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试卷(A卷)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兹润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用心泉息灭如火的疾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才会获得无限的轻松。倾听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纯净;倾听心泉,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
1.给加点字注音。
洗濯( ) 琐碎( ) 丰盈( )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改为 改为 .
【答案】1.zhuó;suǒ;yíng
2.兹;滋;息;熄;疾;嫉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点评】(1)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1.“洗濯”中的“濯”对应的是“zhuó”。“琐碎”中的“碎”对应的是“suǒ”。“丰盈”中的“盈”对应的是“yíng”。
故答案为: zhuó;suǒ;yíng
2.“兹润” 应为 “滋润”。“滋” 有增添、润泽的意思,常与水有关,如 “滋润”;而 “兹” 常用于 “今兹”“来兹” 等词中,与 “润” 搭配不合适。”息“应为 “熄”。“熄” 主要用于表示火的熄灭,与 “如火的嫉妒” 语境相符;“息” 有停止、休息等意思,但与 “灭” 搭配不太恰当。“疾妒” 应为 “嫉妒”。“嫉” 专用于表示因别人比自己好而心怀怨恨的情感,如 “嫉妒”。“疾” 主要表示疾病、快速等意思,与 “妒” 搭配错误。
故答案为:兹;滋;息;熄;疾;嫉
(2025九上·东川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你们中间若有人坐着轿子、吹着和煦的风去过千座山,看过千种风景,这样的学生我不欣赏:没有一座山是他真正认识的,千种风景也会①____。我欣赏这样的学生;他在登山时流过汗,②____,这就胜过你们对千种风景的一知半解。我说的山,是指你被荆棘伤过、在山路上跌倒过,采过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顶迎着风nà( )喊的山。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和煦 nà 喊
4.横线①处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浮光掠影 B.刻骨铭心 C.转瞬即逝 D.根深蒂固
5.横线②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便只看过一种风景,他也做好了去登所有山的准备
B.即便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
C.如果只看过一种风景,他也做好了去登所有山的准备
D.如果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
【答案】3.hé;呐
4.A
5.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衔接仿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和辨析。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
(2)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3.和hé煦:温暖。
呐nà喊:大声喊叫助威。
故答案为:hé;呐。
4.A.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句子中说没有一座山是真正认识的,对千种风景也只是走马观花般不深入了解,“浮光掠影”符合语境。
B.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与文意不符;
C.转瞬即逝:转瞬:转眼,形容时间短促。此处不是强调时间快,故“转瞬即逝”不符合语境;
D.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不符合对风景一知半解的语境。
故答案为:A。
5.根据横线②处前后的内容可知,这里要突出的是学生在登山时对风景的细致观察,因为是要“突出”学生的细致观察的行为,所以用假设复句程度不够,故可排除CD选项。A突出的是“他”在登山前做的登山准备,B突出的是“他”在登山前对观察、了解风景进行的准备,二者比较,B更符合语段意思。
故答案为:B。
6.(2025九上·盘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A迷路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抓阄求神、原地纠结,而是走好正在走的路。B走着走着,就会遇到新的风景,然后根据新环境再作判断。时间久了,方向就有了。方向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C方向不仅来自于选择,而是可以来自于创造:方向甚至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在变的。因此,什么是方向?D把当下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做成自己喜欢的事,____。
(1) ABCD四句里有语病的一项( )
A.迷路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抓阄求神、原地纠结,而是走好正在走的路。
B.走着走着,就会遇到新的风景,然后根据新环境再作判断。
C.方向不仅来自于选择,而是可以来自于创造
D.把当下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做成自己喜欢的事。
(2) 在上文的横线处接续句子,最合适的一项( )
A.因此,方向不是选择,是创造。
B.方向怎么会是咔嚓一下子蹦出来的呢?
