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语文试题0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语文试题02(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9 15: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02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
——历史学家许倬云访谈(节录)
许知远: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
许倬云:我们同行的各种著作里,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帝王将相或者名人,讲的是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所以在《中国文化的精神》里,我讲的就是老百姓过日子吃饭,都是人与自然的调和,而且调和是动的,不是静的。
我一辈子最喜欢的诗句是李白的《忆秦娥》里的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四个时段,都是风景。这八个字里有兴有亡,残照秋天,汉朝已经老早过去了。宇宙的变化、人世的兴废统统融合在人的情感里。这种情绪,这种气派,别的语言里是很少的。英文里没有文字的形象,只有声音,所以显示不出这种东西来。
再比如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在”字,一个动词,就把前面那些零零碎碎的形象全笼括在内了。这也只在象形的文字里才有。
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画景,无处不是跟自然相配,无处不是和人生相合。这种生活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才有,一般人一样有。老头散散步,大雁已经成行了,往南边飞了,眼下都是一直深切地和周围相关,这种不是美国的生活、欧洲的生活能看见的。
许知远:这种生活被中断了,现在正在重建。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
许倬云:明朝亡了以后,中国的大道理已经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幸好明末清初有一些人物了不起,顾炎武、全祖望、王夫之,留下许多可读的书,他们在检讨,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全祖望还特别提出将来该怎么走。其实他们检讨背后的根据也不外乎从张载的《西铭》过渡到王阳明的《传习录》。
许知远:你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
许倬云:汉朝。汉朝国家的基础放在农村。真正讲起来,唐朝也不错,可唐朝的基础不在农村,而在商业道路上。历史上,中国面对一波一波游牧民族的侵略,欧洲也面对一波一波骑射民族的侵略,为什么中国站得住,他们站不住?
地理条件是一个原因,中国的长江黄河之间有一大块完完整整的土地,农业发展快,村子挨村子,一大片,坚实得很。黄河长江下面是湖泊河流区,再下面是沿海河流的灌溉平原,这三片形成一整块。这扎扎实实一大块,是世界最大块的农耕地区,最精致的精耕细作,这个便是中国的本钱。所以现在人为加快的城市化(毁掉农村)是不智之举。发达到一定的地步,城市化自然会出现。城市富,城市强,但城市是不固定的,人口是流动的,农村稳定、安全。
许知远:你也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人无法安身立命,西方、东方都有相似的危机。
许倬云:现在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于是无所适从。而世界上诱惑太多,今天我们的生活起居里,有很多科技的东西。没有金钱,你不能过日子,没有手机,不能过日子,你必须要处在这种生活中间,你不能独立,得随着大家跑,大家用什么,你跟着用什么。
尤其今天网络、媒体很发达,每个人彼此影响,但是难得有人自己想。听到的信息很多,不一定知道怎么拣选,也不知道人生往哪个方向走。只有失望的人,只有无可奈何之人,会想想我怎么过日子,为什么过日子。顺境里的人不会想这些。
许知远:这种盲目最终会导向一个很大的灾难吗?
许倬云: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用德国人雅斯贝尔斯的说法,是轴心时代。那个时代冒出一群人来,提出大的问题,多半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那些问题今天还在我们脑子里边。那一批人问的问题,历代都有人跟着想,我们也都在做注脚。可现在对大问题做注脚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答案太现成,都像思想上的麦当劳,随手一抓就一个,短暂吃下去,够饱了,不去想了。所以今天物质生活丰富方便,精神上空虚苍白,甚至没有。人这么走下去,也就等于变成活的机器,没有自己了。
许知远:在人类历史上有没有和现在相似的时代?没有方向,没有判断。
许倬云:有,氏族时代就是因为大家吃饭也没问题了,农业够发达了,新石器时代的草莽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秩序基本上也可以了,有大的社群、大的部落了,若干大的部落构成很大的部落国或者列国,于是开始国与国争,不同的想法斗。
于是这个时候孔子也罢,犹太教的先知也罢,碰到这些不同的念头、不同的想法蹦出来,看到许多零碎的疑问,他们在想该怎么走,怎么整合。
今天的教育不可能教育出这种人来,今天的教育,教育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所以今天的大学教育是令人失望的,尤其美国式大学教育,最大的缺陷是零碎,它是吃自助餐一样的。
许知远:那怎么应对这样的时代呢?如果一个人不甘心,他的力量又这么微薄,怎么自我解救呢?
许倬云:今天的书刊、信息、搜索工具足够丰富,只要肯用心,一个人可以从基本的阅读能力、最起码的思考训练上,自己摸出道路来。
许知远:你遇到精神危机的时候,解决方案是什么?
