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1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填空题
1.朗读课文《 创造宣言 》,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中伤 遁词 豢养
鲁dùn nuò 夫 灌gài
山穷水jìn 自bào 自弃 走tóu 无路
2.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 ”,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 (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 《青铜时代》等。歌德, (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 等。
(2)《易经》又称《 》, 家经典之一,相传是 (人名)在狱中所作。
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
(2) 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
(3) 茅草中有一棵好像是先知先觉的树苗,听他说“泰山没有东山好”,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陡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 。
(4) 一根树苗如此想,两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 。
4.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填写恰当的成语。
(1)小李已经 (陷入绝境,没有出路)了,要不是你帮他一把,恐怕他就做乞丐了。
(2)我觉得这部小说里人物形象饱满,情节曲折,语言传神,再加上这个 (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的题目,简直完美了。
(3)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没有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4)在48分钟的时间里出场46分钟,最后一分钟6犯离场,易建联拼到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耗尽了最后一颗“子弹”,却只留下一地伤悲。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创造宣言(节选)
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②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③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④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⑤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⑥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⑦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⑧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⑨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6.解释文中第②段加点的词的含义。
刀法: 万像:
7.“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这句话作为论据插入文本哪段最合适?请为该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8.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你认为教育者要注意什么问题(答一点即可)?
三、语言表达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班级将开展以“创新,提升你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9.班级的小记者就“你怎样理解‘创新’?怎样才能创新?”的问题对你进行采访,你应该怎样回答?
10.我们生活在科技创新时代,享受着前人和现代人的创新成果。请你说出几种现代人的创新成果。
11.下图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标志,请说明它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12.根据下面材料,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13.(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语文老师在有关现代科技的综合性学习课上说:同学们,记得几年前美国女性总统竞选人卡莉 费奥里娜曾断言“中国人考试没问题,但他们不会创新,很缺乏想象力”。短短几年过去,就有外媒发文惊叹“中国已成创新之龙”!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井噴式”的科技成就,直接打脸“中国人缺乏创新力论”的同时,大大给国人打了气。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说法和下面一些科技成就热词热事,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高铁 微信支付 华为5G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嫦娥四号”探测器首登月球背面
假如你上台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60个字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zhòng;dùn;huàn;钝;懦;溉;尽;暴;投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zhòng;dùn;huàn;钝;懦;溉;尽;暴;投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答案】(1)生活教育;法国;《思想者》;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
(2)周易;儒;周文王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等。
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4、罗丹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他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更使他名声大噪。
《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故答案为:(1)生活教育 法国 《思想者》 德国 《少年维特之烦恼》
(2)周易 儒 周文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回答此类题,熟悉课本内容即可。这项内容在教材中出现过,属于应该识记的内容。学生还要注意在平时勤于背诵文学常识,分册整理归类,便于记忆。本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
3.【答案】(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排比
【知识点】比喻;拟人;排比;反问
【解析】【分析】 (1) 由句中“成为”可知,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 由句中“难懂”可知,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3)树苗是植物,居然能“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可知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4)由句中三个“如此想”可知,该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 比喻 (2) 反问 (3) 拟人 (4) 排比
【点评】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和对比等,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4.【答案】(1)走投无路
(2)画龙点睛
(3)自暴自弃
(4)山穷水尽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1)根据成语含义: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应是“走投无路”。
(2)根据成语含义: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应是“画龙点睛”。
(3)根据成语含义: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应是“自暴自弃”。
(4)根据成语含义: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应是“山穷水尽”。
故答案为:(1) 走投无路 (2) 画龙点睛 (3) 自暴自弃 (4) 山穷水尽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答案】5.B
6.“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7.插入第⑦段最合适。示例:遭到楚王疏远放逐的屈原,毕竟写下了《离骚》
8.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作,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答一点即可)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补充论据;创造宣言;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阅读议论文多方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然后再此基础上梳理论证的过程,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最后再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文章进行比对,从而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内涵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不要只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还应立足于相关重点语段,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语境,联系文章主题,进行研读和探究。
(3)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补充恰当的事例,注意补充的事例要典型,要能够证明论点。
(4)①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②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才能。解答时,既要联系文本,又要结合学习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5.ACD正确。B.根据第⑦段中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可知本项表述以偏概全。
故答案为:B
6.联系前句“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可知,本段运用类比手法,以雕刻大理石来类比教育。由此分析,“刀法”指的是教育方法。“万象”指的就是接受教育的众多对象。
故答案为: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 “万象”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7.题目中给出的句子与第⑦段中的“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格式相同,能作为一个正面实例来驳斥本段“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所以应放入第⑦段。可再补充事实论据为:身陷囹圄,取目无亲之文王,毕竟推演了《周易》。
故答案为:插入第⑦段最合适。示例:遭到楚王疏远放逐的屈原,毕竟写下了《离骚》
8.第一问:根据首段中的“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可得: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第二问: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根据首段中的“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可得:教育者要认识到创造的本质,敢于创造,有献身创造的精神。
根据“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可得: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
根据“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可得:要鼓励学生创作,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
根据“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可得: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
