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0 14: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课标要求: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领域的新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三国与西晋


(25-220)
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0-266)
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1-263)
222年,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222-280)
西晋
(266-316)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207年
《隆中对》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在隆中问策诸葛亮,诸葛亮给刘备提出天下三分的宏伟蓝图。
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破曹军,此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263年,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国家短暂统一。
八王之乱(291-306),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其核心人物为西晋皇族中的八位封王,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五胡乱华(304-439),“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
他们在魏晋之际不断內迁,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时,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对汉族实行高压统治,人民生命、生活无法保障,故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给中原地区造成动荡,北方氏族开始南迁。
影响:政权分立,战争不断:激化了民族矛盾,导致中原地区人口锐减。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客观上促进了多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
因战乱北方汉人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东晋政权的建立和稳固。
五胡乱华(304-439),“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
他们在魏晋之际不断內迁,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时,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对汉族实行高压统治,人民生命、生活无法保障,故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给中原地区造成动荡,北方士族开始南迁。
影响:政权分立,战争不断:激化了民族矛盾,导致中原地区人口锐减。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客观上促进了多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
因战乱北方汉人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东晋政权的建立和稳固。
二、东晋与南朝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317-420)。
自三国、两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东晋政权的支柱氏族: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
420年-589年,以建康为首都,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加上之前在此定都的孙吴及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东晋政治制度基本特征:士族门阀政治
《魏书》所载之标准,凡称士族需合二大条件:其一,累官三世以上;其二,任官需达五品以上。
“门阀”:本为“家门阀阅”简称,指家族的政治背景。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士族”就是士人官僚的家族,通过雄厚的文化而世代居官,由此建立了崇高的门望。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东晋政治制度基本特征:士族门阀政治
形成原因:
A.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政治原因: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C.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为士族提供政治保障。
D.经济基础: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为其提供了经济条件
E.文化保障:儒学成为官学以后,造成的文化垄断。
主要特征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发展历程:
萌芽于东汉,形成于曹魏,巩固于西晋,鼎盛于东晋,渐衰于南朝,消亡于唐末。
江南地区的开发
至于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门闩)……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qǐ zǐ,两木皆良材)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孔季恭传》
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1.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来先进的技术、工具、经验。
2.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统治者重视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土地大量开垦,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纸等明显进步。
意义:改变了南方落后的经济面貌,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三、十六国与北朝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三、十六国与北朝
材料:在汉晋华夏帝国旧壤建立的五湖十六国,政权随着政治体规模的扩大,普遍袭用两汉魏晋的官僚制度来组织政府,运用华夏式的礼乐制度来进行各种仪式,在论证政权的合法性时,也利用华夏原有的符号系统,如祥瑞、图谶、德运等等…可以说这些政权都是采用了汉晋政治文化的帝国…
——胡鸿《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材料:1.采取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渊以汉高祖、世祖、昭烈为三祖,太祖、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
——《资治通鉴》
2.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且备击柝之卫。
——《晋书·石勒载记》
淝水之战
背景:376年,氐族政权前秦统一北方,苻坚统治期间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国力强盛,意欲统一全国。东晋士族谢氏控制东晋政权,北府兵实力雄厚,战斗力强。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东晋、前秦
交战地点:淮河流域淝水地区(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境内)
战斗指挥人员:苻坚VS谢安
战斗结果:东晋以少胜多,秦军大败。
失败原因:前秦政权内部各族未充分融合,统治基础脆弱,战略战术失当。
影响:前秦迅速崩溃,原先归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纷纷乘机独立,黄河以北又再陷入分裂的状态,民族矛盾加剧。
孝文帝改革
北魏简史:
1. 4世纪初,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建立代国,376年,被前秦苻坚攻灭。