C.这就是你的方向。
D.人有了方向才会全力以赴。
【答案】(1)C
(2)A
【知识点】语言连贯;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1)ABD.正确;
C.此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仅……而且……”是一个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是一个关联词,表并列关系。这里把两个关联词语混用了,结合“方向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可知,文段强调的“方向”是创造出来的,不是选择出来的,因此应该选择“不是……而是……”这个关联词。
(2)A.这句话回答了前文的问句,正确;
B.有误,这句话突出“方向”的由来,内容和问句无关;
C.有误,这句话中有“你”,非常具体,不是在回答前文问题;
D.有误,这句话突出了“方向”的作用,和问句无关。
故答案为:(1)C(2)A
【点评】(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重点在于理解并把握语境中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以确保语句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修改内容时,我们应当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四个方面: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在修改过程中,需要确保语句的主语或主要话题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突然的话题转换或主语变换,以确保整体语境的连贯性。2.遵循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根据语境需要,合理安排语句的顺序,确保它们按照时间先后、空间位置或逻辑推理的顺序排列,以构建清晰、有条理的叙述。3.注意语句的对应关系:在修改内容时,应仔细分析每个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确保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当,比如前后文的呼应、因果关系的表达等。4.保持情景统一和音节和谐: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整体情景的协调统一,避免产生突兀或断裂的感觉。同时,还要注意语句的音节和节奏,力求使其听起来自然、流畅,避免出现拗口或重复的情况。
7.(2024九上·绍兴月考)补写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一般而言,① ,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② 。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答案】诗歌节奏分为两种;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和补写能力,要求根据语境补写出合适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首先,分析文段内容。文段主要讨论的是诗歌的节奏,指出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接着,文段提到诗歌节奏有两种类型,但并未具体展开。然后,文段又提到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且不同的人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有所不同。最后,文段总结指出,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接下来,根据文段内容和语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解题思路:
对于第1空,根据后文“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可以推断,此处应该是一个总起句,介绍诗歌节奏的两种类型。因此,可以补写为“诗歌节奏分为两种”。
对于第2空,根据前文“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以及后文“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可以推断,此处应该是在说明不同的人因为气质和特点的不同,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补写为“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诗歌节奏分为两种;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和补写能力。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先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和语境,然后根据语境和逻辑推断出合适的句子进行补写。在补写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理解文段内容和语境,把握文段的主题和逻辑结构。
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确保补写的句子与前后文保持一致。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错别字、语病等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读多写来培养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提高解答这类题目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拓展迁移,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8.(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名句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一上高城万里愁, 。(许浑《咸阳城东楼》)
(3) ,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苏轼《水调歌头》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
【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
(2)蒹葭杨柳似汀洲
(3)今日听君歌一曲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答题,注意“蒹、葭、汀”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⑵ 蒹葭杨柳似汀洲 ⑶ 今日听君歌一曲 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评】此题考查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老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大喜过望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嘛?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的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来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箱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莱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睛发涩。令她眼睛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敬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嘛。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随时准备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能满足你……”
⑩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9.第④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0.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能干的人,请概括体现母亲能干的事例。
11.品味语言。
①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体现了母亲此时怎样的心理。为什么?
