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空气和氧气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空气和氧气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09 19: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复习--空气和氧气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液氧 B.氮气 煤
C.净化后的自来水 二氧化碳 D.石灰水 空气
2.温江区12月10日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天空气质量优 B.二氧化硫是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C.空气污染指数越小表明空气质量越好 D.空气主要污染物还有,但未计入
3.空气中含量多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N2 B.O2 C.CO2 D.H2O
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改进后的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实验前弹簧夹已夹紧,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4P+5O22P2O5
B.红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5.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B.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雾
C.工业生产产生的烟尘 D.汽车排出的尾气
6.如图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②中硫燃烧生成的产物不同
B.装置①和②中的实验现象不同
C.装置③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D.能将底部的水换成细沙的是装置③
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该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若某反应忘添加催化剂,反应结束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会减少
8.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①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⑦ B.③②①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③①②④⑤⑦⑥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箭头表示气体或液体流向)可实现的实验是

A.瓶内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 H2
B.瓶内装满水,用排水法测定 O2的体积
C.瓶内装澄清石灰水,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CO2
D.瓶内装澄清石灰水,除去 CO2 气体中混有的 CO
11.下列方程式的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B.银放入稀盐酸中:;置换反应
C.赤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原理:;置换反应
D.氧酸钾分解制氧气:;分解反应
12.下列各图表示利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与简答
13.空气中氧气约占21%,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工业上制氧气流程图:
(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这样制得的氧气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在蒸发的过程中 先被蒸发出来,留下的主要是 。
(4)任何物质我们都要辩证的看待,请分别从正反两面分析氧气。
利: ;弊: 。(写一点)
三、实验题
14.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发生装置用C装置替代B装置,其优点是 。
(4)实验室用制备并收集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该气体的密度一定大于空气
B.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
C.该气体可能是或者
D.B中可能发生了分解反应
(5)若用D装置盛装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气体,气体从b端通入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6)已知:通常情况下为固体,(浓)为液体。,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强烈刺激气味、有腐蚀性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参考答案:
1.C
A、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液氧(O2)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A错误;
B、氮气(N2)属于单质,不属于混合物;煤主要成分是碳单质,煤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B错误;
C、净化后的自来水仍然含有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盐等成分,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CO2)属于化合物,C正确;
D、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成分,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D错误。
2.C
A、根据图示,这天的空气质量为良,故A说法错误;
B、根据图示,当日PM10含量最高,则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故B说法错误;
C、空气污染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故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则空气质量报告中不计入二氧化碳,故D说法错误;
3.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其次为氧气,氮气不可燃也不助燃,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B。
4.B
A、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选项说法正确;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内压强变小,所以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与红磷反应,所以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5.A
A、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
B、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雾含有许多有害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C、工厂生产产生的烟尘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D、汽车排气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6.A
A、硫在氧气中燃烧和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均是二氧化硫,故A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装置①和②中的实验现象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装置③中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装置①和②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则不能将底部的水换成细沙;装置③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因此可以换成细沙,故D不符合题意。
7.B
A、某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该物质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是杂质,说法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说法正确;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D、若某反应忘添加催化剂,会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总质量,则反应结束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会减少,说法错误。
8.D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⑤⑦⑥,故
9.D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说法正确;
10.C
A、氢气的密度比水小,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应“短进长出”,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把水从长导管排出,错误;
B、氧气的密度比水小,用排水法测定氧气的体积,应“短进长出”,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把水从长导管排出,错误;
C、瓶内装澄清石灰水,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应“长进短出”,把气体从长导管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这样反应比较充分,正确;
D、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不反应,不但不能除去一氧化碳,反而除去了原物质,错误。
11.D
A、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物错误,符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原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产物是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正确,不符合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氯酸钾在催化剂二氧化锰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12.B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且加入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选项错误;
B、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质量分数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多,选项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故溶液中水的质量增大,选项错误;
D、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选项错误;
13.(1)物理变化
(2)混合物
(3) 氮气/N2 液氧
(4) 供给呼吸 引起金属生锈
(1)工业上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进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由流程可知,得出的氧气中还含有其它其它,则属于混合物。
(3)由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则先蒸发出来的为氮气;留下的主要为液氧。
(4)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氧气具有氧化性,会引起金属生锈等。
14.(1)酒精灯
(2)A
(3)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BD
(5)CO2+Ca(OH)2═CaCO3↓+H2O
(6)F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用C装置替代B装置作发生装置,在有孔隔板上放大理石,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左侧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回落右侧U型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E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室用B、E制备并收集某气体,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B中可能发生了分解反应,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选:BD;
(5)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6)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F作发生装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