根据第②段中的“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可得: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故答案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作,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答一点即可)
【答案】9.示例:创新就是求异,追求与众不同,力求新颖别致,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就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过程,更是“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的过程。创新必须要保持好奇心,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要善于观察、联想、想象,能持之以恒地做各种尝试,还要敢于怀疑权威,怀疑陈规。(意对即可)
10.示例:液晶电视机、手机、电磁炉、电脑等。
11.构图要素:标志由打开的书本、重叠的儿童头像、抽象化的幼苗组成。
寓意:青少年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不断探索,头脑中将萌发出新的思维。(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图表信息;文化特色;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依据材料表达感想,作答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来表达,有必要在答案中出现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表达时,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⑵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应考的需要,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⑶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9.本题考查对问题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提出的问题“你怎样理解‘创新’” “怎样才能创新”要从“创新”的“概念”理解和“创新”方式. 上进行回答。对“创新”的理解不要求是科学的概念,可作形象化的描述。“创新” 方式可从“观察”“想象”‘尝试” “怀疑”等角度来谈。
故答案为:创新就是求异,追求与众不同,力求新颖别致,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就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过程,更是“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的过程。创新必须要保持好奇心,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要善于观察、联想、想象,能持之以恒地做各种尝试,还要敢于怀疑权威,怀疑陈规。
10.本题考查对“创新”成果的理解。列举生活中创新的生活用品来作答即可。如:手机、电脑、摄像头等。
故答案为: 液晶电视机、手机、电磁炉、电脑等。
1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题目已经点明这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标志,要求说明它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观察画面,最外面是一本打开的书,两个重叠在一起的黄色、白色儿童头像,还有-株抽象化的幼苗.这幅图画由于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标志,显然是寓意青少年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不断探索,头脑中的智慧将蓬勃成长。
故答案为: 构图要素:标志由打开的书本、重叠的儿童头像、抽象化的幼苗组成。
寓意:青少年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不断探索,头脑中将萌发出新的思维。
12.【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性或物质性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知识点】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首先明确 “创造” 的属概念是 “思维与行为活动”。然后提取关键信息 “首次获得”“精神性成果或物质性成果”,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放入定义中,从而准确简洁地对 “创造” 进行定义。
故答案为: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性或物质性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点评】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作答语言表达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由题意得出表达的对象是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据此确定表达时的语气和表达的主题。语意要合理,不能有语病。
13.【答案】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知识点】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此类问题要紧扣题意,抓住某项科技的核心功能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来写。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等,这些新科技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注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即可。
故答案为: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结合自己对科技创新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作答,注意要紧扣题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
1 /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1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填空题
1.朗读课文《 创造宣言 》,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中伤 遁词 豢养
鲁dùn nuò 夫 灌gài
山穷水jìn 自bào 自弃 走tóu 无路
【答案】zhòng;dùn;huàn;钝;懦;溉;尽;暴;投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zhòng;dùn;huàn;钝;懦;溉;尽;暴;投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 ”,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 (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 《青铜时代》等。歌德, (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 等。
(2)《易经》又称《 》, 家经典之一,相传是 (人名)在狱中所作。
【答案】(1)生活教育;法国;《思想者》;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
(2)周易;儒;周文王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等。
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4、罗丹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他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更使他名声大噪。
《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故答案为:(1)生活教育 法国 《思想者》 德国 《少年维特之烦恼》
(2)周易 儒 周文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回答此类题,熟悉课本内容即可。这项内容在教材中出现过,属于应该识记的内容。学生还要注意在平时勤于背诵文学常识,分册整理归类,便于记忆。本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
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
(2) 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
(3) 茅草中有一棵好像是先知先觉的树苗,听他说“泰山没有东山好”,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陡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 。
(4) 一根树苗如此想,两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 。
【答案】(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排比
【知识点】比喻;拟人;排比;反问
【解析】【分析】 (1) 由句中“成为”可知,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 由句中“难懂”可知,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3)树苗是植物,居然能“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可知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4)由句中三个“如此想”可知,该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 比喻 (2) 反问 (3) 拟人 (4) 排比
【点评】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和对比等,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4.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填写恰当的成语。
(1)小李已经 (陷入绝境,没有出路)了,要不是你帮他一把,恐怕他就做乞丐了。
(2)我觉得这部小说里人物形象饱满,情节曲折,语言传神,再加上这个 (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的题目,简直完美了。
(3)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没有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4)在48分钟的时间里出场46分钟,最后一分钟6犯离场,易建联拼到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耗尽了最后一颗“子弹”,却只留下一地伤悲。
【答案】(1)走投无路
(2)画龙点睛
(3)自暴自弃
(4)山穷水尽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1)根据成语含义: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应是“走投无路”。
(2)根据成语含义: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应是“画龙点睛”。
(3)根据成语含义: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应是“自暴自弃”。
(4)根据成语含义: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应是“山穷水尽”。
故答案为:(1) 走投无路 (2) 画龙点睛 (3) 自暴自弃 (4) 山穷水尽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创造宣言(节选)
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②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③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④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⑤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⑥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⑦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⑧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⑨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6.解释文中第②段加点的词的含义。
刀法: 万像:
7.“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这句话作为论据插入文本哪段最合适?请为该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8.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你认为教育者要注意什么问题(答一点即可)?