母亲大喜过望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②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体会第⑧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某文学刊物攻有“人间亲情”“山水感悟”“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9.插叙,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
10.①能腌制腊肉、咸火腿;②善于侍弄菜园;③会做满满一桌菜;④雕刻的软木青蚌栩栩如生。
11.①喜悦、高兴等心理。原因:母亲想儿孙们多住几天的愿望因意外实现。②运用语言描写、对比手法,写出了母亲因儿孙们意外滞留在家而感到开心,从而干活也不觉得累的心理,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爱。
12.示例一:“人间亲情”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示例二:“人生感悟”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的故事,描述莉君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休谅到体谅的心路历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换位思考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膜,让亲情更融治的道理。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记叙顺序;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记叙文顺序。解答时明确记叙文的三种顺序:顺序、插叙、倒叙及其分别具有的作用。根据文章的内容做出判断。大多数时候考查插叙的可能性大。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虑,从重点语段、语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9.仔细阅读第④段划线句及上下文内容。发现划线句中断了当前莉君与母亲因武汉封城而产生的情节发展,插入了对母亲平时生活状态的描述,即父亲故去后母亲独自在山村生活的情况,由此可判断为插叙。插叙部分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时家里的空旷冷清,展现了母亲生活的寂寞和冷清状态。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因为平时她独自生活很孤单,盼着儿孙们回来热闹热闹。而封城使得这个愿望意外实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方面: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之前莉君不理解母亲为何要管她那么多,通过插叙了解到母亲的孤独处境后,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开始理解母亲,从而为后文莉君帮母亲做事以及母女关系的转变做了铺垫。
故答案为: 插叙,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第四段“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体现了母亲的能干。第六段“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上哪儿买肉去”体现出母亲能腌制腊肉、咸火腿。第七段“每天,莉君还帮母亲待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类肥的时候······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体现了母亲的能干。第六段“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体现了母亲经验丰富及能干。第九段“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一 一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体现了母亲的心灵手巧及能干。据此整合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 ①能腌制腊肉、咸火腿;②善于侍弄菜园;③会做满满一桌菜;④雕刻的软木青蚌栩栩如生。
11.“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 这句话是莉君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通过莉君的语言,表现出她对母亲的理解和关心,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母亲在灶口烧火时的温暖感受。这句话将灶口与电磁小太阳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灶口的温暖,也暗示了母亲在灶口烧火时的舒适和满足。同时,这种对比也体现了莉君对母亲生活的关注和理解,进一步深化了母女之间的情感。
故答案为: ①喜悦、高兴等心理。原因:母亲想儿孙们多住几天的愿望因意外实现。②运用语言描写、对比手法,写出了母亲因儿孙们意外滞留在家而感到开心,从而干活也不觉得累的心理,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爱。
1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分析作品主题。做到以栏目为中心,材料为栏目的主题服务,如选“人间亲情”,可根据本文选取疫情期间一位母亲和女儿的事件,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活中的细节,真实而又真情流露;主题上通过这些生活的细节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和牵挂,而子女也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告诉我们长大后要时刻记得家的温暖,时刻记得母亲的恩情的思路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一:“人间亲情”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
示例二:“人生感悟”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的故事,描述莉君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休谅到体谅的心路历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换位思考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膜,让亲情更融治的道理。
三、语言综合运用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奉陪到底”,① ?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将打出什么底牌?第一张底牌,限制进口美国商品;第二张底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② ,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答案】底气何在(或: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的轨道(或:中美两国唯有相互合作/中美经贸只有回到原本的轨道)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根据前面句子“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奉陪到底””和“?”提示,这里是针对前面内容提出的一个问题,所以第1空可填“底气何在(或: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根据“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这句话的意思,第2空的句子与“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存在条件关系,根据前面中国针对美国的一些反击“限制进口美国商品”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可知,第2空可填“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的轨道”等。
