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朱熹所创民办社仓
黄册
清光绪保甲门牌
二
一
课程目录
课程标准
重难点
二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的演变历程(重点);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政策对封建社会发展的作用(难点)
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扶政策
黄册
时空坐标
社会救济与优抚
户籍制度
基层管理
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
前211年
秦汉
战国
581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分“黄籍” 与“白籍”
大索貌阅 输籍法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户贴、黄册制度 乾隆及后停编户籍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城内设坊 郊外设村 邻保制度
宋
保甲法
明: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保甲制
汉常平仓制度
皇帝赐老人鸠杖
隋义平仓制度唐朝开始专设救济机构
宋开始,宗族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前475年
220年
户籍制度
户籍,即登记人口、户数的簿籍。是中国历代政府为掌握户口数量而设置的一种簿籍登记制度。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既包括户籍登记,也包括户籍管理
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小岛库房,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
黄册关系国计至重,天下钱粮徭役根本于此。
——明朝赵官等编著《后湖志》
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
思考
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演变历程
起源(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1.战国:
(1)原因:
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开始制定户籍
①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②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的发展。
①“秦献公时期:“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②商鞅变法时期: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实行什伍连坐法。
(2)表现:
材料1:登人四千,收众人乎从古王事。 ——《殷虚书契前编》
材料2: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史记》
材料3: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
秦献公
分类登记
2.秦朝:
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百姓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材料:(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记·蒙恬列传》
编户齐民
3.两汉: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演变历程
萧何
材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1)管理: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登记: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东汉末年由于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思考
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有何特点和作用?
材料1:汉代继承秦朝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 ——吴钩《户籍上的中国》
材料2:汉代《户律》有关于户口的登记、乡部负责人定户籍的办法与规定、户籍的保管、立户的原则、田宅的分割与继承等内容。 ——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
方便了赋役征收(作用)
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户籍管理法律化;(特点)
户籍管理更严密、内容更详细
4.两晋和南朝:
黄籍、白籍和土断
【历史纵横】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1)“黄籍”:西晋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
(2)“白籍”: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3)“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东晋户籍制度发生变化及原因?“土断”政策有何作用?
思考
变化:
原因:
“土断”作用:打击豪强士族势力,有利于政府的赋役征发。
①为区分本地居民和外来流民,则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
② 后政府为了增加赋税进行“土断”
①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
②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5.隋唐:
大索貌阅(输籍法)(清点户口、比对体貌,重新核定户籍)与三年一造
材料1:“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
材料2: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全国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年龄与本人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大索貌阅”…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1)隋:大索貌阅: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隋文帝时期实行“大索貌阅”的原因?会产生哪些影响?
思考
农民隐漏户口现象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人口的控制。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打击豪强地主;整顿吏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原因:
影响:
(2)唐: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材料3: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主户和客户
6.宋朝:
材料: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城市:按财产多少划定户等
乡村:按有无田产划分主客
客户(无田、不纳税)
主户(有田、纳税)
乡村户
坊郭户
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思考
表现
原因
①户籍按“常产”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且总数增加;
②主户占比增加(客户占比减少)。
①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②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
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诸色户计、户籍世袭
7.元朝:
元朝户籍称青册,户口类型复杂,按职业可以分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八十余种户计,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材料1:为了维护元王朝的统治,元朝实行了带有民族压迫色彩的户籍政策和世袭的军户、民户和匠户制度等等。这些与宋代相比是一种明显的逆转。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分析》
材料2:(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
元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思考
原因
元代疆域辽阔,人种民族种类繁多,因此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户籍;
最大程度的获得人力、财力、物力和军力,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调配以应对突发情况
将统治阶级和民族进行分化,维护蒙古贵族统治
影响
便于承担国家赋税徭役,调配资源;维护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把人口按职业强行划分而又不许相互流动,严重束缚社会进步;
带有民族压迫色彩,激化民族矛盾。
职业定籍、户贴和黄册
8.明朝:
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做法,户籍分民、军、匠籍等;明初推行“户贴制度”;
建立“黄册”(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绘制鱼鳞图册(土地登记册),以土田为主,保证田赋征发。
(2)特点:
①户籍与地籍彼此独立;
②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明“一条鞭法”后更加注重地税,其失去赋役征发仅人口统计作用);
③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
(3)原因:
(1)内容: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赋税制度变化
(4)作用:
国家能有效管理户口和土地,保证政府赋役的征收
固定人丁、永停编审
9.清朝:
(2)原因:
(3)意义:
(1)内容:
材料1:(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停编审造册。时丁银既摊入地粮,而续生人丁又不加赋,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清史稿·食货志》
