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及其动态(第二课时,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讲义)(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及其动态(第二课时,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讲义)(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10 23:37:50

文档简介

第32讲 种群及其动态(第二课时,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应用 3
知识点1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
知识点2 种群数量的增长——“J”形增长 4
知识点3 种群数量的增长——“S”形增长 6
知识点4 种群数量的波动 8
知识点5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9
知识点6 种群研究的运用 10
考向1 借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考查科学思维 11
考向2 结合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考查科学思维 12
考点二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2
知识点1 实验原理 12
知识点2 实验方法 13
知识点3 实验步骤 14
知识点4 实验结果 15
知识点5 实验注意事项(热考点) 15
考向1 结合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16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 18
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21
一、教材知识链接 21
二、教材深挖拓展 21
三、长句规范作答 22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
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应用 (3年20次,全国卷3年3次) 2024,贵州,山东、全国,选择 2023,辽宁、山东,广东、浙江、选择 2022,福建、重庆、河北、选择 2022,山东、全国,浙江、选择 题型:选择题、解答题 内容:本专题知识难度较高,要求基础要扎实。考查学生对相关种群及其动态变化 的认识,或结合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
考点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年 5次,全国卷3年0次) 2024,北京,选择 2022,山东,解答
课标要求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变动。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新旧教材对比 增: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②种群密度与其他数量特征的关系;③血细包计数板图片;④种群研究的应用。 改:①标志重捕法改为标记重捕法;②年龄组成改为年龄结构;③K值的概念;④“J”形、“S”形增长改为“J”形、“S”形增长。 删:种群的空间特征。
考点一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应用
知识点1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 。
2.建构数学模型步骤:
观察分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
3.类型及优缺点:
(1)数学公式
①优点:科学、精确
②不足:不够直观
(2)曲线图
①优点:直观
②不足:不够精确
【归纳总结】高中生物中常见模型的构建总结
1.物理模型:以 实物或图片 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如:细包亚显微结构模式图、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等)
注意:照片不是物理模型
2.概念模型:用 文字或符号 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
(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血糖平衡、体温调节图解等)
3.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 。
(如:方程式、关系式、曲线、表格等)
知识点2 种群数量的增长——“J”形增长
1.模型假设:
某种群→理想状态→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问题1】什么情况会出现理想状态?
(①实验室条件下;②当一个种群刚迁入到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时。)
理想状态: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捕食和寄生天敌);④没有其他竞争物种等。
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问题2】第一年是N0,第二年是多少?t年后呢?
2.“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
假设: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种群起始数量为N0。
(1)数学模型:
(2)曲线图:
3.“J”形增长的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问题3】当λ满足什么条件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项目 种群数量变化 年龄结构
λ>1 增加 增长型
λ=1 相对稳定 稳定型
λ<1 减少 衰退型
只有λ>1且为定值时,种群增长才为“J”形增长。
【拓展延伸】准确分析“λ”曲线
①a段——λ>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②b段——λ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直增长。
③c段——λ=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④d段——λ<1,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⑤e段——λ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1,故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知识点3 种群数量的增长——“S”形增长
1.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S”形。
种群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此时种群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K值(环境容纳量),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2.“S”形增长形成原因:现实状态(①资源和空间有限;②种群密度增大时;③种内竞争加剧。)
3.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特别注意】
(1)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会遭到破坏。
(2)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改善时,K值会上升。
(3)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4.“S”曲线的分析:
(1)AB段:种群基数小,需要适应新环境,增长较缓慢。
(2)BC段:资源和空间丰富,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增长迅速。
(3)C点: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4)CD段: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种群增长减缓。
(5)DE段: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几乎为0,种群数量达到K值,且维持相对稳定。
5“S”曲线的解读:K值的四种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图中t1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2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
K点时:种群停止增长,增长速率=0,出生率=死亡率。
K/2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出生速率与死亡速率的差值最大。
6.种群的“J”与“S”形增长关系
阴影表示环境阻力,两条曲线数量差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
环境阻力减小,K值增大;环境阻力增大,K值减小。
7.K值的应用
(1)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保护有益生物。
方法: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2)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防治有害生物。
方法:如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
(3)草原最大载畜量不超过K值:合理确定载畜量。
8.K/2值的应用
(1)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2)渔业捕捞:
①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在K点捕捞。
②长期获得较高产量:在K/2点后捕捞,使捕捞后的数量维持在K/2。
原因: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能迅速恢复,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K/2前防治有害生物如灭鼠、灭蝗,严防达到K/2处。