故答案为: 底气何在(或: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的轨道(或:中美两国唯有相互合作/中美经贸只有回到原本的轨道)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读懂段意,确定类型,需要补写的句子有三种类型:一是句首总领下文的总起句,二是句中承上启下的连接句,三是句末概括性的总结句,因此,做题之前,先要 读懂语段的话题内容,根据关联词和位置,弄清补写句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明确补写句子的类型;然后根据语境,补写内容,在确定了补写句子的类型之后,就要根据补写处的前后句意,准确推断,尤其注意有关关联词,补写的内容要求语境三保持:一是保持陈述对象一致,二是保持话题内容一致,三是做到表述句式的合理性;最后检查验证,贯通文意,补写内容之后,再做三看检查:一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二看填写内容是否合语境,三看文字表达是否连贯合逻辑等。
14.(【精彩练习项目评价】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质量评价作业)[观点辩论]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都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
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答案】略
【知识点】创新题型;见解表述;应用文;微写作(片断写作);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 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就是考查说话能力的,能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说出得体的话来,是这类题的考查重点。其命题形式,一般都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在回答的时候,要求要切合某种的特点的环境或语境;有的在回答的时候,要求要用上一定的修辞格等。
【点评】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具体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的能力。要注意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
15.(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在我们初中的语文课文中,就有不少文章展现出这些特点:黄土高原用厚实的胸膛,承载起腰鼓的奔放;苏州古城用灵动的画笔,勾勒出园林的精致;① , ;② , ……
【答案】北京帝都用庄严的气派;构建出故宫的磅礴;江南水乡用柔美的声调;演绎出社戏的温婉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首先要仔细分析例句特点,然后再仿造例句特点仿写句子,“黄土高原用厚实的胸膛,承载起腰鼓的奔放;苏州古城用灵动的画笔,勾勒出园林的精致”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腰鼓”“园林”都是“黄土高原”“苏州古城”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有这些特点,另外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选材必须是所学课本内的。如:北京帝都用庄严的气派,构建出故宫的磅礴;江南水乡用柔美的声调,演绎出社戏的温婉
故答案为:北京帝都用庄严的气派,构建出故宫的磅礴;江南水乡用柔美的声调,演绎出社戏的温婉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
16.(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五单元B拓展区)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答案】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为了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既会使文章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示例二: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并被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示例三: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够健康的网络词语。
【知识点】见解表述;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发表自己的观点,首先要观点明确,如果赞同,则应从语言的多样性和发展性等方面阐述理由,如果不赞同,则应从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阐述理由。
故答案为: 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为了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既会使文章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示例二: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并被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示例三: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够健康的网络词语。
【点评】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1 /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试卷(A卷)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兹润你的生命。只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掩蔽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用心泉息灭如火的疾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才会获得无限的轻松。倾听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纯净;倾听心泉,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
1.给加点字注音。
洗濯( ) 琐碎( ) 丰盈( )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改为 改为 .
(2025九上·东川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你们中间若有人坐着轿子、吹着和煦的风去过千座山,看过千种风景,这样的学生我不欣赏:没有一座山是他真正认识的,千种风景也会①____。我欣赏这样的学生;他在登山时流过汗,②____,这就胜过你们对千种风景的一知半解。我说的山,是指你被荆棘伤过、在山路上跌倒过,采过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顶迎着风nà( )喊的山。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和煦 nà 喊
4.横线①处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浮光掠影 B.刻骨铭心 C.转瞬即逝 D.根深蒂固
5.横线②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便只看过一种风景,他也做好了去登所有山的准备
B.即便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
C.如果只看过一种风景,他也做好了去登所有山的准备
D.如果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
6.(2025九上·盘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A迷路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抓阄求神、原地纠结,而是走好正在走的路。B走着走着,就会遇到新的风景,然后根据新环境再作判断。时间久了,方向就有了。方向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C方向不仅来自于选择,而是可以来自于创造:方向甚至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在变的。因此,什么是方向?D把当下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做成自己喜欢的事,____。
(1) ABCD四句里有语病的一项( )
A.迷路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抓阄求神、原地纠结,而是走好正在走的路。
B.走着走着,就会遇到新的风景,然后根据新环境再作判断。
C.方向不仅来自于选择,而是可以来自于创造
D.把当下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做成自己喜欢的事。
(2) 在上文的横线处接续句子,最合适的一项( )
A.因此,方向不是选择,是创造。
B.方向怎么会是咔嚓一下子蹦出来的呢?
