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9 22: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
史前时期
夏朝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475年
商朝
西周
东周(前770-前256)
秦朝
单元时空与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
青铜时代
第二单元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所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百家争鸣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 5 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掌握周王室衰微和者侯崛起的史实,知道春秋期社会动荡的特征。探究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了解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理解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关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对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的学习,认识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国崛起的意义。(家国情怀)
王室衰微

1、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春秋
战国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前1046-前771
东周
西周
《春秋》为鲁国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记述了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历史。
周平王东迁洛邑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秦统一六国
周平王
王室衰微

2、衰微表现
(1)“礼崩乐坏”
偏要用九鼎!
只准用七鼎
设郡、县官员
不去!
不交!
分封卿大夫
过来保护我
快点纳贡
唱反调
之前说了算,现在说说算了!
我咋轻了呢
欧耶,超过你了
王室衰微

2、衰微表现
(2)分封制瓦解: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按照血缘层层分封
诸侯委派官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王室衰微

(3)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①直接管辖仅在洛邑一带;
②缺乏经济、军事实力;
③周天子地位下降。
西周 东周王室 东周(春秋)
授民授疆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定期向天子纳贡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共主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周天子仅管辖洛邑一带
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纳贡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
材料: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20次。
权弱
地少
权弱
钱少
礼崩乐坏
傀儡
视频:周王室走向衰落
王室衰微

(4)诸侯国日益强大:
①不再定期朝觐和缴纳贡赋;
②大国诸侯操纵政治,竞相角逐。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诸侯们:再废话连你一起打
周天子:你们能不能别打了……
诸侯争霸

1、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
(1)
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争夺霸主地位。
(2)
齐国
楚国
晋国
秦国
吴国
越国
诸侯争霸

2、过程:
[1]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2]春秋末期,吴、越北上称霸。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晋文公
会盟天下
楚庄王
问鼎中原
秦穆公
独霸西戎
吴王阖闾
纵横江淮
越王勾践
东南称雄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晋文公
会盟天下
秦穆公
独霸西戎
吴王阖闾
纵横江淮
越王勾践
东南称雄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齐桓公
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僖公幼子。姜姓,名小白。
管仲原先辅佐公子纠,帮助他与公子小白争夺齐国国君的宝座。在争斗中,管仲用箭射中小白。小白假装身亡,趁机抢先归国即位,史称“齐桓公”。
2、过程:
[1]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2]春秋末期,吴、越北上称霸。
葵丘会盟是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管仲
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主持国政。管仲不负重托,治国有方,辅佐齐桓公成就大业。齐桓公这种不计前嫌,唯才是举的做法,受到后人的称颂。
齐桓公成为首霸的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
(2)齐桓公唯才是举,重用管仲。
(3)管仲主持国政、治国有方。
相关材料
问题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楚庄王
问鼎中原
“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2、过程:
[1]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2]春秋末期,吴、越北上称霸。
晋文公
秦穆公亲自招纳百里奚
秦穆公称霸西戎
重耳与介子推
2、过程:
[1]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2]春秋末期,吴、越北上称霸。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挥师南进伐越,阖闾因伤逝世。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被俘。勾践十年卧薪尝胆,公元前473年,趁夫差在中原会盟内部空虚之时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2、过程:
[1]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2]春秋末期,吴、越北上称霸。
诸侯争霸

3、影响:
①促进局部地区的统一;
②利于民族交融,产生华夏认同的观念。
春秋后期形势图
材料一: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春秋初期形势图
材料二:上古的许多不同的种族,就是在春秋时代混合而成立了一个整个的“中华民族”。
——顾颉刚、童书业《国史讲话:春秋》
诸侯争霸

3、影响:
①促进局部地区的统一;
②利于民族交融,产生华夏认同的观念。
春秋后期形势图
材料三: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生产被破坏,田地荒芜。
——顾颉刚、童书业《国史讲话:春秋》
春秋初期形势图
③消极影响: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1)表现:
牺 尊
“宗庙之牺,为畎(quǎn)亩之勤。” ——《国语·晋语》
牺:作祭品用的牛。
亩:田间,田地。
铁制农具
(2)铁犁牛耕的作用:
①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②粮食产量明显增长,人口不断增多;
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3)铁器的优点:
锋利、韧性好、耐用、造价低廉。
材料: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盐铁论·水旱》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视频: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知识链接
回忆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生产工具?
石器
木耒
骨耜
青铜耒、铲、斧
铁犁牛耕图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铁犁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冶炼铸造示意图
楚国漆器
莲鹤方壶:
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
漆木有柄鼓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3、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金属货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春秋时期,商业繁荣,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商业城市和大商人。当时的大商人端木赐(子贡),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善于雄辩,且极具经商才能。他曾在曹国、鲁国之间经商,富致千金。其经商之道备受推崇,且他遗留下来的诚信之风,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财神”。另一位大商人范蠡,他曾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急流勇退。他辗转至齐国、宋国,运用计然之术治产,没几年便经商积资成巨富,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4、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
生产力提升,原有经济结构(井田制)遭到破坏,私有制开始出现
井田制遭破坏
铁制工具和牛耕出现
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真巧,我也这样想的。
乙诸侯
甲诸侯
以前分封的那点地方根本不够用啊,现在哥有钱了,我得扩充扩充地盘。
春秋社会变化
政治上:分封制走向瓦解
经济上:井田制走向瓦解、私有制开始出现
军事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奴隶制开始走向瓦解
生产力的提高
根源
课堂小结
启示: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
王室衰微
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
分封制逐步瓦解
旗号:
霸主:
“尊王攘夷”
积极
消极
促进局部统一、民族交融
给人民带来灾难
影响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生产力提升,井田制遭到破坏,私有制开始出现
奴隶制开始瓦解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