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湾区(正禾)大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大湾区(正禾)大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9 19: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湾区(正禾)大联考
2025届高三年级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研究,在史前阶段,岭南地区和长江下游的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并具备自己的鲜明特征。但进入西周之后,中国北方的礼制等波及了岭南地区,其代表就是惠州博罗横岭山先秦墓葬群,出土了铜甬钟、青铜鼎等,出现所谓的“钟鸣鼎食”。上述材料描述表明
A.中华文明起源存在多元一体 B.文化交流由双向向单一转变
C.王朝更迭加速了文明的扩展 D.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的加快
2.秦朝建立后,中央政府重视结成全国交通网络的交通干线的修筑,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调发劳力并由朝廷重臣亲自规划指挥。如秦治驰道,其工程的主持者是左丞相李斯;直道的修筑,则由将军蒙恬负责。秦朝这一做法
A.继承了“秦之好兴事”的传统 B.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C.旨在建立全国统一道路系统 D.体现了交通服务于政治的特点
3.下表为北魏不同时期颁布的诏书,这表明北魏
时间 内容
太武帝延和三年(434年) 今四方顺轨,兵革渐宁,宜宽徭赋,与民休息
献文帝和平六年(465年) 徭赋不息,将何以塞烦去苛,拯济黎元者哉!今兵革不起,畜积有余,诸有杂调,一以与民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注重减轻农民负担 D.改革了赋税制度
4.王安石推行的每一项新法几乎都有明确的对应赏罚措施,如青苗法、市易法计息推赏,农田水利法分等酬奖,茶法、盐法按利润分等比较赏罚。由此这一时期官僚形成了“畏罪希进”的普遍心态。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A.强化了官僚责任意识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调动了官员的积极性 D.使国家强化了社会控制
5.在中国古代“‘大朝’者,犹‘皇朝’、‘国朝’云尔”。至晚在魏晋,“大朝”一词已出现。及至五代,“大朝”仍被用来敬称中原王朝。可在元朝建号前蒙古的汉文国号其亦自称为“大朝”。“大朝”一词使用的变化预示
A.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结束 B.不同区域交流呈现空前活跃
C.封建国家大一统或将再现 D.少数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
6.清代竹枝词中有很多关于广东佛山冶铁业的描述,现摘录部分如下表。据此可推知,清代佛山地区
诗句 出处
炼铁孤村缕缕烟,桃花春水绿榕天 [清]冯雨田《佛山竹枝词》
铸锅烟接炼锅烟,村畔红光夜烛天 [清]梅璇枢《汾江竹枝词》
春风走马满街红,打铁炉过接打铜 [清]陈昌坪《佛山竹枝词》
  A.冶铁行业突破了技术限制 B.冶铁手工业生产逐步兴盛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了飞跃 D.冶铁业发展破坏生态平衡
7.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一度成为从风而靡的时风。然而在1902年政府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却把“洋务”范畴限定在交涉、教案和出洋三项,诸多实政出现脱“洋务”而入清末新政“时务”中。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洋务运动的失败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清末新政的兴起
8.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1928年1月在井冈山会师前由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有着相似的地方,他们两者的军队在起义时都不约而同地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A.对革命发展有着正确的理解 B.目的在于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C.已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使革命实现了战略的大转移
9.下图为抗战时期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漫画《中日战争的结局》,该漫画
A.指出了日本军力不如中国 B.揭示日本侵华失败的必然性
C.肯定美国对华援助重要性 D.总结了中国抗战的曲折过程
10.1960年,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贺龙调查研究发现国防工业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对此,贺龙有针对性地推动思想整风和“质量第一”方针的落实,引导正确处理国防工业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关系,培育自力更生发展国防工业的信心和决心等。这些举措
A.纠正了“大跃进”中的偏差 B.适应了经济调整的要求
C.助推了国防工业健康发展 D.加快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11.下图为1978至2022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这可用来说明新时期广东
A.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B.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C.产业结构趋于均衡 D.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12.俯伏敬拜是一种来自波斯的东方宫廷礼仪。对波斯人而言,俯伏敬拜是一种日常的礼仪,表示恭顺。对波斯大王行敬拜礼仪,仅仅意味着臣服于王权统治,并无神圣意味。但对希腊人而言,敬拜礼并非日常礼仪,只在神灵面前才行此大礼,以表虔敬。亚历山大的奉承者欲将俯伏敬拜引入希腊世界。这一做法旨在
A.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 B.巩固马其顿帝国统治
C.借助神权强化权威 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13.随着法国“公社运动”和早期城市化的发展,13世纪末“法国好城”体系开始形成。“好城”通常拥有城墙和常设的司法机关,经济上有较为显赫的地位,并直接依附于国王。据此分析,中世纪后期“法国好城”体系的设置
