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课外类文迁移阅读 专题练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课外类文迁移阅读 专题练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9 19: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课外类文迁移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①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 是刮风 是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无数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 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 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③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④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记者为什么要拍下这张照片?用“ ”划出相关语句。
2.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如果你不认识“蜿”字,你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组词 。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担忧―( ) 希望―( ) 凝视―( )
5.你从这双大眼睛中体会到什么?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渡河
①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渡过滩(yōng)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举获胜。
②为了此次军事行动万无一失,楚国精心谋划了整个行动的每一个阶段。先派人到滩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③不料渡河的那天,灌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过滩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做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行军,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中,被湍急的河水冲走。这使楚军措手不及,士兵们呼天喊地,战马被惊吓得竭力长嘶,楚国出征大军一片混乱,简直像地震时无数的房屋倒塌一样。就这样,楚国军队还未见到敌军就损失惨重,侥章没死的人也无法前进,只好返回楚国。
(1)文中“ ”一词的意思是“绝对不会出差错”。
(2)题目“楚人渡河”中的“楚人”指的是 ,“河”指的是 。楚人渡河的目的是什么?用“ ”从文中找出来。
(3)楚人渡河过程中,有一个“不变”和一个“变化”,其中“变化”的是( ),不变的是( )。
A.在水浅的地方设置的标记 B.河水的水位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先前楚国人设置的标记是错误的。
B.做事要端正态度,目的明确,否则会吃亏。
C.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新情况采取新措施。
(5)你觉得楚国人怎样渡河才不会失败?说说你的看法。
囊萤映雪
①古时候,有两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叫车胤(yìn),一个叫孙康。非常好学。白天他们要下地劳动,晚上才有空读书。可是因为他们家里都太穷,常常买不起灯油。夏天,车胤看见萤火虫在空中飞,一亮一亮的,心想,把许多萤火虫放在一起,也许能顶得上一盏灯呢。他就找来一块薄纱,缝了个小口袋,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里面。看书的时候,就用这个口袋照着。
②一个冬天的晚上,刚下过一场大雪。孙康站在门口,觉得雪地里亮堂堂的。他想,雪地这么亮,也许能看清书上的字呢。他拿出一本书,映着雪一看,果然看得清。于是他顾不得天寒,就蹲在雪地里看起书来。
③车胤和孙康后来都成了有学问的人。
7.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量词。
一( )灯 一( )薄纱 一( )书 一( )大雪
8.车胤和孙康买不起灯油,分别想出了什么办法读书?
车胤:
孙康:
9.读了本文,我们应该向车胤和孙康学习什么?
陶渊明授学
佚名
①陶渊明归隐田园以后,乡邻中有个读书的少年来向他求教,开始时毕恭毕敬地施了礼,然后诚恳地说:“老先生,我敬佩您的渊博学识,不知您在少年读书学习时,有什么妙法?小辈在此愿听指教。”
②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他亲手耕种的那块稻田旁边,指着一棵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在禾苗前,( )地瞧一瞧,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呢?”
③少年便蹲下身子,目不转睛地瞧着,可是直到盯得眼睛酸痛了,那禾苗仍然和原来一样,一点儿也不见长高。他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④陶渊明反问道:“真是没见长吗?那么,春起的苗芽,又是怎样变成这尺把高的呢?”少年摇摇头,回答不出来。陶渊明便耐心地启发诱导说:“这禾苗是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啊!可是我们的肉眼察觉不到。读书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知识的增长,也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有时连自己也察觉不到。但只要( ),勤学不已,就会由知道很少逐渐变为知道很多。所以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⑤陶渊明说完,又指着溪边一块大磨石问道:“你再看看那块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⑥少年随口答道:“那是磨损的。”
⑦“那你可曾见过,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吗?”
⑧少年想了一想,说:“不曾见过。”
⑨陶渊明又因势利导地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镰,磨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地磨损的,绝不是一天之功啊!”少年心想,老先生讲这磨石,有什么用意呢?陶渊明看出了少年心中所想,便接着说:“从这磨石,我们也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来,这就是‘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间断停止,所学的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忘掉!”
