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试卷( B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衷(zhōng) 畎亩殚精竭虑 (dān)杳无消息
B.镌刻(xié)折戟正襟危坐(jīn)藏污纳后
C.一厝(chuò)殷勤夷为平地(yí)抑扬顿坐
D.拂士(bì)于腐同仇敌忾(qì)不能自已
2.(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卷)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贫贱 威武 诸候惧 按辔徐行
B.筋骨 行拂 横于虐 达于汉阴
C.毕力 渤海 困于心 直通豫南
D.兵刃 魁父 天下熄 聚室而谋
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着)/良多趣味(很,实在)/晓雾将歇(消失)/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寝(睡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与民由之(理由)/空乏其身(财资缺乏)
C.毕力平险(尽,全)/上自劳军(慰问)/惧其不已(停止)/天子为动(被感动)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念无与为乐(考虑、想到)/四时俱备(四季)/夕日欲颓(坠落)
4.(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题)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5.(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元”是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其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6.(【5j】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二、语言综合运用
(2025八上·昆明期中)根据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流动,一个饱含动感与张力的美丽之词。多少精彩的流动,正和荏rǎn____的时光一起、和广袤____的大地一起、和自强的人民一起、和可爱的祖国一起,绘就欣欣向荣、【甲】的壮丽时代图素。
流动中国,美在“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造中。回前波湖壮阔的“十三五”,一张张“中国创造”的名片正在为流动中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大数据与智能化携手上阵,交通网与致富线加速织密,人民出行体验更加美好,国家竞争实力【乙】,流动中国正步履铿____锵、一路驰骋。
流动中国,美在“内外双循环”的联动上。当条条巨龙穿梭____于婀娜____的江南水乡,疾驰过壮阔的表里山河,驰骋在旷远的林海雪原,广袤的神州大地正充满动感,蕴含张力。“一带一路”的璀càn____画卷正开启【丙】的工笔勾勒,为中国与世界带来更加磅礡的生机与活力。流动的中国正带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与行动,为国内国际协同发展输血供能。在“携手抗疫共克时jiān____”等全球性大事件中持续发挥中流dǐ____柱作用,以大国的伟岸身姿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巍然屹立。
7.下列给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袤(máo) 荏苒 B.铿锵(kēng 共克时艰
C.婀娜(nà) 璀璨 D.穿梭(suō) 中流坻柱
8.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流转不息 与时俱进 细致
B.川流不息 与时俱进 细致
C.流转不息 与日俱增 细腻
D.川流不息 与日俱增 细腻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阜新被誉为“玛瑙之都”,匠师们精雕细琢的玛瑙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
B.上海启动“五五购物节”第一天,消费金额突破100亿元。消息传出,众说纷纭,引来关注者们的一片欢呼。
C.“共享单车”走进人们的生活,它的使用方法已为百姓耳熟能详,只要扫码支付,即可获得便利。
D.反复推敲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B.实施分餐制可以有效拉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
C.这场成眉之间的羽毛球交流赛,耗时近四个小时左右,双方的对决势均力敌。
D.由于禁毒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祯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一人,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节选自《涌幢小品》,有删改)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日记数千言 。
②赵先生耻居其下 。
③诸生侍侧凛凛 。
④且遗一朴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轻言笑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B.时有敏少年 学而时习之(《论语》)
C.为讲说甚详恳急湍甚箭(《与朱元思书》)
D.闻赵先生严 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为讲说甚详恳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C.以身先之 静以修身(《诫子书》)
D.书其面曰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②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6.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冬季去南方看绿
梁惠娣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闲读唐诗宋词,冬天的诗词跃到眼前来,读着读着,冬便驾着诗之舟渡水而来了。
与北方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冬景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冬天是绿色的。
南方的山是绿的。山上的桉树、尤加利树、榕树……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南方的水是绿的。严寒时节,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水仍是清莹莹的绿。不知名的绿色藤蔓爬满了江堤、河畔,把冬水映得更绿了。藤蔓长出无数细碎的嫩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一袭轻纱,绿得轻盈,绿得热闹。水面上,满眼翠绿的水浮莲就像一片绿海。一池绿意舞冬风,心里不禁氤氲浓浓的诗意。
南方的田野是绿的。田野上,新种的番薯长出新叶,是一片喜人的新绿。菜畦上,小青菜、生菜、小葱、小辣椒……长势旺盛,每一棵都是鲜嫩的绿,这是小家碧玉的绿,绿得可人,绿得诗意。这种绿,新鲜而嫩碧,带着湿湿的雾气,带着泥土的芳香。冬天的菜畦,仿佛一首绿色的诗,读着读着,就能把你的眼睛染绿。寒冬的晚餐上,当人们看到这一棵棵青绿,该是多么的温馨和亲切啊!