许倬云:我伤残才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幸亏我生下来就是如此,要是长到十五岁,一闷棍打下去,那就起不来了。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有残缺,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看东西要看东西的意义,不是看浮面,想事情要想彻底,不是飘过去。
(选自《十三邀3“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民的生活充满诗意、风景,且与自然相配、与人生相合,但当代历史学家关注不多。
B.在许倬云看来,唐朝也是常民生活宽容、幸福的朝代,但与汉朝相比,国家基础不同。
C.人找不到目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今天网络、媒体发达有关,人较难拣选信息。
D.相较于轴心时代,当代人更喜欢寻找答案,而不是给问题做注脚,以致精神空虚苍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类似“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的中国古代诗歌常将宇宙变化、人世兴废与人的感情融合,具有较强的形象感。
B.中国面对游牧民族的侵略之所以能站得住,这与特殊的地理条件相关,农耕地区与精致的精耕细作是中国的本钱。
C.氏族时代与现在的时代高度相似,没有方向,没有判断。要想重新找到方向、判断,需要今天的教育支持及助力。
D.许倬云认为,只要肯用心,在阅读能力、思考训练上摸出道路来,不甘心且力量微薄的个人也可以应对当下的时代。
3.下列有关访谈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知远作为提问者,能紧抓关键,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许倬云作为访谈对象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B.许倬云在观点表述时注重让读者和观众便于理解,如以“在”字为例,就直观阐明常民生活的诗意。
C.画线句通过对被采访者观点的引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同时也为话题的自然过渡巧妙做好转换铺垫。
D.许倬云回答时常常能够围绕问题发散开去,如联系古诗印证、补充交代原因等,体现了极高的学养。
4.根据访谈内容,补充完整下面的思路梳理图。(4分)
5.许知远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后一次巡逻
王 曦
二班长要退伍了。退伍就要下山,离开高原。他得去跟他的山告个别。
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二班在操场集合完毕,只等连长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前往实控线附近的山口例行巡逻。二班长知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了。
连长正立在门外,像旗杆戳在雪地里。二班长挪步凑过去喊一声报告。连长收回望向远处的目光,回头看二班长一眼。二班长说:“都准备好了。”连长撸起厚重的迷彩大衣袖子,看看表说:“还有七分钟,再等等。”他不知道连长在等什么。连长不说,他便不问。
恰此时,红太阳出现在雪山尖上,彤光泼下来,一派辉煌的红在山谷中铺展开。雪地上银光闪闪,像是撒着无数碎钻石。
有发动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连长紧绷的身体松弛下来。一辆吉普车出现在来连队的路上,像是凭空从雪地里跳出来的,很快开到连队大门前。车刚停下,副驾驶一侧的车门便打开了,跳下来一个人,是楚副营长。副营长边系披风边说:“加布沟给雪灌满了,一路都没敢跑快,差点没赶上。”连长说:“安全第一,我们也刚准备好,还有几分钟。”副营长说:“走吧,路上雪深,早点出发,要不天黑前赶不回来,今天我打头。”说着就往操场走。
连长说:“今天我在后边,你去前面跟着楚副。”二班长一脸疑惑,为难地看着连长,连长意味深长地说:“去吧,把楚副照看好。”
队伍出发了。作战靴踩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把满满一山谷的寂静踩了个碎。副营长扭头看一眼身后的二班长,说:“守平,今天是你们班?”二班长愣了一下,赶紧答是。副营长说了声好,回过头,又轻轻地说了一声,很好。二班长希望副营长再说点什么,可副营长不再吭声,迈步向前走了。二班长只好跟上去,踏着副营长踏出的脚印,低头默默前行。
河谷蜿蜒狭窄,两侧是高高的山峦,一条白色的冰带像哈达一样缠绕在两山之间。河谷弯来弯去,太阳也跳来跳去,一会在山前,一会在山后,一会又消失不见。太阳消失不见的时候,河谷便猛然变得更冷了。一座雪山迎面而来,巍峨峻拔,棱角分明,像个怒目金刚。
二班长听到细微的声音:5201、5201。出发后不久,这个声音便时不时从背后传到他耳朵里。二班长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个列兵,二班长很满意,就像看成熟的麦子。
冰河越来越瘦,如带,如缕,如线,终于消失了。
拐一个弯,眼前蓦然开阔,一汪晶莹的蓝跳跃出来。这是一个小小的高原湖,安静地睡在雪山怀抱里。湖呈圆形,已经冰冻。山风将积雪扫净,阳光摔在冰面上,像无数银针散射开来。冰面蓝得剔透,蓝得让人稍加注视,便想流泪。
53……37、53……37,身后又传来列兵的声音,这次是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二班长连忙回头看,一看二班长就有些生气。
“护目镜戴上!怎么回事?说你几次了!”二班长训斥列兵。正在仰望雪山的列兵赶紧戴上护目镜。
队伍拉着手翻过积雪过膝的山脊,进入一片开阔的高原戈壁。他们要穿过戈壁,去对面的雪山。雪山看似近在眼前,其实还很远,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
走了一阵,副营长回头问:“守平,你还记得那头野驴吗?”