⑩听了这一席话,少年( ),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连忙拜谢:“多谢先生指教,小辈再不敢妄想什么学习妙法了。”
(选文有删改)
10.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填序号)
①恍然大悟 ②持之以恒 ③聚精会神
11.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起因:乡邻中有个读书的少年向陶渊明请教读书学习的妙法。
经过:陶渊明引导少年观察 禾苗长高,明白① 。 ② ,明白③ 。
结果:少年幡然醒悟,并④ 。
12.阅读文章,说说陶渊明和少年分别是怎样的人。
13.读完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文彦博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盘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14.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
A.打击。 B.攻击。 C.踢。
(2)球遂浮出。( )
A.所以。 B.于是,就。 C.用。
15.在选择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语句,写在横线上并划分节奏。
球忽然掉进了树洞中,这群小孩想办法要将球取出来,可是洞穴太深,球拿不出来。
16.“群儿谋取之”中的“之”指的是 。
17.球掉进树洞之后,群儿和文彦博分别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
(1)群儿:
(2)文彦博:
18.你认为文彦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②,自谓尽③之,遂④辞归。秦青弗⑤止,饯行于郊衢⑩,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⑦行云。薛谭乃谢⑧而求反⑨,终生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讴:歌唱,这里指唱歌。②技:指歌唱的技巧、技艺。③尽:学尽,学完。④遂:于是,就。⑤弗:不。⑥衢(qú):大路。⑦遏(è):使……停止,阻止,禁止。⑧谢:认错,道歉。⑨反:同“返”,返回。
19.《薛谭学讴》中,薛谭为什么要回家?他后来又为什么不走了?(用原文回答)
回家的原因:
后来不走的原因:
20.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解释。
(1)“遂辞归”中“辞”的意思是( )
A.告别 B.辞职 C.辞退,解雇 D.躲避,推托
(2)“薛谭乃谢而求反”中“乃”的意思是( )
A.是 B.于是
C.你,你的(有时也用第三人称) D.竟
2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薛谭乃谢而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22.《薛谭学讴》是一则 (寓言神话)故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参考答案:
1.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2.不论 还 尽管 但 3. 部首 虫 8 蜿蜒 4. 担心 渴望 注视 5.这双大眼睛里充满了对读书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珍惜。同时,也能体会到贫困地区孩子求学的艰难和他们的坚强不屈。
1.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
结合文中第①段,首先介绍了记者在大别山地区采访 “希望工程” 时遇到了一群跋涉 30 里路求学的孩子,其中年龄最小的大眼睛姑娘上学条件艰苦,走的是蜿蜒山路,且经过大水库。然而,她十分坚强,风雨无阻按时到校。这种坚强的精神深深触动了记者,让他十分感动,所以他在一天早晨随着小姑娘走进教室,拍下了这张照片。这段内容清晰地阐述了记者拍摄照片的原因,即被小姑娘的坚强和对学习的执着所打动。
故记者拍下这张照片的相关语句为: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2.本题考查关联词。
“不论……还……”表示在任何条件下情况都不会改变。使用 “不论……还……”强调了不管出现刮风这种情况,还是出现下雨这种情况,小姑娘按时到校这一结果都不会改变,突出了小姑娘的坚强意志和对上学的执着,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使用 “尽管……但……”,“尽管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 承认了光线不好这个事实,“但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 则进一步强调了她条件的艰苦,这种艰苦与光线不好相比更甚。“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则是在前面条件艰苦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她对学习机会的珍视和担忧,形成了层层转折递进的关系。
3.本题考查查字典。
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蜿”先查 “虫” 部,因为 “蜿” 字是左右结构,部首通常取左边的部分。“虫” 部共 6 画,除去部首 “虫”,“蜿” 字右边部分还有 8 画。组词如:蜿蜷、蜿蟺。
4.本题考查近义词。
“担忧” 的近义词是 “担心”。结合文中第①段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这里的 “担心” 意思和 “担忧” 相近,都是表达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安、忧虑。
“希望” 的近义词是 “渴望”。在文中第②段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渴望” 体现了强烈地盼望,和 “希望” 所表达的期待、想要的意思相近。
“凝视” 的近义词是 “注视”。文中第②段 “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注视” 强调集中注意力看,与 “凝视” 专注地看意思相近。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首先,体会到小姑娘对读书的极度渴望。结合文中第②段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她专注地注视着黑板,生怕漏掉一个字,表现出她对获取知识的强烈向往。
其次,感受到她求学之路的艰难与不易。第①段提到她年龄最小,走蜿蜒山路且要经过大水库才能上学,第②段中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尽管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但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这些都展现了她面临的重重困难。
还能体会到她的坚强与执着。第①段中 “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体现了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求学的决心和毅力。
最后,这双大眼睛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关心。文中第③段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以及第④段 “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说明了这双眼睛所蕴含的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为改善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状况贡献力量。
