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物质的分离

文档属性

名称 1.6物质的分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01 15: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物质的分离(一)晶体与非晶体食盐水=食盐+水食盐晶体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红磷硫磺粉晶体与非晶体这些晶体的形状都有着什么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晶体有 ,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 ;
非晶体没有 ,在熔化程中没有固定的 。熔点熔点规则的几何形状规则的几何形状食盐从哪里来?你知道海水是什么味道吗? 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逐渐蒸发后,溶液变浓,最后得到食盐。为什么海水晒干后可以得到食盐?从溶质、溶剂的角度看,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水(溶剂)减少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假设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说明20℃下100g水中可以溶解_____g食盐;50g水中可以溶解_____g食盐;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后,部分食盐无法再溶解。结晶: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我们把这种结晶方法叫做蒸发溶剂结晶。食盐溶液
(不饱和)刚好饱和的溶液蒸发溶剂蒸发溶剂蒸发溶剂的过程:晶体溶剂质量变小
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变小
溶质质量变小练一练: 小王老师在某次长跑以后大汗淋漓,回到家,汗干了以后,脖子和手臂上却有了咸咸的固体粉末。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人体的汗液中溶有食盐等物质,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等溶质结晶.1、配制一杯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利用滴管吸取1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如图所示。
2、仔细观察有没有晶体出现。活动:7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50g,说明70℃下100g水中可以溶解_____g硫酸铜;2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0g,说明20℃下100g水中可以溶解_____g硫酸铜;温度降低后,硫酸铜的溶解度减小,部分硫酸铜无法再溶解。 实验表明,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晶体。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低温下的饱和溶液
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的过程:溶剂的质量不变
溶质的质量变小这两种结晶方法是否普遍适用?这两种结晶方法是否普遍适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仅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原则上适用于所有溶液,但是针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效果较好。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溶剂现在有一种神秘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果想将它结晶,可以的采用什么最佳的办法?加热结晶分离方法与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关水从哪里来?沉淀法常用明矾、活性炭吸附
水中的悬浮物质。过滤法消毒烧开之后可以饮用。蒸馏法: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沸石:防止爆沸温度计水从下面进,上面出1、为什么要加防爆沸的小石粒?2、为什么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蒸馏烧
瓶的支管处而不插入溶液中呢?3、为什么进水管在冷凝管的下方,而出水
管在冷凝管的下方?思考:防止液体爆沸,以避免意外。蒸馏需要控制好温度,在支管口处的蒸汽的温度,是最准确的。有利于热量交换,使冷凝效果更好。用蒸馏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馏水。
蒸馏水中杂质非常少,可以堪称是由单一的物质组成的。这种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生活中的纯净物:氧气、二氧化碳、蒸馏水、硫酸铜、铁、硝酸钾等。小结:1、从溶液中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结晶的方法通常有两种:(1)蒸发溶剂结晶;(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2、蒸发溶剂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大的固体物质练习:1、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采取的方法应是?(???)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2、将8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 (????)
A.水???? B.不饱和溶液????
C.仍是饱和溶液???? D.可能是饱和溶液AC练习:3、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B练习:4、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右图,请你回答:(1)该溶液的溶质是??? ???。??????????????????????????????????????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不变”)氯化钠不变物质的分离(二)沉淀和结晶有什么区别?简而言之,沉淀是溶液中不溶的物质凝聚、沉到底部的过程;结晶是原先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前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减少来源:海水晒盐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晶体:沉淀、过滤、消毒、输送蒸馏蒸馏水纯净物利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制备晶体。实验:1、制备小晶体
(1)准备一杯约50毫升温度在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切勿在杯底留下杂质,若有浑浊现象,用脱脂棉代替滤纸,趁热过滤,直到渣清为止。
(2)静置、冷却、析晶。在容器口盖上一张清洁的白纸,再用棉花把烧杯围起来,静置一夜,温度缓缓下降,析出硫酸铜小晶体。2、小晶体“长”成大晶体
(1)选晶:在晶体里选择几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备用。
(2)晶体长大:用线把1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悬吊在已准备好的一杯约50毫升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闲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静置过夜。如此反复操作几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讨论:1、影响结晶速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①蒸发有利于晶体的形成;
②环境温差有利于晶体的形成;
③附着物的光滑程度,越粗糙越有利于晶体的形成。2、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有哪些?①是否悬吊晶种影响晶体的大小和形状,因晶体会沿着晶种生长,杯底晶体则较少;
②温度降低的速度影响晶体的
大小和形状,速度降低缓慢有
利于大晶体的生成。讨论: 有些物质的晶体里没有结晶水,如食盐、硝酸钾和硫酸钡。而很多物质都能生成结晶水合物,如胆矾(五水硫酸铜)、石膏(二水硫酸钙),它们都是常见的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阅读:五



铜无



铜 结晶水合物在干燥的空气里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风化现象 晶体放在空气里,逐渐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湿潮解现象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水从哪里来? 沉淀?过滤?消毒?输送到家中 利用明矾或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
明矾和活性炭是常用的凝聚剂。明矾活性炭沉淀法1.如图所示,取一杯泥浆水,静置5分钟,观察有没有杂质沉在杯底。
2.在泥浆水中加一点明矾或活性炭,静置5分钟,观察泥浆水发生的变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活动:过滤法:液体通过过滤器,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跟水分离开。过滤法过滤的操作方法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滤渣滤液过滤法二低:1.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2.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过滤法三靠:1.烧杯边缘要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
3.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法 先把滤纸折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中,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将滤纸放在漏斗中之后,把泥浆水沿玻璃棒倒进过滤漏斗中。
从漏斗中取出滤纸,细心观察,滤纸上留下了什么?泥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过滤法 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
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蒸馏法: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沸石:防止爆沸温度计水从下面进,上面出用蒸馏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馏水。
蒸馏水中杂质非常少,可以堪称是由单一的物质组成的。这种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生活中的纯净物:氧气、二氧化碳、蒸馏水、硫酸铜、铁、硝酸钾等。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食盐各步中玻璃棒都起什么作用?思考:① 粗盐的溶解中玻璃棒起到搅拌作用,加速溶解。
② 过滤中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
③ 滤液蒸发中玻璃棒起到搅拌作用,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出来。玻璃棒的作用: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分离或提纯两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溶解,过滤加热,蒸馏、冷凝小结: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结晶法是常用的分离方法。1、在制取蒸馏水时,蒸馏烧瓶中需加入一些碎瓷片,其目的是 (????)
A.使受热均匀???? B.使受热更快????
C.防止液体暴沸???? D.以上几点都是练习:C2、指出右图所示装置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① 滤纸的边缘已超过漏斗上沿,
应改为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
口稍低。 ② 倾倒滤液的操作错误,倾倒
滤液应改为用玻璃棒引流,
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③ 漏斗下端管口位置不对,
应改为漏斗的下端管口
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练习:1、我们知道固体分为 和 两类。 2、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 ;
非晶体在熔化程中没有固定的 。
晶体非晶体熔点熔点复习:思考:晶体和非晶体是否还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