A.削弱了国王权威 B.开启城市化进程
C.有助于国家统一 D.保障了城市自治
14.关于旅行,16世纪法国学者蒙田将其视为培养人的“学校”,是一种“有益的锻炼”。而历史学家吉勒·贝特朗也认为,16世纪30年代法国精英阶层的旅行是“一种兼具知识性、社会性、审美性以及政治和道德意味的行为典范”。这两种观点
A.有助人性的解放与发展 B.为西方海外殖民辩护
C.重视培养教育实用人才 D.重建了理性思想体系
15.有学者把拉美发展进程划分为:1870—1930年的“初级产品出口”模式,1930—1982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以及1982年以来的“外向发展”模式。这种“外向—内向—外向”的“断裂式”转换被称为模式选择的“钟摆现象”。据此推知拉美国家
A.现代化道路在曲折中探索 B.一直未找到合适发展模式
C.长期受西方国家经济控制 D.民族独立推动了经济发展
16.主流观点认为,冷战终结的标志性事件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然而,一些西方学者却认为,冷战在1963年就结束了,因为美、苏、英三国在这一年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确保了冷战对抗的双方从此可以和平相处。据此可知冷战终结
A.折射出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B.确保世界实现了和平相处
C.导致了社会主义事业失败 D.属于无法令人信服的难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历史上的财政危机与制度成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财政问题困扰了有明一代,各时期努力寻找各自解决之道。洪武时期,主要通过将民田大规模转化为官田来增加财政收入。永乐时期,又发明了官俸折钞这种节流财政来暗地增加财政支出能力,其实质是降低官吏俸禄以节省财政支出。宣德中期以后,明代启动了赋役大规模货币化之路,为明代财政不断增收找到一条出路或解决之道。
——摘编自胡铁球《明代解决财政问题的主要手段及其影响》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中央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中央政府通过进一步健全财政法制、建立预算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重新划分等措施,使国民政府逐步建立了近代税收体系。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军费支出过大等问题。
——摘编自孙翊刚、王文素《中国财政史》
材料三 1949—1951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中国共产党政权在加强对农业税、工商业税的征收和管理的同时,积极利用货币发行和公债推销等金融手段增加收入、回笼货币,在短时间内结束了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实现收支平衡。这将财政税收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行政控制之下,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建设以及工业化战略的推行。
——摘编自刘诗古《货币、公粮与工商税: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初期财政经济的困难与重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解决财政问题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改革“不尽如人意”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改革的意义。(4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中国历史有一个“黄金时代”,那么或许就是唐朝。她像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卓越于世,极具辐射力。以下为该书的章目录:
第一章 世界主义的唐帝国
第二章 长安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第三章 贞观之治与唐代政治文明
第四章 写入日本历史的大唐基因
第五章 唐朝与西域的文化融合
第六章 美得张扬的唐代女性
第七章 佛教与大唐气象
第八章 书写时代的唐代诗人
第九章 千年前的东方交响乐
第十章 唐代书画的传世魅力
——摘编自荣新江、辛德勇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肯定、修正或否定,并对自己的看法予以解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解释说明要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美洲新大陆的开辟、远洋新航线的发现,这些惊心动魄的壮举后面紧跟着的,就是海上贸易所带动的消费全球化。在原本的区域市场上,全世界的商品在大量涌入。茶叶、瓷器从中国流向太平洋两岸,而美洲的烟草、火鸡、番薯和玉米流入中国,英国和印度的棉纺织品也开始了它们征战全球、波澜壮阔的历史。
——摘编自[德]弗兰克·特伦特曼《商品帝国:一部消费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近代以来的商品贸易在深刻塑造全球经济格局的同时,商品的全球流动还让人类获取商品的便捷程度和丰富程度空前提高,推动消费主义的兴起。如果说19世纪的消费主义意味着欧洲人能够大量购买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美洲的可可和咖啡、印度的香料与棉布等商品,那么到了20世纪,消费主义已经演进为五花八门的全球商品大流通。二战后美国社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摘编自许翔云等《商品贸易如何塑造人类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消费主义兴起对中国明清的影响。(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商品贸易与人类历史”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8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14分)世界历史之“百年未有之变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战争打破了建立在封建统治基础上的欧洲均势。从1792年到1815年20余年间,“神圣同盟”发动了七次反法战争。法国战败后,欧洲列强于1814年—1815年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形成了欧洲协调的“维也纳体系”。