南方的村庄是绿的。竹子是南方的村庄里最常见的植物。竹子在南方的冬风里越发显得挺拔、清朗。高高的竹竿直插云天,尖细的竹叶像纷披的绿缎。董必武《病中见窗外竹感赋》里说:“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写的就是竹在寒冬里的清劲样子。风吹来,绿竹摇曳,绿意流淌,竹林是一片绿海。有鸽子在竹林间翩然翻飞,远看,仿佛绿海上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冬季的南方,景色如画。翻看唐宋诗词,唐代白居易的《早冬》这样描写南方的冬天:“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南方过冬,也写了《冬景》一诗:“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在冬季的南方,赏绿观花、饮酒持蟹,是多么闲适的人生乐事呀!
冬天南方的绿,让你养眼,让你舒心。冬天,且到南方来看绿。
(选自2018年1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7.阅读课上,老师给推荐了《冬天去南方看绿》这篇文章,读后,同学们都被它的诗意所感染。请你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南方的绿的。
18.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19.南方的绿给作者以怎样的感觉?它带给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A:正确
B:镌刻(xié)——(juān) 藏污纳后——藏污纳垢
C:一厝(chuò)——(cuò) 抑扬顿坐——抑扬顿挫
D:于腐——迂腐 同仇敌忾(qì)——(kài)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2.【答案】D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改为:诸侯;
B.改为:衡于虑;
C.改为:指通。
故答案为:D
【点评】注意汉字的偏旁部首,能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能力层级A
3.【答案】C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项“沿”指顺水下行;B项“但”指只是,“由”指遵从,“空乏”指“使……财资缺乏”;D项“长河”指黄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成语典故;称谓
【解析】【分析】B 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刘安的《淮南子》与《列子》,化用了“塞翁失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称谓;科举;宗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记忆。C,谥号是给王公贵族的,不能给平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做这种题平时要多积累、巩固,比如人物称谓、年号、典章礼仪、天文历法等。
6.【答案】A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却没有感到车马的喧嚣,表达了作者超脱自在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表述错误;BCD正确。
【参考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故答案为: A。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首先要了解诗歌基本意思;结合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或寄托的志向;注意重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尤其是名句。
【答案】7.B
8.C
9.B
10.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3)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7.A.“广袤” 的 “袤” 应读作 “mào”;“荏苒” 书写正确。
B.正确。
C.“婀娜” 的 “娜” 应读作 “nuó”;“璀璨” 书写正确。
D.“中流砥柱” 而非 “中流坻柱”。
故答案为:B
8.【甲】处:“流转不息”通常用来形容时间、事物等连续不断、流转不停。在此处,与“绘就欣欣向荣”的时代图景相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持续不断、充满活力的状态。“川流不息”则多用于形容车辆、人流等连续不断,虽然也有连续不断的意味,但更侧重于数量多、流动快,与文段中强调的时代活力不完全吻合。【乙】处:“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强调的是与时代的同步性。“与日俱增”则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强调的是数量的增长或程度的加深。在此处,结合前文“大数据与智能化携手上阵,交通网与致富线加速织密”,强调的是国家竞争实力的增长,故“与日俱增”更为贴切。【丙】处:“细致”指精细周密,常用于形容工作、计划等。“细腻”则指细致光滑,也可用来形容绘画、文笔等精细入微。在此处,与“工笔勾勒”相结合,强调的是绘画的精细程度,故“细腻”更为恰当。故答案为:C
9.A.“叹为观止”形容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在此处用来形容匠师们精雕细琢的玛瑙工艺品,表达了对这些工艺品的极高赞赏,运用正确。
B.“众说纷纭”意指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但在此语境下,上海“五五购物节”第一天消费金额突破100亿元的消息传出,应该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一致的好评,而非各种不同的说法或争议。因此,“众说纷纭”与此语境不符,运用错误。
C.“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此处用来形容“共享单车”的使用方法已为百姓所熟知,运用恰当。
D.“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此处用来形容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运用得当。
故答案为:B
10.A.正确。
B.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阻止”与“途径”搭配不当,应将“阻止”改为“切断”,因为“切断”与“途径”更为搭配,表示中断或隔绝某种联系或方式。