防治害虫应尽早进行,应将种群数量控制于加速期(K/2)之前,严防种群增长进入加速期。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选择性必修2 P10“思考·讨论2”: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①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
②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
③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易错易混】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捞量
①要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K/2之后捕捞,因为捕鱼后保留在K/2值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要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应在种群密度最大时捕捞(de期即K值时)。
知识点4 种群数量的波动
1.种群数量的波动内容
(1)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2)但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处在波动状态的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如蝗灾、赤潮等。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3)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
(4)当一个种群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
2.研究种群数量的波动意义
(1)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2)对有害动物的防治。
(3)有利于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4)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
知识点5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
(1)阳光: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2)温度:许多植物种子春季萌发受气温升高影响;昆虫寒冷季节死亡受气温降低影响。
(3)水:干旱缺水使植物种群死亡率升高;动物种群在寻找水源的过程发生个体的死亡;气候干旱是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例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而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涉及生物因素了。
2.生物因素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1.选择性必修2 P16“小字部分”: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称为 密度制约因素 (如竞争、捕食、寄生、传染病等) ,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称为 非密度制约因素 (如气候、地形、自然灾害、活动等) 。
2.选择性必修2 P17“思维训练”:据循环因果关系分析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自然生态系统中猎物增多会导致捕食者增多,捕食者增多会使猎物数量减少,猎物减少会引起捕食者数量减少,最终使猎物和捕食者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
知识点6 种群研究的运用
【易错辨析】
1 .种群的“J”形增长曲线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λ为时间。(选择性必修2 P9正文) ( × )
提示:
2 .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 /2值。(选择性必修2P9正文) ( × )
提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3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选择性必修2P14正文) ( √ )
4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选择性必修2P16正文) ( × )
提示:该种群的密度无关
考向1 借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考查科学思维
例1.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9.8 ℃条件下第10天后出现环境阻力
B.该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
C.24.8 ℃条件下第8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在达到K值之前该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都越来越小
【答案】 B
【解析】 19.8 ℃条件下第10天前已经出现了环境阻力,A正确;由图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该藻类的个体数最大值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B正确;题图中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分析曲线可知,24.8 ℃条件下大约第五天时的曲线斜率最大,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错误;在达到K值之前该藻类种群的出生率越来越小,死亡率越来越大,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越来越小,最后基本相等,D错误。
【变式训练】如图为某种群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如果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在B点进行捕获
C.如果要持续捕获该种群个体,应使捕获后增长速率保持在A点
D.图1中K值对应图2中A点时种群数量,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 D
【解析】 C点的增长速率为负数,种群的数量下降,故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A正确;图2中B点,即图1中K值,此时种群数量最大,种群增长速率为0,可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B正确,D错误;K/2时(对应图2中A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每次捕获后使种群增长速率保持在A点,种群数量恢复最快,C正确。
考向2 结合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考查科学思维
例2.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答案】 C
【解析】 气温对种群作用的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大量蝗虫原本就会在秋季死亡,降温使它们死亡前没有产生后代,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蝗虫种群密度明显下降,C正确,A、B、D错误。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从而影响种群数量
B.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与气温升高、日照延长、降水增多等有关
C.食物的充足与否会影响捕食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变化
D.气温和干旱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答案】 A
【解析】 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A正确。
考点二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知识点1 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 成分 、空间、pH、 温度 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J ”形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S ”形曲线增长。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 抽样检测 的方法。
知识点2 实验方法
1.抽样检测法:(显微计数法)
2.计数工具:血细包计数板
【特别注意】血细包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包微生物的一种仪器。细菌计数板可对细菌等较小的细包进行观察和计数。
3.血细包计数板的构造
每块计数板由H形凹槽分为2个同样的计数区。每个计数区分为9个大方格。
规格二:16×25型 规格一:25×16型
每个计数室共有400小格,总容积为0.1mm3。
计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每个计数室共有400小格,总容积为0.1mm3(1mL=103mm3)。
计算公式:1 mL培养液中细包个数=×400×104×稀释倍数。
= 1mL培养液中细包个数:=小方格中细包数量的平均值×400×104×稀释倍数。
规格一(16×25):1 mL培养液中细包个数=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16×104×稀释倍数。
规格二(25×16):1 mL培养液中细包个数=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25×104×稀释倍数。
知识点3 实验步骤
注意:即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
【问题1】盖盖玻片和滴加培养液,哪个步骤在前?