二班长说:“记得,就埋在那儿。”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石头堆。
副营长叹口气说:“估计它早就成了一堆骨头了。”
二班长不知道如何接话。
副营长接着说,“守平,听说今年你要走了。”
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咕哝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嗯。”
副营长抬头望向前方,像是在自言自语:“当年的老家伙一个个都走了,咱们不是野驴,早晚都有下山的一天,今年我也要走了。”
十多年前,二班长入伍来到这个驻扎在云端的连队时,副营长是他的排长。那时的二班长还是个高高瘦瘦的新兵,穿上松松垮垮的军装,山风一吹,活像个立在麦地里的稻草人。之后,二班长一直待在这个连队,历经了三任连长、四任指导员。
二班长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次巡逻,副营长也是来告别的。
戈壁上的雪被山风吹散,压实,变成浅浅的一层硬雪。雪面如同风吹过水面,层层波纹堆叠着流向远方。二班长用力踩在雪上,细细体味着雪下的戈壁反弹给他相同的力度。
二班长猛然撸下防寒面罩,露出一张石头般的脸。这张黝黑的脸烙着浓郁的高原红,嘴唇黑紫、开裂,下唇翘起两片僵硬的死皮。死皮是透明的,一大一小,在阳光下闪着羊脂玉般的光泽。雪沫打在二班长的脸上,有种微微的、又凉又热的痛感。二班长喜欢这种痛感。
太阳升到头顶时,队伍来到雪山下,进入一道狭长的山谷。队伍在这里休整。二班长走到连长跟前,叫列兵过来。列兵蹦跳着跑过来,像只雪地里觅食的藏羚羊。二班长说:“程志,不是跟你说过吗,不要猛冲猛跑。”列兵双手撑住膝盖,边大口喘气边答是。二班长说:“程志,报告当前位置。”列兵有些为难地看着自己的班长。二班长说:“你一路上嘟囔什么呢?”列兵立即明白了,赶紧回答:“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二班长让列兵走开,看着连长说:“是个不错的兵吧?”连长说:“还行。”二班长说:“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活地图,才两个月,资料已经滚瓜烂熟了。”连长说:“不错。”二班长问:“能留在山上吗?”连长看二班长一眼说:“石头你今天话还真多,他自己不想走,谁还能撵他不成。”二班长笑了,朝副营长那边走去。
再次上路,队伍仍旧那么走着,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高原寂静无声。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深深的脚印。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班长离开部队前,要在最后一次例行巡逻时跟“他的山”告别。这一次巡逻,让他内心感到沉重又抗拒。
B.连长听到发动机的声音,身体松弛下来,展现了他对楚副营长能否安全到达连队、按时参与巡逻任务的担心和紧张。
C.列兵程志此次巡逻时的种种行为,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年轻的边防战士,不仅朝气蓬勃更是成长迅速。
D.二班长让列兵报告当前位置,是为了向连长炫耀自己培养的士兵,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带兵能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善用细节刻画人物,楚副营长和二班长的对话中,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的反应表现了他在即将离开连队、离开高原时内心的不舍。
B.文章插叙了十多年前二班长入伍的情节,解答了前文二班长对连长让他和楚副营长一起走在前面的疑惑,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C.本文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写列兵出场,激起读者兴趣,突出人物特征,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运用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描绘了祖国雪域边疆的壮美景象,展现二班长等人巡逻行进路线的同时,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8.文章结尾处,二班长的“笑”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请加以梳理概括。(5分)
9.读完本文,同学们计划做一个短视频来表现二班长作为边防老兵的英雄形象,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
分镜头脚本(二班长) 时长:20秒
配乐 风声、踩雪声
远镜头 ①
特写镜头 ②
视频解说 ③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通进司上皇帝书
欧阳修
十二月二十四日,宣德郎、守太于中允、充馆阁校勘臣欧阳修,谨昧死再拜上书于皇帝阙下。臣伏见国家自元昊叛逆、关西用兵以来,为国言事者众矣。然臣迂儒,不识兵之大计,始犹迟疑,未敢自信。今兵兴既久,贼形已露,如臣素料,颇不甚远。故窃自谓有可以助万一而尘听览者,谨条以闻。惟陛下仁圣,宽其狂妄之诛,幸甚!
其一曰通漕运。臣闻今为西计者,皆患漕运之不通,臣以谓但未求之耳。今兵之食汴漕者,出戍甚众,有司不惜百万之粟分而及之,其患者,三门阻其中尔。今宜浚治汴渠,不惮十许里陆运之势,则河漕通,纡关西之困。前日陛下深恤有司之勤,内赐禁钱数十万以供西用,而道路艰远,辇运逾年,不能毕至。夫使州县纲吏,远输京师,转冒艰滞,然后得西,岂若较南阳之旁郡,度其道里,入于武关与至京师远近等者,与其尤近者,皆使直输于关西。
其二曰尽地利。今天下之土,不耕者多矣,臣未能悉言,谨举其近者。自京以西,土之不辟者不知其数。久废之地,其利数倍于营田,今若督之使勤,与免其役,则愿耕者众矣。臣闻乡兵之不便于民,议者方论之矣。充兵之人弃农业,讬云教习,聚而饮博,取资其家,不顾无有。今诚能尽驱之,使耕于弃地,官贷其种,岁田之入,与中分之,如民之法,募吏之习田者为田官,优其课最而诱之,则民愿田者众矣。久废之田,利又数倍,则岁谷不可胜数矣。
其三曰权商贾。臣闻秦废王法,启兼并,为国之患久矣。自汉以来,尝欲为法而抑夺之,然不能也。盖为国者兴利日繁兼并者趋利日巧至其甚也商贾坐而权国利。其故非他,由兴利广也。夫兴利广则上难专,必与下而共之,然后通流而不滞。夫大商之能蕃其货者,岂其锱铢躬自鬻于市哉?必有贩夫小贾,就而分之。贩夫小贾无利则不为,故大商不妒贩夫之分其利者,恃其货博,虽取利少,货行流速,则积少而为多也。今为大国者,有无穷不竭之货,反妒大商之分其利,宁使无用而积为朽壤,何哉?
