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赋税制度
一、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
战国—秦朝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血缘
军功
品行才能
家世、道德、才能→门第
选官
方式
依据
标准
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些阶段?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家国一体
①提高军队战斗力;②打破贵族世袭,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①积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局限: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③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兴衰
一、选官制度
材料1: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纵横材料2:“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思考:九品中正制创立的背景、原因?
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人才的需求。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迁移频繁,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基于战乱时代的权宜之计。
西汉实行的察举制到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极大地阻碍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抑制大族,曹氏政权逐步加强了对选举的控制。由政府委任中正,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政府从而控制了舆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引发大量人口迁移,两汉以来的乡闾品评便无法执行。但人们还是承认乡闾认定这一办法的可靠性。所以一种权宜之计、折中的办法便应运而生了。在一个地区,由政府任命,在本乡之中选择出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的任务。
(一)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兴衰
一、选官制度
材料1: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3.基于战乱时代的权宜之计。
选拔权力:中央
1.汉末社会动荡,人口迁移频繁,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标准:家世、德才
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选才范围:世家大族为主
选官方式:中正官(士族门阀)→评定等级→授官
九品中正制
4.察举制自身的弊端,不适应人才选拔的需要。
西晋后期异化
标准单一化:家世至上
选拔权力转化:中央到地方
特权垄断化:世家大族
曹魏时期,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而推行。
评价:①进步性: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②局限性:考核标准主观随意,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实质)。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成为维护士族门阀特权的政治工具
(一)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兴衰
一、选官制度
选才范围上层固化:门阀士族
一、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
战国—秦朝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血缘
军功
品行才能
家世、道德、才能→门第
考试能力
选官
方式
依据
标准
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些阶段?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家国一体
①提高军队战斗力;②打破贵族世袭,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①积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局限: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③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影响
材料1: 随着南北朝以来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白寿彝《中国通史》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原因:
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士族的没落和庶族地主阶层的壮大;
②九品中正制的衰落;
③封建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以扩大到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割据力量。
一、选官制度
(二)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制度兴替的背后,往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格局重大调整的产物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并梳理,科举制形成、发展过程?
2.科举制形成发展历程:
进士科录取率百分之一二,考诗赋、策论。
明经科录取率十分之一二,考贴经、墨义。
从门生故吏到天子门生: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新科进士,曾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宋高宗曾对赵逵说,"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宋.岳珂《程史.天子门生》)。
(二)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宋太祖
明清时期
放宽资格;糊名;锁院;誊录;殿试成为制度
明:南北分卷制度;八股取士(僵化);清: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趋势?
公平
完善
3.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举荐,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摘选(宋)汪洙《神童诗》
①扩大统治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②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③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④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⑤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以儒学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伦常;
⑥为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
积极影响
①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使被选拔之人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
消极影响
古人何尝不知考试无用,科举制的设计本就不是为了选拔学有所成的人,而是可堪造就的人。只通过考试见其人资质智能,再经历练,就可以当好官了。
思考:比较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分析科举制的创新?
材料: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均等”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公正性
公平性
开放性
(自由报名、阶层流动)
集权性
(扩大统治、加强集权)
一、选官制度
(二)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公平,中国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一、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
战国—秦朝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血缘
军功
品行才能
家世、道德、才能→门第
考试能力
选官
方式
依据
标准
趋势
①选官标准:从品行、门第→学识、才能,趋向公开公平。
②选拔方式:由地方举荐→中央组织考试选拔,趋向严密科学。
③选官基础/选官范围:
由贵族到平民,社会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④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⑤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
演变趋势:标准科学客观;方式公开公正;权力集于中央;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三省六部制
隋唐
三省制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东汉
中朝外朝制
汉武帝
三公九卿制
秦代
(一)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中朝掌决策外朝掌执行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三省共同决
策行使权力
丞相集决策、行政、司法等于一身
三公
九卿
皇帝
皇帝
三公
(外朝)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皇帝
尚
书
省
中
书
省
门
下
省
中朝
二、中枢之制(政务):君权与相权的较量
三省雏形:魏晋南北朝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形成三省。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三省六部制由中朝逐渐演变而来
西汉
东汉
西晋
南北朝
隋唐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中尚书
宦官担任
中书
负责草诏
中书省
逐渐制度化
尚书令
中朝官员
尚书台
开始制度化
尚书省
侍中
服侍皇帝
侍中寺
审查诏书
门下省
发布诏书
门下省
逐渐制度化
尚书台
总领政务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演变
(二)三省六部制的职能架构和运行机制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皇帝敕书才算合法)
二、中枢之制(政务)
(二)三省六部制的职能架构和运行机制
政事堂:宰相议事的地方,初设在门下省,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723年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其后,皇帝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
政事堂
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文献通考·卷五十·职官考四》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钱穆《国史新论》
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强皇权;减失误;提效率)
(二)三省六部制的职能架构和运行机制
政事堂
二、中枢之制(政务)
(三)三省六部制的创新性和影响
材料1: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2:唐代宰相是一个集体班子而非秦汉的独相。唐代各朝宰相人数之多即为以往各代所无,也为后世所罕见。太宗在位23年,当时充任宰相一职的有29人,武后在位21年,充任宰相者多达76人,同时在位者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侯力《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3:唐中宗若不经两省径自封拜官职,装置诏书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改用墨笔,称为“斜封墨敕”。即表示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其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特点(创新性)
1.相权三分 彼此牵制
2.职权明确 提高效率
3.协商政务 集思广益
4.节制君权 减少失误
5.家国分离 职业规范
影响
1.宰相权力分化,参预政事者品级大都较低,有利于避免权臣独揽大权,从而有利于强化皇权;对皇权有所限制但是不能完全制约皇权;
2.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3.集思广益,有利于决策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4.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后世基本沿袭。(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体制的成熟)
趋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官制走向成熟!
