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卷 (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卷 (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09 17:4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B.酒后驾车很容易通过“吹气”被酒精检测仪检测出来
C.舞台上“烟雾缭绕”
D.金块和铅块压紧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
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
4.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5.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
A.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C.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6.“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7.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如下表:
水 4.2×10 铝 0.88×10
酒精 2.4×10 干泥土 0.84×10
煤油、冰 2.1×10 铁、钢 0.46×10
小明阅读了上表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在太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有可能大致相等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8.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 ( )
A.试管变热的过程
B.水变热的过程
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
9.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40℃
B.0~6m in 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8~10 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10.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冷水,将一杯等质量的热水倒入容器中,冷水温度升高15℃.若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 )
A.15℃ B.10℃ C.5℃ D.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2019年5月7日,我国用火箭将4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剧烈升温,通过 的方式增大了它的内能.
12.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 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13.木块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等质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同时滴入等量的红墨水,发现热水先变红,说明 .
15.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 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 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 CD 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16.有一种电热暖手宝,袋内通常用水来当吸热或放热的物质,因为水的 较大;使用前要先给其通电加热,如果将暖手宝内1 kg的水温度由原来的 上升至,指示灯熄灭,则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
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
17.(12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 (选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 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 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选填“A”或“B”)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 (选填“A”或“B”).
18.(14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加热时间/ 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 色拉油 20.0 20.3 20.7 21.5 23.0 25.0 27.0 29.0 31.0
水 20.0 20.2 20.5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1)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 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 .
(2)图乙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 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 需要的时间短, 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四、计算题(共24分)
19.(10分)质量为200g、初温是 的实心金属小球吸收 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 .那么,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 查表可知此金属是什么
物质 铝 钢铁 铜 铅
比热容c/[J/(kg·℃)] 0.9×10 0.46×10 0.39×10 0.13×10
20.(14分)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火炉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 放入 的火炉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问:
(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t为多少摄氏度
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卷
1. C 2. C 3. A4. B 5. B 6 . B 7 . C 8 . D9. C 10. C11.做功
12.扩散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3.斥力 变大
14.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15.小于 216.比热容
17.(1)易拉罐 使物体均匀受热
(2)加热时间 (3)A B (4)A
18.(1)吸收的热量 均匀受热
(2)容器 先将实验容器预热
(3)如图所示 色拉油 水
19.解:实心金属的质量m=200g=0. 2kg,
由 可得,该金属的比热容:
查表可知该金属是钢铁.
20.解:(1)把刀具放到火炉中充分煅烧,刀具在火炉中吸收的热量:
(2)合金钢和水产生热传递,不计热损失,则 Q水吸,即:C合金钢m合金钢
解得淬火后水的温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