C.这就是你的方向。
D.人有了方向才会全力以赴。
7.(2024九上·绍兴月考)补写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一般而言,① ,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② 。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8.(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名句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一上高城万里愁, 。(许浑《咸阳城东楼》)
(3) ,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苏轼《水调歌头》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老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大喜过望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嘛?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的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来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箱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莱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睛发涩。令她眼睛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敬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嘛。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随时准备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能满足你……”
⑩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9.第④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0.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能干的人,请概括体现母亲能干的事例。
11.品味语言。
①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体现了母亲此时怎样的心理。为什么?
母亲大喜过望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②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体会第⑧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某文学刊物攻有“人间亲情”“山水感悟”“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三、语言综合运用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奉陪到底”,① ?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将打出什么底牌?第一张底牌,限制进口美国商品;第二张底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② ,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14.(【精彩练习项目评价】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质量评价作业)[观点辩论]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都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
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15.(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在我们初中的语文课文中,就有不少文章展现出这些特点:黄土高原用厚实的胸膛,承载起腰鼓的奔放;苏州古城用灵动的画笔,勾勒出园林的精致;① , ;② , ……
16.(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五单元B拓展区)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zhuó;suǒ;yíng
2.兹;滋;息;熄;疾;嫉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点评】(1)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1.“洗濯”中的“濯”对应的是“zhuó”。“琐碎”中的“碎”对应的是“suǒ”。“丰盈”中的“盈”对应的是“yíng”。
故答案为: zhuó;suǒ;yíng
2.“兹润” 应为 “滋润”。“滋” 有增添、润泽的意思,常与水有关,如 “滋润”;而 “兹” 常用于 “今兹”“来兹” 等词中,与 “润” 搭配不合适。”息“应为 “熄”。“熄” 主要用于表示火的熄灭,与 “如火的嫉妒” 语境相符;“息” 有停止、休息等意思,但与 “灭” 搭配不太恰当。“疾妒” 应为 “嫉妒”。“嫉” 专用于表示因别人比自己好而心怀怨恨的情感,如 “嫉妒”。“疾” 主要表示疾病、快速等意思,与 “妒” 搭配错误。
故答案为:兹;滋;息;熄;疾;嫉
【答案】3.hé;呐
4.A
5.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衔接仿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和辨析。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
(2)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3.和hé煦:温暖。
呐nà喊:大声喊叫助威。
故答案为:hé;呐。
4.A.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句子中说没有一座山是真正认识的,对千种风景也只是走马观花般不深入了解,“浮光掠影”符合语境。
B.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与文意不符;
C.转瞬即逝:转瞬:转眼,形容时间短促。此处不是强调时间快,故“转瞬即逝”不符合语境;
D.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不符合对风景一知半解的语境。
故答案为:A。
5.根据横线②处前后的内容可知,这里要突出的是学生在登山时对风景的细致观察,因为是要“突出”学生的细致观察的行为,所以用假设复句程度不够,故可排除CD选项。A突出的是“他”在登山前做的登山准备,B突出的是“他”在登山前对观察、了解风景进行的准备,二者比较,B更符合语段意思。
故答案为:B。
6.【答案】(1)C
(2)A
【知识点】语言连贯;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1)ABD.正确;
C.此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仅……而且……”是一个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是一个关联词,表并列关系。这里把两个关联词语混用了,结合“方向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可知,文段强调的“方向”是创造出来的,不是选择出来的,因此应该选择“不是……而是……”这个关联词。
(2)A.这句话回答了前文的问句,正确;
B.有误,这句话突出“方向”的由来,内容和问句无关;
C.有误,这句话中有“你”,非常具体,不是在回答前文问题;
D.有误,这句话突出了“方向”的作用,和问句无关。
故答案为:(1)C(2)A