C.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近”与“左右”都表示约数,二者同时使用造成了语义的冗余,应删去其中一个。
D.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由于句首的“由于”和句中的“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其中一个词以恢复句子的完整性。
故答案为:A
【答案】11.每天;以……为;陪从;留下
12.D
13.D
14.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15.①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②诸子一旦远远看见赵准,就很敬畏,都一改常态,认真学习,遵守规矩。
16.①勤学,有上进心。②以身作则。③规矩严明。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本题属于课外文言文,一般来讲,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此类题型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平时的积累是关键,其次,还应注意联系上下文或者句意去推断。
(3)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的掌握。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多总结,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之”在文言文中有以下用法: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 以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种用法,包括介词、连词等,具体用法和例句如下。介词用法: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用法: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有“一直到”“以及”“甚至”的意思,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例如:以至鸟兽草木之花多五出,而独芙蓉六出。(《长物志》)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5)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本题属于课外文言文,一般来讲,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此类题型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只有积累得多了才能做好课外的迁移。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分析概括能力。此类题目相对于直接翻译题,属中等难度,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译文,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应对这类题目,需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提炼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即可。
【参考译文】 赵准 ,藁城人,身材高大,留着漂亮的胡须,性格刚毅正直,态度严肃,整天没有懈怠的表情,不轻易说话或笑。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当时有聪明的少年,每天能记几千字,赵先生以居于他们之下为耻,每天所诵读的书一定要与他们相等。如果白天时间不够,他就会整夜读书以至于忘记睡觉。后来,他通过顺天乡试,成为学官。王令命令各郡王都接受他的教导,他的讲解非常详细诚恳,门下弟子常有数十人。他的规矩严格,学生们站立行走都有标准。他特别重视背诵,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不知疲倦,学生们在他身边侍立时都感到敬畏。当时有一个太守有十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非常傲慢放纵,即使太守也无法约束他们。一天,他们听说赵先生的严格,于是太守亲自带领他的儿子们来见赵准,并且留下一个宽二寸、厚半寸的木片,上面写着:“专门治理这五个儿子,不要涉及其他学生。”这五个儿子一看到这个木片,立刻感到敬畏,都改变了态度接受学习并遵守规矩
11. ①句意为:每天能记住好几千句话。日,每天。
②句意为:赵先生以不如他为耻辱。耻,以..为耻。
③句意为:那些学生陪从在两侧,心中凛然。侍,陪从。
④句意为:并且留下一根木棍。遗,留下。
故答案为:每天;以……为耻;陪从;留下。
12.A、不轻言笑意思是不轻易说话或笑。尔安敢轻吾射意思是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第一个轻是轻易,第二个是轻视,有误;
B、时有敏少年意思是当时有聪明的少年 。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习了并时常温习它。第一个时是当时,第二个是时常,有误;
C、为讲说甚详恳意思是他的讲解非常详细诚恳。急湍甚箭意思是湍急的激流比箭还快。第一个甚是非常,第二个是超过,有误;
D、闻赵先生严意思是他们听说赵先生的严格。 操蛇之神闻之意思是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这两个闻都是听到的意思,无误。
故答案为:D
13.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意思是每天所诵读的书一定要与别人相等。 舜发于畎亩之中意思是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第一个“之”,作为代词使用,指代前文提到的某物或某人,第二个是助词,有误;
B、为讲说甚详恳意思是他的讲解非常详细诚恳。以宗正刘礼为将军意思是将宗正刘礼任命为将军。第一个为是做的意思。第二个是担任的意思,有误;
C、以身先之意思是自己也是身体力行。 静以修身意思是 通过保持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自身的品德。第一个以是用,第二个是凭借,有误;
D、书其面曰意思是上面写着。 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 ,这两个其都是代词。无误。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意思是赵准 ,藁城人,身材高大,留着漂亮的胡须,性格刚毅正直,态度严肃,整天没有懈怠的表情,不轻易说话或笑。