臣愚,不足以知时事。若夫坚守以捍贼,利则出而扰之,凡小便宜,愿且委之边将。至于积谷与钱,通其漕运,不二三岁而国力渐丰,边兵渐习,贼锐渐挫,而有隙可乘,然后一举而灭之。愿陛下以其小者责将帅,谋其大计而行之,则天下幸甚。臣修昧死再拜。
(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盖为国者兴利A日繁B兼并者C趋利D日巧E至F其甚也G商贾坐而权H国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伏,敬辞,多用于臣对君奏言,与《离骚》中“伏清白以死直兮”的“伏”意思不同。
B.宽,宽恕,形容词作动词,与《赤壁赋》中“扣舷而歌之”“歌”用法不同。
C.者,定语后置标志,与《石钟山记》中“石之铿然有声者”的“者”用法相同。
D.如,依从,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如”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自谦不懂军事大计,但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对敌情做出的分析与判断和实际相去不远,因此向皇帝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国家有所帮助。
B.皇上从私库拨钱供应西部使用,然而因路途遥远等原因,影响了物资运输,欧阳修建议改变策略,让州县纲吏直接将物资运至关西,避免绕道京师。
C.欧阳修认为大商人不吝惜与小商贩分享利润,以少量的利润换取商品的快速流通,最终积少成多,国家应学习这种策略,充分利用庞大的资源。
D.欧阳修主张对待贼寇应坚守阵地,情况有利时就出击,一些小好处与事务,可交由边将处理,皇帝要谋划大事,这彰显了稳健的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宜浚治汴渠,不惮十许里陆运之劳,则河漕通,纾关西之困。
(2)夫大商之能蕃其货者,岂其锱铢躬自鬻于市哉?
14.欧阳修就“民有遗力,地有遗利”的情况,提出了哪些发展生产、解决财用问题的办法?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 织
洪咨夔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促 织
王安石
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
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首句摹写了促织的外在形象,它有碧绿的身躯,透明的双翅,灵动美丽。
B.“金屏翠幔”一语双关,既指富丽的居室,又形容养促织的笼子精致华美。
C.两诗都交代了促织活动的环境,“夜凉”指凉爽的夜晚,“秋宜”是说宜人的秋天。
D.“促织”既是昆虫名,又有“催促织布”的意思,诗歌中“机杼”的出现显得合乎情理。
16.洪诗和王诗都借促织言事,言在此而意在彼,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国庆期间,小明与家人在外度假,当他吹着风踏歌而归时,不由得想起《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小明跟随爸爸去登泰山,大雾弥漫,一步一滑,让他真切感受到姚鼐《登泰山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登山艰难。
(3)承载自己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或淡泊世事的情感,古人有时会用“扁舟”这一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①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700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②中国不仅是茶文化的起源地,也是茶的故乡。③如今世界上大约100多个国家都有饮茶的习惯,④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茶文化。
电视剧中表演的点茶,就是宋代盛行的一种吃茶方式,先把茶叶用碾子碾成茶粉,(甲),调成糊状,然后慢慢加入更多热水,用茶筅不断击打,直到出现一层气泡,气泡消散得越慢说明功夫越深。
点茶以后的分茶,是将茶盏里的茶倒入茶盘中,之后便可以用小工具沾水在茶汤表面作画了,这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叫做“茶百戏”,又叫做“水丹青”,如今这项技艺,已经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人在电视剧中看到过这一令人记忆犹深的“绝技”。
在茶汤表面的浮沫上作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咖啡拉花,(乙),拉花用到了两种不同的溶液,一种是咖啡,一种是牛奶,而茶百戏只用一种溶液——水。水作画维持的时间更短,花纹消散得更快,也显得更为珍贵难得。
如今风靡全球的抹茶,大家都以为是来自日本,但其实真正的起源就是宋朝的点茶,都是将茶碾磨成粉以后再冲泡饮用。在宋朝,(丙),但在宋之前,茶更多作为一种食物。比如唐朝流行的吃茶方式,就是先将茶饼放在火上烤,然后碾碎,再放入水中来煮成粥喝,煮的时候还要加入很多佐料,比如葱、姜、蒜、大枣、陈皮、薄荷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把“喝茶”叫做“吃茶”,因为人家的确是在吃嘛。
18.下列句子中的“深”与文中加点的“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这个湖泊的水很深,鱼儿在其中游弋。
B.深秋的晚霞渲染着天空,宛如天空的彩绘。
C.她对古典音乐的理解非常深,能够感受到每一首曲子背后的情感。
D.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我深表同情。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0.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分)
21.“茶百戏”,又叫做“水丹青”,你更喜欢哪个名字?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4分)
22.下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的一幅画面,请用形象生动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突出画面意境特点,不超过8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许倬云遇到精神危机时的解决方案是: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正如许倬云所言,遇事向内求,才能有所应。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是向外求,向外索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02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
——历史学家许倬云访谈(节录)
许知远: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
许倬云:我们同行的各种著作里,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帝王将相或者名人,讲的是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所以在《中国文化的精神》里,我讲的就是老百姓过日子吃饭,都是人与自然的调和,而且调和是动的,不是静的。
我一辈子最喜欢的诗句是李白的《忆秦娥》里的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四个时段,都是风景。这八个字里有兴有亡,残照秋天,汉朝已经老早过去了。宇宙的变化、人世的兴废统统融合在人的情感里。这种情绪,这种气派,别的语言里是很少的。英文里没有文字的形象,只有声音,所以显示不出这种东西来。
再比如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在”字,一个动词,就把前面那些零零碎碎的形象全笼括在内了。这也只在象形的文字里才有。
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画景,无处不是跟自然相配,无处不是和人生相合。这种生活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才有,一般人一样有。老头散散步,大雁已经成行了,往南边飞了,眼下都是一直深切地和周围相关,这种不是美国的生活、欧洲的生活能看见的。
许知远:这种生活被中断了,现在正在重建。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
许倬云:明朝亡了以后,中国的大道理已经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幸好明末清初有一些人物了不起,顾炎武、全祖望、王夫之,留下许多可读的书,他们在检讨,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全祖望还特别提出将来该怎么走。其实他们检讨背后的根据也不外乎从张载的《西铭》过渡到王阳明的《传习录》。
许知远:你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
许倬云:汉朝。汉朝国家的基础放在农村。真正讲起来,唐朝也不错,可唐朝的基础不在农村,而在商业道路上。历史上,中国面对一波一波游牧民族的侵略,欧洲也面对一波一波骑射民族的侵略,为什么中国站得住,他们站不住?
