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阶段检测试卷
第一部分(26分)
一、积累运用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春天来了,学校小公园里的柳树zì( ▲)情地舒展开了黄绿的枝条,就像小姑娘披散下来的头发。一阵风过,柳树便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挑xìn( ▲ )着阳光,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炫耀那精湛( ▲ )的舞姿。那鹅黄而稍稍带一点嫩绿的颜色,虽然没有令人羡( ▲ )慕的葱绿,可春天毕竟开始啦!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①.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③. ▲ ,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④.亡羊补牢, ▲ 。(《战国策》)
⑤.两小儿笑曰: ▲ ?(《两小儿辩日》)
⑥.儿童急走追黄蝶,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⑦.《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的写作手法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⑧.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恩涕零的诗句是 ▲_ ,
▲_ 。(杜甫《登岳阳楼》)
3.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分(4分)
为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努力创建活力和谐校园,我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但面对学习的压力,一些学生疏于体育锻炼;个别学生甚至连课间的跑操都存在缩水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作为校“香樟文学社”一名小记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⑴ 在大课间跑操中,你如何邀请不爱运动的小强参加体育运动?(2分)
▲ ▲ 。
⑵ 假如你有机会代表同学与校长就以上现象面对面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2分)
▲ ▲ 。
4.下面的语段中由两句有语病,请你找出来并修改。(4分)
①为进一步改变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保障我县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圆满成功,②我县决定从2016年3月8日起,组织全县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文明交通集中整治。③在主城区范围选定主要路口,完善标志标线等过街安全设施,实施规划“礼让行人”提示语,④严查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
修改意见 ▲ ▲ 。(2分)
修改意见 ▲ ▲ 。(2分)
5.古诗赏析。(4分)
书 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周易:即《易经》,古代文化经典。
①.这首诗用什么手法描写了封建时代读书人埋头书案,苦心研读的情景?(2分)
▲ ▲ 。
②.“闲坐小窗”之“闲”流露出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2分)
▲ ▲ 。
第二部分(40分)
二、阅读《柳叶儿》,完成 6─8题 (8分)
①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 ( http: / / baike. / view / 736308.htm" \t "_blank ),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②我从上而折了树枝往下扔,三叔仰着头在下边捡,一会儿便折下来一大抱。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 "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③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两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④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 ( http: / / baike. / view / 701575.htm" \t "_blank )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柳叶儿》节选)
6.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2分)
▲ ▲ 。
7.第①段中写早春早晨的凉意有什么作用?(3分)
▲ ▲ 。
8.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 ▲ 。
三、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完成9─12题(12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所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
【乙】桓 ( http: / / baike. / doc / 5338676.html" \t "_blank )荣初遭仓卒(社会动荡),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困境),而荣诵读不息。元卿嗤(嘲笑)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上)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9. 解释加点字词。(4分)
(1)普少习吏事 (2)晚年手不释卷
(3)荣笑不应 (4)及为太常
10.翻译句子。(4分)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 ▲ 。
(2)与族人 ( http: / / baike. / doc / 1825903.html" \t "_blank )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诵读不息
▲ ▲ 。
11.试从描写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分别分析【甲】、【乙】两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2分)
▲ ▲ 。
12.赵普和桓荣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2分)
▲ ▲ 。
四、阅读《地震可以预测吗》完成13─15题 (9分)
①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地震多发,有些专家认为地球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如何进行地震预报又成为众人议论的热门话题。而利用卫星监测乃至预报地震,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领域。