提示:先盖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加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问题2】吸取培养液之前为什么要将培养液摇匀?
提示:使菌体分散开来、混和均匀,减少实验误差。
【问题3】为什么要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提示: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减少实验误差。
【问题4】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提示:只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酵母菌,一般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问题5】计数的酵母菌都是活的吗?
提示:计数的包括活菌和死菌。可以用台盼蓝对菌体进行染色,被染成蓝色的是死菌,没有染色的是活菌。
【问题6】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 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提示:本实验有前后对照,可以不单设对照组。如果担心培养过程中有污染,则需要单设不接种酵母菌的空白对照组。
本实验需要设置重复以减少实验误差。
如果全班同学所测量的酵母菌来自同一培养样品,可以取全班同学计数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或者每名同学计数3 个或3 个以上计数室求平均值。
知识点4 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
结果用记录表记录,如下:单位(109 个/ mL)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数量/个 0.12 0.89 3.47 5.23 6.13 6.79 7.02
2.实验分析
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接近哪种增长模型。
随培养时间继续延长,培养液的环境容纳量会持续下降,酵母菌种群数量将下降。
知识点5 实验注意事项(热考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自身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尽量减小误差,应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4.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稀释培养液重新计数。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个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包为宜。
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6.计算出来的数值比实际活菌数值 偏大 (“相等”、“偏大”、”偏小“),因为无法区分死菌和活菌。
【延伸】
如何区分死菌和活菌?
提示:台盼蓝染色法。
如何统计活菌数量?
提示:稀释涂布平板法。
考向1 结合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例1.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B.取等量藻液滴加到血细包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稍待片刻后再计数
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
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
【答案】 D
【解析】 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小球藻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A正确;使用血细包计数板,需要先盖好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稍等片刻后再计数,B错误;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5~10个再计数,C错误;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避免出现误差,D错误。
【变式训练】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细包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的三步操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受营养物质、pH等因素影响
B.按图中①②③顺序操作,最后统计所得的数值将会偏小
C.正确操作顺序应为②①③,同一时间至少取样3次求平均值
D.显微镜计数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固定的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答案】 B
【解析】 实验后期,由于营养物质有限、pH逐渐变小,酵母菌数量会下降,故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受营养物质、pH等因素影响,A正确;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应先在血细包计数板计数室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盖玻片一侧的边缘滴入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等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开始计数,为了使数据更可靠,同一时间至少取样3次求平均值,若按题图中①②③顺序操作,将会导致过多的菌体沉降下来,最后统计所得的数值应偏大,B错误,C正确;显微镜计数时,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故应统计方格内和固定的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D错误。
【变式训练】2.血细包计数板是对细包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细包计数板可以用于调查酵母菌、病毒、细菌等生物的种群密度
B.需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样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样液充分渗入计数室
C.防止观察细包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影响计数,加样后需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并镜检,若有残留或沉淀物需要重新清洗
【答案】 D
【解析】 利用血细包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包计数法,而病毒无细包结构,不能用该方法计数,A正确;先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边缘滴少量样液,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底部再进行计数,B、C错误。