地理条件是一个原因,中国的长江黄河之间有一大块完完整整的土地,农业发展快,村子挨村子,一大片,坚实得很。黄河长江下面是湖泊河流区,再下面是沿海河流的灌溉平原,这三片形成一整块。这扎扎实实一大块,是世界最大块的农耕地区,最精致的精耕细作,这个便是中国的本钱。所以现在人为加快的城市化(毁掉农村)是不智之举。发达到一定的地步,城市化自然会出现。城市富,城市强,但城市是不固定的,人口是流动的,农村稳定、安全。
许知远:你也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人无法安身立命,西方、东方都有相似的危机。
许倬云:现在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于是无所适从。而世界上诱惑太多,今天我们的生活起居里,有很多科技的东西。没有金钱,你不能过日子,没有手机,不能过日子,你必须要处在这种生活中间,你不能独立,得随着大家跑,大家用什么,你跟着用什么。
尤其今天网络、媒体很发达,每个人彼此影响,但是难得有人自己想。听到的信息很多,不一定知道怎么拣选,也不知道人生往哪个方向走。只有失望的人,只有无可奈何之人,会想想我怎么过日子,为什么过日子。顺境里的人不会想这些。
许知远:这种盲目最终会导向一个很大的灾难吗?
许倬云: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用德国人雅斯贝尔斯的说法,是轴心时代。那个时代冒出一群人来,提出大的问题,多半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那些问题今天还在我们脑子里边。那一批人问的问题,历代都有人跟着想,我们也都在做注脚。可现在对大问题做注脚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答案太现成,都像思想上的麦当劳,随手一抓就一个,短暂吃下去,够饱了,不去想了。所以今天物质生活丰富方便,精神上空虚苍白,甚至没有。人这么走下去,也就等于变成活的机器,没有自己了。
许知远:在人类历史上有没有和现在相似的时代?没有方向,没有判断。
许倬云:有,氏族时代就是因为大家吃饭也没问题了,农业够发达了,新石器时代的草莽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秩序基本上也可以了,有大的社群、大的部落了,若干大的部落构成很大的部落国或者列国,于是开始国与国争,不同的想法斗。
于是这个时候孔子也罢,犹太教的先知也罢,碰到这些不同的念头、不同的想法蹦出来,看到许多零碎的疑问,他们在想该怎么走,怎么整合。
今天的教育不可能教育出这种人来,今天的教育,教育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所以今天的大学教育是令人失望的,尤其美国式大学教育,最大的缺陷是零碎,它是吃自助餐一样的。
许知远:那怎么应对这样的时代呢?如果一个人不甘心,他的力量又这么微薄,怎么自我解救呢?
许倬云:今天的书刊、信息、搜索工具足够丰富,只要肯用心,一个人可以从基本的阅读能力、最起码的思考训练上,自己摸出道路来。
许知远:你遇到精神危机的时候,解决方案是什么?
许倬云:我伤残才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幸亏我生下来就是如此,要是长到十五岁,一闷棍打下去,那就起不来了。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有残缺,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看东西要看东西的意义,不是看浮面,想事情要想彻底,不是飘过去。
(选自《十三邀3“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民的生活充满诗意、风景,且与自然相配、与人生相合,但当代历史学家关注不多。
B.在许倬云看来,唐朝也是常民生活宽容、幸福的朝代,但与汉朝相比,国家基础不同。
C.人找不到目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今天网络、媒体发达有关,人较难拣选信息。
D.相较于轴心时代,当代人更喜欢寻找答案,而不是给问题做注脚,以致精神空虚苍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类似“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的中国古代诗歌常将宇宙变化、人世兴废与人的感情融合,具有较强的形象感。
B.中国面对游牧民族的侵略之所以能站得住,这与特殊的地理条件相关,农耕地区与精致的精耕细作是中国的本钱。
C.氏族时代与现在的时代高度相似,没有方向,没有判断。要想重新找到方向、判断,需要今天的教育支持及助力。
D.许倬云认为,只要肯用心,在阅读能力、思考训练上摸出道路来,不甘心且力量微薄的个人也可以应对当下的时代。
3.下列有关访谈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知远作为提问者,能紧抓关键,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许倬云作为访谈对象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B.许倬云在观点表述时注重让读者和观众便于理解,如以“在”字为例,就直观阐明常民生活的诗意。
C.画线句通过对被采访者观点的引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同时也为话题的自然过渡巧妙做好转换铺垫。
D.许倬云回答时常常能够围绕问题发散开去,如联系古诗印证、补充交代原因等,体现了极高的学养。
4.根据访谈内容,补充完整下面的思路梳理图。(4分)
5.许知远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3分)A 2.(3分)C 3.(3分)B