——摘编自于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历史进程》
材料二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为分赃而构建的世界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是大国博弈的产物。
——摘编自于沛等《世界大通史》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不确定性既是常态,也是确定的开始。可以肯定地说,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何方,将取决于各国在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对抗等重大问题上能否作出正确的抉择。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也纳体系”形成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似性。(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必要性。(6分)
大湾区(正禾)大联考
2025届高三年级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1.D 2.D 3.C 4.A 5.C 6.B 7.C 8.A 9.B 10.C 11.D12.C 13.C14.A 15.A 16.A 
17.(1)主要措施:政府大规模将民田转化为官田;官俸折钞节省财政支出;赋役大规模货币化;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等。(6分,任答三点)
(2)原因:长期发动内战,军费支出过大;财政法规执行不到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有限等。(4分,任答两点)
(3)意义: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建立了现代财政税收制度;为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等。(4分,任答两点)
18.示例:
看法(观点):唐朝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2分)
解释说明:一是政治稳定与制度创新:唐朝开启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辉煌篇章。唐朝进行了多项制度创新,如三省六部制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等。二是经济繁荣与商业交流:唐朝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三是文化昌盛与艺术辉煌:唐朝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独特的“唐风”。四是科技发展与对外影响:唐朝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孙思邈的《千金方》集医学之大成,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日本在唐朝的影响下,进行了大化改新等。(8分)
综上所述,唐朝以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展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2分)
(如从修正或否定角度提出观点,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但需从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四个以上方面进行史论分析说明,总结要体现对观点的升华。)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
19.(1)影响:有助于明清海外贸易的发展;间接促进了明清手工业的发展;外来物种烟草、玉米等传入中国,促进了明清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南地区消费文化的形成;明清时期的中国整体上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西方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思潮,在明清时期并未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等。(4分,任答两点)
(2)示例:
论题:近代商品贸易推动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1分)
论述: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扩张,海上贸易迅速扩展,随着商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中心也随之转移。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逐渐成为商品贸易的中心,取代中国之前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尤其是荷兰、英国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和海上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到了20世纪,随着美国、德国、中国的崛起,并成为新的全球经济中心,商品贸易更加多样化、全球化。(6分)
综上所述,商品贸易作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在推动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交流的重要体现。(1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
20.(1)背景:拿破仑战争法国失败;维持欧洲均势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发展等。(4分,任答两点)
(2)相似性:大国博弈的产物;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也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深刻的矛盾。(4分)
(3)必要性:当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落实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方案的应然等。(6分,任答两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