【变式训练】3.如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⑤是对照组,其余曲线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
B.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保持“J”形增长
C.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
D.若用血细包计数板统计细包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进行计数
【答案】 B
【解析】 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不会呈“J”形增长,因为有空间的限制,B错误;如果用血细包计数板统计细包数量,应摇匀稀释后再取培养液进行计数,D错误。
1.(2024·贵州·高考真题)酵母菌W是一种产果胶酶工程菌。为探究酵母菌W的果胶酶产量与甲醇浓度(Ⅰ<Ⅱ<Ⅲ)的关系。将酵母菌W以相同的初始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罐中接种量越高,酵母菌W的K值越大
B.甲醇浓度为Ⅲ时,酵母菌W的果胶酶合成量最高
C.72h前,三组实验中,甲醇浓度为Ⅱ时,产果胶酶速率最高
D.96h后,是酵母菌W用于工业生产中收集果胶酶的最佳时期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曲线属于S形曲线,当甲醇浓度为Ⅱ时,酵母菌W的果胶酶合成量最高,72h前,产果胶酶速率最高,即相应曲线的斜率最大。
【详解】A、K值与接种量无关,与空间、资源等因素有关,A正确;
B、由图可知,甲醇浓度为Ⅱ时,酵母菌W的果胶酶合成量最高,B错误;
C、72h前,三组实验中,甲醇浓度为Ⅱ时,产果胶酶速率最高,即相应曲线的斜率最大,C正确;
D、据图可知,96h后,果胶酶的产量下降,因此收集果胶酶的最佳时机应在96h之前,D错误。
故选B。
2.(2024·北京·高考真题)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由取材不当引起的是( )
A.观察苏丹Ⅲ染色的花生子叶细包时,橘黄色颗粒大小不一
B.观察黑藻叶肉细包的胞质流动时,只有部分细包的叶绿体在运动
C.利用血细包计数板计数时,有些细包压在计数室小方格的界线上
D.观察根尖细包有丝分裂时,所有细包均为长方形且处于未分裂状态
【答案】A
【分析】1、观察洋葱根尖细包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是细包分散开。
2、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详解】A、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花生子叶不同部位细包中的脂肪含量不同,在观察苏丹Ⅲ染色的花生子叶细包时,橘黄色颗粒大小不一是由细包中的脂肪含量不同引起的,不是取材不当引起,A不符合题意;
B、观察黑藻叶肉细包的胞质流动时,材料中应该含有叶绿体,以此作为参照物来观察细包质的流动,因此只有部分细包的叶绿体在运动,不是取材不当引起的,出现此情况可能是部分细包代谢低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血细包计数板计数时,有些细包压在计数室小方格的界线上,不是取材不当,可能因稀释度不够导致细包数较多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观察根尖细包有丝分裂时,所有细包均为长方形且处于未分裂状态,可知取材为伸长区细包,此实验应取分生区细包进行观察,出现此情况是由取材不当引起的,D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4·广东·高考真题)Janzen-Connel假说(詹曾-康奈尔假说)认为,某些植物母株周围会积累对自身有害的病原菌、昆虫等,从而抑制母株附近自身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该假说合理解释的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幼苗距离母株越远,其密度越大
B.鸟巢兰种子远离母株萌发时,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
C.中药材三七连续原地栽种,会暴发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
D.我国农业实践中采用的水旱轮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答案】B
【分析】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包括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和原始合作。
【详解】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幼苗距离母株越远,其密度越大,说明幼苗距离母株越远,植物母株的抑制作用越弱,A符合题意;
B、鸟巢兰种子远离母株萌发时,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说明距离母株越远,植物母株的抑制作用越强,B不符合题意;
C、中药材三七连续原地栽种,会暴发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说明距离越近,抑制作用越显著,C符合题意;
D、我国农业实践中采用的水旱轮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说明水旱轮作可以抑制病虫害,D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4·全国·高考真题)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活细菌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Ⅰ~Ⅳ表示细菌种群增长的4个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的细菌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先盖上盖玻片,将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
【详解】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二氧化碳溶解于培养液中,增大培养液中的溶二氧化碳量,A正确;
B、在血细包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取等量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稍待片刻后再计数,B错误;
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进行稀释,一般稀释到每小格4~5个左右较为合适,C错误;
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D错误。
故选A。
一、教材知识链接
1.(选择性必修2 P9)“J”形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2.(选择性必修2 P9)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形曲线。
3.(选择性必修2 P9)“S”形增长曲线的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