4.(4分) ①诗意生活中断;②检讨和反思我们错在了哪里;③精神陷入危机;④以氏族时代对比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5.(6分)①紧扣主题,围绕常民生活、历史朝代、精神危机等核心话题展开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②善于追问,在许倬云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如关于常民生活被中断后的重建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的精神危机等,引导对话向更深层次发展。③适时对比,通过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如将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与现在进行对比,使问题更加清晰,观点更加鲜明。④关注现实,结合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如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等对人们的影响,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发许倬云的深入思考和回应。⑤引导思考,通过提问激发许倬云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使对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讨论,而是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后一次巡逻
王 曦
二班长要退伍了。退伍就要下山,离开高原。他得去跟他的山告个别。
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二班在操场集合完毕,只等连长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前往实控线附近的山口例行巡逻。二班长知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了。
连长正立在门外,像旗杆戳在雪地里。二班长挪步凑过去喊一声报告。连长收回望向远处的目光,回头看二班长一眼。二班长说:“都准备好了。”连长撸起厚重的迷彩大衣袖子,看看表说:“还有七分钟,再等等。”他不知道连长在等什么。连长不说,他便不问。
恰此时,红太阳出现在雪山尖上,彤光泼下来,一派辉煌的红在山谷中铺展开。雪地上银光闪闪,像是撒着无数碎钻石。
有发动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连长紧绷的身体松弛下来。一辆吉普车出现在来连队的路上,像是凭空从雪地里跳出来的,很快开到连队大门前。车刚停下,副驾驶一侧的车门便打开了,跳下来一个人,是楚副营长。副营长边系披风边说:“加布沟给雪灌满了,一路都没敢跑快,差点没赶上。”连长说:“安全第一,我们也刚准备好,还有几分钟。”副营长说:“走吧,路上雪深,早点出发,要不天黑前赶不回来,今天我打头。”说着就往操场走。
连长说:“今天我在后边,你去前面跟着楚副。”二班长一脸疑惑,为难地看着连长,连长意味深长地说:“去吧,把楚副照看好。”
队伍出发了。作战靴踩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把满满一山谷的寂静踩了个碎。副营长扭头看一眼身后的二班长,说:“守平,今天是你们班?”二班长愣了一下,赶紧答是。副营长说了声好,回过头,又轻轻地说了一声,很好。二班长希望副营长再说点什么,可副营长不再吭声,迈步向前走了。二班长只好跟上去,踏着副营长踏出的脚印,低头默默前行。
河谷蜿蜒狭窄,两侧是高高的山峦,一条白色的冰带像哈达一样缠绕在两山之间。河谷弯来弯去,太阳也跳来跳去,一会在山前,一会在山后,一会又消失不见。太阳消失不见的时候,河谷便猛然变得更冷了。一座雪山迎面而来,巍峨峻拔,棱角分明,像个怒目金刚。
二班长听到细微的声音:5201、5201。出发后不久,这个声音便时不时从背后传到他耳朵里。二班长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个列兵,二班长很满意,就像看成熟的麦子。
冰河越来越瘦,如带,如缕,如线,终于消失了。
拐一个弯,眼前蓦然开阔,一汪晶莹的蓝跳跃出来。这是一个小小的高原湖,安静地睡在雪山怀抱里。湖呈圆形,已经冰冻。山风将积雪扫净,阳光摔在冰面上,像无数银针散射开来。冰面蓝得剔透,蓝得让人稍加注视,便想流泪。
53……37、53……37,身后又传来列兵的声音,这次是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二班长连忙回头看,一看二班长就有些生气。
“护目镜戴上!怎么回事?说你几次了!”二班长训斥列兵。正在仰望雪山的列兵赶紧戴上护目镜。
队伍拉着手翻过积雪过膝的山脊,进入一片开阔的高原戈壁。他们要穿过戈壁,去对面的雪山。雪山看似近在眼前,其实还很远,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
走了一阵,副营长回头问:“守平,你还记得那头野驴吗?”
二班长说:“记得,就埋在那儿。”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石头堆。
副营长叹口气说:“估计它早就成了一堆骨头了。”
二班长不知道如何接话。
副营长接着说,“守平,听说今年你要走了。”
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咕哝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嗯。”
副营长抬头望向前方,像是在自言自语:“当年的老家伙一个个都走了,咱们不是野驴,早晚都有下山的一天,今年我也要走了。”
十多年前,二班长入伍来到这个驻扎在云端的连队时,副营长是他的排长。那时的二班长还是个高高瘦瘦的新兵,穿上松松垮垮的军装,山风一吹,活像个立在麦地里的稻草人。之后,二班长一直待在这个连队,历经了三任连长、四任指导员。
二班长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次巡逻,副营长也是来告别的。
戈壁上的雪被山风吹散,压实,变成浅浅的一层硬雪。雪面如同风吹过水面,层层波纹堆叠着流向远方。二班长用力踩在雪上,细细体味着雪下的戈壁反弹给他相同的力度。
二班长猛然撸下防寒面罩,露出一张石头般的脸。这张黝黑的脸烙着浓郁的高原红,嘴唇黑紫、开裂,下唇翘起两片僵硬的死皮。死皮是透明的,一大一小,在阳光下闪着羊脂玉般的光泽。雪沫打在二班长的脸上,有种微微的、又凉又热的痛感。二班长喜欢这种痛感。
