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2.“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
A、1903年 B、1905 年
C、1911 年 D、1912年
3.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A.京师同文馆 B.《申报》报社
C.《民报》报社 D.商务印书馆
4.侯德榜为中国近代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他,曾经发行了一枚以其肖像为题材的邮票。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D、研制了“两弹一星”
5.废除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 )
A、明朝 B、清朝 C、中华民国 D、解放后
6.下列各项中无法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
A.詹天佑—京张铁路的修建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赵树理—《狂人日记》 D.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7.下列对画家徐悲鸿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绘画艺术上学贯中西,有独到成就
B. 他笔下的马深沉浑厚、傲骨嶙峋
C. 他以寓言故事为题材的《奔马图》,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打败日寇的信念
D. 他将举办画展的全部收入捐给祖国,资助抗战
8.下列事件与詹天佑有关的是 ( )
A. 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
B.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C.负责主持唐胥铁路的筑路工程
D.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筑路工程
9.1987年,在北京市八达岭一座历史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纪念馆内展出了某人物的祖先在广东省南海县申请入籍获准的史料、使用过的铁路施工用具等,据此推断该人物是( )
A.魏源 B.严复 C.詹天佑 D.侯德榜
10.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
A.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11.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申报》 B、商务印书馆
C、《民报》 D、中华书局
12.“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
A、《天演论》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制碱》
13.《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这首歌的词作者是( )
A.左宗棠 B.冼星海 C.聂耳 D.李宗仁
14.李克强总理今年4月到福州三坊七巷参观严复故居。以下属于严复的译著是( )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狂人日记》 D.《新青年》
15.1905年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废除了在我国延续1300多年的哪一项制度( )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度
16.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7.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詹天佑——《制碱》
B.侯德榜——京张铁路
C.袁隆平——两弹元勋
D.魏源——《海国图志》
18.2006年1月16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影频道官方网站正式转型为电影专业门户网站,并启用新域名www. .m代表电影,而1905则可能来源于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特别纪念( )
A.电影开始传人我国
B.上海首映西洋影戏
C.上海公映首部有声电影
D.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第II卷(非选择题)
19.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概括指出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中国近代前期,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重要的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贡献
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
侯德榜
译著《天演论》,传播西方进步观点
(4)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你认为其根源是什么?
20.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材料二:“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清史稿》
材料三: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林文忠公”是谁?受他影响,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一书,编写的目的是?
(2)材料二中的“复”影响最大的译著是? “复‘提出的进步观点有?
(3)材料三中“中日和约”是指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5)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材料五中的“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21.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北大的校风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材料二 190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人物 贡献
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
侯德榜
译著《天演论》,传播西方进步观点
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22.如图,鸦片战争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甲图的作者是谁?他在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指出乙图和丙图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分别体现了哪两个派别的救国方案?
(3)以丁图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什么运动?代表人物有哪些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概括指出以上图片所反映思想的共同点。从甲图到丁图可以看出救国救民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3.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看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哪一派别最先实践了这一主张?
(2)图二是谁的译著?传播了哪些进步观点?
(3)在图三(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什么?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列举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
(5)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B
6.C
7.C
8.D
9.C
10.A
11.B
12.C
13.B
14.B
15.A
16.A
17.D
18.D
19.(1)洋务运动。探索: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2)戊戌变法:在当时社会起到了思想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革。(答对其中一点即可)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
人物 贡献
詹天佑
发明“侯氏制碱法”
严复
(4)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林则徐 ; “师夷长技以制夷”。
(2)《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马关条约》。
(4)民主、科学 ;(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意思对即可)。
(5)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
21.
(1)戊戌变法时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
(3)
人物 贡献
詹天佑
侯氏制碱法
严复
魏源
22.(1) 魏源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2)乙图: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3)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共同点:向西方学习 变化: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文化
23.(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
(2)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或者,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3)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主义;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4)民主,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层面的学习,到制度层面的学习,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