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01 10:3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古人对地球的认识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盖 天 说 一、地球的形状 最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当时认为天尊地卑,天圆地方,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它的意思是,蓝天就象是一个半球状的圆盖,大地好像一块四方的棋盘。古代中国人认为: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 古时候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只大象驮着,而这三只象又站在一只大龟的背上。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有哪些?提示: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为什么这个能证明地球是圆的。活动:观察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运动铅笔在平面上运动的现象(桌面代表平面)注意视线铅笔在球面上运动的现象(篮球代表球体)注意视线在刚才的实验中:
铅笔头相当于: 铅笔的笔身相当于:
篮球相当于:两者区别在哪?哪个更合理(2)铅笔在篮球表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 (笔尖或笔尾)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 的。 (1)铅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长度______ (有或没有)变化。船身桅杆地球没有船身球形地球的形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多次观察月食时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判断地球是个球体月食是什么?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越过大西洋,然后西行至菲律宾。1522年9月从地球的另一方回到西班牙。第一次完成环绕地球的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的环球航海路线图地球的形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图:
西班牙
南美洲南端大西洋 太平洋 太平洋 西班牙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总结: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发展史 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是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1.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2.亚里士多德从月食推断地球是球体。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4.利用现代科技从外太空拍到的照片。地球是圆的,为什么住在上面的人没有感觉?启迪:二.地球的大小1.地球半径:
极半径_______. 赤道半径______.
地球赤道周长_____.2.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小______左右。仅差______。3.结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6357千米6378千米4万千米21千米0.33% 假如一个中学生的两臂平展时长1.5米,让他们手牵手合抱地球,需要多少个中学生?地球的外部结构我们能够用卫星等观察,那么内部结构呢?思考:26666667三.地球的内部构造探测方式: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横波与纵波
纵波在固体、液体中都可以传播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思考:
1.底下3000千米处发生了什么。
2.你能够把地球内部分为哪几个部分?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的内部构造厚度: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共同组成的软流层位于地表以下60-400千米处,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组成课堂练习:1、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 的
球体。周长是________.2、它的赤道半径是 千米。两极方向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千米。周长是________.3、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 )
A、日食现象,日轮的缺损部分是弧形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4.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八万里”指的是()
A.地球半径
B.地球直径
C.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周长
D.地球赤道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