6.(1)万无一失
(2)楚国准备偷袭宋国的军队 滩河 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渡过滩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举获胜。
(3) B A
(4)C
(5)楚国人渡河前应先侦察河水变化,不能只靠旧标记。可安排人探路,或白天渡河以便观察,避免夜间行动。
(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 为了此次军事行动万无一失”可知,“万无一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差错。运用在此处体现了楚国希望这次军事行动能够做到毫无差错、完美无缺的意图。与“绝对不会出差错”意思相符。故填万无一失。
(2)本题主要考查对标题的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渡过滩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举获胜。”可知,题目中的“楚人”是指楚国准备偷袭宋国的军队,“河”是指“滩河”。其目的是趁宋国人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举获胜。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先派人到滩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可知,在渡河之前先测量好了水位,并设置了标记。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不料渡河的那天,灌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过滩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做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行军,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中,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可知,渡河当天因不知河水突然大涨,还是依照原来做的标记渡河,导致渡河失败。故不变的是在水浅的地方设置的标记,故选A。变化的是河水水位的变化,故选B。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结合故事内容中楚国人一开始在水浅处设置标记,却没有考虑到河水可能会变化,最终因河水大涨仍按照旧标记渡河而失败。这充分说明了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能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策略、采取新措施,就会遭遇失败。告诉我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新情况采取新措施。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楚国人失败的原因在于过于依赖之前的标记而没有考虑到河水变化的情况,以及在夜间行军增加了不确定性。所以解决方法主要从及时了解水情变化、提前探路、选择合适的渡河时间和建立有效指挥系统等方面来考虑,以确保渡河行动的安全和成功。比如:楚国人在渡河前应再次确认河水情况,不能只依赖旧标记。可以派熟悉水性的人先去探路,或者选择在白天渡河以便更好地观察水情。还应建立有效的通讯机制,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7. 盏 块 本 场 8. 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口袋里,借助萤火虫发出的光看书。 在雪地里看书。 9.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
7.本题关键信息提取。
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句子“也许能顶得上一盏灯呢。”“他就找来一块薄纱。”可知第一处、第二处的量词分别是盏、块。
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句子“他拿出一本书。”“刚下过一场大雪。”可知第三处、第四处的量词分别是本、场。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句子“车胤看见萤火虫在空中飞,一亮一亮的,心想,把许多萤火虫放在一起,也许能顶得上一盏灯呢。”第二自然段句子“孙康站在门口,觉得雪地里亮堂堂的。……于是他顾不得天寒,就蹲在雪地里看起书来。”可知车胤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口袋里,借助萤火虫发出的光看书。孙康在雪地里看书。
9.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句子“古时候,有两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叫车胤,一个叫孙康。非常好学。白天他们要下地劳动,晚上才有空读书。”可知车胤和孙康都非常好学,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10.③ ② ① 11.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道理 磨石被磨损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的道理 决心勤奋刻苦学习,不再指望学习妙法 12.陶渊明:知识渊博,懂得循循善诱,善于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
少年:勤学好问,懂得知错就改。 13.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10.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语境去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
恍然大悟:指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表现为猛然清醒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突然之间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醒悟。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聚精会神:指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样子。