太阳升到头顶时,队伍来到雪山下,进入一道狭长的山谷。队伍在这里休整。二班长走到连长跟前,叫列兵过来。列兵蹦跳着跑过来,像只雪地里觅食的藏羚羊。二班长说:“程志,不是跟你说过吗,不要猛冲猛跑。”列兵双手撑住膝盖,边大口喘气边答是。二班长说:“程志,报告当前位置。”列兵有些为难地看着自己的班长。二班长说:“你一路上嘟囔什么呢?”列兵立即明白了,赶紧回答:“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二班长让列兵走开,看着连长说:“是个不错的兵吧?”连长说:“还行。”二班长说:“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活地图,才两个月,资料已经滚瓜烂熟了。”连长说:“不错。”二班长问:“能留在山上吗?”连长看二班长一眼说:“石头你今天话还真多,他自己不想走,谁还能撵他不成。”二班长笑了,朝副营长那边走去。
再次上路,队伍仍旧那么走着,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高原寂静无声。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深深的脚印。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班长离开部队前,要在最后一次例行巡逻时跟“他的山”告别。这一次巡逻,让他内心感到沉重又抗拒。
B.连长听到发动机的声音,身体松弛下来,展现了他对楚副营长能否安全到达连队、按时参与巡逻任务的担心和紧张。
C.列兵程志此次巡逻时的种种行为,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年轻的边防战士,不仅朝气蓬勃更是成长迅速。
D.二班长让列兵报告当前位置,是为了向连长炫耀自己培养的士兵,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带兵能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善用细节刻画人物,楚副营长和二班长的对话中,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的反应表现了他在即将离开连队、离开高原时内心的不舍。
B.文章插叙了十多年前二班长入伍的情节,解答了前文二班长对连长让他和楚副营长一起走在前面的疑惑,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C.本文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写列兵出场,激起读者兴趣,突出人物特征,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运用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描绘了祖国雪域边疆的壮美景象,展现二班长等人巡逻行进路线的同时,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8.文章结尾处,二班长的“笑”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请加以梳理概括。(5分)
9.读完本文,同学们计划做一个短视频来表现二班长作为边防老兵的英雄形象,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
分镜头脚本(二班长) 时长:20秒
配乐 风声、踩雪声
远镜头 ①
特写镜头 ②
视频解说 ③
【答案】
6.(3分)B 7.(3分)B
8.(5分) ①对自己所带列兵努力上进、尽职尽责、谙熟高原地形的满意和骄傲。②对列兵获得连长认可,能留在山上,接续守卫边疆事业的欣慰与放心。
【评分建议】答对1点2分,答对2点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9.(6分)
分镜头脚本(二班长) 时长:20秒
配乐 风声、踩雪声
远镜头 苍茫雪原、日光闪耀,一列巡逻的人(答出“雪原”“巡逻的人”即可)
特写镜头 黝黑的脸烙着浓郁的高原红;嘴唇黑紫、开裂,下唇翘起的两片僵硬死皮在日光下显得透明和有光泽
视频解说 黝黑的脸色和两颊浓郁的高原红,是二班长十数年坚守高原的最好见证;黑紫、开裂的嘴唇,以及唇上看起来光泽如玉的死皮,是二班长战风斗雪、不畏艰难、坚守边疆的荣誉勋章。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通进司上皇帝书
欧阳修
十二月二十四日,宣德郎、守太于中允、充馆阁校勘臣欧阳修,谨昧死再拜上书于皇帝阙下。臣伏见国家自元昊叛逆、关西用兵以来,为国言事者众矣。然臣迂儒,不识兵之大计,始犹迟疑,未敢自信。今兵兴既久,贼形已露,如臣素料,颇不甚远。故窃自谓有可以助万一而尘听览者,谨条以闻。惟陛下仁圣,宽其狂妄之诛,幸甚!
其一曰通漕运。臣闻今为西计者,皆患漕运之不通,臣以谓但未求之耳。今兵之食汴漕者,出戍甚众,有司不惜百万之粟分而及之,其患者,三门阻其中尔。今宜浚治汴渠,不惮十许里陆运之势,则河漕通,纡关西之困。前日陛下深恤有司之勤,内赐禁钱数十万以供西用,而道路艰远,辇运逾年,不能毕至。夫使州县纲吏,远输京师,转冒艰滞,然后得西,岂若较南阳之旁郡,度其道里,入于武关与至京师远近等者,与其尤近者,皆使直输于关西。
其二曰尽地利。今天下之土,不耕者多矣,臣未能悉言,谨举其近者。自京以西,土之不辟者不知其数。久废之地,其利数倍于营田,今若督之使勤,与免其役,则愿耕者众矣。臣闻乡兵之不便于民,议者方论之矣。充兵之人弃农业,讬云教习,聚而饮博,取资其家,不顾无有。今诚能尽驱之,使耕于弃地,官贷其种,岁田之入,与中分之,如民之法,募吏之习田者为田官,优其课最而诱之,则民愿田者众矣。久废之田,利又数倍,则岁谷不可胜数矣。
其三曰权商贾。臣闻秦废王法,启兼并,为国之患久矣。自汉以来,尝欲为法而抑夺之,然不能也。盖为国者兴利日繁兼并者趋利日巧至其甚也商贾坐而权国利。其故非他,由兴利广也。夫兴利广则上难专,必与下而共之,然后通流而不滞。夫大商之能蕃其货者,岂其锱铢躬自鬻于市哉?必有贩夫小贾,就而分之。贩夫小贾无利则不为,故大商不妒贩夫之分其利者,恃其货博,虽取利少,货行流速,则积少而为多也。今为大国者,有无穷不竭之货,反妒大商之分其利,宁使无用而积为朽壤,何哉?