故答案为: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 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第一句的甚,意思是 很。第二句的" 皆"的意思是都。
故答案为:①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②诸子一旦远远看见赵准,就很敬畏,都一改常态,认真学习,遵守规矩。
1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 ,日不足,竟夜读忘寝。“可知他勤学,有上进心。
根据“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可知其以身作则。
根据“门弟子常数十。矩矱 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可知其规矩严明。
故答案为:①勤学,有上进心。②以身作则。③规矩严明。
【答案】17.是从南方的山、南方的水、南方的田野、南方的村庄四个方面来写的。
18.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南方绿的可爱、久远,富有生命力。
19.南方的绿在作者看来,它让人养眼,让人舒心;景色如画。正是这种绿的美,才让作者对南方的绿有一种向往和钟情。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17.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章,第(3)- (6)段描写了南方的绿,提炼每一段的中心句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是从南方的山、南方的水、南方的田野、南方的村庄四个方面来写的。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对表现力较强的词语,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这段话将“冬天南方绿”拟人化,又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冬天南方绿的特点。
故答案为: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南方绿的可爱、久远,富有生命力。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然后找出抒发作者情感的段落分析作答。结合最后两段的内容来理解,可知南方绿给作者的感觉是“景色如画”“让你养眼,让你舒心”。“冬天,且到南方来看绿”一句表达出作者对南方绿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南方的绿在作者看来,它让人养眼,让人舒心;景色如画。正是这种绿的美,才让作者对南方的绿有一种向往和钟情。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试卷( B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衷(zhōng) 畎亩殚精竭虑 (dān)杳无消息
B.镌刻(xié)折戟正襟危坐(jīn)藏污纳后
C.一厝(chuò)殷勤夷为平地(yí)抑扬顿坐
D.拂士(bì)于腐同仇敌忾(qì)不能自已
【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A:正确
B:镌刻(xié)——(juān) 藏污纳后——藏污纳垢
C:一厝(chuò)——(cuò) 抑扬顿坐——抑扬顿挫
D:于腐——迂腐 同仇敌忾(qì)——(kài)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2.(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卷)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贫贱 威武 诸候惧 按辔徐行
B.筋骨 行拂 横于虐 达于汉阴
C.毕力 渤海 困于心 直通豫南
D.兵刃 魁父 天下熄 聚室而谋
【答案】D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改为:诸侯;
B.改为:衡于虑;
C.改为:指通。
故答案为:D
【点评】注意汉字的偏旁部首,能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能力层级A
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沿着)/良多趣味(很,实在)/晓雾将歇(消失)/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怀民亦未寝(睡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与民由之(理由)/空乏其身(财资缺乏)
C.毕力平险(尽,全)/上自劳军(慰问)/惧其不已(停止)/天子为动(被感动)
D.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念无与为乐(考虑、想到)/四时俱备(四季)/夕日欲颓(坠落)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项“沿”指顺水下行;B项“但”指只是,“由”指遵从,“空乏”指“使……财资缺乏”;D项“长河”指黄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4.(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题)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B
【知识点】成语典故;称谓
【解析】【分析】B 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刘安的《淮南子》与《列子》,化用了“塞翁失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元”是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其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称谓;科举;宗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记忆。C,谥号是给王公贵族的,不能给平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做这种题平时要多积累、巩固,比如人物称谓、年号、典章礼仪、天文历法等。
6.(【5j】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答案】A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却没有感到车马的喧嚣,表达了作者超脱自在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表述错误;BCD正确。