2. 386年,代国王族拓跋珪趁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之机复国,改称魏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建立北魏,相继击败库莫奚、高车、柔然及后燕等,势力日益强大。
3. 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正式称帝。
4.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时,先后灭夏、北燕、北凉,统一北方。
5. 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推行一系列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并改姓元氏。
6.北魏后期相继发生大乘之乱、宣光政变、六镇起义、河阴之变,北魏由盛转衰。534年,孝武帝元修受权相高欢逼迫,西奔关中,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孝文帝改革: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孝文帝改革:
政治:1.修订律令,仿汉人官制,定官品,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2.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党长、里长、邻长)制。
3. 迁都洛阳。
经济: 1.实行均田制
2.实行户调制
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分为两类田地:露田(身死还田)桑田(子孙相继)。土地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户调制 :固定租调数额。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租:粮食。调:绢帛)
孝文帝改革
社会文化:1.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饰。
2.说汉语,朝中说汉语,禁用鲜卑语。
3.改汉姓,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氏。
4.结汉亲,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
5.定门第,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鲜卑贵族依次定
门第。
材料一:(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刘知幾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影响:
积极:(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
进程);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消极:
(1)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
主体性;
(2)失去了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
(3)移植士族门阀制度,腐化鲜卑贵族。
(4)改革激化了鲜卑贵族内部的矛盾,导致起义不断,北魏迅速
衰亡。
边境汉人《放牧图》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1年北周取代西魏。形成北齐、北周东西对峙的局面。577年,北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以上五个王朝合成北朝。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取代北周,589年灭南方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启了隋唐大一统王朝。
时代特征: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政治
割据混战
南北对立
政权更迭
门阀政治
★经济
人口南迁
衣冠南渡
江南开发
技术进步
★民族
五胡内迁
民族杂处
胡汉互鉴
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
1.(2024·成都)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积极招募卫士、贫苦书生和流亡农民等群体,从事军屯或民屯,并向其收取相应的赋税。这一现象促进了(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战争的频繁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庄园经济的膨胀
A
[解析] 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积极安置流民,大力发展屯田的做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北方战争频繁并非江南发展农业生产的结果,排除B项;军民屯田不能直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排除C项;军屯、民屯将土地和人口控制在政府手中,不会促进庄园经济的膨胀,排除D项。
2.(2024·南昌)淮河地区在三国魏末及西晋时专务稻作,“皆以火耕水褥为便”,刘宋时则专务小麦等旱作作物。南齐之时,朝廷甚至将面食作为规定的祭品。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当时(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隔阂消弭
C.曲辕犁得到推广 D.北人大量南迁
D
[解析] 据材料信息据所学可知,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在分裂状态,北民南迁,北方人的饮食影响到南方,D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还未南移,只是为南移奠定基础而已,排除A项;B项表述错误,民族隔阂不可能消除,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民族隔阂消除,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曲辕犁得到推广主要是在隋唐时期,曲辕犁得到推广与南方人饮食北方化没有关联,排除C项。
3.(2024·深圳)十六国时期,北方汉族士人不再将所谓正朔相承的家族或秦始皇所刻传国玉玺所有者看作自己应侍奉的正统,他们认为定鼎嵩洛、移风易俗、兴复儒教的王朝才是正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民族交融得到官方的推动
B.人口迁徙改变士人的信仰
C.北方各族的文化交融加深
D.国家统一的趋势日渐增强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北方的汉族士人更看重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接纳并融入了少数民族“仁君”的统治,这从侧面印证了当时北方各族文化交融的加深,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方是否推动民族交融,排除A项;北方士人仍秉持儒学的基本价值观,排除B项;国家统一的趋势日渐增强与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社会特征不符,排除D项。
4.(2024·南通)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 )
史书 观点
《三国志》 魏以土德上承汉朝火德,应为正统
《汉晋春秋》 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
《魏书》 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占据中原,当为正统
A.南朝以华夏认同论正统 B.历史解释力求规避主观认识
C.史书观点折射时代特征 D.官修史书能够呈现历史事实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编修的《魏书》却以鲜卑拓跋氏为正统,不同史书对谁为封建正统这一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应,折射出这一时代处于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时期,没有大一统的王朝,因此也就没有统一的史书正统观念,C项正确;材料中的《三国志》《汉晋春秋》和《魏书》均不属于南朝时期所著的史书,排除A项;史书是修著者主观认识的一个反映,其很难规避作者的主观认识,排除B项;官修史书是当时统治者意识形态的反映,其并不一定能够呈现出历史事实,排除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