4.(选择性必修2 P9)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选择性必修2 P16)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使种群数量剩余在左右,原因是种群数量在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剩余在能使种群数量快速增长,有利于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6.(选择性必修2 P9)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7.(选择性必修2 P14)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应当指出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例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而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涉及生物因素了。
8.(选择性必修2 P16)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二、教材深挖拓展
1 . (选择性必修2P17拓展应用)一本生态学专著上写道:“当能预报未来时,生态学就变成一门预测性科学;当能决定未来时,生态学就变成一门管理科学。”结合本章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这句话很有道理。例如,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根据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在物种保护、渔业管理、有害生物防止等方面制订相应对策。
三、长句规范作答
1.(科学思维)酵母菌在培养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营养物质随着消耗而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pH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2.(科学思维)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这是为了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32讲 种群及其动态(第二课时,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应用 3
知识点1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
知识点2 种群数量的增长——“J”形增长 4
知识点3 种群数量的增长——“S”形增长 6
知识点4 种群数量的波动 8
知识点5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9
知识点6 种群研究的运用 10
考向1 借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考查科学思维 10
考向2 结合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考查科学思维 11
考点二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2
知识点1 实验原理 12
知识点2 实验方法 12
知识点3 实验步骤 13
知识点4 实验结果 14
知识点5 实验注意事项(热考点) 15
考向1 结合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15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 16
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18
一、教材知识链接 18
二、教材深挖拓展 18
三、长句规范作答 19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
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应用 (3年20次,全国卷3年3次) 2024,贵州,山东、全国,选择 2023,辽宁、山东,广东、浙江、选择 2022,福建、重庆、河北、选择 2022,山东、全国,浙江、选择 题型:选择题、解答题 内容:本专题知识难度较高,要求基础要扎实。考查学生对相关种群及其动态变化 的认识,或结合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
考点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年 5次,全国卷3年0次) 2024,北京,选择 2022,山东,解答
课标要求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变动。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新旧教材对比 增: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②种群密度与其他数量特征的关系;③血细包计数板图片;④种群研究的应用。 改:①标志重捕法改为标记重捕法;②年龄组成改为年龄结构;③K值的概念;④“J”形、“S”形增长改为“J”形、“S”形增长。 删:种群的空间特征。
考点一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应用
知识点1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 。
2.建构数学模型步骤:
观察分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
3.类型及优缺点:
(1)数学公式
①优点:科学、精确
②不足:不够直观
(2)曲线图
①优点:直观
②不足:不够精确
【归纳总结】高中生物中常见模型的构建总结
1.物理模型:以 实物或图片 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如:细包亚显微结构模式图、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等)
注意:照片不是物理模型
2.概念模型:用 文字或符号 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
(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血糖平衡、体温调节图解等)
3.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 。
(如:方程式、关系式、曲线、表格等)
知识点2 种群数量的增长——“J”形增长
1.模型假设:
某种群→理想状态→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问题1】什么情况会出现理想状态?
(①实验室条件下;②当一个种群刚迁入到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时。)
理想状态: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捕食和寄生天敌);④没有其他竞争物种等。
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问题2】第一年是N0,第二年是多少?t年后呢?
