面对牙齿保护不利的是( )
A.每天早晚2次正确刷牙,如果有条件,中午饭后也可以刷刷牙
B.晚上睡觉前可以吃一些食物再睡
C.少吃一些酸性刺激食物
(5)食物在口腔经历初步消化之后,还要经历的路线应该是( )
A. 食道→胃→小肠→大肠 B. 食道→胃→大肠→小肠 C. 食道→肺→小肠→大肠
【答案】(1)B
(2)
(3)C (4)B (5) A
【详解】(1)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在初步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起搅拌和推送食物作用的是舌头。故选B。
(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消化器官,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有4颗这种犬齿。故选C。
(4)对于牙齿保护不利的行为是晚上睡觉前可以吃一些食物再睡。睡觉前吃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残渣留在牙齿上,增加蛀牙的风险,因为唾液在睡眠期间分泌减少,无法有效清洁口腔。故选B。
(5)食物在口腔经历初步消化之后,还要经历的路线应该是:食道→胃→小肠→大肠。
食道:食物通过食道从口腔输送到胃。
胃:在胃中,食物进一步被消化,特别是蛋白质的消化。
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部分的消化和营养吸收都在这里完成。
大肠: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一些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残渣转化为粪便,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32.(10分)探究二:除呼吸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
(1)下列早餐搭配中,比较合理的是( )
A.牛肉面、炸鸡翅 B.肉包子、牛奶、青菜 C.火腿肠、面包、可乐
(2)米饭是常吃的主食,主要的营养成分是( ),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A.维生素 B.糖类 C.蛋白质
(3)米饭的营养最后在( )里被大量吸收。
A.胃 B.小肠 C.大肠
(4)米饭位于“中国·平衡膳食宝塔”的底层,鸡蛋位于第三层,说明( )
A.每天鸡蛋的摄入量要比米饭多
B.每天米饭的摄入量要比鸡蛋多
C.每天鸡蛋的摄入量和米饭一样多
(5)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做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A.养成快速进餐习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B.喜欢吃的多吃些,不喜欢吃的就不吃
C.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人体消化
【答案】(1)B (2)B (3)B (4)B (5)C
【详解】(1)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选项A中缺少维生素;选项B中搭配合理;选项C中缺少维生素和蛋白质。
(2)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种类和含量不同,米饭是常吃的主食,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糖类,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3)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因此米饭的营养最后在小肠里被大量吸收。
(4)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米饭位于“中国”·平衡膳食宝塔”的底层,鸡蛋位于第三层,说明每天米饭的摄入量要比鸡蛋多。
(5)A.养成快速进餐习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错误;吃饭要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
B.喜欢吃的多吃些,不喜欢吃的就不吃,错误;营养要均衡,不能挑食偏食;
C.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人体消化,正确。
33.(10分)探究三:小慧由于无法看到呼吸时胸腔内肺的变化,于是她和兰兰一起收集材料组装了如下呼吸模拟器进行模拟实验。
(1)上图为呼气模拟器,模拟气管、肺、膈肌的编号分别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2)甲瓶手向上推薄膜和乙瓶手向下拉开薄膜,分别模拟( )
A.呼气 吸气 B.吸气 呼气 C.舒张 收缩
(3)图中呼吸的开关是( )
A. ③ B. ① C. ②
(4)通过模拟实验,小慧和兰兰对呼吸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关于呼吸的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
B.呼气时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
C.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小
(5)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其中 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须的原料。( )
A.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C.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答案】(1)A (2)A (3)A (4)C (5) A
【详解】图示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1)根据题干可知,图中①玻璃管代表气管,②代表肺,③橡皮膜代表膈肌。
(2)甲瓶手向上推薄膜模拟膈肌顶部回升表示呼气过程,乙瓶手向下拉开薄膜模拟膈肌顶部下降表示吸气过程。
(3)图中呼吸的开关是③,③是橡皮膜代表人体内的膈。
(4)A.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正确;
B.呼气时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正确;
C.错误;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
(5)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吸入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其中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须的原料。
34.(10分)探究四:龙龙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不经常运动的华华也参加了百米赛跑,比赛结束后,龙龙经过几分钟的调整,呼吸很快恢复到正常,而华华恢复却很慢,大家猜测这与肺活量有关,因此龙龙和华华用简易肺活量袋测量了肺活量。龙龙测得肺活量是2500室升,华华测得肺活量为4000室升。
(1)体育老师建议参赛同学穿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的鞋子,这是为了( )
A.减震 B.增大摩擦力 C.更美观
(2)比赛前为了补充能量,你建议龙龙最好吃( )
A.巧克力 B.西红柿 C.薯片
(3)赛跑前后龙龙测量了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下面三幅柱状图最接近龙龙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是( )
(4)体育老师判断华华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老师判断的依据是()。
A.女生的肺活量绝对不可能大于男生
B.华华和龙龙都是四年级学生,肺活量应该相同
C.因家标准里,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华华平时不爱运动,推测肺活量达不到4000毫升
(5)华华的肺活量测量不准确,你觉得最有可能是( )
A.吹完气后,肺活量袋的袋口没有捏紧
B.华华可能吹了好几口气
C.华华使用的测量袋底部破了一个小洞
【答案】(1)B (2)A (3)B (4)C (5)B
【详解】根据对肺活量的认识,分析测量的肺活量与呼吸次数的数据,我们发现肺活量的大小与呼吸的次数有关;呼吸次数少的好像肺活量更大;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提高肺活量。
(1)穿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的鞋子,这是增加了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为的是增大摩擦力;
(2)巧克力含的热量最高
(3)赛跑前后龙龙测量了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如图,三幅柱状图最接近龙龙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是越来越高,故选B。
(4)体育老师判断华华的肺活量数据不准确,老师判断的依据是国家标准里,四年级女生的肺活量为900~2000毫升,华华平时不爱运动,推测肺活量达不到4000毫升。
(5)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总量,是一口气;华华的肺活量测量不准确,可能是华华可能吹了好几口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