【参考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故答案为: A。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首先要了解诗歌基本意思;结合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或寄托的志向;注意重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尤其是名句。
二、语言综合运用
(2025八上·昆明期中)根据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流动,一个饱含动感与张力的美丽之词。多少精彩的流动,正和荏rǎn____的时光一起、和广袤____的大地一起、和自强的人民一起、和可爱的祖国一起,绘就欣欣向荣、【甲】的壮丽时代图素。
流动中国,美在“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造中。回前波湖壮阔的“十三五”,一张张“中国创造”的名片正在为流动中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大数据与智能化携手上阵,交通网与致富线加速织密,人民出行体验更加美好,国家竞争实力【乙】,流动中国正步履铿____锵、一路驰骋。
流动中国,美在“内外双循环”的联动上。当条条巨龙穿梭____于婀娜____的江南水乡,疾驰过壮阔的表里山河,驰骋在旷远的林海雪原,广袤的神州大地正充满动感,蕴含张力。“一带一路”的璀càn____画卷正开启【丙】的工笔勾勒,为中国与世界带来更加磅礡的生机与活力。流动的中国正带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与行动,为国内国际协同发展输血供能。在“携手抗疫共克时jiān____”等全球性大事件中持续发挥中流dǐ____柱作用,以大国的伟岸身姿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巍然屹立。
7.下列给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袤(máo) 荏苒 B.铿锵(kēng 共克时艰
C.婀娜(nà) 璀璨 D.穿梭(suō) 中流坻柱
8.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流转不息 与时俱进 细致
B.川流不息 与时俱进 细致
C.流转不息 与日俱增 细腻
D.川流不息 与日俱增 细腻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阜新被誉为“玛瑙之都”,匠师们精雕细琢的玛瑙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
B.上海启动“五五购物节”第一天,消费金额突破100亿元。消息传出,众说纷纭,引来关注者们的一片欢呼。
C.“共享单车”走进人们的生活,它的使用方法已为百姓耳熟能详,只要扫码支付,即可获得便利。
D.反复推敲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B.实施分餐制可以有效拉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
C.这场成眉之间的羽毛球交流赛,耗时近四个小时左右,双方的对决势均力敌。
D.由于禁毒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
【答案】7.B
8.C
9.B
10.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3)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7.A.“广袤” 的 “袤” 应读作 “mào”;“荏苒” 书写正确。
B.正确。
C.“婀娜” 的 “娜” 应读作 “nuó”;“璀璨” 书写正确。
D.“中流砥柱” 而非 “中流坻柱”。
故答案为:B
8.【甲】处:“流转不息”通常用来形容时间、事物等连续不断、流转不停。在此处,与“绘就欣欣向荣”的时代图景相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持续不断、充满活力的状态。“川流不息”则多用于形容车辆、人流等连续不断,虽然也有连续不断的意味,但更侧重于数量多、流动快,与文段中强调的时代活力不完全吻合。【乙】处:“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强调的是与时代的同步性。“与日俱增”则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强调的是数量的增长或程度的加深。在此处,结合前文“大数据与智能化携手上阵,交通网与致富线加速织密”,强调的是国家竞争实力的增长,故“与日俱增”更为贴切。【丙】处:“细致”指精细周密,常用于形容工作、计划等。“细腻”则指细致光滑,也可用来形容绘画、文笔等精细入微。在此处,与“工笔勾勒”相结合,强调的是绘画的精细程度,故“细腻”更为恰当。故答案为:C
9.A.“叹为观止”形容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在此处用来形容匠师们精雕细琢的玛瑙工艺品,表达了对这些工艺品的极高赞赏,运用正确。
B.“众说纷纭”意指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但在此语境下,上海“五五购物节”第一天消费金额突破100亿元的消息传出,应该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一致的好评,而非各种不同的说法或争议。因此,“众说纷纭”与此语境不符,运用错误。
C.“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此处用来形容“共享单车”的使用方法已为百姓所熟知,运用恰当。
D.“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此处用来形容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运用得当。
故答案为:B
10.A.正确。
B.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阻止”与“途径”搭配不当,应将“阻止”改为“切断”,因为“切断”与“途径”更为搭配,表示中断或隔绝某种联系或方式。
C.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近”与“左右”都表示约数,二者同时使用造成了语义的冗余,应删去其中一个。
D.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由于句首的“由于”和句中的“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其中一个词以恢复句子的完整性。