2.“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
假设: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种群起始数量为N0。
(1)数学模型:
(2)曲线图:
3.“J”形增长的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问题3】当λ满足什么条件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项目 种群数量变化 年龄结构
λ>1 增加 增长型
λ=1 相对稳定 稳定型
λ<1 减少 衰退型
只有λ>1且为定值时,种群增长才为“J”形增长。
【拓展延伸】准确分析“λ”曲线
①a段——λ>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②b段——λ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直增长。
③c段——λ=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④d段——λ<1,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⑤e段——λ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1,故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知识点3 种群数量的增长——“S”形增长
1.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S”形。
种群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此时种群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K值(环境容纳量),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2.“S”形增长形成原因:现实状态(①资源和空间有限;②种群密度增大时;③种内竞争加剧。)
3.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特别注意】
(1)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会遭到破坏。
(2)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改善时,K值会上升。
(3)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4.“S”曲线的分析:
(1)AB段:种群基数小,需要适应新环境,增长较缓慢。
(2)BC段:资源和空间丰富,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增长迅速。
(3)C点: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4)CD段: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种群增长减缓。
(5)DE段: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几乎为0,种群数量达到K值,且维持相对稳定。
5.“S”曲线的解读:K值的四种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图中t1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2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
K点时:种群停止增长,增长速率=0,出生率=死亡率。
K/2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出生速率与死亡速率的差值最大。
6.种群的“J”与“S”形增长关系
阴影表示环境阻力,两条曲线数量差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
环境阻力减小,K值增大;环境阻力增大,K值减小。
7.K值的应用
(1)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保护有益生物。
方法: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2)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防治有害生物。
方法:如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
(3)草原最大载畜量不超过K值:合理确定载畜量。
8.K/2值的应用
(1)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2)渔业捕捞:
①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在K点捕捞。
②长期获得较高产量:在K/2点后捕捞,使捕捞后的数量维持在K/2。
原因: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能迅速恢复,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K/2前防治有害生物如灭鼠、灭蝗,严防达到K/2处。
防治害虫应尽早进行,应将种群数量控制于加速期(K/2)之前,严防种群增长进入加速期。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选择性必修2 P10“思考·讨论2”: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①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
②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
③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易错易混】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捞量
①要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K/2之后捕捞,因为捕鱼后保留在K/2值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要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应在种群密度最大时捕捞(de期即K值时)。
知识点4 种群数量的波动
1.种群数量的波动内容
(1)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2)但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处在波动状态的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如蝗灾、赤潮等。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3)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
(4)当一个种群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
2.研究种群数量的波动意义
(1)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2)对有害动物的防治。
(3)有利于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4)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
知识点5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
(1)阳光: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2)温度:许多植物种子春季萌发受气温升高影响;昆虫寒冷季节死亡受气温降低影响。
(3)水:干旱缺水使植物种群死亡率升高;动物种群在寻找水源的过程发生个体的死亡;气候干旱是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例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而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涉及生物因素了。
2.生物因素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1.选择性必修2 P16“小字部分”: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称为 密度制约因素 (如竞争、捕食、寄生、传染病等) ,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称为 非密度制约因素 (如气候、地形、自然灾害、活动等) 。
2.选择性必修2 P17“思维训练”:据循环因果关系分析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自然生态系统中猎物增多会导致捕食者增多,捕食者增多会使猎物数量减少,猎物减少会引起捕食者数量减少,最终使猎物和捕食者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
知识点6 种群研究的运用
【易错辨析】
1 .种群的“J”形增长曲线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λ为时间。(选择性必修2 P9正文) ( )
2 .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 /2值。(选择性必修2P9正文) ( )
3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选择性必修2P14正文) ( )
4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选择性必修2P16正文) ( )
考向1 借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考查科学思维
例1.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9.8 ℃条件下第10天后出现环境阻力
B.该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
C.24.8 ℃条件下第8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在达到K值之前该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都越来越小
【变式训练】如图为某种群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如果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在B点进行捕获
C.如果要持续捕获该种群个体,应使捕获后增长速率保持在A点
D.图1中K值对应图2中A点时种群数量,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考向2 结合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考查科学思维
例2.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从而影响种群数量
B.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与气温升高、日照延长、降水增多等有关
C.食物的充足与否会影响捕食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变化
D.气温和干旱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考点二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知识点1 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 成分 、空间、pH、 温度 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J ”形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S ”形曲线增长。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 抽样检测 的方法。
知识点2 实验方法
1.抽样检测法:(显微计数法)
2.计数工具:血细包计数板
【特别注意】血细包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包微生物的一种仪器。细菌计数板可对细菌等较小的细包进行观察和计数。
3.血细包计数板的构造
每块计数板由H形凹槽分为2个同样的计数区。每个计数区分为9个大方格。
规格二:16×25型 规格一:25×16型
每个计数室共有400小格,总容积为0.1mm3。
计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每个计数室共有400小格,总容积为0.1mm3(1mL=103mm3)。
计算公式:1 mL培养液中细包个数=×400×104×稀释倍数。
= 1mL培养液中细包个数:=小方格中细包数量的平均值×400×104×稀释倍数。
规格一(16×25):1 mL培养液中细包个数=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16×104×稀释倍数。
规格二(25×16):1 mL培养液中细包个数=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25×104×稀释倍数。
知识点3 实验步骤
注意:即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
【问题1】盖盖玻片和滴加培养液,哪个步骤在前?