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由于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户籍为依据,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固定丁银到摊丁入亩),户籍财政功能减弱。
①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分离,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
②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特点及趋势
归纳
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逐步确立。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实行“编户制度”。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隋唐
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主户,与没有土地的佃户——客户。
元朝
按职业定户籍,如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以里甲制为基础,制造户籍册,称“黄册”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清朝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①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历史悠久
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
④户籍世袭;带有宗法伦理色彩;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⑤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但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④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⑤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③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②地域性、等级性、法制性、世袭性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
(一)历代基层组织形态
材料1:由于中华帝国地域广阔,通信和交通不发达,加上绝大多数人民目不识丁,不问政事,因此政府发布的法律与命令,要让百姓知道都极为因难,更不用说实施了
——萧公权《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
材料2:知县的管辖范围超过1000平方公里。清代大约1500名州县长官,每名官员要管辖10万名或20万名居民。 ——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3:中国官治,至县而止 ——吕思勉(国家治理的困境)
1、任务:
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社会稳定;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特点:
3、发展概况:
朝代 基层组织
秦汉
唐朝
明朝
①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乡里制度)
②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讼狱、赋税;设游缴,掌捕盗。
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③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二)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② 在乡里、都保、里甲这种以赋役征发为主的基层管理体制之外,又有相对强调治安、自治、互保的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1、原因:
①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发展历程:
基层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
秦汉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乡里制
里甲制
什伍组织
邻保制
保甲制
十家牌法
里甲制→保甲制
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王安石推行保甲制,源于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十家为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十家总编为一牌,设牌长,轮流收掌、察看
从乡村到城市;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与作用
思考
材料: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特点
作用
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占重要地位;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皇权不下县
县下惟宗族
宗族皆自治
自治靠伦理
伦理造乡绅
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
保证了赋役征发,
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从政府到宗族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的原因:
材料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2: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材料3: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1.自然原因:农耕经济的脆弱性(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经济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政治原因: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有利于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
4.文化原因: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倡)。
(二)作用:
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秩序,维护统治
(三)历代社会救济表现: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实施者 措施 侧重点
政府 (主体)
社会 (辅助) 宗族
慈善组织 (1)汉朝时期: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2)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①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②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宋朝开始,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如北宋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
善堂、善会等机构
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
天下第一仓(含嘉仓)
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南宋朱熹创建的社仓
范仲淹
(四)优抚政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优抚内容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
明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
宋
元
明
鸠杖
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养病坊
福田院(养老院)
众济院(收容所)
养济院(安济院)
东汉彩绘木鸠杖
【学思之窗】《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方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3)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课堂小结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里甲制→保甲制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户帖、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
制度
里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设有专门
收容机构
课堂总结
1.(2023·浙江卷)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1.C【详解】根据材料“延载元年(694)”、“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C项正确;黄籍登记是西晋,排除A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实行白籍土断,排除B项;元朝实行诸色户计,排除D项。故选C项。
真题演练
c
真题演练
2.(2023·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的保甲制度形成了以“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基层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带有军事管理功能,可以强化国家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改变了传统户籍制度以个人为单位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乡民便携家散去”的弊端,故选B项;唐代的邻保制度主要实行于人口居住比较稳定集中的地区,在职能上主要负责基层治安,不具有军事职能,排除A项;十家牌法由明朝中期的王阳明创造,时间上与材料中的宋代不符,排除C项;明朝时期的里甲制度主要用于宣传教化、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不用于军事作战,排除D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