臣愚,不足以知时事。若夫坚守以捍贼,利则出而扰之,凡小便宜,愿且委之边将。至于积谷与钱,通其漕运,不二三岁而国力渐丰,边兵渐习,贼锐渐挫,而有隙可乘,然后一举而灭之。愿陛下以其小者责将帅,谋其大计而行之,则天下幸甚。臣修昧死再拜。
(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盖为国者兴利A日繁B兼并者C趋利D日巧E至F其甚也G商贾坐而权H国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伏,敬辞,多用于臣对君奏言,与《离骚》中“伏清白以死直兮”的“伏”意思不同。
B.宽,宽恕,形容词作动词,与《赤壁赋》中“扣舷而歌之”“歌”用法不同。
C.者,定语后置标志,与《石钟山记》中“石之铿然有声者”的“者”用法相同。
D.如,依从,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如”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自谦不懂军事大计,但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对敌情做出的分析与判断和实际相去不远,因此向皇帝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国家有所帮助。
B.皇上从私库拨钱供应西部使用,然而因路途遥远等原因,影响了物资运输,欧阳修建议改变策略,让州县纲吏直接将物资运至关西,避免绕道京师。
C.欧阳修认为大商人不吝惜与小商贩分享利润,以少量的利润换取商品的快速流通,最终积少成多,国家应学习这种策略,充分利用庞大的资源。
D.欧阳修主张对待贼寇应坚守阵地,情况有利时就出击,一些小好处与事务,可交由边将处理,皇帝要谋划大事,这彰显了稳健的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宜浚治汴渠,不惮十许里陆运之劳,则河漕通,纾关西之困。
(2)夫大商之能蕃其货者,岂其锱铢躬自鬻于市哉?
14.欧阳修就“民有遗力,地有遗利”的情况,提出了哪些发展生产、解决财用问题的办法?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3分)BEG (对1处1分) 11.(3分) D 12.(3分)C
13.(4分)(1)现在应当疏浚治理汴渠,不怕那十几里的陆路运输辛劳,这样就可以畅通黄河和汴渠的漕运,缓解关西的困境。
【评分建议】“浚”“十许”“纾”各1分,大意1分。“浚”,疏浚;“十许”,十几;“纾”,缓解。
(4分)(2)那些大商人之所以能够扩展他们的货物,难道是因为他们自己亲自在市场上斤斤计较地出售吗?
【评分建议】“蕃”“锱铢”“鬻”各1分,大意1分。“蕃”,扩展;“锱铢”,斤斤计较;“鬻”,出售。
14.(3分)①鼓励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②官府借贷种子,以分成方式分享收获;③改革乡兵制度,减轻民生负担。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 织
洪咨夔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促 织
王安石
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
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首句摹写了促织的外在形象,它有碧绿的身躯,透明的双翅,灵动美丽。
B.“金屏翠幔”一语双关,既指富丽的居室,又形容养促织的笼子精致华美。
C.两诗都交代了促织活动的环境,“夜凉”指凉爽的夜晚,“秋宜”是说宜人的秋天。
D.“促织”既是昆虫名,又有“催促织布”的意思,诗歌中“机杼”的出现显得合乎情理。
16.洪诗和王诗都借促织言事,言在此而意在彼,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3分)C
16. ①洪诗警告促织不要高声歌唱,有人听见报到县里,捐税也会收到你们头上。尖锐地批判了统治者对百姓无孔不入的剥削和勒索,可谓入木三分。②王诗巧妙地借用促织的形象,无情地鞭挞了那些过着寄生生活的贵族阶层,他们只知道横征暴敛,根本不顾百姓们的死活。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国庆期间,小明与家人在外度假,当他吹着风踏歌而归时,不由得想起《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小明跟随爸爸去登泰山,大雾弥漫,一步一滑,让他真切感受到姚鼐《登泰山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登山艰难。
(3)承载自己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或淡泊世事的情感,古人有时会用“扁舟”这一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浴乎沂 ②风乎舞雩 ③道中迷雾冰滑 ④磴几不可登 ⑤人生在世不称意 ⑥明朝散发弄扁舟(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忽忆鲈鱼脍,扁舟往江东)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①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700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②中国不仅是茶文化的起源地,也是茶的故乡。③如今世界上大约100多个国家都有饮茶的习惯,④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茶文化。
电视剧中表演的点茶,就是宋代盛行的一种吃茶方式,先把茶叶用碾子碾成茶粉,(甲),调成糊状,然后慢慢加入更多热水,用茶筅不断击打,直到出现一层气泡,气泡消散得越慢说明功夫越深。
点茶以后的分茶,是将茶盏里的茶倒入茶盘中,之后便可以用小工具沾水在茶汤表面作画了,这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叫做“茶百戏”,又叫做“水丹青”,如今这项技艺,已经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人在电视剧中看到过这一令人记忆犹深的“绝技”。
在茶汤表面的浮沫上作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咖啡拉花,(乙),拉花用到了两种不同的溶液,一种是咖啡,一种是牛奶,而茶百戏只用一种溶液——水。水作画维持的时间更短,花纹消散得更快,也显得更为珍贵难得。
如今风靡全球的抹茶,大家都以为是来自日本,但其实真正的起源就是宋朝的点茶,都是将茶碾磨成粉以后再冲泡饮用。在宋朝,(丙),但在宋之前,茶更多作为一种食物。比如唐朝流行的吃茶方式,就是先将茶饼放在火上烤,然后碾碎,再放入水中来煮成粥喝,煮的时候还要加入很多佐料,比如葱、姜、蒜、大枣、陈皮、薄荷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把“喝茶”叫做“吃茶”,因为人家的确是在吃嘛。
18.下列句子中的“深”与文中加点的“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这个湖泊的水很深,鱼儿在其中游弋。
B.深秋的晚霞渲染着天空,宛如天空的彩绘。
C.她对古典音乐的理解非常深,能够感受到每一首曲子背后的情感。
D.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我深表同情。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0.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分)
21.“茶百戏”,又叫做“水丹青”,你更喜欢哪个名字?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4分)
22.下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的一幅画面,请用形象生动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突出画面意境特点,不超过80字。(5分)
【答案】
18.(3分)C
19.(6分)甲:再倒入少许热水 乙:但二者的区别在于 丙:茶算是一种饮品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许倬云遇到精神危机时的解决方案是: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正如许倬云所言,遇事向内求,才能有所应。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是向外求,向外索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