【点评】(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重点在于理解并把握语境中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以确保语句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修改内容时,我们应当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四个方面: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在修改过程中,需要确保语句的主语或主要话题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突然的话题转换或主语变换,以确保整体语境的连贯性。2.遵循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根据语境需要,合理安排语句的顺序,确保它们按照时间先后、空间位置或逻辑推理的顺序排列,以构建清晰、有条理的叙述。3.注意语句的对应关系:在修改内容时,应仔细分析每个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确保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当,比如前后文的呼应、因果关系的表达等。4.保持情景统一和音节和谐: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整体情景的协调统一,避免产生突兀或断裂的感觉。同时,还要注意语句的音节和节奏,力求使其听起来自然、流畅,避免出现拗口或重复的情况。
7.【答案】诗歌节奏分为两种;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和补写能力,要求根据语境补写出合适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首先,分析文段内容。文段主要讨论的是诗歌的节奏,指出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接着,文段提到诗歌节奏有两种类型,但并未具体展开。然后,文段又提到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且不同的人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有所不同。最后,文段总结指出,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接下来,根据文段内容和语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解题思路:
对于第1空,根据后文“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可以推断,此处应该是一个总起句,介绍诗歌节奏的两种类型。因此,可以补写为“诗歌节奏分为两种”。
对于第2空,根据前文“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以及后文“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可以推断,此处应该是在说明不同的人因为气质和特点的不同,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补写为“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诗歌节奏分为两种;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和补写能力。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先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和语境,然后根据语境和逻辑推断出合适的句子进行补写。在补写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理解文段内容和语境,把握文段的主题和逻辑结构。
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确保补写的句子与前后文保持一致。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错别字、语病等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读多写来培养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提高解答这类题目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拓展迁移,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8.【答案】(1)蜡炬成灰泪始干
(2)蒹葭杨柳似汀洲
(3)今日听君歌一曲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答题,注意“蒹、葭、汀”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⑵ 蒹葭杨柳似汀洲 ⑶ 今日听君歌一曲 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评】此题考查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答案】9.插叙,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
10.①能腌制腊肉、咸火腿;②善于侍弄菜园;③会做满满一桌菜;④雕刻的软木青蚌栩栩如生。
11.①喜悦、高兴等心理。原因:母亲想儿孙们多住几天的愿望因意外实现。②运用语言描写、对比手法,写出了母亲因儿孙们意外滞留在家而感到开心,从而干活也不觉得累的心理,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爱。
12.示例一:“人间亲情”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示例二:“人生感悟”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的故事,描述莉君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休谅到体谅的心路历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换位思考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膜,让亲情更融治的道理。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记叙顺序;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记叙文顺序。解答时明确记叙文的三种顺序:顺序、插叙、倒叙及其分别具有的作用。根据文章的内容做出判断。大多数时候考查插叙的可能性大。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虑,从重点语段、语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9.仔细阅读第④段划线句及上下文内容。发现划线句中断了当前莉君与母亲因武汉封城而产生的情节发展,插入了对母亲平时生活状态的描述,即父亲故去后母亲独自在山村生活的情况,由此可判断为插叙。插叙部分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时家里的空旷冷清,展现了母亲生活的寂寞和冷清状态。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因为平时她独自生活很孤单,盼着儿孙们回来热闹热闹。而封城使得这个愿望意外实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方面: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之前莉君不理解母亲为何要管她那么多,通过插叙了解到母亲的孤独处境后,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开始理解母亲,从而为后文莉君帮母亲做事以及母女关系的转变做了铺垫。
故答案为: 插叙,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第四段“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体现了母亲的能干。第六段“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上哪儿买肉去”体现出母亲能腌制腊肉、咸火腿。第七段“每天,莉君还帮母亲待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类肥的时候······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体现了母亲的能干。第六段“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体现了母亲经验丰富及能干。第九段“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一 一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体现了母亲的心灵手巧及能干。据此整合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 ①能腌制腊肉、咸火腿;②善于侍弄菜园;③会做满满一桌菜;④雕刻的软木青蚌栩栩如生。