故答案为:A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祯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一人,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节选自《涌幢小品》,有删改)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日记数千言 。
②赵先生耻居其下 。
③诸生侍侧凛凛 。
④且遗一朴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轻言笑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B.时有敏少年 学而时习之(《论语》)
C.为讲说甚详恳急湍甚箭(《与朱元思书》)
D.闻赵先生严 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为讲说甚详恳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C.以身先之 静以修身(《诫子书》)
D.书其面曰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②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6.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答案】11.每天;以……为;陪从;留下
12.D
13.D
14.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15.①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②诸子一旦远远看见赵准,就很敬畏,都一改常态,认真学习,遵守规矩。
16.①勤学,有上进心。②以身作则。③规矩严明。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本题属于课外文言文,一般来讲,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此类题型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平时的积累是关键,其次,还应注意联系上下文或者句意去推断。
(3)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的掌握。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多总结,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判断词义。 “之”在文言文中有以下用法: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 以在文言文中具有多种用法,包括介词、连词等,具体用法和例句如下。介词用法: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用法: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有“一直到”“以及”“甚至”的意思,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例如:以至鸟兽草木之花多五出,而独芙蓉六出。(《长物志》)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5)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本题属于课外文言文,一般来讲,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此类题型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只有积累得多了才能做好课外的迁移。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分析概括能力。此类题目相对于直接翻译题,属中等难度,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译文,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应对这类题目,需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提炼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即可。
【参考译文】 赵准 ,藁城人,身材高大,留着漂亮的胡须,性格刚毅正直,态度严肃,整天没有懈怠的表情,不轻易说话或笑。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当时有聪明的少年,每天能记几千字,赵先生以居于他们之下为耻,每天所诵读的书一定要与他们相等。如果白天时间不够,他就会整夜读书以至于忘记睡觉。后来,他通过顺天乡试,成为学官。王令命令各郡王都接受他的教导,他的讲解非常详细诚恳,门下弟子常有数十人。他的规矩严格,学生们站立行走都有标准。他特别重视背诵,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不知疲倦,学生们在他身边侍立时都感到敬畏。当时有一个太守有十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非常傲慢放纵,即使太守也无法约束他们。一天,他们听说赵先生的严格,于是太守亲自带领他的儿子们来见赵准,并且留下一个宽二寸、厚半寸的木片,上面写着:“专门治理这五个儿子,不要涉及其他学生。”这五个儿子一看到这个木片,立刻感到敬畏,都改变了态度接受学习并遵守规矩
11. ①句意为:每天能记住好几千句话。日,每天。
②句意为:赵先生以不如他为耻辱。耻,以..为耻。
③句意为:那些学生陪从在两侧,心中凛然。侍,陪从。
④句意为:并且留下一根木棍。遗,留下。
故答案为:每天;以……为耻;陪从;留下。
12.A、不轻言笑意思是不轻易说话或笑。尔安敢轻吾射意思是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第一个轻是轻易,第二个是轻视,有误;
B、时有敏少年意思是当时有聪明的少年 。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习了并时常温习它。第一个时是当时,第二个是时常,有误;
C、为讲说甚详恳意思是他的讲解非常详细诚恳。急湍甚箭意思是湍急的激流比箭还快。第一个甚是非常,第二个是超过,有误;
D、闻赵先生严意思是他们听说赵先生的严格。 操蛇之神闻之意思是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这两个闻都是听到的意思,无误。
故答案为:D
13.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意思是每天所诵读的书一定要与别人相等。 舜发于畎亩之中意思是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第一个“之”,作为代词使用,指代前文提到的某物或某人,第二个是助词,有误;