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
(2)分工明确
(3)相互制约
问题:比较秦朝九卿的职能和唐朝六部的职能有何不同,意义何在?
三、赋税制度
国家为何要征税?百姓为何要纳税?
纳税
相互依存
百 姓
国 家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元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包括力役、军役、杂役等)
概念阐释:赋税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国家(历代王朝)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持军队和官僚队伍等)而向人民强制征收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基本制度。赋税制度会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露田
(身死还田不得买卖)
男40亩/女20亩
拥有奴婢、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
桑田
(子孙相继)
男:20亩
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国家授田
征收赋税
租:田租(米、粟)
调:户调(布、帛)
庸:力役(绢布代役)
社会现实 北魏强大 孝文改革 唐初盛世 国家强大 中唐安史之乱后
风雨飘摇
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均田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沿用均田制
(封建土
地国有制)
租调制
(人丁为主)
租庸调制
(人丁为主)
租庸调制的良好运行,有赖于政府掌握大量土地并授田于民的均田制和严格控制广大纳税农民的户籍制度。
1.两税法实施的背景:
①户籍遭破坏;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减少,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②战乱导致纳税人口减少;
③税赋无常,税制混乱;
④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贫富不均
⑤官吏盘剥严重,流民增多
⑥藩镇林立,截留税源。
国家:
税收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困难
民众:
负担加重,百姓疾苦,矛盾加剧
目的:
建立较为稳定的户籍和土地管理机制,扭转财政危机,增加财政收入,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矛盾,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
……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
2.阅读材料分析,两税法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量出制入
国家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额,向当地人征收。
户无主客
人无丁中
土著户(当地人)和客居户(外来户)均编入现居州县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主要是土地)多少定出户等,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税额。
时间两税
一年赋税夏、秋两征之。夏税限六月纳清,秋税限十一月纳清,故称“两税”。
征收税目
①户税依户等纳钱,地税按垦田面积纳米粟,夏税秋税两项均征。②旧有的租庸调、杂徭、杂税全部废除,但丁额不废。③行商要向所在州县缴纳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作为税收(商税)。
三、赋税制度
★废均田,行两税:承认现有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前提下(对土地私有化的默认),仅进行赋税方面的改进(取消原先由国家统制土地分配的规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均田制 政策基础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按人丁纳税 征税依据 以土地、财产为主
租庸调及杂税杂役 征收名目
征收实物 征收形式
旬输月送 征税次数
授田农民 征税对象 不分主客
户税、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户税纳钱,地税纳谷物
3.两税法的影响?以及与租庸调制度比,两税法有何创新?
扩大了征税对象
增加了财政收入
简化了征税名目
固定了征税时间
体现社会公平,放松了人身控制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夏秋两季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两税法取代租庸调最大的变化是?
赋税标准出现变化(从按人丁为主到资产为主)
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征税名目:
征税时间:
征税力役:
繁多
定时
可以代役
财产
简化
不定
必须服役
所缴之物:
实物为主
钱为主
征税标准:
人丁
社会现实 北魏强大 孝文改革 唐初盛世 国家强大 中唐安史之乱后
风雨飘摇
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均田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沿用均田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租调制
(人丁为主)
租庸调制
(人丁为主)
均田制租庸调制无力维系;户籍不实;官吏盘剥;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租庸调制无法推行
实行两税法(财产为主)
4.赋税制度:两税法的问题
问题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①量出制入原则下,税额取高。
②暂时缓解财政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赋敛无度的问题。
618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安史之乱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朝
唐 朝
九 品 中 正 制
科 举 制
中书、门下省形成
三 省 六 部 制
租 调 制
租 庸 调 制
两 税 法
知 识 线 索
草创
完备(科学规范成熟化)
人丁
财产
家世
才学(公平开放制度化)
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变:维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方式;不变:维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目的
(自由经济、人身控制放松化)
1.(2024·徐州)唐以来“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这些现象可以说明( )
A.崇文抑武成为治国方针
B.民间向学风气日益浓厚
C.社会风俗受到科举影响
D.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C
[解析] 根据材料“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可知,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这都是科举制对社会生活及风俗影响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中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是崇文抑武成为治国方针,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民间向学风气日益浓厚,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传承发扬的信息,排除D项。
2.(2024·衡阳)唐代举子在考试前的请托宣传和达官闻人的荐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著书立传提升名气,并且形成了特有的“行卷”风气。唐代著名人物如韩愈、杜牧、皮日休等人都有“行卷”的经历,有些还成为科场和文坛佳话。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促进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C.削弱了门第观念的影响
D.反映当时社会文化多样
B
[解析] 材料“通过著书立传提升名气,并且形成了特有的‘行卷’风气”可见举子可以通过文章提高名气,有利于文化繁荣,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阶层之间的流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重视文章写作现象,与门第观念的削弱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多种多样,排除D项。
3.(2024·宁德)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 )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D
[解析] 根据材料“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材料中门下省的官员批驳皇帝的制书,就是在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反映了当时中枢机制运行正常,D项正确;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材料中的门下省正常运行,不能说明削弱皇帝独尊地位,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正常运行,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