文章第②自然段中陶渊明让少年蹲在禾苗面前,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地去观察禾苗是不是在长高。故选“聚精会神”填入;文章第④自然段“只要……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句子中前一句“只要有恒心地坚持下去,勤学不已”这个前提条件,后一句结果“ 就会由知道很少逐渐变为知道很多”,故选“持之以恒”填入;文章第⑩自然段少年听了陶渊明的一席话后,突然间就对学习这件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醒悟,故选“恍然大悟”填入。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仔细阅读全文可知,由第④自然段中的“‘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知,陶渊明引导少年观察禾苗长高,让少年明白了“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道理;由第⑨自然段“‘从这磨石,我们也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来,这就是‘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可知,陶渊明引导少年观察“被磨损的磨石”,让少年明白了“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的道理;从第⑩自然段“ 听了这一席话,少年焕然大悟,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连忙拜谢:‘多谢先生指教,小辈再不敢妄想什么学习妙法了。’”可知,故事的结果是:少年明白了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再指望有学习妙法,决心坚持不断地去学习。
1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 我敬佩您的渊博学识”可知陶渊明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从第②——⑨自然段的内容可知,陶渊明利用禾苗长高和破损的磨石,来引导启发少年,可以看出他运用“循循善诱”“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教学,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学者;故陶渊明:知识渊博,循循善诱,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从第①自然段“ 开始时毕恭毕敬地施了礼,然后诚恳地说”可知,少年在请教陶渊明时的态度可知,少年是一个懂礼貌,谦虚好学的人;从第⑩自然段“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连忙拜谢:‘多谢先生指教,小辈再不敢妄想什么学习妙法了。’”可知,少年是一个聪明伶俐、知错就改的好少年;故少年:谦虚好学、文明礼貌、勤学好问、知错就改、聪明伶俐的好少年。
13.本题考查体会文章主旨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以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勤学则进,辍学则退”这句话的理解去做解答。
文章通过陶渊明利用禾苗的生长“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这个道理和破损的磨石“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的这个道理,来教育少年关于对待学习的这件事,从少年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也告诉我们对待学习这件事,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
14. C B 15.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16.球 17. 群儿谋取之 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 18.文彦博是一个遇事善于思考、聪明机智的孩子。
14.本题考查对字词的解释。
(1)结合参考译文可知,“与群儿击球”的意思:和一群孩子一起踢球。故击的意思:踢。故选:C。
(2)结合参考译文可知,“球遂浮出”的意思:球就浮出来了。遂:于是、就。故选:B。
1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及断句。
结合译文可知,与“球忽然掉进了树洞中,这群小孩想办法要将球取出来,可是洞穴太深,球拿不出来。”意思相同的句子是: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结合这句话的意思,可知,正确的停顿是: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16.本题考查对字的理解。
结合译文可知,“群儿谋取之”的意思是:这群小孩想办法要将球取出来。由此可知,之:指代的球。
17.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彦博以盘取水,灌入穴中”来回答。
1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彦博以盘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的意思:文彦博就用盆端了很多盆水,灌进洞穴中,球就浮出来了。可知,文博彦是一位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孩子。
参考译文:
文产博小的时候,和一群孩子一起踢球。球忽然掉进了树洞中,这群小孩想办法要将球取出来,可是洞穴太深,球拿不出来。于是,文彦博就用盆端了很多盆水,灌进洞穴中,球就浮出来了。
19. 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0. A B 21.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终生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22. 寓言 学习必须虚心,不能浅尝辄止
19.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回家的原因:“未自谓尽之,遂辞归。” 这句话意思是薛谭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认为已经学完了,于是便告辞回家。这表明薛谭回家是因为他的盲目自大,自以为把老师的技艺都学会了。
后来不走的原因:“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的意思是秦青没有阻止薛谭离开,而是在郊外的大路上为他送行,打着节拍唱起悲伤的歌,歌声振动了树木,声音阻止了行云。薛谭被老师高超的歌唱技艺所震撼,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决定留下来继续学习,不再回家。
20.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1)“遂辞归”的意思是于是就告辞回家。在这个语境中,“辞”是告别的意思。
故选A。
(2)“薛谭乃谢而求反”这句话的意思是:薛谭于是(向秦青)认错并请求返回(继续学习)。 “乃”在这里是“于是”的意思。
故选B。
2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首先,理解句子中重点字词的意思,比如“乃”是“于是”,“谢”是“认错,道歉”,“反”同“返”,意思是“返回”,“言归”是“说要回去”。 然后,把这些字词的意思串联起来,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示例:薛谭于是向秦青认错并请求返回继续学习,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去离开了。
2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道理。
首先,需要判断《薛谭学讴》的体裁。通过阅读和理解,能发现它通过薛谭向秦青学唱歌的故事,传达了一定的道理,具有寓言的特点。 然后,思考故事中薛谭的行为和转变,从中总结出所蕴含的道理。
示例:《薛谭学讴》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不能浅尝辄止、骄傲自满,应该不断追求,虚心进取的道理。
参考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请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