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世界近代史上,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对他们领导 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 都领导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 B. 都领导人民获得了国家的独立
C. 都领导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 D. 都领导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者
2.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 强国的行列。”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 ( )
A.废除农奴制度 B.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C.加强东西方交流 D.进行对外扩张,争夺殖民霸权
3 .为了抵御欧洲大陆的强国,英国先后采取了联合抗法—联合抑德—扶德抑法—纵德反苏的 做法。材料中的“联合抑德 ”包括 ( )
A.组成三国同盟 B.建立三国协约 C.签署《九国公约》 D.实施马歇尔计划
4.“内战本来可能把说英语的美国变成各怀鬼胎、相互争雄的多个小共和国,结果反而出现了 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统一的大民族国家。”材料强调美国内战 ( )
A.促进了美利坚民族形成 B.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 D.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5.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导致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 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在客观上 ( )
A.阻碍了经济结果的调整 B.推动废藩置县实施
C.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刺激日本海外扩张
6.1870 年到 1900 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 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的发展更为迅速
C.各国忙于扩军备战忽视了经济发展 D.欧洲走向联合冲击了原有的经济格局
7.生物疫苗研制作为抵御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终极武器,被人们寄予了厚望。我国科学家 陈薇院士率领的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列与她在同一领域有着骄人成就的是 ( )
A.牛顿 B.马克思 C.达尔文 D.瓦特
8.李大钊认为它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开辟了人 类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说过,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这个事实,使“全 世界为之震动 ”。他们共同评价的是 ( )
A.成立苏联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9.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下列选项不属于二者共同点的是 ( )
A.都涉及到了中国问题,侵犯了中国主权
B.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C.都体现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利益再分配原则
D.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的体现
10.下列有关近代科技与文化的选项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 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革命
C. 巴尔扎克的《战争与和平》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
D. 列夫 托尔斯泰因作品反映了俄国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11.“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
A.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12.下列简笔画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第 1页,共 8页 第 2页,共 8页
13.二战结束后,美国跨越大西洋搭建联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 成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材料中的“联盟 ”指的是( )
A. 反法西斯联盟 B. 联合国 C. 北约 D. 欧盟
14.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两次世界大战 B.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20 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D. 多极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5.1861 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其内容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废除了地主对 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 2100 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改革 ”( )
A. 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B. 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6.右表是某历史学习公众号未完成的专题推送计划。为 帮助小编完成该计划,请选择一张与本专题相符的历史照 片( )
A .《林肯在战场上》 B .《田纳西水利工程》
C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D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A.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 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 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19.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同学们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 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B. 二战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一战和二战的转折点分别是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0.下列历史事件都与某次战争有关,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尔登战役 ②萨拉热窝事件 ③同盟国战败 ④三国协约的形成
A. ④②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①③②
2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差异在于()
A. 领导者不同 B. 主力军不同 C. 性质不同 D. 客观条件不同
22.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
17.历史上,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试图通过改革为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和发展 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下面对这两次改革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改革都是在俄国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背景下进行的 ②两次改革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 形式进行的 ③两次改革都采取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教育的措施 ④两次改革都改 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
第 3页,共 8页
际关系格局。1917 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
A. 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 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D.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3.俄罗斯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 “(继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 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 因此社会主义者 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现存在政府。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战争 ”指克里米亚战争 B.“新的民主制度 ”指社会主义制度
第 4页,共 8页
C.“受教育阶层 ”指无产阶级 D.“现存政府 ”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4.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如图的示意图可 以帮助我们学习 ( )
A .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B .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25.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 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引发了俄国革命 B.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国家 C. 俄国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D. 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26.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迟 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
削)的非洲。 ”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 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B. 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C. 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 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
27.罗斯福曾说: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
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 )
A. 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B. 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C. 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D.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8.1921 年春,苏俄出现波及 30 多个省的严重饥荒,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产生强烈抵触情绪,
引发叛乱。为解决危机,苏俄调整农业政策,具体措施是 ( )
A. 实行余粮征集制 B. 征收粮食税 C.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限制农产品产量
29.1995 年 1 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成立后的 10 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 3 倍。 以下关于世贸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第 5页,共 8页
①以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为宗旨②可向冲突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③彻底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贸易摩擦④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0.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国际格局做出了“一 超多强 ”的判断。在变局中,美国“一超 ”的地位动摇了,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对“新 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 ”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 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C.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1 题 16 分,第 32 题 12 分,第 33 题 12 分, 共 40 分)
31.(16 分)20 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深刻影响着世界历 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 年 1 月 18 日,和会在巴黎的几尔赛宫正式开幕。主要战胜国在经过几个月的讨 价还价之后,最后拟定了对德和约。1921 年 11 月 12 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的正式议程 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解决太平洋及远东问题。
(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国际新秩序是什么?(2分)如 何评价该秩序?(2 分)
材料二 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 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 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对苏联实行的什么政策?(2 分)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美国运用“资本 ”和“军事 ”武器妄图称霸世界的具体措施。 (2+2分)
材料三 从 1989 年东欧剧变与 1991 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 新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问题
第 6页,共 8页
被突出地提了出来。
材料三中的世界“新格局 ”有何特点?(2 分)
材料四
图二所示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什么?(2 分)它与图一所示的国际组织在当今国际舞 台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分)
32.(12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主题一:图说历史]
[主题三:文汇历史]
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习近平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 根据材料,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2 分)
33.图片与文学是承载历史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是国际共产主义兴起一百多年来发展的特 点。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 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 央集权……
材料三: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
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 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 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是十月革命时期,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冯绍雪《普京和俄国政治》
(1)图一的人物与恩格斯创立了哪一理论?(2 分)材料一中所指“ 由理论到实践 ”的第一 次尝试是什么?(2 分)
( 1) 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国与国之间团结协作才是根本之道。以上三幅图片展现了国际 社会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哪些?(写出序号即可) (2分)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 是什么?(2 分) [主题二:表解历史] 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时间国际关系格局主要会议维护工具20 世纪 20 年代~二战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A 二战后~20 世纪 90 年代B 雅尔塔会议联合国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C 无D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4 分)表中“A ”和“联合国 ”两大国际组 织的建立,反映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文字材料中“变革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为 实现“首要目标 ”,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材料三中指出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三个高峰 ”是“世界历史的 引领者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 分) (4)俄、日冲破了旧制度,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共同的作用是什么?(2 分)
第 7页,共 8页 第 8页,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