11.“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 这句话是莉君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通过莉君的语言,表现出她对母亲的理解和关心,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母亲在灶口烧火时的温暖感受。这句话将灶口与电磁小太阳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灶口的温暖,也暗示了母亲在灶口烧火时的舒适和满足。同时,这种对比也体现了莉君对母亲生活的关注和理解,进一步深化了母女之间的情感。
故答案为: ①喜悦、高兴等心理。原因:母亲想儿孙们多住几天的愿望因意外实现。②运用语言描写、对比手法,写出了母亲因儿孙们意外滞留在家而感到开心,从而干活也不觉得累的心理,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爱。
1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分析作品主题。做到以栏目为中心,材料为栏目的主题服务,如选“人间亲情”,可根据本文选取疫情期间一位母亲和女儿的事件,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活中的细节,真实而又真情流露;主题上通过这些生活的细节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和牵挂,而子女也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告诉我们长大后要时刻记得家的温暖,时刻记得母亲的恩情的思路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一:“人间亲情”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
示例二:“人生感悟”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的故事,描述莉君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休谅到体谅的心路历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换位思考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膜,让亲情更融治的道理。
13.【答案】底气何在(或: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的轨道(或:中美两国唯有相互合作/中美经贸只有回到原本的轨道)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根据前面句子“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奉陪到底””和“?”提示,这里是针对前面内容提出的一个问题,所以第1空可填“底气何在(或: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根据“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这句话的意思,第2空的句子与“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存在条件关系,根据前面中国针对美国的一些反击“限制进口美国商品”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可知,第2空可填“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的轨道”等。
故答案为: 底气何在(或:中国依靠/凭借/根据的是什么)?;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的轨道(或:中美两国唯有相互合作/中美经贸只有回到原本的轨道)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读懂段意,确定类型,需要补写的句子有三种类型:一是句首总领下文的总起句,二是句中承上启下的连接句,三是句末概括性的总结句,因此,做题之前,先要 读懂语段的话题内容,根据关联词和位置,弄清补写句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明确补写句子的类型;然后根据语境,补写内容,在确定了补写句子的类型之后,就要根据补写处的前后句意,准确推断,尤其注意有关关联词,补写的内容要求语境三保持:一是保持陈述对象一致,二是保持话题内容一致,三是做到表述句式的合理性;最后检查验证,贯通文意,补写内容之后,再做三看检查:一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二看填写内容是否合语境,三看文字表达是否连贯合逻辑等。
14.【答案】略
【知识点】创新题型;见解表述;应用文;微写作(片断写作);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 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就是考查说话能力的,能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说出得体的话来,是这类题的考查重点。其命题形式,一般都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在回答的时候,要求要切合某种的特点的环境或语境;有的在回答的时候,要求要用上一定的修辞格等。
【点评】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具体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的能力。要注意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
15.【答案】北京帝都用庄严的气派;构建出故宫的磅礴;江南水乡用柔美的声调;演绎出社戏的温婉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首先要仔细分析例句特点,然后再仿造例句特点仿写句子,“黄土高原用厚实的胸膛,承载起腰鼓的奔放;苏州古城用灵动的画笔,勾勒出园林的精致”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腰鼓”“园林”都是“黄土高原”“苏州古城”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有这些特点,另外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选材必须是所学课本内的。如:北京帝都用庄严的气派,构建出故宫的磅礴;江南水乡用柔美的声调,演绎出社戏的温婉
故答案为:北京帝都用庄严的气派,构建出故宫的磅礴;江南水乡用柔美的声调,演绎出社戏的温婉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
16.【答案】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为了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既会使文章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示例二: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并被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示例三: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够健康的网络词语。
【知识点】见解表述;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发表自己的观点,首先要观点明确,如果赞同,则应从语言的多样性和发展性等方面阐述理由,如果不赞同,则应从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阐述理由。
故答案为: 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为了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既会使文章显得不够规范、典雅,又影响他人理解。
示例二: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并被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示例三: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够健康的网络词语。
【点评】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