【问题2】吸取培养液之前为什么要将培养液摇匀?
【问题3】为什么要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问题4】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问题5】计数的酵母菌都是活的吗?
【问题6】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 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知识点4 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
结果用记录表记录,如下:单位(109 个/ mL)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数量/个 0.12 0.89 3.47 5.23 6.13 6.79 7.02
2.实验分析
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接近哪种增长模型。
随培养时间继续延长,培养液的环境容纳量会持续下降,酵母菌种群数量将下降。
知识点5 实验注意事项(热考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自身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尽量减小误差,应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4.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稀释培养液重新计数。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个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包为宜。
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6.计算出来的数值比实际活菌数值 偏大 (“相等”、“偏大”、”偏小“),因为无法区分死菌和活菌。
【延伸】
如何区分死菌和活菌?
如何统计活菌数量?
考向1 结合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例1.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B.取等量藻液滴加到血细包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稍待片刻后再计数
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
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
【变式训练】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细包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的三步操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受营养物质、pH等因素影响
B.按图中①②③顺序操作,最后统计所得的数值将会偏小
C.正确操作顺序应为②①③,同一时间至少取样3次求平均值
D.显微镜计数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固定的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变式训练】2.血细包计数板是对细包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细包计数板可以用于调查酵母菌、病毒、细菌等生物的种群密度
B.需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样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样液充分渗入计数室
C.防止观察细包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影响计数,加样后需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并镜检,若有残留或沉淀物需要重新清洗
【变式训练】3.如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⑤是对照组,其余曲线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
B.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保持“J”形增长
C.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
D.若用血细包计数板统计细包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进行计数
1.(2024·贵州·高考真题)酵母菌W是一种产果胶酶工程菌。为探究酵母菌W的果胶酶产量与甲醇浓度(Ⅰ<Ⅱ<Ⅲ)的关系。将酵母菌W以相同的初始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罐中接种量越高,酵母菌W的K值越大
B.甲醇浓度为Ⅲ时,酵母菌W的果胶酶合成量最高
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
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
一、教材知识链接
1.(选择性必修2 P9)“J”形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2.(选择性必修2 P9)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形曲线。
3.(选择性必修2 P9)“S”形增长曲线的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
4.(选择性必修2 P9)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选择性必修2 P16)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使种群数量剩余在左右,原因是种群数量在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剩余在能使种群数量快速增长,有利于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6.(选择性必修2 P9)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7.(选择性必修2 P14)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应当指出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例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而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涉及生物因素了。
8.(选择性必修2 P16)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二、教材深挖拓展
1 . (选择性必修2P17拓展应用)一本生态学专著上写道:“当能预报未来时,生态学就变成一门预测性科学;当能决定未来时,生态学就变成一门管理科学。”结合本章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长句规范作答
1.(科学思维)酵母菌在培养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思维)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