②首先对地观测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性、周期短、效率高、动态性强等优点。例如,卫星图像可用于描述地球的新构造运动结构,确定地震风险带的地震构造条件;空间探测能克服地面测地勘探测量中的许多限制。利用卫星监测地震,及时获取地震前兆信息,实现地震短临预报目的,已经成为各国地震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③现在,用卫星研究地震预报已有多种,比如,可用GPS导航定位卫星监测地壳变化来预报地震。另外,地震会引起地球表面的引力变化,用卫星监测地球引力变化的异常数据,也可能为地震预报做出贡献。
④其次可以利用气象卫星获取的热红外数据进行地震预报实验研究。1990年,俄罗斯发现了地震前有卫星热红外增温现象。这些都为利用卫星遥感红外技术研究地震预报提供了新的线索,此后这方面的研究受到地震学者的广泛关注。
⑤1990年至2000年,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气象局借助气象卫星、资源卫星获取的红外实测数据,首创了地震短临预报技术,进行了100次地震预报,预报准确率在50%以上。实践证明,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进行地震短临预报在预报强震方面有一定效果,因为强震前异常反应强烈,在图像上显示的异常增温较明显;而小地震前异常反应不明显,对其预报判读的准确性比强震差。
⑥如果能建立包括监测电磁、重力、热红外辐射等多种不同类型卫星组成的“卫星群”,则可满足地震预报要求。卫星数量和种类越多,资料积累就越多,有利于地震电磁耦合机理、地震前兆特征和干扰研究。
⑦目前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日本等,都有发射监测电磁的地震卫星计划,其中不少拟建立观测“卫星群”,未来,在我国地震卫星发射之后,可以与国外的卫星合作,组成“卫星群”编队飞行,这样可提高时间分辨率,从而尽可能捕捉到地震短临前兆。
⑧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资料显示,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所以,我国有关专家认为,发展地震卫星十分必要。(《百科知识》有改动)
13.第⑧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
14.第①段中画线句子中的“有些”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 ▲ 。
15.利用气象卫星可行地震预报实验研究前景广阔,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地震前如连日阴雨天,就可能无法做出临震前预报。请你结合选文说出理由。(3分)
▲ ▲ 。
五、阅读《想的念的是中国》,完成16─19题 (11分)
①乘巨鸟波音747,惹人羡慕地投身于美利坚的白云与海浪,草坪与小车,以及摩天楼群,满以为,自此将舒心舒意,快乐非常,自此将在洋山洋水中,以极其优雅的节奏和韵律,读书,写作,浅斟,小唱,捎带着带带孙子,并且旅游,雀跃而不息。所以来时曾经打算,此行少说也要住上一年半载。殊料只一个多月,当最初的新奇感消失之后,便被一种纷乱的心绪深刻地折磨着。
②我静夜里模模糊糊细算,我的思念是数不尽的,数不尽的思念像花,那些花在开,在烂漫,在如火地猛烧,如水地泛滥。多少个年头,在那片土地上,不论是迎着晨光去买菜,还是踏着暮色去散步,抑或参加作品讨论会,为公务而去出差,背着挎包下乡深入生活,我的心境都是那么平和。
③初来美国的时日,曾经打算,到这儿也要像在国内一样,每天都平平静静地伏在案头劳作,但是现在,心里却开了一片忧伤烦乱之花。我恍然发现,我对自己太不了解了,我恍然发现,我的心灵竟像一片大树蓊郁藤萝牵绊的原始森林,而在那原始森林的不知哪一个树窟,还是哪一个藤萝的拧绕之中,况隐藏着连我自己做梦都不曾想到的一罐火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装得好满,并且,罐外长满了青苔。在非常漫长的岁月中,它静静地躺在哪里,不论是寒冬里西风似刀,炎夏中骄阳似火,也不论我是欢乐还是悲伤,它都静静地躺在那里,所以我竟不曾发现它的存在。可是现在逢上久居国外的契机,它被引发爆炸隆隆地响,而且在使大树和藤萝燃烧起来,我的整个胸膛一片燥热。
④在中国的时候,满眼都是中国,到了美国,只能透过一个窄窄的缝隙看中国了,那就是这些报纸上有关中国的一些栏目,一篇一篇地看,一遍一遍地看,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在我好几十年的生命岁月中,曾有何时这么仔细地看过报呢?没有,可是现在,我竟是这样地看报了。人心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在中国对中国的一切都不觉得怎么,可是现在离开了中国,竟对它的每一条消息,每一个动静,都投注了亿万吨的关切。好想你啊,中国,曾经是平淡琐碎的你的许多物,许多事,许多情景,现在都现出了神奇的光彩和魅力,我心里整天烦乱不可自制,我总是烦乱地想,烦乱地念,我想的念的是中国。
⑤母亲中国,当你看到你的远离膝下的儿子远道归来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和我一般兴奋,一般欢喜?(《阅读》》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
▲ ▲ 。
17.写出文章中和第①段中“满以为”相照应的句子。(2分)
▲ ▲ 。
18.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3分)
▲ ▲ 。
19.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试从选文中举例简析其表达作用。(4分)
▲ ▲ 。
第三部分(14分)
六、名著阅读
20.下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爱的教育》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这本书以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B.高尔基的自传体散文《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历史。
C.《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一部哲学启蒙读物,它主要通过一名哲学导师艾伯特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D.《城南旧事》是作者林海音中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中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21.《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写了“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联系相关内容简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经过。(3分)
▲ ▲ 。
2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问题。(8分)
我很想踢他一脚,可是一动弹就疼。他的须发显得比平时还红,脑袋不安地摇晃着,放光的眼睛往墙壁搜索着什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山羊形的甜饼、两个糖角、一个苹果和一包青色的葡萄干,他把这些东西放在枕头上我的鼻子跟前。
“你瞧,我给你带来的礼物!”
