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1912
列强侵华史
中华民族抗争史
地主
农民
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市场原料-中国落后
《南京条约》等
开始沦为半殖半封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扩大权益
英法美俄《天津条约》
英法俄《北京条约》
进一步沦为半殖半封
甲午战争
二工-明治维新-扩张
《马关条约》
洋务破产
大大加深半殖半封
八国联军侵华
二工-瓜分-义和团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半封
洋务运动1860-1895:中体西用
清末新政1901-1911:宪法、内阁
太平天国1851-1864: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义和团1898-1901:扶清灭洋
戊戌变法1895-1898:
辛亥革命1894-1911: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资产
新课导入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
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
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鸦片输入所产生的这种破坏性经济后果,又因条约口岸地区洋货的普遍涌入而进一步加剧……广州受害尤重……当地的家庭手工业被摧毁,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遭到了瓦解,那些受其负面影响的人成为潜在的动荡根源。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某些基督教教义影响……洪秀全……深信自己是耶稣的幼弟,天父交付给他特殊的使命,要把神州……救出来,带领着选民,到他们自己的人间天堂去。
——史景迁:《太平天国》
一、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探索)
(一)背景: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外部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民族矛盾激化
内部原因:
清朝腐败,剥削压榨
——阶级矛盾激化
宗教影响:
拜上帝教创立与传播
——构建美好蓝图
(1851—1864)
1851年
金田起义
北伐至天津
西征至湖北
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
1856年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形势图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形势图(1858-1864年)
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二)过程(兴衰)
1864年
天京陷落
(三)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从农民阶级的领导力量看
宗法等级制
天王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万岁”
“九千岁”
“八千岁”
“七千岁”
“六千岁”
“五千岁”
洪秀全
猜忌
内
斗
领导集团内讧,天国实力大损
阶级理想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现实
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
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洪秀全《天父诗·其三七八》
(太平天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太平天国战史》序
不先进
不团结
存在封建残余
1853《天朝田亩制度》
1859《资政新篇》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平均分配产品(圣库制度)
平均分配土地
愿望:平均分配土地(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追求社会财富平均
…兴车马之利;兴银行;兴各省新闻官;兴市镇公司;兴医院以济疾苦;兴鳏寡孤独院……
——洪仁玕《资政新篇》
学习西方
进步性:向西方学习,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局限性: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
(三)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从纲领性文件看
不科学
思考:以上规定反映了农民怎样的愿望?这样的愿景能实现吗?为什么?
思考:相比于《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有何进步性?为何没能实施?
不能。①落后性:仍然追求小农经济,未能超越封建主义的范畴。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实现。
思考:清朝镇压太平天国主要依靠什么力量?
·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的夹击下,太平天国失败。
中外联合剿杀
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探索失败
清王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三)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从外部力量上看
不强大
李鸿章(1823-1901)
曾国藩(1811-1872)
①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性质)
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影响)
③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弊端)
一、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探索)
(一)背景
(二)过程
(三)失败原因
(四)评价
①从农民阶级的领导力量看:不先进、不团结
②从纲领性文件看:不科学
③从外部力量上看:不强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一)背景
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2、外患: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二)代表人物(“洋务派”)
1、中央:奕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军事工业(官办)——自强
①时间:19世纪60至70年代
②代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等
官督商办: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三)内容
2.民用企业(官督商办)——求富
①时间:19世纪70至90年代:
②代表: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3.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4.建新式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分析学思之窗,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直接目的:
可以剿发逆: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如太平军
可以勤远略:对外抵抗外国的侵略
(五)性质:清朝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学习聚焦)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张单纯的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而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制度体系。
(四)指导思想
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想改变封建统治,
而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
甲午一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探索失败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积极性
(1) 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P102学习拓展)
局限性
(1)洋务新政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
(2)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六)评价
根据所学,思考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一)边疆危机
19世纪60、70年代英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
西北边疆
1884年,在新疆正式设省
1885.3,镇南关大捷,法军战败
西南边疆
1883—1885,中法战争(不败而败)
1885.6,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对越南德占领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宗藩体系逐渐解体
东南边疆
1884年,中法战争,福建马尾海战, 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1885年,在台湾设省
西北、西南、东南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
1875年,左宗棠发兵新疆,1878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谭嗣同
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刘铭传多次击退法军。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本原因
②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直接原因
③清政府腐朽落后及帝国主义默许纵容——客观原因
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大陆政策
日本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
称霸
世界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P100,图)
丰岛海战——爆发
平壤战役——战败
黄海海役——失去制海权
辽东半岛战役——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失败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
(3)《马关条约》
条款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格局 承认朝鲜独立 宗藩体系终结,国际地位降低
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举借外债,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赔款 赔款2亿两白银 增加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通商 口岸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
经济侵略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列强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两者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外侵略的不同主导方式。
◎商品输出即直接向他国输出商品,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则是在他国投资建立企业或者发放贷款,利用当地廉价原料、劳
动力及其他有利因素,开展生产或经营,赚取超额利润。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
(4)反割台斗争:刘永福的黑旗军
刘永福,地方武装黑旗军(以七星黑旗为战旗)将领,率黑旗军进驻台湾抵抗日本侵略,将士大多战死。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1.干涉还辽和高息借款:
(1)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2)清政府向各国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
2.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
(1)俄国租旅顺、大连,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2)列强在中国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出路探索: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侵略加剧: 边疆海防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推动
失败:都不是先进阶级领导,都不可能突破封建秩序
破产
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向何处去?
伴随着列强的侵略和洋务运动的兴衰,出现了哪些新生的政治力量?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洋务运动
三、边疆危机与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2.代表人物 3.内容 4.指导思想
5. 性质 6.评价
2.过程
课堂小结
3.失败原因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1.边疆危机
4.评价
1.背景
1.干涉还辽和高息借款
2.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
2.甲午中日战争