B、为讲说甚详恳意思是他的讲解非常详细诚恳。以宗正刘礼为将军意思是将宗正刘礼任命为将军。第一个为是做的意思。第二个是担任的意思,有误;
C、以身先之意思是自己也是身体力行。 静以修身意思是 通过保持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自身的品德。第一个以是用,第二个是凭借,有误;
D、书其面曰意思是上面写着。 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 ,这两个其都是代词。无误。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意思是赵准 ,藁城人,身材高大,留着漂亮的胡须,性格刚毅正直,态度严肃,整天没有懈怠的表情,不轻易说话或笑。
故答案为: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 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第一句的甚,意思是 很。第二句的" 皆"的意思是都。
故答案为:①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②诸子一旦远远看见赵准,就很敬畏,都一改常态,认真学习,遵守规矩。
1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 ,日不足,竟夜读忘寝。“可知他勤学,有上进心。
根据“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可知其以身作则。
根据“门弟子常数十。矩矱 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可知其规矩严明。
故答案为:①勤学,有上进心。②以身作则。③规矩严明。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冬季去南方看绿
梁惠娣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闲读唐诗宋词,冬天的诗词跃到眼前来,读着读着,冬便驾着诗之舟渡水而来了。
与北方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冬景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冬天是绿色的。
南方的山是绿的。山上的桉树、尤加利树、榕树……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南方的水是绿的。严寒时节,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水仍是清莹莹的绿。不知名的绿色藤蔓爬满了江堤、河畔,把冬水映得更绿了。藤蔓长出无数细碎的嫩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一袭轻纱,绿得轻盈,绿得热闹。水面上,满眼翠绿的水浮莲就像一片绿海。一池绿意舞冬风,心里不禁氤氲浓浓的诗意。
南方的田野是绿的。田野上,新种的番薯长出新叶,是一片喜人的新绿。菜畦上,小青菜、生菜、小葱、小辣椒……长势旺盛,每一棵都是鲜嫩的绿,这是小家碧玉的绿,绿得可人,绿得诗意。这种绿,新鲜而嫩碧,带着湿湿的雾气,带着泥土的芳香。冬天的菜畦,仿佛一首绿色的诗,读着读着,就能把你的眼睛染绿。寒冬的晚餐上,当人们看到这一棵棵青绿,该是多么的温馨和亲切啊!
南方的村庄是绿的。竹子是南方的村庄里最常见的植物。竹子在南方的冬风里越发显得挺拔、清朗。高高的竹竿直插云天,尖细的竹叶像纷披的绿缎。董必武《病中见窗外竹感赋》里说:“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写的就是竹在寒冬里的清劲样子。风吹来,绿竹摇曳,绿意流淌,竹林是一片绿海。有鸽子在竹林间翩然翻飞,远看,仿佛绿海上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冬季的南方,景色如画。翻看唐宋诗词,唐代白居易的《早冬》这样描写南方的冬天:“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南方过冬,也写了《冬景》一诗:“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在冬季的南方,赏绿观花、饮酒持蟹,是多么闲适的人生乐事呀!
冬天南方的绿,让你养眼,让你舒心。冬天,且到南方来看绿。
(选自2018年1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7.阅读课上,老师给推荐了《冬天去南方看绿》这篇文章,读后,同学们都被它的诗意所感染。请你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南方的绿的。
18.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19.南方的绿给作者以怎样的感觉?它带给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答案】17.是从南方的山、南方的水、南方的田野、南方的村庄四个方面来写的。
18.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南方绿的可爱、久远,富有生命力。
19.南方的绿在作者看来,它让人养眼,让人舒心;景色如画。正是这种绿的美,才让作者对南方的绿有一种向往和钟情。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17.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章,第(3)- (6)段描写了南方的绿,提炼每一段的中心句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是从南方的山、南方的水、南方的田野、南方的村庄四个方面来写的。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对表现力较强的词语,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这段话将“冬天南方绿”拟人化,又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冬天南方绿的特点。
故答案为: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南方绿的可爱、久远,富有生命力。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然后找出抒发作者情感的段落分析作答。结合最后两段的内容来理解,可知南方绿给作者的感觉是“景色如画”“让你养眼,让你舒心”。“冬天,且到南方来看绿”一句表达出作者对南方绿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南方的绿在作者看来,它让人养眼,让人舒心;景色如画。正是这种绿的美,才让作者对南方的绿有一种向往和钟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