他弯下身来吻了吻我的额头;然后,一面用僵硬的小手——染了一手黄颜色,特别是弯得像鸟嘴似的指甲更显得黄——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一面谈起来:
“我当时对你太过分了,兄弟。我火得厉害;你咬我,抓我,也把我惹火了!然而,你多挨几下并不算倒楣,我都记在账上!你要知道:挨自己亲人的打,这不算屈辱,是受教训!不要让外人打,自己人打没关系!你以为我没挨过打吗?阿廖沙,我挨的那个打啊,你连作恶梦都没梦见过。我给人家欺辱成那个样子,大约上帝看见也会掉泪!结果怎么样呢?我这个孤儿,叫化子母亲的儿子,熬出头了,当上行会的头儿,手下管很多人。”
他那端正干瘦的身体轻轻靠着我,他开始讲他的童年时代,他的话沉重而且结实,轻巧流利地一句跟着一句。
①.本文段选自 ▲ (作品)作者 ▲ (姓名)及 ▲ (国籍)。(3分)
②.从选段可以看出“我”对外祖父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我”的眼中,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5分)
▲ ▲ 。
第四部分(40分)
23.写作(40分)
同学们,是否觉得自己走着走着就长大了。是的,长大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在长大的路上,我们享受温暖自由;我们历经孤单寂寞;我们品味酸甜苦辣;我们抒发喜怒哀乐。
请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⑴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⑵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⑷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⑸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4分)恣 衅 zhàn xiàn
2、(10分)略
3、(4分)示例:(1)小强,我们一起出去跑跑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2)校长,您好!我代表同学向您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每周多排一节体育活动课;第二,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如果这样,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业成绩都会提高的。
4、(4分)①句中将“改变”改为“改善”。
②句中在“整治”加上“行动”。
5、(4分)①动静结合的手法。开头两句写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到书桌上,杨花轻扬飘入砚池。这是动景,为后面两句小窗读周易的静景作铺垫映衬。(反衬,以瓦雀、杨花之动反衬书房之静和诗人内心之静。)
②流露出诗人自得其乐,自然率真的闲适情趣。
6、(2分)抢柳叶、吃柳叶。
7、(3分)环境描写,创设清凉的氛围。描绘出早春农村的清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的特点,衬托生活的艰苦。
8、(3分)比喻。把太阳比作大樱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饥饿的程度。这是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反映。
9、(4分)(1)熟悉 (2)放下 (3)回答、应答 (4)等到
10、(4分)(1)到了第二天处理政事时,处理决断很快。
(2)与同族的桓元卿同处在饥饿困境中,但桓 ( http: / / baike. / doc / 5338676.html" \t "_blank )荣却不停地读书背诵。
11、(2分)甲文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如:“阖户启箧取书”表明赵普闭门谢客、读书决心之大。乙文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和元卿的对比,以及元卿前后态度对比来塑造人物形象。
12、(2分)心存勤奋,任何物质困难都能克服,并且有所成就。(利用任何机会,抓紧时间勤奋学习)
13、(3分)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国家。
14、(3分)不能去掉。“有些”起限制作用,意思是“部分,不是全部”,去掉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3分)受云层的干扰,卫星热红外辐射计探测不到云层下低空大气的温度,所以可能无法做出临震前预报。
16、(2分)一个旅美华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17、(2分)初来美国的时日,曾经打算,到这儿也要像在国内一样,每天都平平静静地伏在案头劳作
18、(3分)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自己对祖国的思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写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19、(4分)把自己在国内外对祖国不同感受作对比,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20、(3分)C
21、(3分)示例:唐僧师徒在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到芭蕉洞“三调”芭蕉扇,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借得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大火。
22、①(3分).《童年》 高尔基 俄国
②(5分)残暴、慈爱。“残暴”:教育不得法、打人。 “慈爱”:教我读书、“轻轻靠着”等细节。
23、(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