【答案】5.B
6.“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7.插入第⑦段最合适。示例:遭到楚王疏远放逐的屈原,毕竟写下了《离骚》
8.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作,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答一点即可)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补充论据;创造宣言;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阅读议论文多方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然后再此基础上梳理论证的过程,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最后再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文章进行比对,从而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内涵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不要只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还应立足于相关重点语段,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语境,联系文章主题,进行研读和探究。
(3)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补充恰当的事例,注意补充的事例要典型,要能够证明论点。
(4)①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②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才能。解答时,既要联系文本,又要结合学习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5.ACD正确。B.根据第⑦段中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可知本项表述以偏概全。
故答案为:B
6.联系前句“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可知,本段运用类比手法,以雕刻大理石来类比教育。由此分析,“刀法”指的是教育方法。“万象”指的就是接受教育的众多对象。
故答案为: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 “万象”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7.题目中给出的句子与第⑦段中的“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格式相同,能作为一个正面实例来驳斥本段“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所以应放入第⑦段。可再补充事实论据为:身陷囹圄,取目无亲之文王,毕竟推演了《周易》。
故答案为:插入第⑦段最合适。示例:遭到楚王疏远放逐的屈原,毕竟写下了《离骚》
8.第一问:根据首段中的“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可得: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第二问: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根据首段中的“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可得:教育者要认识到创造的本质,敢于创造,有献身创造的精神。
根据“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可得: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
根据“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可得:要鼓励学生创作,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
根据“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可得: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
根据第②段中的“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可得: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故答案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作,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答一点即可)
三、语言表达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班级将开展以“创新,提升你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9.班级的小记者就“你怎样理解‘创新’?怎样才能创新?”的问题对你进行采访,你应该怎样回答?
10.我们生活在科技创新时代,享受着前人和现代人的创新成果。请你说出几种现代人的创新成果。
11.下图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标志,请说明它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答案】9.示例:创新就是求异,追求与众不同,力求新颖别致,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就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过程,更是“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的过程。创新必须要保持好奇心,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要善于观察、联想、想象,能持之以恒地做各种尝试,还要敢于怀疑权威,怀疑陈规。(意对即可)
10.示例:液晶电视机、手机、电磁炉、电脑等。
11.构图要素:标志由打开的书本、重叠的儿童头像、抽象化的幼苗组成。
寓意:青少年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不断探索,头脑中将萌发出新的思维。(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图表信息;文化特色;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依据材料表达感想,作答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来表达,有必要在答案中出现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表达时,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⑵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应考的需要,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⑶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9.本题考查对问题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提出的问题“你怎样理解‘创新’” “怎样才能创新”要从“创新”的“概念”理解和“创新”方式. 上进行回答。对“创新”的理解不要求是科学的概念,可作形象化的描述。“创新” 方式可从“观察”“想象”‘尝试” “怀疑”等角度来谈。
故答案为:创新就是求异,追求与众不同,力求新颖别致,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就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过程,更是“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的过程。创新必须要保持好奇心,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要善于观察、联想、想象,能持之以恒地做各种尝试,还要敢于怀疑权威,怀疑陈规。
10.本题考查对“创新”成果的理解。列举生活中创新的生活用品来作答即可。如:手机、电脑、摄像头等。
故答案为: 液晶电视机、手机、电磁炉、电脑等。
1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题目已经点明这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标志,要求说明它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观察画面,最外面是一本打开的书,两个重叠在一起的黄色、白色儿童头像,还有-株抽象化的幼苗.这幅图画由于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标志,显然是寓意青少年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不断探索,头脑中的智慧将蓬勃成长。
故答案为: 构图要素:标志由打开的书本、重叠的儿童头像、抽象化的幼苗组成。
寓意:青少年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不断探索,头脑中将萌发出新的思维。
12.根据下面材料,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性或物质性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知识点】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首先明确 “创造” 的属概念是 “思维与行为活动”。然后提取关键信息 “首次获得”“精神性成果或物质性成果”,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放入定义中,从而准确简洁地对 “创造” 进行定义。
故答案为: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性或物质性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点评】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作答语言表达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由题意得出表达的对象是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据此确定表达时的语气和表达的主题。语意要合理,不能有语病。
13.(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语文老师在有关现代科技的综合性学习课上说:同学们,记得几年前美国女性总统竞选人卡莉 费奥里娜曾断言“中国人考试没问题,但他们不会创新,很缺乏想象力”。短短几年过去,就有外媒发文惊叹“中国已成创新之龙”!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井噴式”的科技成就,直接打脸“中国人缺乏创新力论”的同时,大大给国人打了气。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说法和下面一些科技成就热词热事,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高铁 微信支付 华为5G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嫦娥四号”探测器首登月球背面
假如你上台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60个字内)
【答案】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知识点】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此类问题要紧扣题意,抓住某项科技的核心功能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来写。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等,这些新科技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注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即可。
故答案为: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结合自己对科技创新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作答,注意要紧扣题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